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合肥5月28日消息(记者 徐秋韵)合肥瑶海区临泉东路与站塘路的交会处,曾是合肥市最大的“马路劳务市场”,每天有近万名建筑农民工在此寻找工作。以往,马路招工、违章停车、场面混乱,零散接活不规范。今年3月份以后,安徽建筑农民工创业孵化园建成对外开放散兵游勇式的马路劳务市场自此有了规范性的园区

  记者近日走访园区看到,园内设“智慧劳务大厅”“就业服务中心”“创业服务中心”“智慧用工体验中心”“工会幸福驿站“等功能区域,公厕、开水、无线网络等便民设施一应俱全。安徽建筑农民工创业孵化园积极探索建筑行业用工制度改革,通过深化建筑劳务实名制管理改革,搭建建筑劳务人员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为建筑业务工者提供了一个安稳又踏实的就业驿站,影响和带动全省智慧劳务和产业工人队伍发展。

  园区工作人员向农民工宣传《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

 

  平台:马路零工从“线下”向“线上”转移

  50岁的李东云是合肥城东郊区人, 2018年夏天,他开始在站塘路零工市场揽活,大部分零工交易都是靠现场交谈完成,以往,每天凌晨四点,李东云就必须驾车出发,五点左右赶到站塘路零工市场。安徽建筑农民工创业孵化园对外开放李东云可以六点从家出发,有时甚至八点才出发,园区免费提供停车招工找工服务,李东云不用再抢早和冒着违停的风险在马路上招工找工了,园区建设的智能手机软件“汇成工匠”能提供在线“云找工”。为此,从来不使用智能手机的李东云新买了一部智能手机,下班之余,就在手机上捣鼓,一遍一遍刷新“汇成工匠”,新的工作就能及时对接到。

  农民工在园区工作人员指导下使用“汇成工匠”APP线上找工作

  合肥瑶海区国资公司和安徽同济建设集团共同投资成立安徽旭东一家信息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园区建设运营单位围绕园区功能开展了“就业帮扶”、“技能培训”、“创业孵化”、“平台建设”等服务。

   “我们以‘汇成工匠’线上招工用工系统同步发布岗位信息和求职信息,与各大网络用工平台互联互通,用工资源共享,告别建筑用工熟人介绍的旧方式。”据安徽旭东一家信息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拿起手机“看一看”、岗位信息“查一查”,就业服务“点一点”,可实现供需双方的精准就业效率匹配。

  记者了解到,园区依托建筑劳务人员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将“实名制管理”、“智慧工地”监管纳入“汇成工匠”平台建设,同时将依托瑶海区试点运用“银企直联”,打通农民工工资专户,实现农民工考勤自动统计,工资在线审批,通过平台按月发放到工人手中。

  孵化:一条龙、一站式公共服务

  今年5月初,46岁的刘刚接过安徽建筑农民工创业孵化园综合服务大厅工作人员递给自己的营业执照时,嘴里一直重复着感谢二字 

  几年前,为了照顾家人,刘刚结束在外漂泊的打工生涯,从沿海地区回到了合肥,成为合肥瑶海区站塘路零工市场的一员,凭着不俗的瓦工技术和踏实肯干的精神,几年下来,刘刚手下有了几十人的专业建筑农民工,组建了劳务班组。不过,在工程揽活的时候,大部分时间只能将自己的劳务班组挂靠在其他建筑劳务公司,不仅会造成工人工资得不到保障,每年还要缴纳几万元的挂靠费用,为此刘刚渴望有一天拥有自己的劳务企业。

  2019年底,刘刚在站塘路零工市场招工时,看见了附近的原东升小学正在改建,工作人员说这里将建成为安徽首家建筑农民工创业孵化园,不仅能招工找工,还能免费代办注册劳务公司。

 

  园区免费工商注册登记服务。

  五一劳动节假期一过,园区工作人员就通知刘刚领取建筑劳务企业营业执照,刘刚从别人眼里的老刘摇身变成了刘老板。有了自己的劳务建筑企业,还能享受园区提供的办公场地及实名制登记、岗位培训、技能鉴定、就业推介等十几项免费公共服务,在用工方面也能得到园区的优先推介, 

  培育像刘刚这样的建筑劳务企业也是安徽建筑农民工创业孵化园的一项重要服务。记者了解到,园区注重优质劳务班组的培育,致力于小微建筑劳务企业的孵化服务,对在园区内注册成立或外部新迁入的建筑劳务公司,入驻创业共享办公室、配置办公用品,并提供“工商注册登记、财务代理、法律咨询、创业指导、资质申报、人员招聘”等一条龙、一站式公共服务,对年纳税额达到一定规模的入驻企业,对照合肥瑶海区“招商引资”政策,制定相应的税收返还优惠补贴,为入驻企业减负。

  目前,已有5家外部企业入驻园区,新培育创办小微建筑劳务公司9家间接吸纳和带动建筑农民工就业8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