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合肥-大别山国字号风景道将现身

2017-04-25 09:23:00来源:合肥晚报

  推动圈内城市公交“一卡通”互联互通、鼓励科技成果异地产业化、共同防治机动车污染、打造合肥-大别山等国家级旅游风景道、建成全国重要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基地……

  4月23日,在合肥都市圈城市党政领导第八次会商会上,七市一口气签署了八个框架协议,将在交通、科技、旅游、环境保护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推出一系列大动作。

  [交通]

  合肥、滁州共同加快明巢高速建设

  2017年,圈内“兄弟”在交通运输方面的合作,将覆盖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农村公路、水运航道、公共交通等6个方面。

  在高速公路项目中,推进德上高速、合宁、合巢芜、合六高速扩容工程、滁新高速(滁州至淮南段)、G42S岳武高速东延线、沿淮高速和合肥至霍邱至阜阳高速公路、合六南部高速等高速公路的前期工作和建设施工。合肥、滁州市共同加快明巢高速建设。

  在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合作项目中,涉及总里程1449公里,估算总投资532亿元,其中国道6条,省道10条,仍然是圈内城市交通运输合作的重点。

  里程分配到各市统计,合肥市372公里、淮南市290公里、六安市235公里、滁州市273公里、马鞍山市147公里、芜湖市79公里,桐城市54公里。

  在公共交通合作中,圈内城市还将研究开通合肥西客站至淮南新桥国际产业园、合肥至六安区间公交线路。推动圈内城市公交“一卡通”互联互通。

  [科技]

  鼓励科技成果异地产业化

  在科技方面,圈内城市将加强政产学研合作,针对企业的技术需求,牵线搭桥,联系相关的科研院所及企业,开展技术指导、服务。

  鼓励和支持各市所在地院所、企业围绕各自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鼓励科技成果异地产业化。合肥都市圈还将建立联席机制,不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多领域、多层次开展研讨会,把脉行业走向,促进共同发展。

  同时,搭建科技交流合作平台,充分发挥各市科技服务平台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功能,联合举办各类成果交易会、科技金融对接会、科技研讨会等活动,开展交流与合作。

  拓宽人才交流渠道,互派科技(管理)人员对口交流学习。引导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新平台加强交流合作,促进创新创业,合作共享共赢。

  [环保]

  开展跨界河流交界断面联合监测

  为进一步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刷新合肥都市圈的“颜值”和气质,记者了解到,今年,圈内城市将探索流域生态补偿制度,逐步提高流域内入湖支流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环境控制要求。

  同时,完善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体系,建立联合监测和预警机制,开展跨界河流交界断面联合监测,共享环境监测信息。

  进行联合执法和交叉执法,共同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建立健全跨行政区的环境纠纷协商机制、仲裁机制和法律诉讼机制。

  共同防治机动车污染。设定统一的二手车转户准入标准,禁止黄标车相互转籍。2017年底前基本淘汰所有黄标车。加快机动车环保检验在线监控,实施统一的简易工况法检测车辆。

  此外,各地还将共同促进环保科技交流和产业发展,打造区域环保科技交流平台,在水污染防治、生态修复、雾霾治理、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等方面加强技术交流。

  [旅游]

  打造合肥-大别山等

  国家级旅游风景道

  今后,合肥都市圈内的市民将有更多休闲旅游娱乐项目。

  据悉,围绕长三角等共同目标市场,以及京沪、合福、沪汉蓉和宁安等高铁旅游走廊,各地将联合组团赴高铁枢纽城市、重点客源城市开展旅游促销活动,以合肥都市圈区域总体形象,联合参加境内外重大旅游展会。

  为迎接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发挥七市在旅游资源、旅游客源等方面互补性强的优势,共同开发区域内休闲度假、户外运动、康体养生、研学旅行、自驾露营、生态观光、红色教育和文化娱乐等主题旅游产品,推出合肥都市圈精品旅游线路、自驾游线路。

  推进合肥都市圈智慧旅游建设,实现旅游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号的相互链接、关注,利用新媒体强化旅游信息互动宣传。

  坚持区域联动,打造合肥-大别山等国家级旅游风景道。加快推进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建立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档案,加大违法违规企业的曝光力度,完善违法违规信息共享机制。

  加大区域旅游安全协作,建立旅游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和旅游安全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加强旅游市场执法协作,联手打击“黑导”、“黑车”和诱导、欺骗、强迫游客消费等行为。

  [人才]

  互派一批优秀干部挂职

  表现情况存入个人档案

  根据规定,各市之间根据工作需要,互派一批优秀干部挂职,挂职人数及对象由各市协商,挂职时间一般为2个月左右。干部挂职期满后,挂职市要实事求是地对挂职干部的表现情况作出鉴定,交由派出市组织部门存入个人档案。

  据悉,七市将创建人才需求共享机制,今年共同举办“2017年合肥都市圈七市人才招聘会”,开辟网上招聘渠道。

  招聘会用人单位数量不少于200家,发布招聘岗位数量不少于1800个。每市组织30家以上企事业单位,提供招聘岗位不少于300个。

  同时,各市还将充分发挥教学资源优势,结合七市党校主体班次、专题班次情况到对方市开展异地教学实践。培训对象为各市县处级领导干部、乡科级领导干部或村(社区)党组织书记。

  培训可采取课堂讲授、现场教学、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学员由各市组织部门调学,由主办方市委党校负责落实异地教学计划。此外,每个市还将组织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层次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各10名,分别与其他市开展一次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观摩交流活动。

  [商贸]

  合力打造圈内城市出口基地

  推进市场一体化建设,也是圈内各市之间合作的重点,促进商品和要素资源的顺畅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圈内流通业互融、对接。

  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将加强圈内各市产销对接合作,促进农产品流通,培育品牌消费。依托龙头企业,探索建立都市圈内产、销企业常态化对接合作机制,为进一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建立高效便捷的商品营销网络创造条件。

  采用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整合圈内特色产品,合作建设网上销售平台,提升网上销售竞争力。利用自建或第三方电商平台,组织圈内各地电商,联合开展网络促销活动,不断扩大各市特色产品网上销售份额,培育电商品牌。

  此外,推动各市企业在合肥设立研发、深加工、营销基地,加强圈内“贸工农一体化”合作,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扩大产品出口,合力打造出口基地(集群)。

  [农业]

  联合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圈内城市将继续推进合作共建供肥蔬菜基地建设,并逐步扩大共建区域和共建项目。

  根据规定,各市要加强现代农业建设,加快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创建,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注重农产品品牌创建,着力打造一批在区域内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

  联合开展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依托每年的中国安徽(合肥)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等展会活动,联合开展合肥都市圈内各市农产品交易博览会。

  同时,整合区域内的优质资源,联合打造精品休闲农业点和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做到互利互惠,资源共享,开展“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经验研讨和互学互促活动。

  发挥合肥中心城市集聚、扩散和示范功能,发挥中心城市在区域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实现信息资源城市共享,努力构建便于操作的农业产业合作交流平台。

  [工业]

  建成全国重要的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基地

  根据会议要求,2017年6月底,将共同编制和完善合肥都市圈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逐步构建科学合理的主导产业分工与合作体系。

  其间,将重点推进四大产业集群发展,高端装备产业便是其中之一。

  据悉,圈内城市将加快发展机器人系统集成、本体制造以及减速器、控制系统、伺服电机等核心零部件,建成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基地。依托中车集团、马钢集团,加快发展轨道交通整车、装备和零部件及配套产业链,建成全国重要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基地。培育通用飞机整机制造、航空发动机产业,打造全国重要的通用航空研发制造基地。

  在家用电器产业方面,鼓励家电企业建立战略联盟,联合开展产品研发、原材料零部件采购、物流配送、国际市场开拓等,打造世界级家电产业集群。

  圈内城市将以奇瑞、江淮、华菱星马等骨干汽车企业为龙头,提升发展整车制造、汽车零部件产业。推进乘用车、商用车升级换代,打造精品车型,增强品牌影响力。

  发挥龙头企业技术平台优势,突破核心及关键技术,提高产业发展的整体技术支撑能力与水平,打造具有国际水平、拥有自主品牌的汽车产业集群。合肥将重点发展乘用车、商用车、轻卡、中重卡整车和发动机、变速箱、驱动电机等汽车零部件。

  同时,合肥都市圈还将以新型显示、集成电路、软件、量子通信、云计算、大数据、电子专用设备、数字音视频等为重点,打造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根据协议,将构建合肥都市圈核心发展带,加快推进合六工业走廊、合淮工业走廊、合滁工业走廊等核心发展带建设,打造长三角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平台。

  并且,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民间组织在区域合作中的协调作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创造条件,推进合肥都市圈产业合作联盟构建工作。 探索建立合肥都市圈产业发展利益共享机制,研究提出促进区域产业集聚、推进重大项目绿色转移。对大型跨区域盈利性生产性项目,引导采取联合共建、股份制运作、利益分享等方式建设,探索研究产业基金等,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编辑: 徐秋韵
关键词: 合肥-大别山;国字号风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