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蚌埠1月21日消息(记者徐鹏)1月20日,央广网记者在安徽省蚌埠闸工程管理处采访时了解到,作为引江济淮工程的一个重要节点,近年来蚌埠闸不断加强水生态建设和水文化建设,绿化面积接近80%。下一步该闸将结合引江济淮鱼道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景区内部生态保护。
安徽省蚌埠闸水利枢纽工程。(央广网记者 徐鹏 摄)

  蚌埠闸枢纽工程位于千里淮河中游,横跨蚌埠市禹会和淮上两区,是淮河上历史最为悠久、流量最大、功能最为齐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工程始建于1958年底,1962年基本竣工。

  在华夏治水英雄大禹的故里,在巍巍壮丽的荆涂山下,安徽省蚌埠闸工程管理处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淮河之畔。记者在蚌埠闸附近看到,沿岸水中有山,水上有桥,水光山色,浑然一体。树木苍郁,鸟语花香。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一派静谧祥和的场景。

  蚌埠闸工程管理处办公室工作人员宫平告诉记者,蚌埠闸具有防洪、蓄水灌溉、航运、发电、城市供水等综合效益。历经近60年的不断建设与完善,目前该由28孔节制闸、12孔节制闸、双线船闸、水电站、分洪道、3.37公里堤防组成。

  蚌埠闸枢纽工程设计洪水标准为百年一遇,闸上流域面积12.1万平方公里,设计洪水位闸上23.22米,闸下23.10米;设计流量13000立方米每秒,设计灌溉面积884万亩,其中沿淮200万亩,补充灌溉区684万亩,并为沿淮工矿、城镇提供工业和生活用水。近年来,荣获了国家级水管单位、国家级绿化模范单位、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级水利文明单位等光荣称号。

  安徽省蚌埠闸水利枢纽工程。(央广网记者 徐鹏 摄)

  值得一提的是,为体现蚌埠闸保护生态的环境友好性,“蚌埠闸鱼道项目也正在推进中。”工作人员介绍说。

  近年来蚌埠闸不断加强水生态建设和水文化建设,累计投入资金数千万元购置各类乔木、灌木和地被,填补管理内区空白段,营造四季自然景观。

  目前蚌埠闸管理区内有垂丝海棠、红枫、高杆石楠等各类植物数万余棵,绿化面积已超过百分之七十五,被评为安徽省绿化模范单位和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下一步蚌埠闸将结合引江济淮鱼道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景区内部生态保护,丰富水文化内涵,提升蚌埠闸品牌形象。                                                                                                                 记者从蚌埠市委宣传部了解到,2020年度蚌埠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绩,在“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中取得了重要胜利,2020年该市PM2.5平均浓度43.8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1.4%,排名均位居皖北第一。淮河蚌埠闸上等4个国考断面水质均值均达到国家考核要求,7个考核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持续稳定在Ⅲ类水质标准,达标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