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蚌埠9月4日消息(记者张宣剑 通讯员陈思)“要不是闻队长,我家的贫困帽子不知要戴到什么时候。”“闻队长总是设身处地帮我们想办法,解决困难,我们真心感谢他。”这一声声称赞,说的是固镇县仲兴乡棠棣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闻波。

  从2018年3月以来,闻波从解决贫困群众最关心、最需要、最急迫、最现实的难题入手,探索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脱贫致富路子,用初心在扶贫路上践行着使命与担当。

  扎根农村摸“家底”

  固镇县仲兴乡棠棣村,是县级贫困村,全村共有348户人家,共计1323口人,原住民共有近40个姓氏,村内情况复杂,村民之间的矛盾尖锐,缺乏凝聚力。2018年3月,时任固镇县畜牧局渔政站副站长的闻波,被选派为固镇县仲兴乡棠棣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

  “请组织放心,保证完成任务!”闻波义无反顾地背起行囊,一头扎进了村里。为了拉近与村民的距离,无袖背心、盖膝短裤和沾满尘土的休闲鞋成了日常,驻村生活的艰苦,超出了他的想象,但他却说:“我只是苦一时,贫困户脱不了贫则要苦一辈子!”想到这里,他立誓要在这里扎根,彻底摘掉县级“贫困村”的帽子,让当地群众共同走上致富道路。

  扶贫,首先要解决“扶谁”的问题。登门入户嘘寒问暖,田间地头询问收成……驻村不到一个月,闻波带领工作队员访遍了全村精准扶贫对象,和“村两委”一起梳理村内资源,摸清了“家底”。

  “先看房、次看粮、再看学生郎、还要看技能强不强、最后看看有没有残疾重病卧在床”,他们坚持用“五看法”逐户走访,俨然成了村民家的常客。

  真情帮扶解民困

  精准识别了贫困户,第二步就是真情帮扶。为此,闻波始终把贫困户当作“家人”,从直接关心贫困户的生活小事帮起,从贫困户生产生活的困难扶起,尽心竭力为贫困户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暴雨来临之前,帮助贫困户孙青春抢收2000多斤小麦;每到雨季,到地势低洼的刘桂玲家查看住房安全;齐红雨家养鸡无销路,闻波便顶着寒风,来回奔波……2019年7月,怀有身孕的妻子因过度劳累出现先兆性流产的紧急情况,“在脱贫攻坚最吃紧的时候,我不能缺席。”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打电话给家人安排叮嘱后,闻波继续战斗脱贫攻坚一线。

  产业对接奔富路

  “外在输血只能治标,内生‘造血’方可治本。”闻波清醒地认识到扶贫不是送点资金就完事,得有真办法、实举措、硬功夫,而产业扶贫则是拔除穷根的治本之策。

  思路决定了发展方向,结合该村实际,闻波带领村两委逐渐在实践中明确了要走养殖道路,成立合作社,以大户带动小户养殖黑山羊,打造棠棣村特色产业。棠棣村还趁热打铁,迅速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引进建成芦花鸡养殖基地,但是面对这品种稀缺、价格昂贵的芦花鸡,技术是关键,所以只有将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带动村民一起养殖, 在闻波的苦心谋划下,棠棣村现已建成八个养殖大棚,四万多只芦花鸡,向着目标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棠棣村党支部书记朱贺文说:“一个人富不算富,全村富才算富,闻队长给我们带了个好头!”。

  棠棣村统筹全村资源,通过建设扶贫车间、蔬菜大棚、光伏发电等方式,不断提升村级集体经济水平,实现精准脱贫。2019年,为村集体经济创收50.58万元,现在的棠棣村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以养殖业为龙头,打造一村一品,通过芦花鸡和黑山羊养殖来带动村民发展,棠棣村还逐步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整合乡村资源,进一步策划打造多元化“农家乐”项目,全面提升村级集体经济,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打下坚实基础。

  在闻波的带领下,棠棣村47户93人贫困户已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底的7.79%下降至2019年底的0%。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村里修建水泥路2194米,新建光伏扶贫电站2座,总装机容量120千瓦,投入4.87万元新建文化广场一座,投入4.062万元修缮村级活动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