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滁州9月26日消息(记者 徐秋韵)近年来,安徽省滁州市始终坚持“质量第一”,驱动“保障、服务、监管”三大引擎,将质量工作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与质量同频,规模与效益并重。“抓质量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务必强质量”成为滁州全市上下普遍共识。

专项资金成为质量发展源头活水

近日,第五届“安徽省人民政府质量奖”结果出炉,滁州市全椒县的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获第五届“安徽省人民政府质量奖”。标杆的背后,是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

滁州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推进质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施意见》,配套出台《滁州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若干政策》《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每年投入2亿元质量提升专项资金,设立支柱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各县市区同步设立质量发展专项资金。

驱动服务引擎,推动质量蝶变升级。滁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陈林介绍,滁州市试点“一站式”,通过有机融合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等要素资源,向企业、产业、区域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已建成精细化工、轨道交通、智能家电等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8个。

在创新“服务包”方面,滁州梳理归集了包含30个服务项目的普惠政策“集成包”,将质量服务精准送达企业,为70余家重点企业量身定制各类服务项目180余个,引导150多家大中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1100余家中小微企业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实现“服务零距离、质量零缺陷”。以“皖美品牌示范企业”创建为抓手,开展“百名干部进百企”“质量流动诊所”活动,开出质量处方183张,为企业解决问题。建立800人的知识产权专业队伍,指导申请高价值发明专利504件,9家企业获批省制造业高端品牌培育企业。

让消费更放心维权更便捷

滁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自2019年2月1日挂牌成立以来,抓质量提升,着力提供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在安徽省率先成立首家缺陷产品召回市级分中心,召回缺陷产品总量突破1000万件,位居安徽省前列。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就是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滁州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在“更快、更准、更便捷”上下功夫,推动消费维权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迈进。

滁州在全省率先实现“集中办公、集中管理、集中接听”,12315一号对外,统一接线、统一调配、统一在线解决问题,建立数据分析、调度研判、工单互转延伸等机制,确保投诉举报“件件有记录,事事有回音”。今年以来,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52.28万元。

8月6日,天长市被确定为“满意消费长三角”区域示范领跑行动示范区,与上海青浦、浙江嘉善、江苏吴江共同开展区域示范领跑行动。滁州在安徽率先开展投诉举报全程电子化工作,创新“互联网+维权”服务,让投诉举报“无时差、零距离、不用跑”。

执法办案成就市场监管

执法办案是市场监管部门的一把宝刀,是履行监管职能、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的重要手段。

今年以来,滁州市市场监管局创新“全员办案”模式,突出大要案件办理,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对违法违规行为实行“一查到底”,实现执法办案由传统的“割韭菜”式向“挖竹笋”式转变。先后组织开展“两节”、口罩及防疫物资、农资专项打假行动等十多项专项执法行动,共立案查处各类案件1459件、案值8693万元,移送公安8件,办案总量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其中“2.2假冒3M口罩案”“2.4重大跨省销售假冒医用飘安口罩案”和“4.30熔喷布案”三起案件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评为典型案例,“定远县局4.5特大制售假化肥案”受到公安部和省局的贺电和通报表扬。

滁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明确规定各业务科室每季度办理一般程序行政处罚案件不少于2起,各业务科室发现的案件线索,由执法稽查科统一进行立案编号,责任落实到人。

强强联合成为办案又一法宝。滁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注重执法力量的整体协同配合而不是“各自为战”,充分加强与公安、农业农村、商务、卫健等部门沟通协调,整合优化执法资源,建立完善统一的执法协作机制,畅通了“行刑衔接”渠道,开展联合执法整治。

未来,滁州市场监管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移动APP接入微信城市服务、“皖事通”等平台,实时掌握监管执法信息资源,直接填写并提交执法记录,实现执法办案由传统、单一的执法手段向系统化、规范化、科技化的转变,为执法办案插上“智慧化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