央广网北京11月19日消息(总台央广记者常亚飞)作为一种科研学术的交流方式,学术会议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还能汲取同行的创新思想,结交新的科研伙伴,对于学者和与会的学生来说,学术会议是工作、学习的一部分。但记者发现,临近年底,一些学术会议扎堆举办,有业内人士称,有的会议开得较为“随意”,随便找几个专家、拉一堆学生,会上也没几个人发言,举办这样的学术会议被吐槽是为了“突击使用经费”,实际意义不大。业内人士对年底学术会议扎堆的现象怎么看?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学术会议?

  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樊秀娣告诉中国之声记者,“突击用经费式”的学术会议长期存在,她认为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导致线下会议无法开展,加剧了年底“集中开会”的程度,因为今年用不完经费,明年可能就会被砍掉预算。樊秀娣说:“有的经费是很紧的,下来了以后几个月让你马上就全部都要用掉,真的是来不及。唯一比较好的、比较合适的方法就是召开学术会议。说是到年底,实际上是学校财务可能很早就要关闭,所以要更早、赶快使用完。”

  还有一个导致年底学术会议“扎堆”的原因是一些教职人员的个人考核需要,相比于在期刊上发表论文,投稿参加学术会议相对容易。另外,很多管理部门把个人晋升与是否主办过一定级别的学术会议相挂钩。甚至一些项目申请中也列了明细,以此作为评价标准。

  “有时候我们考核一个部门或者个人,都会要求你填一下你有没有组织尤其是比较高档次的国际或者国内的学术会议。相对来说,参加学术会议或者是论文提交学术会议要容易得多。主办方有需要,参与者也有需要。可以看到,很多人的简历里都会有参加各种学术会议或者发表过学术论文,这样看上去比较好看。”樊秀娣说。

  在这种氛围下,学术会议难免变了味儿。东北林业大学一位法学教授告诉记者,现在的学术会议规格上去了,但是质量下来了;人数变多了,但交流变少了,学术会议的价值缺失很多。“就给几个学者打打电话,找几个有名的大咖来,再找一帮学生,这个会就开了,会上也就两三个人发言。我觉得这种会意义不太大,没有交流,没有双方学术观点的争锋,这会有什么意思?要提高含金量。”

某985高校教师的自嘲(聊天页面截图)

  樊秀娣认为,学术会议应该专注于学术交流和发展,聚焦于议题的讨论和交锋,而不是邀请一些知名教授、学者简单地单方面宣讲。她说,国内还有一些会议为了显示自身的档次,会专门去邀请一些外国学者参会,一些国内议题也会包装一下,“出口转内销”。“学术会议,我们要注重学术沟通与交流,所以也不必去追求那种外在的形式、档次,可能就是小的、同道中人的、大家感兴趣的、有聚焦的议题聚在一起,即便人比较少,但是完全可以平等地沟通、交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真的就很好了。所谓的国际会议,有时候就在国内开,会去请一些外国学者来参与一下,其实也未必起多大的作用。”樊秀娣说。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李松蕾说,她更希望参与那种小而美的学术研讨会,讲的人能讲痛快,评的人能评透彻,而不是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急于推进议程的研讨会。“参加分论坛的发言人每个人只有不到十分钟,你要用这些时间来讲清楚你的一篇研究其实是很难的,浮光掠影。而留给点评人的时间就更少了,对于他来说,可能每篇论文只有两到三分钟的点评时间。我比较希望能够参加的还是规模小一点的、能够围绕具体的学术问题进行深入交流的、自由对话的、研讨型的学术会议。”

  樊秀娣还有这样的担心:如果高校的教授热衷于参加学术会议去评奖、“赚名头”,会让他们花在科研和研究生培养上的时间大幅减少。“很多老师也很担心失去机会,失去一种可能性。参加好像浪费时间,因为需要四处奔走,不参加好像有可能失去机会,所以就有点进退两难。实际上最终来讲,损失的是老师投入科研和教学的时间。其实他真正的学术水平或者是他本身带的研究生,他投入了多少精力?反而是减少的。”樊秀娣表示。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网页截图)

  樊秀娣说,要想改变现状,一方面需要个人的自律,净化参会目的;另一方面也需要一些顶层设计的与时俱进。教育评价的指挥棒决定办学导向,今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了未来的方向。“这次《深化新时代教育改革总体方案》里,提出我们要力戒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回归到教学科研本身,所以我们要把学术会议的质量搞上去,真正通过这样的会议达到相关的目的,而不是把学术会议变成了一种看上去高大上的,其实并没有对学术发展有实质性促进的、形式上的会议。如果这种会议越来越少,就有利于教师静下心来潜心搞学术研究,也有利于整个学术风气。”樊秀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