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14日消息(记者车丽 朱敏 杜希萌)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2019年全国扶贫日系列论坛今天(14日)在北京举行,聚焦产业扶贫、生态环保扶贫和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等,多角度多维度展现我国脱贫攻坚的伟大进展。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多种措施的重中之重。2018年全国脱贫的475万贫困户中,得到产业扶贫帮扶的有353万户、占比达74.2%。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92%的贫困户已参与到产业发展当中。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马爱国介绍,近年来,全国共实施了98万多个扶贫产业项目,累计建成各类扶贫产业基地10万个以上。“现在每个贫困县平均已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6个,每个贫困村平均已有农民合作社2个,通过各类主体带动,很多地方都实现了对贫困户的产业项目全覆盖。”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庄国泰表示,生态环境保护是贯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过程的关键举措。只有坚持绿色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才能达到污染防治和脱贫攻坚的两方面成效。生态环境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加快推动贫困地区的绿色发展。“对于符合环境准入要求的建设项目,开辟绿色通道,鼓励发展新兴产业、生态产业。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加强贫困地区环保项目储备库的建设,引导生态环保专项资金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

  兜底保障是脱贫攻坚的最后一道防线。目前,共有186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占贫困人口的18.8%。2017年起,全国所有县(市、区)的农村低保标准全部达到或超过国家扶贫标准。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表示:“到今年6月底,22个脱贫攻坚任务重的省份,农村低保平均标准达到4473元。纳入特困人员保障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生活保障标准不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1.3倍。这些措施确保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收入全面超过国家扶贫标准,稳定实现吃穿两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