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涡阳:多措并举推动脱贫攻坚

2018-10-31 09:27:00来源:央广网
  据亳州晚报 2014年初,涡阳县共有78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6490户、115986人,贫困发生率为7.8%。近年来,涡阳县委、县政府本着“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的初心,摸索出了一套操作性强、行之有效、可供复制的经验。经过不懈努力,全县现有贫困村25个,未脱贫贫困户10544户、26861人,贫困发生率下降为1.8%。2018年计划脱贫13391人,贫困发生率将降至0.9%以下。

  健全工作机制 

  近年来,涡阳县不断健全脱贫攻坚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了横到边、纵到底的责任体系。树立“书记抓、抓书记”的工作理念,形成了县、镇、村三级书记抓扶贫的纵向工作格局。县委、县政府与24个镇(街道、开发区)和39家县直部门分别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书,层层压实责任。充分发挥县扶贫办协调服务、督促指导作用,实行“一个文件统筹、一个模板执行、一个漏斗向下”,促进县直单位之间、县直单位与乡镇之间的沟通、协调、配合和责任落实。 
  涡阳县成立了“县摘帽”指挥部,明确县级领导、39家县直部门、24个镇(街道、开发区)的职责分工,统筹谋划推进“县摘帽”工作。推行“周调度、周通报、月考核、季排名”调度机制,实行“交办→督办→提请→约谈→追责”制度,确保上下联动、左右互动、步调一致、同频共振,确保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对所有脱贫攻坚任务和问题整改均实行项目化和“四单制”(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措施清单和时限清单)推进,今年“县摘帽”77项152条任务,严格按照“四单制”推进,一周一调度,一周一通报,扎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实。

  落实扶贫政策

  围绕实现“两个确保”目标,涡阳县揪住关键点精准发力,推行“四带一自”模式,强化“三基一库”建设,加快推进“十大工程”,全面提升脱贫攻坚质量。

  强化“四带一自”模式,促进稳定脱贫。全县78个贫困村实施项目871个,村均产业扶贫项目11.17个;全县42190户贫困户共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6.11万个,户均产业扶贫项目3.85个。投资1900万元实现全县78个贫困村“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项目全覆盖,特色种植养殖产业达标78个村,85个扶贫基地通过认证;156个养殖小区为每个贫困村年增加集体经济收益16万元。2018年发放光伏项目收益6216万元,其中,发放到户19420户、5826万元,发放到村78个贫困村390万元。完成林业扶贫4.4万亩,4.7万贫困人口受益。 
  强化“三基一库”建设,补齐扶贫短板。涡阳县坚持基础设施先行。2018年新增农村公路畅通工程1097公里,实现全县78个贫困村和较大的自然村“村村通”道路硬化工程全覆盖。总投资6.5亿元,持续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成水厂80座,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投资4385万元,全县25个未出列贫困村贫困户进户线改造工程以及53个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已全部完工。不断提升基层基本服务水平。涉及基层基本服务8大类19项指标已全部达标。突出抓好项目库建设,实现资金保障到位,2018年脱贫攻坚项目库入库3206个项目,计划投入27.85亿元,截至9月底,安排使用各类财政扶贫专项资金3.58亿元,已支出3.38亿元,支出进度为94.61%。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4.99亿元,新增投放2.27亿元,完成任务的117.28%。 
  强化公示公开
  在涡阳县青疃镇大于村村委会,经常有村民在一面公式墙前驻足,查看该村脱贫攻坚进展动态。
  公示墙正面是村负责人姓名、村编号、村建档立卡户基本情况、精准帮扶信息情况、举报电话;公示墙背面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识别程序,低保户识别程序。
  为切实做好脱贫攻坚政策宣传,让群众了解脱贫攻坚相关政策,提高政策知晓率,保障群众知情权和参与权,涡阳县在全县有脱贫攻坚任务的377个行政村设置动态管理公示墙。通过公开公示,让群众了解扶贫对象和扶贫政策,解决了一直困扰在基层的扶贫对象和扶贫政策不透明的问题,群众满意度得到较大提升。
  建设扶贫驿站 
  侯侠原来是涡阳县曹市镇辉山村的贫困户,现在已经光荣脱贫。她的脱贫主要归功于村里建设的扶贫驿站,在这里,她的工作是折纱布,动作简单,劳动量也不大,每个月有千把块钱的收入。 
  涡阳县曹市镇辉山村留守妇女多,有着大量闲散劳动力,村里建设了扶贫驿站进行纱布的代加工,工作时间自由,待遇也不错,吸引了不少村民,其中部分是贫困户。
  涡阳县曹市镇辉山村美君纱布厂负责人殷美君介绍说,来扶贫驿站工作的都是周边的村民,主要工作就是折纱布、缝纫纱布,每年工资从七八千到一万多,在驿站工作的贫困户有24人。
  今年以来,涡阳县将劳动者实现就近就业和居家就业作为就业脱贫的主攻方向,大力建设就业扶贫驿站,目前,全县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就业扶贫驿站16家,带动就业50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21人,人均月增收600多元,足不出村,就让贫困户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涡阳县还通过培育产业、组织外出就业、支持创业、开发辅助岗位和公益岗位,不断提高“三业一岗”就业质量,就业覆盖面进一步提高。全县26321名贫困劳动者实现就业,就业率达62.6%。全县开展技能培训22818人,累计开发公益岗位18685个,其中吸纳贫困人口就业14768人,占比79%。鼓励创业促脱贫,鼓励贫困村能人带领贫困户劳动力外出务工,支持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带领贫困群众就业增收。截至目前,返乡创业1104人,创业成功793人。

 构建“三有一网”

  在涡阳县西阳镇太平村,村民葛建武正在田地里察看今年红薯的收成,今年他种了35亩红薯,每亩能产4000-5000斤,每亩能收入2000多元。这两年,通过种植蔬菜瓜果等农产品,葛建武一家已经顺利脱贫。

  2015年初,葛建武夫妻俩一个患上了肺结核,一个患上心脏病,俩孩子一个在外地当学徒,一个读初中。俩劳动力不能负重后,生活突然开始拮据起来。当年,他们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葛建武家以前就有种土豆的经验,虽然夫妻俩不能干重活,但是可以雇人。他和妻子商量后,从当地的合作社学到了套种技术,将自家几亩土地全部种上了土豆、大葱、青菜等蔬菜。当年,葛建武的蔬菜喜获丰收,加上种植补贴,年收入达到2.5万余元,穷帽当年也被摘除。

  尝到甜头的葛建武开始逐渐扩大种植规模,到今年,种植规模已扩展至37亩。种植品种也由单一的蔬菜种植扩展到果树种植。

  葛建武脱贫后不忘乡邻,现在,在他家的带动下,村里的贫困户抱团发展,目前已经有7户成功脱贫,摘掉了穷帽。

  村民魏振先也是一名贫困户,他经常在葛建武的田里干活,每天有五六十块钱收入,瓜果蔬菜上市时,他一个月能上二十五六天的班。

  在构建“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的基础上,涡阳县进一步增添发展新动能,实现383个村电商服务网点全覆盖,78个贫困村电商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全县78个贫困村实施项目871个,村均产业扶贫项目11.17个;全县42190户贫困户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6.11万个,占贫困户总数的100%,户均产业扶贫项目3.85个。大力推行“一村一规划、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制定帮扶措施49类96.81万个,户均22.71个,涉及资金11.72亿元。

  实施“一村一品”

  秋日的王桥村田间,村民们正在为冬桃的上市做最后的准备。与春天上市的桃子相比,这里的冬桃得益于昼夜温差悬殊、气候相对干旱,拥有了较高的甜度,上市后价格也会十分可观。

  涡阳县西阳镇王桥村几年前和当地的其他村子一样,以种植小麦和大豆为主,而现在,村子的主业已经“升级”成为种植桃类等经济作物和养殖。

  安徽科技学院的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谷业理介绍说,大家以前不敢种植经济作物,一是怕没市场,二是怕没技术。扶贫工作队来了之后,进行了认真调研,结合当地实际和学校的科研力量,制定了“科技+产业”帮扶机制,带动村民种植果树,同时鼓励村民发展养羊业。
  以科技为后盾,种植、养殖“两手抓”,数年间,王桥村的贫困户人均收入从3000多元增加到了5000多元。
  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以“造血”为主,涡阳县因村制宜,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全县78个贫困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20万元以上。78个贫困村实施“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项目全覆盖,特色种植养殖产业达标78个村,85个扶贫基地通过认证,村集体年增收约10万元。依托龙头企业在全县78个贫困村打造“中药材+林业”模式的生产基地,为贫困村培训新型经营主体368个,贫困村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示范店建设实现全覆盖,以贫困村科技普及引领脱贫。积极稳妥探索政企合作经营、龙头企业带动等多种形式,通过政府与温氏合作开展的温氏托管养殖项目,78个贫困村每个贫困村建设2个标准养殖猪舍,年出栏3200头,156个养殖小区每年为每个贫困村增加集体经济收益16万元。采取“小集中”的模式,建设总规模117.68MW、总投资82866.66万元光伏发电项目。2017年以来共发放贫困村、贫困户收益11883.3万元,2018年发放光伏扶贫收益6216万元,其中,到户发放19420户、5826万元(每户3000元),到村发放78个贫困村村集体光伏收益390万元(每村5万元)。
编辑: 徐秋韵

涡阳:多措并举推动脱贫攻坚

2014年初,涡阳县共有78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6490户、115986人,贫困发生率为7.8%。近年来,涡阳县委、县政府本着“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的初心,摸索出了一套操作性强、行之有效、可供复制的经验。经过不懈努力,全县现有贫困村25个,未脱贫贫困户10544户、26861人,贫困发生率下降为1.8%。2018年计划脱贫13391人,贫困发生率将降至0.9%以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