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我国医疗质量和医疗技术实现“双提升” 专科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

2018-08-18 20:05: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8月18日消息(记者车丽)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明天(19日)是第一个“中国医师节”。2016年8月19日,新世纪第一次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卫生与健康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重要位置和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是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中国医师节”正是以此为标志而设立。两年来,我国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显著提升,重点疾病和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正在不断增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是我国顶尖的心血管病专科医院。去年6月,46岁的李先生因心脏衰竭住进了阜外医院,中国工程院院士、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团队为李先生成功实施了国内首例第三代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植入术。

  胡盛寿说:“心肌病发生的心力衰竭,各种药物治疗无效,无论患者自己还是家人都非常绝望,但是我们给他使用了新的技术,这位患者术后一年了,他自己开着车,还在做生意上班。”

  人工心脏被称为“医疗器械皇冠上的宝石”,十几年前,我国一直依赖进口,而现在自主研发的人工心脏已经有了第三代产品。随访数据显示,我国心脏移植患者术后1年、5年、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4%、88%、76.1%,远高于国际水平。

  不仅医疗技术水平在不断提升,专科优质医疗资源也已经实现了有序有效下沉。

  杨兴英是贵州黔西南州三宝乡三宝村村民,她最近突然腿部肿胀,行动不便。利用远程医疗平台,她得到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专家的治疗方案。她说:“要去贵阳看病,花3天,要花2000块钱,在家门口看病,花钱少也方便。”

  贵州省约有1400万乡村居民生活在偏远地区,现在公立医疗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延伸到了贵州的每个乡镇,县域内就诊率已经达到82%以上。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表示,“要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现在,我国一半县医院已能够开展颅脑肿瘤手术、颈椎手术、肺叶及全肺切除术和内镜治疗技术等复杂治疗手段,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互联网诊疗”手段正在悄然改变中国的就医格局。

  中日友好医院院长孙阳表示,进一步开放预约服务,拓展预约手段,缩短就诊等候时间;全面开放线上支付,为打通医保、新农合、商保等全面覆盖做好准备,实现安全便捷支付;进一步推进自助服务,在挂号、就诊、缴费、查询、预约等医患交互环节铺设互联网桥梁,减少患者窗口排队等候的时间。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医疗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的“双提升”有赖于医师数量稳步增长、人员结构不断优化。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底,我国卫生人员总数达1174.9万人,每千人职业医师数达到2.44人。在医师队伍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达到52.6%,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占48.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副局长郭燕红表示,要着力发挥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继续坚持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一方面继续打造国家医疗质量和医疗技术高地,充分发挥行业引领和带动作用;另一方面,继续加强对中西部地区县域医疗机构的支持,加大短板专业的技术发展,进一步缩小区域间和专科间发展的差距,更好的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经过几代医务工作者的努力,我国医疗质量正呈现出“四升一降”的趋势——医疗资源供给持续增加,医疗服务效率有所提升,部分专科、重点病种和手术诊疗质量稳中有升,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不断提升,住院患者死亡率持续下降并稳定在较低水平。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卫生统计2018》显示,中国婴儿出生时的健康预期寿命首次超过美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坚持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让全体人民公平获得。” 广大医务工作者正以此为指引,不负时代使命,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习近平: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编辑: 杨璇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