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自然传递性知识VS关注孩子自我性保护

2017-03-07 14:01:00来源:钱江晚报

  “国外的性教育,虽然也有专门的教材,但更多的是包含于健康教育课程中。性教育的理念,则侧重于性保护,而不是性行为本身。”浙江教育出版社副总编邱连根说。

  他以美国中小学生必修课程教材《健康与幸福》为例,来佐证这一观点。

  2010年9月,邱连根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第一次看到它。2012年1月推出了小学和初中的上册。

  在这套书中,从五年级开始介绍与“性”相关的话题。六年级、七年级、八年级再逐渐延伸深化。

  那么,一本性教育教材,是怎么出来的?需要经过教育部门审核吗?国外又是怎么编写的呢?

  引发争议教材编写方回应:应自然准确地传递性知识

  在网上引起热议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编写的《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

  据《新周刊》报道,这套教材的问世,使中国成为世界范围内第一个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本土化,并出版小学全套性教育教材的国家。

  先看看这套教材的主要内容。

  这套教材介绍的性知识,包括性器官、青春期生理现象、性行为等知识。其次,引入了性倾向的概念,给孩子们介绍了性倾向歧视的危害。还配有防性侵指南,不再局限于成年男性对女孩侵犯,还包括了成年男性对男孩、成年女性对男孩、成年女性对女孩等多种情况。

  3月4日晚,编写此书的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在其官方微信“爱与生命”作出回应。

  针对此前家长质疑读本内容中直呼性器官过于直白,回应表示,性教育实践中的确面临一些所谓“敏感”话题。

  课题组在回应中说,他们希望性知识能和其它科学知识一样,被自然、准确地传递给儿童,让儿童感觉到认识生殖器官,跟认识身体的其它器官一样,懂得这些器官很重要,一定要保护好。“事实上,孩子在我们的性健康教育课上能自然、大方地说出生殖器官的科学名称,而且年龄越小越自然。”

  针对部分父母担心让孩子独自阅读读本的一些内容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的问题,回应称,这套《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本身就是作为一门校本课程的教学材料来设计的,读本中的一些内容确实需要经过培训的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解读、引导,这也正是课题组坚持将该门课程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在学校使用这套读本开设课程之前进行完整的教师培训的原因。

  课题组表示,此次性健康教育读本引发的讨论,是课题组自2007年成立以来,经历的范围最大、最热烈的一次讨论。相信坦诚、严谨的研讨,会丰富大家对儿童性教育的认识。

  昨天下午,事发学校杭州萧山区高桥小学回应媒体时称,目前已暂时将出现争议的这本性教育读本从学校漂流图书中收回。

编辑: 果君
关键词: 性行为;性知识;性保护;校本教材;传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