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吉林: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民营企业发展

2018-12-25 13:04: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长春12月25日消息(记者张明浩 于中涛)营商环境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近年来,吉林省不断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民营企业发展。

  位于吉林省长春市的吉林省通用机械公司,1万平方米的汽车轮毂生产车间,4条“无人式”自动冲压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行。“有问题直接就自己调整了,整个是无人化生产线,到明年年底,我们基本上无人化生产了,人就服务设备。整个线两个人一个班,一个月生产50万件。”公司董事长李吉宝告诉记者,生产线改变了工人的手动操作模式,原有的冲压生产线需要6名员工操作,如今这里仅需要一名员工,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这家成立于上世纪60年代的企业,如今已成为全球知名的轻量化零部件供应商,拥有17家子公司和合资公司,在欧洲控股2家企业,在德国独资成立1家研发中心,是吉林省汽车零部件支柱产业,公司生产的汽车零部件远销欧美等国家。李吉宝说:“整个底盘以前都是铁的,现在都是铝合金代替了。这5年投入都是围绕轻量化。我们是超前思维布局,切入点就是轻量化,未来还是新能源汽车,这种技术我们在世界上领先,正在布局更多的生产线。”

  建成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研发与生产基地,实现“无人化”智能生产,吉林吉通机械计划到2026年,企业制造业生产能力有望达到千亿元。为此,吉林省通用机械公司为自己定下了“三步走”的目标。李吉宝表示,“我们要成为一个无人化的工厂、无人化的工业园,现在正在努力,第一步就是全球轻量化生产基地,在德国建立研发中心,我们已经把轻量化做成了世界的品牌,现在著名车企都来找我;第二步就是底盘零部件的全覆盖,到2021实现这个目标;第三步就是建立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和研发基地,做汽车界的‘富士康’。”

  在长光卫星有限公司航天信息产业园内,由该公司研制的各类型卫星模型一字排开。办公室主任韦树波指着高分03试验星说,近些年通过技术创新,性能等各项指标不变,卫星的体积和成本却大幅缩减,这是目前研制的最具“性价比”的小卫星,计划明年发射9颗:“重量45公斤,成本600万元,指标也是优于1米,1米分辨率,幅宽是20公里,原来相机做那么大,现在做这么点,就实现这个功能,技术上创新,成本上降低。高分03星正在研制过程,预计2019年5月份首次发射9颗这样的实验卫星。”

  据了解,长光公司是我国第一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2015年,由公司自主研发的“吉林一号”组星成功发射,开创了我国商业卫星应用的先河。目前“吉林一号”星座卫星数量已增至10颗,企业营收也在逐年提高。韦树波坦言,“从最早的100多万,到1000多万,到去年的7000多万,到今年的将近两个亿,梯度的上升飞速地发展,有望1年到两年时间内,实现扭亏为盈,实现盈利,未来我们还有上市的计划。”

  20年实现60颗在轨运行,2030年实现138颗卫星在轨组网,具备全球任意地点最长10分钟的重访的能力。如今,“吉林一号”卫星项目不仅催生了一批新的航天器件和单机供货单位,而且还吸引了更多非传统航天工业部门来到这里,促进航天装备制造技术发展和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的进步。他说,上游企业大概能有二三十家,长光宇航、长光晨曦、长春沃尔夫机电、奥普光电等,这样几家配套做了卫星上的结构件、机构件还有单机上的零部件。长春新区就出台了关于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长春新区这种搞大数据互联网的企业如果用到“吉林一号”卫星数据,会有相应的奖励,北湖科技园里就有地理信息产业园,里面很多企业都用到他们的数据。

  韦树波介绍,年轻的长光公司正处在商业航天这个刚刚兴起而又潜力巨大的行业当中,而当前我国民营火箭公司“你追我赶”的飞天梦想,对商业航天市场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民营火箭公司出来我们是非常高兴的。他们加入势必引入竞争,降低市场价格,以后我们卫星发射就走招投标方式,多家来竞标,对于这个市场是一个巨大的促进作用。”

编辑: 杨璇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