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零点,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2020-2021年度调水任务结束,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调水超90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

这90亿立方米的水流向了20多座大中城市、130个县,已成为京津冀豫沿线大中城市主力水源,直接受益人口达7900万人,其中就包含天津市的1200万人。

北调之水,水量丰沛,水质甘甜。问渠哪得清如许?离不开水源地人的良苦用心。10月底,记者走访了位于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了解当地人爱水、护水的苦与乐。

“为了水源更好,我们这些年在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生态养殖上下了大力气,养殖企业不达标的一律关停。但如果说为了水库牺牲最大的还是移民,抛家舍业是为了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市蒿坪镇党委书记谢霞这样说。

十年禁渔 渔民上岸养鱼提升生产率

从今年元旦起,长达十年的长江“禁渔令”开始实施。十堰禁捕退捕重点水域范围广、地形复杂,仅丹江口库区岸线就长达3600多公里。禁渔后的当地居民情况如何呢?

“现在我的渔场每年能够出产3.5万公斤翘嘴鲌,因为这品种是我们的地理标志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还供不应求,不愁卖。”

广阔平静的水面上,时不时跃起几尾肥硕的鱼,一瓢鱼食泼下去,鱼儿竞相出水,活力十足。这个场景看在欣佳源农贸市场的总经理许柳眼里,分外喜悦。

他告诉记者:“以前我们就是在汉江里散养鱼,养的就是咱们丹江口的标志产品的翘嘴鲌,以前养3千公斤鱼要用好大一片水域,但是现在我们用一个池子220平方米,深2.5米,就可以养活3千公斤。提高了生产效率。”

密度高养鱼法需要更科学高效的设备支持。“现在我们有设备进行自动的监控含氧量,一旦含氧量降低就自动供氧。”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养鱼成为当地人世世代代的营生,更和当地优质的水源分不开。“我们现在使用山泉水,都是流动的,每隔3天就要换三分之一。替换下来的水排到下面的两个大点的池子,用来养莲花白,莲花白这个品种可以净化水质。”许柳介绍。

在鱼池的一边,有一排约3米见方的大集装箱,分外奇特,这也是用来养鱼的?

站在集装箱上,向下俯瞰,才明白端倪。到每个箱子顶部有四个小口子,可以直观地看到鱼苗。许柳介绍,这个箱子就是他的育苗箱,箱子最大的优点就是便于运输。同时,养殖密度大,一个箱子就能出2千斤,地下还有个净水口,换水方便。十个箱子现在有鱼苗一万多斤,到了年底就是2万五千斤,能产生三十余万元的经济效应。这是市水产局带队到武汉、广州学习回来的新型养鱼法。

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保护了环境,许柳的渔场收入也翻了一番。

“鱼的习性就是逆流而上,你看,这个池子现在用电力进行水流的模拟,这个流水很湍急,鱼的运动能力才能够增加。”张开刚是丹江口市金陂水产养殖场工程师,他两脚分开斜站在育苗池边上,边说边捞起一网活泼的鱼苗。当地渔民能够成功从江里转而上岸养鱼,这与当地育种中心对翘嘴鲌这个品种的保护和培育是分不开的。

建立于1968年的金陂水产养殖场位于丹江口市均县镇莲花池村,主营鱼类养殖、育苗培育。库区禁渔后,所有船只上岸。为满足日常鱼类产品消费需求,养殖场积极探索新的养鱼方式,给全市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推动了水产业发展。张开刚说,目前正在申请国家级的育种中心,期望能够更好地保护翘嘴鲌。

从前江中养鱼者 如今水库护水员

方鹏是丹江口市均县镇关门岩村的渔民,但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就是护水员。每一天,他都要在水上6个小时,开着船在江边巡逻,捡垃圾。在汛期,他还要出于安全考虑,劝返在江边钓鱼的人。

生于斯,长于斯,水是方鹏最亲密的朋友,水的变迁也与他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年39岁的他移民前在江里养鱼,网箱就有五六十口,渔船有三十几条,库区禁渔后,所有船只上岸。

方鹏当时很迷茫:养鱼是他的全部生活来源,不在江中养鱼,以后靠什么吃饭?答案就是种橘子、鱼池养鱼,当护水员。“我们家现在有一个橘园,不过最近这两三年才开始优化品种,收入较低,还没有到丰产期,丰产期的收入不超过四万元。现在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在岸上继续养鱼,今年预计收入四十至五十万元。与原来的收入持平。”但是搬迁以后,生活环境更好了,现在家里四口人住在六间房的小楼里,水电、天然气都方便,孩子上学也近。

成为护水员,一开始他的妻子也不支持,认为挣得少,每天还得花这么多时间在库里,遇到不理解、不配合的村民,还要耐心讲解,仔细说明。

但是方鹏却愿意坚持这么做:“我是这个村土生土长的,从小家门口都是水,这么多年没离开过这里,对这里很有感情。现在大库弄得这么好,护水肯定是利大于弊,如果大批量散养鱼肯定对水质有影响,我也是通过宣传一点点认识到这些的。”

移民村走向新生活 总书记看望过这家人

下午4点,紧邻丹江口的河南省淅川县九重镇邹庄村,邹新曾大爷拿起大扫把,认认真真地扫起村中央大马路的落叶。村里有一个小广场,时不时还会放电影,搞活动。附近的村民都爱到这里跳跳广场舞,打打篮球,想要让这个空间更适合村民使用,环境卫生很重要。

邹庄村是第二批移民搬迁村,于2011年6月27日搬迁至九重镇下孔西移民点,现有人口750人,175户,耕地面积1029亩,村住宅面积94.5亩。作为水源地的一部分,村里对环境卫生的要求很高。村内卫生定人定岗,定点处理,整个村庄干净整洁,焕然一新 。村里还有专门的污水处理站。这个小小的村庄是8省市150多个县市40多万移民的缩影。

邹新曾在十里八乡很出名,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到过这个移民村,还到过邹新曾的家。

10月18日,记者走访了邹新曾老爷子的家,他笑呵呵地畅谈了当天的场景。总书记关心他们一家的生活、收入,还有孙子的学习成绩。他回答他现在务工,儿媳妇从事电商直播新业态,家里收入有所提升,日子红红火火,现在的居住环境比移民前得到了提升。总书记接过土坯房老照片端详:“移民之后,乡亲们10年收入提高了3.6倍,这是我们欣慰的地方。”

当时听了总书记的话,老邹激动地说:“共产党好,都是为着人民。”

南水北调10年见证者:天津人民放心,丹江口水够喝!

“丹江口这个地方和北京天津有一百多米的天然落差,她就是上天赐予中华民族的一个礼物,一个宝贵的水源。”10月18日,站在陶岔渠首总渠岸边,丹江口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主任、亲身经历南水北调丹江口移民工作10年的陈华平向参观的游人讲述着这段历史。

1952年秋,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对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同志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1953年2月,毛主席在“长江号”军舰上,与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再次讨论了南水北调话题。伟人的视线在地图上移动,最后停留在汉水与丹江交汇处,用铅笔指向了丹江口河段。

1974年,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全面建成,这是新中国水利建设史上第一个大型综合利用水利工程。2005年,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启动建设,目标是将丹江口大坝由162米高程加高到176.6米,设计蓄水位由157米提高到170米,库容由174.5亿立方米提高到290.5亿立方米。

2021年,10月10日14时,丹江口水库水位蓄至170米正常蓄水位,这是水库大坝自2013年加高后第一次蓄水达到这一高度,这意味着什么?

“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供水首次实现多年平均调水95亿立方米提供了坚实基础,说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有充足的水向北京、天津、河南、河北调。”陈华平解释,“水源充足,请北方人民放心”。

水源地、受水地 共同践行生态文明

“北方人渴了,咱们得给他们供点水。”在水源地,老百姓用朴实的话语形容南水北调工程,这种朴素的话语浸透着一种奉献和牺牲精神,他们身体力行地保护环境,为水源更清澈尽一份力。

丹江口一库碧水,波光粼粼;天津卫秋风十里,生机盎然。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水源地和受水地同时践行着“生态兴则文明兴”的生态历史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

如今,天津市发布《天津市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区造林绿化专项规划(2018-2035年)》,依据区域地理特征和功能总体定位为“生态优先、绿色屏障”,规划形成了“一轴、两廊、两带、三区、多组团”的空间结构。到2035年,天津市实现一级管控区林地面积20.2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

南水北调,让天更蓝,让水更清,让获得感和幸福感成色更足。

(津云新闻记者 刘畅 摄影 戴涛)

编辑:李国强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