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嘉定、临港、奉贤、金桥4个测试区共开放测试道路253条,总计567公里,测试场景超过5000个;累计向25家企业颁发254辆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资质,参与企业、测试车辆规模都位居全国前列……

在近日举行的“2021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智慧出行论坛”上,上海市交通委发布了一系列智能网联应用推进成果,为近年来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的推进交出一份颇为令人满意的答卷。

5G牌照发放,提速了5G商用步伐。目前中国三大运营商已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广州等20个首批试点城市,完成了5G车联网技术相关的内场和外场测试。

业内人士表示,车联网有望成为5G杀手级应用市场之一。但在5G车联网走出示范区、全国大规模推广之前,尚有一些核心问题需要探索,如商业及运营模式、技术标准化及网络安全等。

5G应用将彻底激活车联网

在上海洋山深水港,“5G+L4级智能驾驶重卡”项目已开始商业化运营。

在5G与V2X技术加持下,智能重卡实现在港区特定场景下的L4级自动驾驶、厘米级定位、精确停车,并与自动化港机设备协作,在15秒内完成货物装卸,自主规划最优路线,将货物精准运输到指定地点……

“5G是更适合支持网联车的通信手段。”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5G空中接口加上边缘计算,可以实现1毫秒的空中接口时延,这将对推进网联车的快速发展极为有利。其主要的应用场景包括在没有路车系统、没有车辆系统的时候,可以做本地信息分发动态的高精度地图、车载信息增强、车辆在线检测。

5G将从单车信息流共享、车队编队无人化、远程驾驶三个层面对智能驾驶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来看一组数据对比: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下,如果时延60毫秒,车的制动距离大概在1米;如果时延10毫秒,车的制动距离是17厘米;如果降低到5G的理论时延1毫秒,制动距离缩短到只有17毫米,这将大大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5G应用将彻底激活车联网。”均胜电子智能车联事业部中国区总裁屠科认为,自动驾驶、感知共享、远程驾驶、高质量视频等一系列车联网应用场景将随着5G技术的应用而变成现实。

万亿元级市场蓄势待发

“目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呈现强劲发展势头,关键技术不断突破,车载基础计算平台实现装车应用,车载激光雷达、人工智能芯片算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今年9月举行的2021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介绍,全国已有3500多公里的道路实现智能化升级,搭载网联终端车辆超过500万辆。

国家战略层面的布局仍在提速。今年7月,工信部、公安部和交通运输部发布新版《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试行)》,从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主体、驾驶人及车辆、道路测试申请、示范应用申请、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等7个方面进行规范。

与此相呼应的是,全国各地对车联网产业建设的态度逐渐明确,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已被写入北京、上海、浙江、福建、湖南等多省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在实践层面,不少企业都将5G车联网看作是一个未来新兴产业增长点,加大力度入局其中。吉利、长城哈弗等多个品牌推出了自己的车联网产品。

在路端基础设施建设上,多地也先后启动了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建设。智研咨询发布的《2022-2028年中国车联网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发展策略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车联网行业规模达2126.5亿元。预计2025年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元。

车路协同安全发展

“目前一辆自动驾驶汽车的配置大概为摄像头5~10台,毫米波雷达3台左右,激光雷达1~5台,计算平台1~2台。”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战略与运营创新中心王洪超说,“据此计算,在假设算法技术已经成熟的基础上,仅实现L4级别自动驾驶汽车硬件成本,就在30万~40万元左右。”

专家表示,单车智能的成本太高,实现量产的可能性就小,通过车路协同发展5G车联网,部分功能可让“聪明的路”来替代,能大幅降低车载成本。

相比于单纯的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涵盖的范围更广,融合了汽车、交通产业与互联网、通信、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技术,同时也孵化出交通出行、共享服务等多领域深度融合的产物,对交通、汽车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需要跨界协同、融合创新。”在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袁宇看来,智能网联汽车的区域属性及社会属性主要体现在行驶过程中需要通信、地图、数据平台等支撑和安全管理,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使用标准规范,因此智能网联汽车的开发和使用需要极强的本地属性,形成基础体系,构建“中国方案”。

一是符合中国基础设施标准。符合中国的道路基础设施标准、地图数据标准、V2X通信标准、交通法规等。

二是符合中国联网运营标准。智能网联汽车需要以统一联网标准进行通信,涉及国家信息安全、数据安全及产业安全等,需要符合中国联网运营标准保障安全体系。

三是符合中国新体系架构汽车产品标准。中国具有强大的信息与通讯技术(ICT)、互联网等产业基础和创新能力,ICT应进一步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

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1年9月,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90亿辆,其中汽车2.97亿辆。而车联网技术则被视为可具有大幅度缓解交通拥堵、提高运输效率等功能。

与此同时,我国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正处于探索起步阶段,车联网安全问题呈现较快增长态势。

今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透露,工信部已收录车联网安全漏洞信息超过2000条,包括车载智能网关、远程通信等漏洞。监测显示,今年上半年针对车联网平台的扫描探测、拒绝服务攻击、病毒木马植入等网络恶意行为超过100万次,较2020年同期增长超过80%。

专家表示,车联网信息安全是许多共性问题的叠加,需要多部门、多领域、多层级主体共同参与,为5G车联网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一方面,业内应建立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建立产业链各方企业共同参与的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提升车联网安全防护能力。

另一方面,应创新车联网安全技术研究,加快部署信息安全方案,构建贯穿于车联网“端-管-云”全链条的综合防御体系是车联网安全发展的必然趋势。(《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李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