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21日消息(记者车丽)他们是被疾病“偷走”了记忆的人,9月21日“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是专属于他们的日子。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数量将呈上升趋势。如何才能加强社会公众对这一疾病的正确认识,如何关注和提升患者家庭的生活质量?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指导、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主办的主题为“从容面对 用爱照护”的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主题宣传活动在线开播,同时发布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照护核心提示》。

  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类型,表现为记忆减退、词不达意、思维混乱、判断力下降等脑功能异常和性格行为改变等,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据全球数据,大约每3秒就增加一位痴呆患者,目前患者数量约5000万,其中约60%—70%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我国,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为5.56%,其中有近千万老人面临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阿尔茨海默病还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照护负担。近日发布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生存状况调研报告》显示,65.43%照护者看不到治疗希望,感到心理压力大;68.69%照护者健康受到影响;78.39%的照护者表示社交生活常受到影响……《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报告》指出:以家庭为主的养老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国内阿尔茨海默病的严重性,而家庭照护者疲于24小时不间断看护,身心长期承受巨大压力,社会支持资源短缺,标准化、规范化的临床诊疗和人性化的照护康复需求远远未被满足。

  提供老人满意的、照护者胜任的、环境友好的、资源可及的照护,帮助家人以科学的方式与阿尔茨海默病亲人相处,是当前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照护的迫切需求,也是改善患者、家庭和照护者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为此,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在直播活动中联合发布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照护核心提示》。该核心提示包括:接受疾病的诊断、认识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从容谈论阿尔茨海默病、安全是首要的问题、行为也是一种表达、不要过度保护、构建老人满意的丰富生活、家庭成员是共同的护理伙伴、照护者也是普通人、让环境变得友好并发挥作用10条信息内容。

  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副主任解恒革对核心提示进行了解读,他介绍,积极的预防和干预能够有效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和发展,要知晓并警惕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迹象,包括:很快忘掉刚刚发生的事情;完成原本熟悉的事务变得困难;对所处的时间、地点判断混乱;说话、书写困难;变得不爱社交,对原来的爱好失去兴趣;性格或行为出现变化等。

2020世界阿尔兹海默病日主题宣传活动线上举行(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解恒革指出,认识不同阶段阿尔茨海默病的表现,会让照护者的心理更有准备,所制定的照护计划更为合理,有助于规划不同时期的人力、生活、照护安排。早期症状如对于刚刚发生的事情变得健忘、可能出现交流障碍、在熟悉的地方迷路、丧失时间定向力等;中期症状包括对近期的事件和人名变得非常健忘、理解时间和地点困难、交流困难、个人生活自理需要帮助等;晚期症状包括通常不知道时间和地点、难以理解周围发生的事情、无法认出家人、生活无法自理、在家里找不到路等。

  解恒革谈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照护是漫长的,充满了挑战性、不确定性,也充满了亲情和智慧。没有照护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灵丹妙药,照护本身就是灵丹妙药。”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是一个缓慢的进程,爱的刺激能让它更慢些,更更慢些,甚至不再发生。与其让父母将来因为阿尔茨海默病而生活在一个相对沉默、失去记忆的世界,为什么不趁现在一切都好,去丰富他的记忆,让他感受到爱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