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目前世界上最环保的二氧化碳制冰技术、利用声光电技术打造“最美的冰”、2小时实现场地及冰面转换……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的比赛场馆,53岁的首都体育馆焕发“新青春”。据了解,目前,首体已经过多次全流程、全要素检验,为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做足了准备。

“首都体育馆的改扩建,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大量利用2008年奥运会场馆的又一次生动实践。”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城区场馆建设处副处长储卫星介绍,首体建成于1968年,运行至今已有53年的历史,见证了中国体育壮大和北京发展变迁。同时,首体也是北京功能最多、适用范围最广的体育馆之一。经过新建和改造,首体成了集比赛、训练、科研于一体的冰上运动园区。

据了解,首体在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时曾作为排球比赛场馆。此次这座老场馆再度转换身份,将承担北京2022年冬奥会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两项比赛任务,并将产生14枚金牌。

外观修旧如旧 内部“脱胎换骨”

场馆运行团队主任丁东介绍,首体此次改造秉承“传承保护、立足赛后、确保赛时、绿色科技”的改造策略,外观从传承保护出发没有大的变化,依然保留着首都体育馆作为区域标志性建筑的风采。场馆整体颜色也秉承传统色调,整个场馆庄严大气,远远望去,赏心悦目。“首体南侧观众区的主入口及北侧贵宾接待入口的台阶,由于见证了1971年中美乒乓球友谊赛及2008年夏季奥运会,对于首体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在此次改造还进行了原样保留。”他说。

首都体育馆竭力打造“最美的冰”。王洋摄

在首体内部,则增加了最新的声光电技术,竭力打造“最美的冰”。“通过在场馆顶部悬挂36块37平米的网格膜,从而在场馆的顶部形成一个1332平方米的巨型投影屏幕。同时,在场地四角分别布设激光投影仪,将绚丽的灯光与优美的画面投影至场馆顶部的屏幕,当运动员在冰面上尽情舞动时,仿佛置身冰雪世界的梦境一般。”丁东说。据了解,“最美的冰”不但可以在冬奥会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赛时营造梦幻的竞赛体验,也将为赛后吸引群众性冰雪运动体验提供沉浸式运动氛围和观众视觉引导。

采用最环保制冰技术 2小时实现“换冰”

首都体育馆冰面采用了二氧化碳制冰的方式,据了解,这项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最环保的制冰技术,冰面温差可控制在0.5度以内,热能回收率高。“这种制冷相比较传统方式效能提升30%,而且制冷非常均匀,不会出现各个部位温度不一样的情况。”短道速滑竞赛主任申鸰介绍,首都体育馆对制冷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每年可以节省100多万度电,极大地提升了场馆的绿色属性。此外,首体园区共有4块冰面采用了二氧化碳制冰技术,成为目前世界上二氧化碳制冷冰面最集中的区域。

首都体育馆举行冬奥测试活动。王洋摄

除了制冰技术外,短道速滑与花样滑冰冰面的快速转换也是难点之一。“花样滑冰的冰面要求在6-7厘米,而短道速滑的冰面要求在3-5厘米,在冬奥会正赛阶段也将面临同一天举办两种不同比赛的情况。经过多次测试演练,我们能够在2小时内实现场地、冰面的互相转换。”申鸰说,“转换中,需要工作人员完成防护垫、形象景观、摄像机位、裁判台、医疗台、冰面等多个方面的转换。比如裁判台,花样滑冰的裁判台比短道速滑的长,因此在两个项目转换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对裁判台进行迅速调整,冰面外所有转换流程需要工作人员在30分钟内完成,从而给冰面转换留足时间。”

编辑:阮修星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