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2017中国城市运营论坛举行:聚焦城市创新 构筑城市灵魂

2017-11-24 16:12: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1月24日消息(记者孙莹)2017年11月21日-22日,“2017中国城市运营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城市IP——面向未来的城市创新之路”,来自国家部委、地方政府、产业园区、行业协会、投资机构、产业机构、城市运营商、第三方机构、媒体,以及2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46名在华学习政府官员等约四百余名嘉宾参加论坛。

  论坛中,与会嘉宾围绕大会主题和“城市IP”与“创意设计”、“特色小镇”、“湾区经济”三个分议题展开热烈讨论,为新时代的城市运营实践探索出新路径。

  什么是城市IP?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何镜堂从文化的创新与创作实践切入,解读了他对城市IP的看法。他将其建筑理论体系归纳为“两观三性”,“两观”是指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三性”则是指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三性”归结起来,就是城市IP,也就是城市的精神灵魂。城市特色的关键是文化,文化建筑的风格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特征、素质、追求和发展。现代城市建设应着眼于城市发展的未来,以更具全局性、长远性、前瞻性的规划作引领,实现城镇、产业和金融的融合发展,体现“三性”的和谐统一,打造属于自己城市的精神。

  全国政协委员、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从城市发展的角度论述了创业创新和城市建设运营中资源要素整合的关系问题。他认为,在城市运营过程中,由一个好的创意,带出实际过程中要素整合这个机制最为关键,要在机制创新这个方面解决好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探讨和开拓。

  中信城市运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华夏城市运营研究院院长、中国城市运营联盟理事长林竹,在“城市IP面向未来中国城市创新之路”的主题演讲中,详细阐述了城市IP这一新提法:“我们理解的城市IP,是关于城市特定价值提升的创意,以及在实现创意的过程中各种要素资源整合的过程。”林竹认为,城市创新的结果就是城市IP培育和孵化得到充分的发酵,城市的各类IP得到全球旅行者和本地居民的认可,城市的灵魂得到塑造,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构筑,这个过程跟最终结果才是城市最终的目的,是创新的结果。林竹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提法就是中国绿色城市最大的IP,这一句话解释了所有的内涵。”

  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特色小镇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建设特色小镇,已经成为全国城市综合开发运营中的热潮。但如何建设好特色小镇,还是一个需要理性探索的战略性课题。特色小镇建设,“特色”是核心,特色小镇的“特”,关键在IP。

  绿法(国际)联盟秘书长、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主任刘光超从法律角度出发,对“新时代城市运营与特色小镇建设中的法律框架体系构建”进行解读。项目用地法律体系、项目投融资法律体系、项目建设法律体系是城市运营与特色小镇建设中的三大法律体系。在项目用地方面,推进特色小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意义重大;在投融资方面,“特色小镇+PPP+ABS”将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模式;在建设方面,主管机关多头、依据文件效力层级低、特色小镇建设没有对应的用地政策、非建制镇的特色小镇管理复杂、产业和规模无法律具体规定等问题,仍值得思考。

  此外,主办方还围绕“城市IP与湾区经济”展开研讨交流。“粤港澳大湾区”的提出,标志着城市群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必然对未来我国深度城市化产生重要影响。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与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比肩的世界级大湾区。湾区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由此衍生出的经济效应称之为“湾区经济”。参会嘉宾针对湾区经济的未来发展与城市化建设的深入融合进行了深入沟通。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中国城市的未来,取决于中国城市IP的培育打造与长期的持续运营。坚定中国的城市自信,打造中国的城市IP,构筑中国的城市灵魂,必将开创中国城市的“新时代”。

编辑: 张潇祎
关键词: 城市IP;城市建设;城市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