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21日消息(记者 宋雪)据国家卫健委最新消息,目前,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超过2亿剂次。全球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已连续8周上升,其中上周新增526万例,为疫情发生以来单周最高,病毒继续出现新的变种。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我国要建立免疫屏障,可能需要10亿以上的人接种新冠疫苗。

  新冠疫苗按技术路线划分为三类

  目前,我国已有5个生产企业的新冠病毒疫苗批准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按技术路线可划分为三类:一是灭活疫苗;二是腺病毒载体疫苗;三是重组亚单位疫苗,为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需接种2剂;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3周,第2剂在8周内尽早完成。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需接种1剂。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需接种3剂;相邻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4周。第2剂尽量在接种第1剂次后8周内完成,第3剂尽量在接种第1剂次后6个月内完成。

  重组新冠病毒疫苗适于规模化生产

  重组新冠病毒疫苗是基于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蛋白)受体结合区(RBD)的天然结构特征,运用结构生物学、计算生物学自主设计研发,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工程细胞株,重组表达抗原蛋白的疫苗,具有靶点明确、针对性强特点。免疫后可诱导机体产生针对性中和抗体,从而阻断病毒与受体细胞的结合,发挥保护作用。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首席科学家、副总裁张云涛介绍,灭活疫苗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内外的大规模使用已经充分证明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灭活疫苗在生产设施和过程控制中对生物安全等级的要求很高,生产和管理成本更高,基因工程疫苗在这方面没特殊要求,从这点来讲,基因工程疫苗更具优势。另外,基因重组蛋白疫苗技术路线成熟,适于规模化生产,在制备全过程中不涉及活病毒及其他感染性材料,无需在高等级生物安全环境进行。

  几款获批的新冠疫苗安全性有效性都有数据做支撑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副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志介绍,三种路线的新冠病毒疫苗各有特色,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技术路线,最重要是结合抗原本身的特性、病原体本身的特性,采用适合的工艺研制出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疫苗,是疫苗成功的关键标准。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表示,目前国内上市新冠病毒疫苗都是经过药监部门审查批准的,其安全性、有效性都有一定数据做支撑,可以放心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