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平行论坛之一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论坛上,众多业内专家表示,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应加快全产业链的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加快市场化步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汽车力量。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表示,提升燃油汽车的节能水平、降低油耗是近期降低汽车产业碳排放的重要方面。从中长期来看,应着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乘用车领域,大力发展纯电动汽车,在商用车领域则宜采用氢燃料电池车替代。从全生命周期来看,除了使用环节外,还要重视制造、报废、回收过程中的碳减排。此外,智能网联的发展是汽车产业实现节能减排的又一助力。

  中国经济信息社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徐玉长表示,我国已经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近期中央发布的双碳顶层设计文件进一步强调,加快发展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绿色低碳产业是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重要抓手。

  据介绍,我国汽车产业节能减排起步较早,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取得一定成绩。“十三五”时期,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创新力度不断加大,充换电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保有量已连续六年居世界首位,到2021年三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678万辆。当前,在双碳目标指引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认为,“十四五”时期实现市场化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要求。他同时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的“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基本可以实现;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将成为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主流。

  与此同时,为了助推新能源汽车的高质量发展,地方政府和企业在共同发力。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徐志表示,安徽省已经构建了“综合性政策+专项政策”“资金+基金”协同的政策体系,力争到2025年,实现整车生产规模300万辆、产值突破1万亿元、新能源汽车占比超过40%。

  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电池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低碳发展,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意义重大。国内车用电池企业国轩高科董事长李缜表示,电池成本下降、性能提升,使得电动汽车相比燃油车更具经济性,是推动电动车发展的关键。国轩高科一方面通过技术研发提升电池性能、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另一方面拟在内蒙古乌海地区布局新能源发电,满足企业生产需求,同时实现企业的减碳减排。

  配套基础设施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于具有购车成本低、换电时间短等优势,近期换电模式再次站上风口。不少地方政府出台支持政策,企业纷纷布局。

  合肥市副市长赵明表示,作为入围首批国家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的城市,合肥要把车电分离模式纳入市新能源汽车“十四五”发展规划,同时要抓紧制定出台专项的扶持政策。一是通过“双招双引”推动换电模式的发展,进而推进产业链的发展。二是要大力支持整车、换电站的研发设计,促进换电模式关键核心技术尽快取得突破。三是在未来两到三年,合肥市规划建设80座充电站,争取在城区形成10分钟的换电服务区。四是重点在出租车、网约车等运营型领域和私人用户领域积极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加快推广应用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