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央广两会快评]教育评价机制不变 中小学补课的焦虑难治

2017-03-07 14:15:00来源:央广网

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骆新

  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部针对义务教育印发了一个意见,强调课后服务必须坚持学生家长自愿的原则,但要坚决防止将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

  在我看来,教育部的这份《意见》,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一方面说,坚决不允许补课,可另一方面又讲了坚持学生家长自愿的原则,那么,如果学生家长都自愿让学校补课,你怎么办呢?投票?三分之二同意补。那要不要不补?同意补课的人,小于半数呢?既然市场需求存在,学校很有可能把这部分学生化零为整、转交给一个社会机构,挪出学校补。这样,校内外就很可能达成一个补课默契,欺上而不瞒下。如果教育部门又致力于打击校外补课,先不探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的边界在哪里,关键是,执法成本该有多大?比如,教育部对课后服务的定义,是督促学生写作业、做游戏、看电影,但如果有所谓的“聪明人”,把这些也变相弄成补课呢?

  在现有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学校又面临巨大升学压力的情况下,好学校和好老师受到追捧是必然的,各种禁令,在本质上也并不能缓解供求关系的紧张;而从另一个方面看,表面上一刀切的供给侧平衡,很难遏制来自需求侧内生动力所主导的“教育军备竞赛”——譬如大学扩招,高考录取率即便都快达到1:1了,是不是就彻底解决大家的攀比了呢?当然没有,会有新的竞争标准冒出来,比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是国内的还是国际的,考大学更希望上名校,但名校之中,还要分985和211呢……所以,只要对学会的考核标准是单一的、可量化的、答案又是固定的,比如分数,那么家长学生、必定认为,我多花力气补课,肯定比不补课的学生收获成功的几率高,这也就是为什么减负喊了多年,收效甚微,您看看中小学生的书包就知道了,以前是背书包,现在,很多改成拖着的拉杆箱了。

  另外,寄希望于教育部门单方面禁止学校补课,也是不合理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在升学率的考核诉求上,是基本一致的。裁判员和运动员不能都是一个人。

  其实,我们更应该设计出一个倒逼机制,逼得教育系统从根本上消除补课。国际上流行的英国IB、美国AP的教育模式,就是可以借鉴的办法(当然不可能模式照抄,而是这种思路)!那就是实现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多元化,除了考试成绩、还有公益活动参加程度、各种实验和动手能力……当然,这个评价体系的传导,也不能仅限于从小学到中学,最终要纳入大学自主招生的范围,这样,就会从根本上动摇了这种补课体系的根基——分数,因为你补课的资源,远不足以支撑这么多元和丰富的标准,补也补不过来,自然也就降低了补课的效用,没意义了,久而久之,教育就可以找回初衷——让人成其为人,而不是工具。(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骆新)

 
编辑: 刘华龙
关键词: 补课;家长自愿;评价;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