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入了迷了,买了这么多保健品,根本吃不完啊。”杭州92岁的梁奶奶指着满屋子的保健品说。如果不是口袋里的生活费只剩下10多元,恐怕梁奶奶还不会意识到自己买保健品过了头。她说,这些年自己在保健品上毛估估花了一两百万了。采访期间,梁奶奶的手机响了五六次,一接起来,全是推销保健品的。(11月14日澎湃新闻)

  不可否认,以养生、健康等宣传方式推销保健品,是从情感上拉近与老年人的距离,最终目的还是为了销售高价保健品。杭州这位年过九旬的老人,痴迷保健品十多年,每天坚持吃三四种保健品,花了一两百万元,吃光了毕生积蓄,几乎到了倾家荡产的地步。

  问题是,目前针对保健品销售乱象,还存在管理困境和盲区。比如,打法律的擦边球进行营销,即使存在虚假宣传之嫌,也很难取证。特别是,一些老年人看不清过度推销背后的伎俩,被商家牵着鼻子走,疯狂购买保健品,甚至不惜同子女反目。

  虽然保健品各种问题的新闻不断,但追捧保健品的老年粉丝,还没有完全清醒过来。可见,一些不良商家通过各种手段拿保健品骗财固然可恶,但更需要反思的,是无处不在的非理性的“保健品依赖症”,以及老年人群体无意识的跟风行为。

  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将逐渐步入老龄社会,老年人将成为一个相当庞大的社会群体。为此,国家和地方均制定了一系列优待老年人的政策,倡导社会和公众尊敬、关爱老年人。然而,偏有一些无德商家,非但不善待老年人,反而变着花样去忽悠老年人。比如,向老人过度推销保健品等,以此诈取老年人的钱财,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侵犯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老人买保健品花光生活费,过度推销成“坑老”利器。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甚至是不择手段,已经成为亟须解决的一个社会问题。欺骗老年人,则是一些不法之徒惯用的伎俩。他们利用老年人与社会脱节、容易上当受骗的弱点,频频将罪恶之手伸向老年人。因此,保护老年人权益,治理保健品乱象是必要之举。比如,严格执行“保健品不是药物”警示规定,加大对销售环节的监管力度,查处夸大保健品功效的违法行为。(燕赵都市报)

  网友说

  @苏格拉瓦威威——首先是利益诱惑,免费体检、免费试用,都是从“免费”开始;其次是“亲情攻势”,爹呀妈呀叫得比亲儿子都动听,便宜占时间长了老人也觉得不好意思;再次还有环境渲染……哎,门道很多。不少老年人已经不太懂这个时代了,也不听儿女劝告,一意孤行。

  @82年冰阔洛——儿女多陪陪老人,老人怎么会听推销员的忽悠。有些老人太孤单了,推销员几句嘘寒问暖就把老人打动了。

  @海蓝见鲸——上当的老人可怜,但是行骗的人更可恨。

  @大空天雀——多陪陪老人,常回家看看,别让老年人陷入“孤独”的泥潭,从而被“热情”的陷阱蒙骗。

  @般若——这么多退休金做点有意义的事不好吗?儿女劝不住,不给买还要被骂没孝心,有关部门管管吧!(张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