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能耗双控”已成为热点话题,随着限电限产措施在全国多个省市密集推开,有色金属、钢铁、化工、水泥等传统高能耗产业深受影响,处于下游的汽车产业链自然无法独善其身。

燃油车影响有限

与其他行业相比,汽车行业并非高能耗、高电耗行业,因此目前限电措施对燃油乘用车企业影响有限。相比之下,由于芯片等核心部件供应紧缺造成汽车供需缺口拉大,对乘用车企业影响更大。

目前乘用车企业限电影响并不大,但商用车因其生产资料和运输属性或受能耗双控冲击。此次限电限产地区,多为商用车生产制造业集中地区,势必影响企业生产,导致商用车生产供给减少,订单交付延迟或取消,运输需求减少,影响整个商用车产业链。

汽车本身以钢铁、化工、冶金等部分高耗能行业的产品为原材料,双控升级带来的原材料供给减少,涨价压力有可能再次来袭,自能耗双控发布以来,钢和铝的价格自底部分别上涨4%和16%,传导到汽车的生产成本上,整车端售价的增加就会更加明显。

整体判断限电限产对汽车行业三季度经营影响较小。如果四季度限电问题进一步加剧,部分企业的生产规模可能明显下降,从而影响盈利情况。

电动车冲击明显

随着“能耗双控”政策落地,电动车产业链中用电量大的电池厂“首当其冲”受到管控,不少加工厂因限电而停产、限产,已有整车集群地发布延长发货时间的通知。随着“限产令”推行,各类原材料涨价,磷酸铁锂电池价格大幅上涨,致使成本上升。

不过,也有很多电动车企表示,他们的电池订单基本上都是长单,短期价格上涨因素影响不大。在行业本身就缺乏芯片的情况下,适当降温和放慢一下发展脚步,也是为了走得更长和更远,车企可向高利润、高附加值的车型要效益,减少低价竞争的压力。

同时,电动车的使用也增加了一定电力消耗。面对这种情况,《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的平均电耗务必降至12千瓦时/百公里。如果无法做到转型升级,很可能被这一波浪潮淘汰出局。

长期或带来利好

从长远看,“能耗双控”对汽车业并非坏事。一方面,“能耗双控”的初衷是改变产业结构,对高能耗板块供给端产生持续压制,对清洁能源板块产生持续催化的升级转型。从宏观层面看,电动车行业将成为国家能源结构向清洁化,低碳化方向调整,交通领域能源消费向电气化转变趋势下的最大受益方。而国家出台的“能耗双控”政策及近期的限电限产措施也是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仅不会拖慢电动车行业的发展,反而会倒逼行业技术爆发和科技迭代,将对电动车持续发展形成长期利好。

目前我国电动车行业已处于世界相对领先地位,伴随着进一步加速低碳进程,向实现“碳中和”目标迈进,相信很快将会解决这些“成长中的烦恼”,成为能源电气化时代的领头羊。另一方面,“能耗双控”对传统汽车业是个警示,那些至今还没有转型新能源的汽车制造商务必行动起来,加速以电动车取代燃油车,甚至可以更进一步考虑生产更多、更好、更环保的汽车。不要再仅仅考虑眼下市场,要顺应全球环保节能的大趋势,这才是持久的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