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绝地重生的中国乳业 须全社会共治监督

2016-11-29 17:22: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1月29日消息(记者 王启慧)乳业是一个牵动全社会的行业,乳品安全涉及国民身体素质、健康水平。今年,迎来国家“最严奶粉新政”等一系列针对乳品安全出台的新政法规,乳制品安全这一话题再次被全民聚焦关注,成为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11月16日-23日,“中国乳业巡礼”采访团继续深入乳品企业,实地走访伊利、蒙牛、完达山、飞鹤、辉山、圣元、得益等七家国内乳品企业。从源头探访我国乳品企业对乳品的安全、质量、监管等多方面把控情况。

  全产业链从源头保障乳品安全 全程可追溯

  好的乳品从牛吃草就开始生成,因此国内乳企纷纷投入到全产业链的建设当中。从饲草、牧草种植,饲料加工,牧场管理,原奶运输,乳品生产,质量管控到产品销售等多个环节,环环相扣、环环把关才能保证奶品质量安全。辉山乳业依托 北纬40度黄金牧草带,引进优质品种苜蓿草,满足自营牧场奶牛的需求,实现“草蓄一体化”,还实现了以燕麦和玉米青贮的双季种植突破,建立起从牧场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体系,是国内率先实现奶源全部来自于规模化自营牧场的大型乳制品企业。科学饲养奶牛是提高奶牛单产和质量的重要途径。飞鹤原生态牧场奶牛全部引用天然健康弱碱性苏打水,可平衡动物体内环境酸碱平衡。蒙牛和林牧场场长梁华师傅向记者介绍,牧场对奶牛食用的饲料都是有科学配比的,牧场会对饲料进行精加工,避免牛“挑食”。还针对不同时期的奶牛给出不同的营养配比方案,保证牛在不同生理时期的身体所需。乳企对奶牛饮食十分看重,每头牛每天的伙食费在60-140元之间。奶牛睡觉也十分讲究,梁华说牧场为了让奶牛卧床舒服,采取锯末铺床。此外,把奶牛粪便压榨干,提取干物质经过45天发酵、杀菌后一部分送给合作的奶农,用做肥料,安全健康,避免奶农使用化肥。另一部分替代锯末用做卧床垫料,循环使用。尽管企业之间存在不同的生产方式,但是在挤奶的很多方面都遵循着一致的操作标准,例如奶牛在挤奶前都要经过消毒、药浴、擦拭乳头等环节,“前三把奶”扔掉,避免有细菌进入的生奶被采用,最大程度的保证奶品安全。

  在我国乳业牧场中,奶牛们的耳朵上都有一个耳标,这就是奶牛的“身份证”。从奶牛出生即为其建立养殖档案,透过这个耳标,监控人员可以随时查看奶牛的身体情况、挤奶时间、作息时间等等,实时把控奶牛的身体健康。此外,企业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产品追溯程序。伊利目前可在原奶运输过程实现全程可视化GPS跟踪,原奶入厂后采用条码扫描,随机编号检测;同时还建立了生产过程的产品批次信息跟踪表、关键环节的电子信息记录系统、质量管理信息的综合集成系统和覆盖全国的ERP网络系统,实现了产品信息可追溯的全面化、及时化和信息化。圣元也形成牧场-供应商-生产-物流-消费者的双向闭环追溯系统。通过一个小小的二维码,使用手机扫描,就可以查询到奶品生产地、生产工艺等等信息,让消费者对手中的奶粉具体把握。

记者通过对一罐完达山奶粉底部的二维码扫描,即可得出奶粉相关信息。

  整合全球优势资源 现代化设备做质量保障

  经过近些年的不断学习和发展,国内企业都将自身工厂打造成了国际化的世界工厂,用来自全世界一流的设备、技术为生产加工做硬性支持,全面提升在设备工艺、产品包装、冷链控制等各环节的综合能力。飞鹤牧场使用来自瑞典利拉伐公司的套圈挤奶设备和德国GEA公司的“魔腕机器人”设备。套圈挤奶设备进行全封闭真空挤奶,保证牛奶质量。“魔腕机器人”既能挤奶又能管理牛群,在挤奶同时对奶牛进行按摩,有效提高奶产量。实现了生产加工管道化、自动化、密闭化、标准化。“鲜奶湿法工艺”、“闪溶技术”等先进生产工艺也使生产出的婴幼儿奶粉营养更加新鲜、蛋白分子更小更易被宝宝吸收、营养物质均匀。得益乳业在丹麦科汉森、丹麦阿拉、荷兰皇家帝斯曼、新西兰恒天然引进全球优质原辅料,并与帝斯曼开展自有菌种的规模化生产研究。生产设备拥有唯绿ESL无菌屋顶灌装机、四国塑瓶灌装机等处理设备,从产品杀菌、灌装、储藏、装箱等各环节实现分段隔离,灌装环境空气洁净度达到10万级标准,最大限度的保证各环节的卫生操作要求。

  

集合全球优势资源的世界工厂

  全球优势资源的整合铸就真正放心优质的中国奶粉,中国奶粉也在全球整合的过程中加快了进军国际市场的步伐。圣元公司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方针政策,与相关国家开展睦邻互惠的经济合作,2013年,圣元投资1.5亿欧元,在法国布列塔尼半岛的卡莱市建成年产能10万吨的世界最大的婴幼儿奶粉单体生产工厂,进一步拓展了圣元的国家化战略布局。伊利实行了“全球织网”的全球战略,在美洲、大洋洲、欧洲三大西方乳业基地取得优质资源,并与著名国际质量机构SGS、劳式、天祥合作提升伊利全球质量管理体系……这是企业走出国门的战略行动,也是中国乳业扩展国际化市场的一隅。

  以制药标准生产奶粉 乳品质量达到历史最好

  质量安全是食品行业永不放松的追求目标,乳制品安全更是与公民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关乎从婴儿到儿童到少年到壮年乃至老年各个时期人群的身体素质。“三聚氰胺”事件后,我国乳制品行业经历了从未有过的寒冬,近些年来,政府、企业都在加紧步伐构建严格规范的新的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力在恢复民族乳业的发展。经过不断努力和探索,国内乳业正在逐步恢复到最好时期。

  当前,我国国内乳品企业乳品生产标准大多都远远超过国标,与欧盟比肩。以伊利为例,企业实行“三线质量管控”。即在国家标准线之上制定了“企业标准线”,它提升了50%的标准,在企高线之上,又设置了“内控线”。内控线的质量标准,要比企高线还要高20%,所有的产品,只要超过企高线,这个批次的产品则全部不允许出厂。因此,伊利的所有产品都远远高于国标。不仅伊利,蒙牛、飞鹤、完达山等其他乳品企业均把国家线视为最低标准,在国家线之上都制定了企业自己更高的标准。例如,国标中规定生乳乳蛋白≥2.8%,乳脂肪≥3.1%,微生物(个/ml)≤200万,欧盟标准这三项分别是乳蛋白≥3.0,乳脂肪≥3.25,微生物≤10万。而得益乳业自有牧场鲜奶乳蛋白≥3.5,微生物控制在一万以内,辉山自有牧场的娟姗奶牛乳蛋白更高达3.6克。飞鹤的牧场鲜奶乳蛋白则达到3.16%-3.65%,乳脂肪达到4.00%-4.50%,微生物仅在1200-3300个。此外,企业以制药的严谨工序制造奶粉,使乳品加工的各个环节洁净度达100000级国际精华标准。蒙牛奶源质量总监刘高飞表示,现在中国乳业的质量远超国标,甚至超过欧盟标准。

  

飞鹤牧场鲜奶与国标对比

  目前我国乳制品批批检测,检测项目多达70余项。我国乳品行业已连续五年产品合格率为99.5%以上,乳制品协会连续五年对主流品牌进行月月抽检,合格率为100%。日前,国家食药总局也发布了近期婴幼儿配方粉质量抽检合格率达100%的好消息。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美菊认为中国乳制品质量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国产奶粉配方更接近母乳

  国内乳企正致力于研究中国母乳,建立中国母乳数据库。伊利执行总裁张剑秋表示,“建立这个数据库的意义就是要研制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奶粉,将数据转化产品,固强补弱。中国母乳中蛋白质非常高,因此我们要把好的固强,弱的补足,配方奶粉就是要把母乳中缺乏的微量元素配足,用技术达到自动配比、完善,实行毫克级严格添加。圣元深度探研中国母乳及中国宝宝体质及生理特点,使配方更贴近母乳,精心搭配组合,使之更适宜中国宝宝的肠胃吸收。面对消费者近些年纷纷热衷购买海外奶粉的现象,圣元公司总经理李克说“国外代购的原产地奶粉,其营养指标并不适合中国孩子。”飞鹤研发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如沿海国家的母乳不缺碘,因此奶粉中添加碘成分少,但是我国母乳中就会缺乏这些。”因此,不同国家配方奶粉都针对当地母乳情况研发,海外奶粉并不适合我国新生儿体质所需,国产奶粉针对国内母乳实际情况进行研发生产,依托大数据更加严格规范科学配比。

  绝地重生的中国乳业 急需关注和信任

  目前乳业生奶的国家标准低于欧盟标准,标准低让国人对国产奶依然是“质量最差 ”的印象,这也让乳企倍感难堪。而实际上,国内乳业的生奶标准远远超过了国标乃至欧盟标准,质量达到了历史最好,监控也达到了顶级国际标准,令许多来中国考察的国外企业也感到中国乳业的质量管理之高,把控之严。因此,乳企呼吁能够尽快修改生乳国标,提高国内乳业质量标准。

  

得益乳业的监控人员在工作

  在“三聚氰胺”事件重大阴霾之下的中国乳业,现如今纷纷向着集约化、规模化的全产业链进发,在饲养种植上讲究科学规范,从前端到终端讲究全程可追溯,在研发上讲究更适合中国人。中国乳业在绝地中追赶世界领先水平,内外施压,不断完善、提升。而国人也在慢慢恢复对国产奶品的信心。伊利、蒙牛在今年全球乳业排行中占据全球八强、十一强的位置,真正成为全球大品牌。同时为恢复国人信心,各企业积极敞开大门,欢迎消费者、媒体等进入企业,走进牧场、工厂考察参观,就是希望民众能够看到中国乳企的改变和发展,真正放心去喝国产奶。但在经营成本上,我们比国外高出很多,消费者信心也尚在重塑之中,产业结构也还在完善。尽管如此,各企业相信质量好的产品最终会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如今的中国乳业已经真正做到国际化、质量安全可靠。相信中国乳业的春天正在悄然到来,而这则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监督和支持。

编辑: 安红丽
关键词: 母乳;奶粉;民族企业;国产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