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还原千年古音的江城铸钟人

2018-04-27 15:06: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武汉4月25日消息(记者黄炎秋 张卓)1977年9月,在湖北省随州市城郊,一支部队在一个名为擂鼓墩的小山包上扩建营房时,偶然发现了比长沙马王堆还大六倍的超级古墓——曾侯乙墓。隔年,曾侯乙墓编钟出土,震惊世界。重达2567公斤的65件大小编钟整整齐齐地挂在墓中的木质钟架上,用木棍敲击仍能发出绵绵古音。

  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过去,西方考古学认为中国的十二音律是“舶来品”,而曾侯乙编钟则告诉世界,早在2400年前,中国就有了七声音阶和完整的十二音律,比现代钢琴只少了一个八度,却比现代钢琴早一千多年问世,是全世界的艺术瑰宝。

  自出土以来,曾侯乙墓编钟只被敲击过三次。第一次是1978年出土之时,演奏了一首《东方红》;第二次是在1984年建国三十五周年之际,在中南海为各国驻华大使演奏;第三次是1997年香港回归之时。由于文物过于珍贵,气候、温度、湿度和光照等都会影响编钟的音色,如何复制出一模一样的编钟再现编钟神韵成了当时的难题。今年正值曾侯乙编钟出土40周年,记者在武汉古田采访到了一位编钟复制大师李明安,探访江城铸钟人的故事。

  传承铸造编钟技艺近三十年,初心不改

  在湖北省博物馆里,穿越2400多年的曾侯乙编钟静静地陈列在馆中接受世人的景仰,而在距离它不远的编钟馆里,有一架完整的65套编钟,这套编钟便是出自李明安之手。

  出于对编钟的热爱,1989年11月,李明安从工厂里挑选出了一批略懂音律的工人组建了编钟铸造小组,开始了长达近三十年的编钟复制之路。最初,编钟复制小组只有5个人,复制工程却极为浩大。从考古学家的一线资料中,可以看到每一套编钟上都有专属铭文,而这些铭文除了铸有“曾侯乙所持”外,均记录着有关音律方面的文字,而编钟是如何铸造出来的工艺文献却少之又少,李明安和他的团队借鉴古代制作编钟的“陶范法”,结合现代工艺和校音仪器,通过制模、焙烧、熔炼、浇筑、打磨、修音等步骤,精益求精,探索出了一套完整的编钟复制操作流程。

  在复制编钟的过程中完善编钟制作资料,是复制编钟的重要意义之一。在1979年出土的曾侯乙编钟原件上,有一口特别的钟,其形状和花纹和其他64套钟有出入,明显不是曾国本地出土。1983年,中科院专家成立专门小组,发现这口钟其实来自于楚国,是楚王赠送给曾侯乙的,名为“楚王镈”,而原本的“大羽钟”(即现代乐理中的La音)则被移走了。这口名为“姑洗之大羽”的钟究竟发什么音,让李明安和他的铸钟匠人们甚为苦恼。2012年,凭借着20多年的经验与技艺积累,李明安和他的团队耗费8个月,大羽钟复原件终于问世,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套完整的曾侯乙编钟复原件。

  2016年,由李明安所在的厂复制的曾侯乙编钟“出访”埃及,在中埃建交60周年《两个伟大文明对话》主题演出上,奏响了演出的序曲。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古音再现

  每一口钟可以敲出“正鼓”和“侧鼓”两个音,而在制作编钟的过程中,任何一点差池都会影响编钟的音准与音色。李明安说:“编钟音准与音色的校对极为复杂,我们主要通过物理打磨的方式来校对,而编钟的材料、成分与厚薄尺寸以及对称性,都会对成品音色有影响。”凭借着内心的一股钻研劲儿,李明安和匠人们忍耐着厂房里的高温,一点一点打磨编钟,平均一口中等体型的编钟需要耗费1000个工时来制作,单是校音就需要花费四到十天才能完成。

  “你听,这两口钟的音准是一样的,”李明安用木棒敲击了身旁看似相同的两口钟,“但有一口音色发闷,不浑厚,这靠仪器是完全测不出来的,只能依靠匠人的耳朵。”自幼灵敏的听觉和多年的经验使李明安有一双敏感的耳朵,在打磨校音的过程中,手上的工具游走在毫厘之间,不敢有一点松懈,而这仅仅只为那五音分的区别。即便已经如此小心翼翼,最终还是要淘汰20%的钟,在最初技艺不成熟时更是百里挑一,每一口钟都要彼此相呼应产生和谐的共鸣,这样才是一套完整的编钟。

  李明安对记者说,目前国内仅存的达到国家认证标准的曾侯乙编钟复制件有五套,其中有四套是由他主持复制的,而音色质量最高、最完整的一套编钟曾在台湾交流展出,目前已被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铸钟的功夫在铸造之外”

  李明安自幼学习二胡,对于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很是感兴趣,他认为,能够坚守这门铸造技艺与个人的兴趣喜好分不开。“工匠都是手艺人,手艺需要钻研,没有兴趣就不会有耐心,手艺人如果坐不住出去干别的了,这门手艺就流失了。”在从事复制编钟之初,李明安隔三差五就会到湖北省博物馆看编钟,每一次看都有新的收获。

  过去,人们对于匠人总是有误解,认为匠人都是没有文化的劳动者。李明安的父亲也从事铸造行业,曾参与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李明安笑着对记者说:“年轻的时候不理解父亲,看他的脚每天都是黑黑的,我暗自发誓出去讨饭也不要做铸造,后来发现铸造编钟其实很新奇,编钟的故事性也很强,还可以参与到考古工作中来,于是便渐渐产生了兴趣,也逐渐理解了父亲的工作。”

  编钟是有立体感的历史,具有很高的艺术文化价值。复制编钟是一门精巧的手艺活儿,它不能批量化生产,其文化意义远高于经济意义。正是这些匠人们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人们才得以在今日听到绵延数千年的古音。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李明安坦言,要铸造编钟,真正的功夫要花在铸造之外。编钟铸造技艺博大精深,涵盖音律学、音乐学、考古学、文学、美学、铸造学以及冶炼学等各个方面,李明安的匠人小组从最初的5人已经发展到了现在的50人,他们不仅要有高超的铸造技艺,还要有一定的文史修养,整个制作流程历经20多个工序和100多道工步。这些匠人们在破旧的厂房和艰苦的环境中坚守了数十年,重拾了中华民族古老的礼乐文化,传承了亘古千年的铸造技艺,追寻着回荡千年的金声玉振。

编辑: 郑睿

还原千年古音的江城铸钟人

1977年9月,在湖北省随州市城郊,一支部队在一个名为擂鼓墩的小山包上扩建营房时,偶然发现了比长沙马王堆还大六倍的超级古墓——曾侯乙墓。隔年,曾侯乙墓编钟出土,震惊世界。重达2567公斤的65件大小编钟整整齐齐地挂在墓中的木质钟架上,用木棍敲击仍能发出绵绵古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