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提高女性地位 加强法治建设才能解决性别失衡

2017-02-15 17:21:00来源:央广网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昨天是情人节,浪漫的气氛刚过,相亲、相恋等话题再一次引发人们的关注。不止在城市里,在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南社村,村民张进春这几天可没闲着。他的儿子开年就25岁了,他已经跟县北边的李家约好上门定亲。为了不让儿子打光棍,老张带着10万元去提亲,当了一辈子农民的他感觉像上了战场。他说“村里好多30好几的小伙子还在‘打光棍’咧,这事必须办成。”

  老张着急儿子的婚事也是很多中国父母这些年的隐痛,因为他们都面临着一个同样的问题:儿子娶不着媳妇。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未来30年内,逐步进入适婚年龄的男性将比女性多出近3000万人。也就是说,中国未来30年将有大约3000万男人娶不到媳妇。那么,这3000万“剩男”从何而来?北京大学社会学所教授陆杰华认为,还是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造成的。

  陆杰华:过去,从1982年以后,我们出生性别比一直是攀高的,1982年是100个女婴中有108个男婴,然后到了2015年按照我们统计的数据是113.58,也就是100个女婴差不多对114个男婴。适龄3000万是怎么过来的,是从1982年以后到90年代,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男婴逐渐进入到适婚年龄。未来,这问题还是相对比较突出的,因为从2000年开始我们的出生性别还是持续攀高的,所以这适龄男性3千万还是高出生比造成的婚姻挤压,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应该说重男轻女是我们几千年的文化。过去生男孩就是一直在生,现在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或者80年代,我们施行了计划生育,所以老百姓的生育观念也发生改变了。他也不想生那么多,所以出现了很大问题,出生率偏高,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很多人采取了性别鉴定的方式,如果是男婴就留下了,如果是女婴就进行人工流产。所以既有文化的原因又有技术的问题。

  根据《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设定的预期目标,到2020年,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小于等于112,到2030年稳定在107。也就是说,即便一切顺利,离出生人口性别比恢复正常的时间还有13年。而在这期间,性别失衡问题将是影响中国人口结构均衡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隐患。

  北京大学社会学所教授陆杰华认为,人口性别结构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平衡,提高女性地位、加强法治建设,才能治标治本。

  陆杰华:会形成很多社会问题,比如卖淫嫖娼,包括犯罪,拐卖女婴,还有同性性行为造成性传播、艾滋病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么多年我们采取了一定措施,来解决出生性别比偏高的问题,比如把性别平衡作为基本国策,有很多法律条文。同时关爱女孩,性别平等进万家这种,但是效果不是特别明显。下一步既要治标也要治本。性别比偏高主要是技术问题,要对进行性别鉴定的人,特别是医务人员,采取更严厉的法律措施。比如入刑法,震慑犯罪。第二治本就是改变重男轻女的社会环境。从法律、顶层设计上真正实现男女平等。这是解决性别比的公共政策。

编辑: 侯斐烨
关键词: 女性地位;法治建设;男女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