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牢记嘱托 崭新答卷:安徽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

2018-04-25 08:46:00来源:央广网

  据安徽商报消息 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小岗村,重温了中国改革历程。他说,小岗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看了让人感慨万千。他强调,实践证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两年来,在江淮大地上,不管是在农业、工业,还是在涉及民生的医疗等领域,遍吹改革之风。

    医疗篇

    国家卫计委点赞“定远模式”

  2017年5月1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司副巡视员刘利群介绍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情况,并重点提到了安徽省定远县的“按人头总额预付签约”服务模式。

  定远县是安徽省卫生计生委确定的首批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试点县之一,成立了以县总医院为牵头单位、27所乡镇卫生院(分院)以及下辖的249所村卫生室为成员单位的县总医院医疗服务共同体,同步于2015年8月启动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医共体建设统筹规划、协同推进。两年来,该县围绕“未病先防、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改革目标,在方案设计、宣传发动、工作推进、政策保障、履约服务等各个环节,边探索、边完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

  定远县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徐飞介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成为构建医共体、促进分级诊疗的助推器,推动了医疗服务重心下移,满足了城乡群众健康需求,促进了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另一方面大幅增加了签约村医的服务性收入,使“三级网”网底更加稳定,夯实了分级诊疗基础。 2016年,定远县参加签约服务村医人均年收入提高了1.9万元。

  安徽医改成果名列全国前茅

  2017年全省确定66项综合医改重点工作均已全面完成。国家卫生计生委健康脱贫专项考核名列第一;在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生计生委、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年度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考核中,安徽省位列全国第2名。蚌埠市被列为15个国家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城市之一。

  安徽省破题4项医改,4项医改分别是:一、推进大医院高年资护士转岗社区。在合肥、芜湖、蚌埠3市试点取得显著成效,即将授予有限处方权;二、启动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和基层医卫人员“县管乡用”试点,着力解决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三、启动医保管理体制改革,合肥、蚌埠、滁州3市已按新体制运行,统筹推进“三医联动”;四、成立智慧医院(安徽省立智慧医院——人工智能辅助诊疗中心),探索智慧医疗发展模式。

  农业篇

    “一块田”改革增产又增收

  在怀远县徐圩乡东邵村,村民邵志好说:“以前在外面当农机手开着大农机,100亩地不到一天就能种完,省力又省钱。可再看自家的巴掌田,大农机连弯都拐不过来。”殷尚村村委会主任魏伟也纠结:“一家几亩地,田分八九块,小块零碎田种着费力,投入还高,咋能有高效益?”

  当年土地二轮承包,殷尚村同许多地方一样,按土地肥力、田块远近公平分地,由于田块零碎,大型农业机械没法进来,规模经营难以实现。在徐圩乡,承包田“碎片化”现象普遍,村民守着一亩三分地,一年出力不少,却富不起来。

  2014年,邵志好和其他几户村民合计,让村里人承包地互换,每户换成一块大田,东邵村民小组采取“二轮抽签”:先抽顺序签,确定村民挑选地块的顺序,再抽地块签,抽取事先划分好的地块。

  怀远县农委主任朱兴涛说,互换并地实现了“一增一减”:用工投入大幅减少,化肥、农药等用量也在降低,调查显示,粮食生产亩均可降低生产成本约60元;耕地面积增了,墒沟、田埂、水渠复垦,有效增加耕地面积2%~5%,农民户均年增收约1300元。仅徐圩乡就新增耕地面积近5000亩。“一块田”改革在全县推开。截至去年底,怀远县累计完成“一块田”互换并地面积14.1万亩,涉及13个乡镇、66个村、297个村民组、1.26万农户。

   工业篇

    腾笼换鸟盘活“僵尸”企业

  在淮南市大通工业新区,两家企业面临着天壤之别的境地——以煤机装备制造为主业的志君钻探机具有限责任公司产品不能适应市场,发展举步维艰,走向破产边缘;而以电声乐器出口为主业的乐森黑马乐器有限责任公司产品供不应求,发展势头向好,急需扩大生产规模。

  大通工业新区从中牵线搭桥,促成“乐森黑马”投资5000万元成功收购“志君钻探”,建成的第二厂区新增年产值7000万元,实现税收1200万元。“乐森黑马”发展活力也得到进一步释放,成为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企业先后荣获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等殊荣;2017年,企业成功入选安徽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跻身安徽民营文化企业100强。

  类似这种破除无效供给的变革在大通工业新区还有很多,安徽玉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兼并安徽创立煤矿机械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生产手机零部件,投产后年产值达2亿元;安徽智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兼并安徽天正电气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制造高端智能装备,投产后年产值达2亿元。一批代表着新技术新生产力的企业,通过兼并的方式,“腾笼换鸟”,盘活了“僵尸”企业,释放了土地、厂房资源利用效能。

  园区负责人田毅介绍,2017年,园区共优化整合企业资源16家,全部完成投产后,将新增固定资产投入4亿元以上,新增工业产值6亿元以上,新增加就业1600人以上,新增税收1亿元。

  新兴产业支撑工业增长脊梁

  记者从安徽省经信委获悉,在2017年,我省新兴产业贡献度高,新产品蓬勃发展。

  随着我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在能源、原材料工业增速回落,消费品工业平稳的同时,装备工业、电子信息工业两大新兴产业支撑起安徽工业增长的脊梁,成为拉动增长主动力。

  2017年,装备工业、电子信息工业分别增长13.1%、15.1%,增速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1个和6.1个百分点,贡献率分别达到34.9%、10.8%。

  与此同时,我省新产品也出现蓬勃发展,光缆、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光纤和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58.2%、51.3%、38.9%、34.3%和33.2%。合肥晶合也实现安徽芯片生产零的突破,完善了“屏-芯-端”新型显示体系。

编辑: 徐秋韵

牢记嘱托 崭新答卷:安徽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

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小岗村,重温了中国改革历程。他说,小岗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看了让人感慨万千。他强调,实践证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两年来,在江淮大地上,不管是在农业、工业,还是在涉及民生的医疗等领域,遍吹改革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