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15日消息(记者周尧)记者从今天(15日)上午举行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第四季度的例行发布会了解到,“十三五”以来,我国的森林旅游事业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国森林旅游游客量达到60亿人次,平均年游客量达到15亿人次,年均增长率为15%。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旅游管理办公室主任张健民在会上介绍,2016至2019年,森林旅游产业规模快速壮大。2019年,全国森林旅游游客量达到18亿人次,占国内年旅游人数的近30%,创造社会综合产值1.75万亿元,森林旅游成为我国林草业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极具增长潜力的绿色产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森林旅游在践行“两山”理论、巩固林业改革发展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助推美丽中国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此,张健民谈到,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要求在贫困地区建设一批国家森林步道。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结合我国的国情、林情,依托大林区、大山区推动国家森林步道发展,共公布了3批12条国家森林步道名单,步道总长度达到22000公里。

  “自2015年以来,通过五年的努力,中国森林旅游节成为展示和交流森林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也是践行‘两山’理论成效的一个重要平台。”张健民补充道,随着森林旅游事业的日益壮大,森林旅游正成为地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全社会共同关注、合力推动森林旅游发展的良好势头正在形成。

  同时,我国60%的贫困人口、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59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分布在山区林区沙区,我国近50%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分布在贫困地区。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出台,“森林旅游扶贫工程”被列入旅游扶贫的重要内容。自此,发展森林旅游成为林业扶贫“四精准、三巩固”总体思路中的“三巩固”之一。

  记者了解到,据2016年的摸底调查结果,全国依托森林旅游实现增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约35万户、110万人,年户均增收3500元。截至2018年底,通过森林旅游实现增收的全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上升到46.5万户、147.5万人,受益人数占贫困人口的9%,年户均增收达到5500元,森林旅游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总体来看,‘十三五’时期森林旅游在林草扶贫工作中发挥了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张健民表示,在新的发展时期,随着森林旅游产业的不断壮大和提质增效,森林旅游的带动能力势必进一步增强,它不仅是林草部门深入践行“两山”理论、落实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理念的有效途径,也必将在林草部门助力巩固脱贫成果和实现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更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