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扶长远,长远发展靠产业。泗县因地制宜,根据地方实际积极发展大棚经济,以此破解部分贫困户在家门口无业可就的难题,不仅给当地村民增加了务工渠道,带动村民增收,而且给群众打起了样板,让他们看到大棚蔬果的发展前景,引导村民大力发展“大棚经济”, 让蔬果大棚变成“小康棚”,真正实现产业扶贫。使群众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为防止脱贫后返贫致贫树起了产业发展的标杆。

  能人大户巧引领

  黄圩镇刘宅村位于泗县西北部,西接灵璧、北接江苏省睢宁县,“鸡鸣听三县”成为当地村民对偏僻村子的无奈调侃。2014年底,村里争取扶贫资金建起了三个温室大棚和连栋大棚,共计占地30亩。政策的底子打好了,如何架好发展的梯子,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一商议,把目光瞄准到了能人大户上。村党总支书记杨夫昌找到一直在外务工的本村村民陈前柱夫妇,动员他们回村发展果蔬种植。正有回乡创业想法的陈前柱夫妇,毫不犹豫地回到了刘宅村。

  2015年1月,陈前柱成立了绿林种植家庭农场,发展特色蔬果种植。在大棚里种上了食用玫瑰、杭白菊葡萄、青豆等花卉果蔬,如今的刘宅村旧貌换了新颜,乘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成了远近闻名的“花果村”。

  贫困农户喜增收

  果苗嫁接、松土施肥、水灌溉,采摘蔬果在大棚里从事的工作都是老百姓最熟悉的田间地头活计,对技术的要求相对较低,同时村里的大棚离家比较近,所以,往往大棚刚建起来,准备在棚里务工的村民就来“预约”岗位了。2019年5月,屏山镇大李村的孙森在村子里流转了100亩的土地,先期建起了占地八亩的十个温室大棚,进行双孢菇的试种。从建棚之初,贫困户李光瑞就成了这里最铁杆的“粉丝”。5月11日傍晚时分,完成了一个棚的蘑菇采摘,李光瑞将棚门掩好,又“转战”到下一个棚子。每天70块钱的收入,让他干得很带劲。“我近视有一千多度,平时干个活都靠摸,现在在棚里头上戴着灯,采着白蘑菇,一摘一个准。这个工作简直就是给我‘量身定做’的。”隔着厚厚的眼镜片,也能感受到李光瑞欣喜的目光。据悉,目前全县在大棚基地里务工的贫困农户将近1000余户,大大激发了群众的脱贫内驱力,筑牢脱贫增收的稳定性。

  村级集体稳收益

  据悉,该县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按照产业带动、特色引领、因地制宜的原则,着力趟出一条可复制、能致富、稳就业、促增收的路子。“发展蔬果种植大棚投入少、见效快,往往成为村委会带领村民稳步增收的理想之选。”该县扶贫开发局局长邓素英介绍。各村充分利用扶贫项目资金,建设蔬果种植大棚,“筑巢引凤”吸引能人大户以租赁承包的方式发展蔬果种植,为村级集体经济注入“源头活水”,让发展后进村、产业空壳村逐步实现摘帽。“按照一个大棚每年一万两千块钱的租金来算,我们这建起来五栋大棚就能为村集体带来六万元的收入。”在大庄镇东风村的蔬果大棚基地前,该村的第一书记刘鹏给笔者算了一笔村级集体经济的增收账。(单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