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24日消息(记者 果君 通讯员 丁宁)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2019年5月,国家卫健委颁发《关于开展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要求2020年,100个试点城市形成医联体网格化布局,取得明显成效。2020年底,500个县(含县级市、市辖区,下同)初步建成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分工协作的新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形成服务、责任、利益、管理的共同体。我国医改把建设“医疗联合体”作为“三医联动”的重中之重,推广建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一直在围绕“联”字做文章,不断探索试验。

  全国两会期间,央广网记者对全国政协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院长胡豫进行了专访。针对医共体推广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胡豫积极献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院长胡豫(受访者供图 央广网发)

  战时状态 医联体建立梯次布局

  胡豫告诉记者,以疫情为分水岭,医院医联体建设也可分为“平时状态”和“战时状态”。在平时状态下,武汉协和医院医联体建设稳步展开。“截至2019年12月底,平时状态下的医院建有本部、肿瘤、西院3个分院区;派驻院长或管理人员,托管医院7家(市内4家,市外3家);牵头组建专科联盟25个;依托远程医学平台,联网省内外县市医院、社区服务中心60余家。”胡豫介绍说。

  此次疫情发生后,医联体建设进入战时状态。身处疫情最为严重地区的武汉医联体单位发挥了积极作用。胡豫介绍,疫情前期,按照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部署安排,即“7+7”模式(7家大医院就近托管7家二级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与市红十字会医院再合作,市红十字会医院负责收治新冠肺炎患者,武汉协和医院负责消化其存量患者。随着疫情形势变化,按照中央指导组和省市指挥部部署安排,托管2家方舱,改建2家定点医院,逐步建立起“社区排查—轻症方舱—重症定点”的梯次布局战时“协和医疗集团”。

  作为医联体建设的牵头单位,武汉协和医院成为武汉市,特别是江汉区疫情防控、应急救治坚实“后盾”。

  “在指挥部的统一安排下,武汉协和医院建立了发热门诊-方舱医院-定点医院转诊标准、转诊/转运流程。在西院,接收来自方舱医院等转诊而来的重症、危重症患者,重症、危重症患者占比高达87%。同时,院内通过规范诊疗、科研攻关、专家组队等方式,使三个院区救治成功率达到92.3%,80岁以上患者治愈率达74%,其中包括3位94岁以上老人。”胡豫介绍说,疫情前期,“7+7”阶段,派出由分管医疗副院长带队的,临床、院感、医管专家等组成的近200名医护管团队,进驻红会医院指导救治。疫情吃紧阶段,依托远程医学中心,开展与17家市外医疗机构远程会诊、教学培训等,包括单日会诊洪湖医院5例、京山医院7例等,提高基层医疗机构防控能力和救治水平。

  快速、高效、准确的诊断,是人群分类处置前提条件。胡豫说:“武汉协和医院整合检验科、病理科资源,建立的核酸检测实验室,不仅服务各院区,也服务于医联体相关单位所在社区,特别是优质医疗资源薄弱的远城区。”

 

胡豫在病区与工作人员交流(受访者供图 央广网发)

  多方面着手完善医联体建设 科学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总结此次疫情大考经验,胡豫建议未来应从三方面着手完善医联体建设,科学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一是,从功能定位上看,应建立起平战结合、梯次布局的应急防治网络。分工方面,牵头医院要扛起重症救治、科研攻关、教学培训的重任;二级医院要做好轻症患者、非新冠肺炎患者分检、救治工作;基层医疗机构则应承担预检分诊、全员筛查、隔离观察、康复随访的任务,成为疫情监测的前沿“哨卡”。

  二是,从内部管理上看,应建立起协同高效、整体联动的运行体系。包括,医疗服务的连续性——通过建立明确分类诊治标准和规范,畅通双向转诊、转运渠道,以不同级别机构间协同保障预防保健、医疗和康复服务连续性。各类资源的可共享——如设备资源共享,通过设立区域性检查、检验、影像诊断中心,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结果互认”。

  三是,从组织架构上看,应建立政府主导的指挥调度体系。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涉及多个部门、社会企业、医疗机构资源的统筹调配。因此,在建设阶段,政府发挥“牵线搭桥”作用;在应急处置阶段,政府重在物资保障、财政投入等方面发力;在日常运行阶段,政府方则更加注重发挥政策导向和监管作用。

胡豫在武汉协和医院新冠肺炎隔离病房探望病人(受访者供图 央广网发)

  摸家底 提能力 强基础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胡豫提出,实现医疗均衡发展,不断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应从多方面入手,首先要摸清家底。他建议以编制“十四五”规划为契机,调研全国,摸清医联体等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固化经验,补齐短板,以此为依据,考虑制定医联体建设子规划。

  其次,胡豫建议提高综合能力。提高优质医疗资源总体供给,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重要一环,换而言之,通过综合能力提升,实现每个省、每个区域都能解决自己疑难重症问题。他还建议在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设置上,增加相关专科名额。

  此外,胡豫表示要强基础。基层服务能力薄弱关键在人。目前,存在基层医师总量不足、能力不强(2018年底,本科及以上学历,社区56.4%,乡镇29.4%)、队伍不稳定问题,因此,要重视“扩增量”,扩大全科医生招生规模;注重“优存量”,通过上级带教、基层进修等方式,提升基层“守门人”能力。

  建立基层优秀人才“上提”渠道

  对于如何提升基层服务能力,胡豫建议建立基层优秀人才“上提”渠道,解决基层职业前途问题;拓展远程医学中心平台功能,建设区域性检查、检验、影像诊断中心,提高基层诊断能力;互联网+医院服务功能的拓展则可以促进专家资源“云”下沉,提高基层诊治能力。胡豫还鼓励医联体内专科之间技术协作。特别是以重点病种为抓手,深化专科协作,建立诊疗规范、转诊标准,有针对性开展培训,以此提高基层评估病情、初诊初筛的能力。

  作为紧密型医疗联合体代表之一的医共体,胡豫对下一步推进医共体的建设工作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互联互通的区域性影像、心电、病理诊断和医学检验中心,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结果互认”,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基层建设成本。

  二是,以医共体为中心,融合疾控中心力量,建立医防结合、横向联通的防控体系。发挥疾控人员在流行病学调查、院感防控优势,注重使其与基层医疗机构共同构成重大疫情防控工作灵敏、广泛“触角”,充分发挥监测、筛查作用。

  三是,以高血压、糖尿病的健康管理为切入点,构建慢病管理为重点的分级服务体系。加强不同层级机构间资源整合,从而为居民提供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