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创下历史新高,达到197.54万辆,同比增长106.4%。然而,据海关数据,今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64.8万辆,同比增长62%。中国汽车出口同比增速正在放缓,原材料上涨导致的成本上涨,是主要原因之一。

  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迎来高光时刻,有偶然,有必然。偶然因素主要有二:一是,2020年至今年一季度,中国汽车生产线一直保持全力运转,而全球部分汽车生产国家则由于种种原因削减产能、暂停生产;一来一去,形成产能“剪刀差”,中国汽车刚好满足海外消费者的购车需求。二是,中国部分自主品牌布局比较宽泛,许多零部件都自己生产,当供应链紧张时,包袱变成了优势。

  必然因素同样有二:一是,中国从2010年就开始培育新能源汽车市场,经过十年培育,到2019年,拥有多家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车企和产品。二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优势不是只局限于电动化,在数字化和智能化方面,也有出彩表现。

  汽车出口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需要克服各种外部因素,将“偶然”变成“必然”,将“不确定”变成“确定”,显然不能再仅靠“性价比”。该如何做?记者认为,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尝试。

  首先是坚守汽车“四化”。中国汽车不需要向海外投放全领域车型,不需要在每一个细分市场与竞争对手展开竞争,更不需要驶入每一个家庭的车库。中国汽车更应该是纯电的、智能的、新鲜的、未来的,在面向未来“移动出行新物种”这一细分领域中,构建核心竞争力。

  其次是做到极致。年轻人愿意尝鲜,全世界都如此。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文化沉淀,是百年车企的优势,也是劣势。极致,不仅意味着个性,还代表着神秘和调性。如果中国汽车能将“极致”体现得淋漓尽致,年轻人会自然而然会心向往之。

  再次是创造潮流。在国内汽车市场,已有引领前沿潮流的车型:售价不到6万元,但俨然成为潮流的象征和文化的符号。正如越来越多年轻人不愿意购买一辆豪华车来标榜自己一样,中国汽车完全可以通过跟进潮流,甚至创造潮流,让消费者拥有有品质、有价值、有收获的乐趣。

  最后是沉下心态。曾经,一些中国汽车品牌希望“一步到位”,将美国、西欧等成熟汽车市场作为目标。为了削减成本,在欧洲碰撞测试中只得了一星成绩。然而,现在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国内有部分新车在研发时,就同时满足中国和欧洲的各项法规。沉下心态,行动起来。剩下的,消费者会用投票来决定你的去留。

  以上给出的四个建议,主要是外部环境变化超出了许多中国车企的预计,国内新能源汽车已经在涨价。不出意外的话,中国汽车出口单车售价也会“水涨船高”。当性价比这一优势不再,中国汽车该如何在海外市场继续保持竞争力?现在考虑应对方法,一点都不晚。(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伟力)

编辑:张志强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