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三农”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

  “十三五”期间,宣城市宣州区积极探索农村“三变”改革,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成功打造出一批农村改革的“宣州样板”。

  十九届五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前进号角。该区作为农业大区,“十四五”期间,如何持续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激活农村资源要素,激发强劲内生动力?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以“变”促“改”稳发展

  从安徽“股改第一村”到全市“股改分红第一村”再到“空壳村”顺利脱贫出列……这些来自宣州区的“三变”改革,书写了该区农业农村“春天的故事”。

  “十三五”期间,该区已发展形成了“城中村、城郊村、贫困村和农业村”四种典型模式,累计分红15次,分红金额847.96万元,受益股民达25076人次,预计到2020年底,全区204个村(社区)集体经营性净收入达到9697.16万元,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其中50万元以上的经济强村达到56个,占比27.45%,高于全省17个百分点。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强村八策’——盘活资产资源、政府扶持引导、筑巢引凤创收、特色产业带动、乡贤回归帮带、抱团经营发展、产销一体推广、优化劳务配置,提高集体经济收入水平,提高分红村比例,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宣州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顾以斌说。

  “新”壮“农”强主体

  宣城木子禽业专业合作社是全国百强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该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典范,每年带动1000多户村民从事家禽养殖,村民养鸡数超过3000万羽,产值超过5亿。

  目前宣州区有农民专业合作社811个、家庭农场2283个、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209个,其中市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和示范家庭农场分别达到48个、111个,有2个农民合作社入选全国前二十强。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顾以斌坦言,下一步,该区将以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为抓手,促进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健康规范发展,使之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力培育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在耕种管收等环节提供托管服务,将先进适用的品种、技术、装备、设施导入小农户,降低小农户生产成本,拓展从事二三产业收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以“地”育“民”保权益

  该区朱桥乡九保村的马德兵是村里的种粮大户。得益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自2015年起,爱种田的马德兵承包了1500亩水稻,年收入达到30万元,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必须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十四五”期间,该区农业农村局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新修改的《农村土地承包法》,让农民能够知法懂法,依照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严格执行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确保农村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保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严格落实《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和《民法典》的规定,充分尊重农户意愿,严格保护农户的土地承包权和流转土地经营权等权利,依法依规认定承包地经营权流转合同效力,让农民既可以沉下心来搞生产,也可以放心流转土地经营权。(陈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