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乡村处处充满绿意。宣城市宣州区周王镇井边村井三组贫困户梁道发骑上电动三轮车,带上妻子徐爱华出门了。从家到村部,要经过一条笔直的水泥道路,路的两旁大树相依,每次路过这里,梁道发的心情就格外好。

  大概5分钟左右,梁道发就来到了村部光伏电站。停稳车,带上清扫工具,他就喊上妻子一起干活了。拔草、捡垃圾、擦光伏板……妻子跟在后面忙得不亦乐乎。

  今年66岁的梁道发是村光伏电站的管理员,平时主要负责电站的维护和保洁工作。因为工作时间自由,梁道发可以一边工作,一边照看妻子。

  “我还是村里的护路员,这两个工作加起来,一个月能拿600块钱,一年固定收入就有7200。不忙的时候还可以打小零工,生活得还可以。”有了这份稳定的工作,梁道发再也不用去外地到处找工作了。

  “我的妻子从小就有精神残疾,干不了事情。我现在年纪大了,也干不动重活了。村里对我们很照顾,国家政策好啊!”说到这里,梁道发开心得笑了。

  近年来,他家享受了产业到户、就业扶贫、扶贫项目资产收益分配及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等多项政策,让原本困苦的家庭焕发了新的生机。如今,梁道发的儿子在本地电子厂上班,老两口也有了稳定的收入,日子是越过越好!

  “今年,我们村光伏发电站共开发了18个公益性岗位,有保洁员16名、综合信息员和综治信息员各1名。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不仅保证了贫困户脱贫以后能有稳定的增收,还解决了疫情期间贫困户就地就业问题。同样,让我们的村庄环境变得更美了。”井边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蒋德贵说道。

  “为了带动有劳动能力、有劳动意愿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今年,我们镇三个贫困村利用光伏发电收入开发公益岗位54个。”周王镇副镇长田小福说道。

  据了解,周王镇贫困村光伏电站每年共发电360千瓦,发电收入约28万元左右。今年,贫困村将光伏收益的80%用于开发村公益岗位,重点吸纳贫困户中的贫困劳动者,通过这种按劳分配的方式大大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有效避免了脱贫攻坚工作中“养懒汉”的现象,同时也让贫困户成为村公益事业的管事人。(吴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