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深圳12月1日消息(记者申珅)11月28日至12月5日,2020年第二届深圳食品安全美食节正在如火如荼的举办。据悉,本次美食节围绕“美食深圳 吃的放心”的主题,以“美食+安全”的理念,通过向市民提供安全、美味、健康、环保的美食体验,推动食品安全科普,营造“食品安全 共治共享”氛围。

  除了丰富的美食体验,深圳食品安全美食节更展现了深圳坚实的“食品安全底线”。深圳这座城市正在打造国际一流的食品安全城市形象,本次美食节期间,央广网记者采访到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单友亮,他与记者分享了深圳在食品安全建设中的先进经验与成果。
  巡查、检测、执法“三网”联动 追溯系统100%覆盖校园
  将信息化用于智慧监管是深圳“食安”建设的一大特色。单友亮表示,深圳着力提升食品安全监管和检测的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集中力量打造智慧市场监管平台,建成了全国市场监管系统首个智能指挥中心,形成巡查、检测、执法“三网”联动。目前,全市11627家200平米以上餐厅和学校食堂后厨全部安装高清摄像头,消费者、经营者通过手机扫码查看后厨实时视频,已实现9类违法行为实时抓拍取证。
  据悉,2015年起深圳全面启动“食品安全监管追溯与信用管理建设推进项目”,通过近几年的不断推进,建成深圳食品安全追溯信用管理系统。目前已有2.3万余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注册深圳食品安全追溯信用管理系统,共采集53万余商品条数据信息。“食品追溯系统应用实现深圳4400余家商超全覆盖,全市2605家中小学、幼儿园学校食堂100%使用,为全市的食品安全追溯建立了严密的一张网。”单友亮这样说道。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守护“新深代”舌尖安全
  2019年11月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孙梅君对深圳食品药品安全志愿服务队伍作出批示:“深圳的食品药品安全志愿服务制度,发挥了社会共治先行示范作用”。记者了解到,深圳广泛地发动志愿者队伍,成立深圳食品药品安全志愿服务队伍,目前已有12136名实名注册志愿者,形成一股具有较高专业性、较强使命感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队伍。单友亮介绍,目前已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宣传科普活动、培训体验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1000余场,为监管部门提供各类食品违法及安全隐患线索1000余条,协助查扣近5000只活禽。在今年防疫抗疫期间,又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开展了菜篮子志愿服务和“食品经营许可证视频审查志愿服务”,为深圳复工复产贡献力量。
  除“共治共享”外,深圳还坚持“以人为本”的监管理念,深圳率先在全国启动“食育”工程,守护“新深代”舌尖安全。在全国启动青少年校园“食育”工程,将其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中,建立起一套多位一体的深圳青少年儿童“食育”教育体系。单友亮说:“通过建立一支市级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讲师团、开发一个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宣传教育微信小程序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水平,让青少年儿童正确的饮食理念和习惯。”据悉,今年,“食育”工程相继走进90所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在深圳全市开展30节科普大课堂、200节主题班会课、30场游园会及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将涵盖“家庭篇、校园篇、商超篇、外出就餐篇、校外篇”5 个主题,覆盖全市师生超过1.7万人次。未来,“食育”工程将按计划、分批次落地全市2000余所学校,实现食安科普全覆盖。
  常态化疫情防控 关键环节、重点领域监管“两手抓”
  后疫情时代,食品安全监管要进一步加强重点场所、重点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面对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单友亮告诉记者,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进一步加强农业投入品、标签标识、“两超一非”、保健食品、固体饮料、压片糖果、代用茶、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学校和工地食堂、进口食品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日常巡查和专项整治,全市未发生行业性、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风险。
  据了解,2020年8月18日起,深圳在全国率先设立进口冻品集中监管仓,对从深圳各港口码头提柜离港并在深圳储存、销售、加工的进口冷冻肉制品和水产品,在储存、销售、加工前须进入集中监管仓进行外包装消杀和抽样核酸检测,进行产品全追溯。
  后疫情时代,网络订餐食品安全保障变得尤为重要。对此,单友亮表示,深圳利用信息化手段比对审核平台商户信息,通过神秘顾客方式抽检商户产品; 与主流网络订餐平台签署《创新社会共治模式合作备忘录》,建立互联网+食品安全大数据风险交流平台。约谈美团外卖、饿了么两大平台,督促建立网络订餐在线投诉和售后维权机制,要求限期对广东省网络订餐平台食品安全监测发现的涉嫌无证经营商户进行整改,目前已100%整改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