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撑起“顶流”安徽?

这是一个热衷“造梗”的时代。按照《人民日报》的说法,所谓“梗”,意指被反复引用、不断演绎,信息量丰富的桥段或流行语。

2020年,一句莫名其妙的口头禅“芜湖,起飞”霸屏网络,顺带也让芜湖这座城市成功“出道”;

到了2021年,一个意外的谐音梗的“蚌埠住了(绷不住了)”成功接棒,再次让蚌埠“破圈”走红。

有网友不禁发问:“安徽何德何能拥有两大互联网抽象城市?”

一直以来,说到“最没有存在感”的省份,安徽必定榜上有名。但可以看到的变化是,以“最牛风投城市”合肥人气水涨船高为标志,“安徽的显示度越来越亮了,辨识度越来越高了,涌现出很多带有安徽标记和符号的新形象”。当地媒体甚至高调喊话:“安徽,正在成为‘顶流’。”

流量是互联网时代的稀缺资源,“有梗”的这些安徽城市无疑是幸运的。眼下,安徽省内还有不少城市纷纷跟进,试图提升城市存在感。

但一夜爆火之后,如何将抽象的流量转化为具象的红利,才是关键所在。

01

从“带货”到“带城市”,流量创造的“奇迹”正不断跨界延伸。

今年8月,芜湖市委书记单向前,市委副书记、市长宁波举行畅聊早餐会,邀请了“芜湖,起飞!”的创造者之一——知名电竞游戏主播“芜湖大司马”等6位自媒体工作者出席。而这场早餐会的主题,正是如何提升城市软实力。

据当地媒体透露,这条以“芜湖大司马被芜湖市委书记接见”为题的电视新闻,单在B站上点击量就超300万,这让芜湖市委书记“也有点惊讶”。不仅如此:

此后在好几个场合,单向前都与同事探讨这个现象,一项工作一份事业一种新思想,如何在社会上达成共识,引领社会潮流,就要用好各类平台和传播工具。单向前还给此前也参加过畅聊早餐会的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打电话,假如让‘芜湖大司马’为奇瑞代言,会有什么效果?

9月,在面向芜湖全市20万在校大学生的一场线上线下“公开课”上,单向前更直言:“在你们喜欢的B站上,芜湖是唯一一座拥有表情包的城市,伴随着‘芜湖起飞’出圈,芜湖也成为了新晋的‘网红城市’。”

另一边,同样凭借谐音梗火爆全网的蚌埠,更是趁热打铁,借一场国际会议加码城市热度。

10月12日,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六届年会在蚌埠开幕,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500位中外嘉宾相聚在此,也令这座皖北小城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目光。

“我曾在上届年会结束后,参观过年会永久会址,留下了深刻印象,至今仍然怀念。”当地媒体报道,时隔两年重回蚌埠的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惊讶于蚌埠城市发展的速度,更惊艳于中国蚌埠古民居博览园风光的优美和巧夺天工的设计。”

“在连接南北的地方搭建沟通东西的桥梁,在华夏文明的源头开展中外文化交流,可谓‘珠联璧合’,恰到好处。”此前,蚌埠市委书记黄晓武在多个场合指出,全市上下要树立平台思维,利用大会契机,实现“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

城市搭乘流量“顺风车”,借势出圈之意不言自明。

02

不可否认,无论是芜湖的官方“加持”,还是蚌埠以办会聚势,都在一定程度上为城市赢得了更多关注度。放眼安徽省内,“跟进者”还有不少。

图片来源:蚌埠发布

有“中国古铜都”之称的铜陵,也玩起了谐音梗——“眼睛瞪得像铜陵”;

继安徽“第二城”芜湖推出以市领导“约饭”形式倾听民意的“畅聊早餐会”之后,“第四城”阜阳也开设“新媒体茶座”,希望寻求“优化阜阳网络生态、提高阜阳美誉度”之道……

除此之外,也有形式不同但内涵一致的尝试。

9月28日,第一届“唱黄梅、兴安庆”圆桌会议,邀请安庆籍院士、知名企业家和投资人等,围绕对接国家战略、寻找安庆增长点,强化顶层设计、打造“链主”企业等共谋发展良策。安庆市委书记张祥安主持会议并讲话、市长张君毅致辞,可见当地的重视程度。

“希望大家当好我们的思想库、智囊团,出主意、谋良策;希望大家当好安庆的宣传员、传播者,拓宽我们的朋友圈,搭建发展的新平台。”张君毅在致辞时说。

同样,地处皖浙赣闽四省交汇处、“自带IP”的黄山,也在近期频繁提及城市品牌形象的推广提升。

9月17日,《安徽日报》在报道《告诉你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黄山——对话黄山市委书记凌云》中提到,黄山和徽州作为顶流IP,是黄山市崛起赶超的两大“王炸”。

“黄山是需要时间去品味的。”根据黄山市委书记凌云的说法,过去大家心目中对黄山的印象是一座山,但黄山不仅是一座山,还是一座正在加快发展的文化名城,其中徽州是最厚重的底蕴、最鲜明的标识。

随后,9月26日,在黄山第七次党代会上,凌云作了题为《创意创新崛起赶超为建设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城市而奋斗》的报告。其中明确提到,“实施‘创意黄山·美在徽州’城市品牌全球推广计划,显著提升全球知名度和美誉度”。

03

众多皖籍城市争相“破圈”背后,是安徽致力于成为“顶流”的雄心。

不久前,当地媒体在提为《顶流安徽》的文章中指出,安徽能成为“顶流”,最根本是来源于实力变化——

2021年上半年,安徽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力压上海,冲进前十强,2021年有望突破4万亿,挺进全国第一方阵。这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里程碑时刻。

如文中所言,安徽成为“顶流”,最佳“代言人”合肥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安徽的雄心不仅是要做长三角的‘上进生’,更要争做‘优等生’”。对安徽而言,如何让省内其他城市在合肥带动下齐头并进、共同发展,才有可能与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经济大省“同坐一桌喝咖啡”。

换句话说,芜湖、蚌埠们在成为“网红”之后,能否真正将流量“变现”,归根结底是“实力决定地位”。

从数据来看,在长三角,今年上半年宿州、淮南、淮北、蚌埠等安徽城市GDP名义增速均处于垫底水平;在安徽省内,包括上述城市在内的皖北地区与皖中、皖南地区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宿州、毫州等资源型城市,亟待转型。

图片来源:安徽日报

正视差距,因地制宜对标先进、补齐短板,不少城市已经开始行动。

此前,芜湖“十四五”规划纲要直指自身短板——城市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仍较弱。为此,芜湖提出“学习合肥、追赶合肥”,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阜阳则提出,要高标准提升中心城市能力,突出中心城市龙头带动作用,加快推进阜阳阜南同城化发展,并首次提出朝着“省域副中心城市”迈进;

曾与上海、南京并列“长江五虎”的安庆自我剖析:“对比南京市江北新区和滁州市,我们差距明显,主要差在重大项目上、差在总量速度上、差在目标定位上、差在理念思路上”,并喊出坚决打好高质量发展“翻身仗”的口号;

蚌埠也树立重回“C位”的目标,希望实现一座传统工业城市向低碳生态发展的华丽转型……

不管怎样,“一夜出圈”或是“长红不衰”,机会只属于有准备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