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多个“新能源车充电难”话题冲上社交媒体热搜,讨论量居高不下。

一位从深圳驾车回湖南的新能源车车主表示,他于10月1号从广东深圳出发,行至湖南耒阳服务区时,“为了给车辆充电,在高速上排队排了4个小时,充电又充了1小时”。最后,这位“怕堵车提前查了路况才出门”的车主,本应8小时的车程最后“前后总共花了16个小时才到家”。

另一位车主的评论也引发了不少共鸣:“为了排队充电连上厕所都不敢去,只能排队等。”

还有一位在高速道路上遭遇堵车的新能源车主则称“本来电量就剩了不多,害怕开着开着彻底没电,不敢开空调,差点中暑。”

于是,许多假期出行的新能源车主们发现,一个颇为头疼的问题摆在了面前:出行容易充电难,怎么办?车主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诸如“8小时车程花16小时到家”的尴尬经历,让许多新能源车主们不得不开始绞尽脑汁想办法。

一位小鹏P7车主向澎湃新闻记者讲述了自己“从苏州开到上海玩了几天又开回去”的休假过程。“总的来说,江浙沪地区的充电站点还是很多,而且分布相对合理,但要时刻注意大屏导航上对充电站点的提醒,”该车主表示,“这次是第一次开新能源汽车出来玩,所有出行路线都要围绕充电站点来设计,以至于玩迪士尼乐园都没太大心思,光想着一会儿出去怎么利用吃饭时间充电了。”

一位理想one车主和一位比亚迪宋plus dm-i车主向记者表达了“即使近郊城市的短途出行也要做好准备”的观点,不过他们也认为,“这种时候能不去抢充电桩就不去了,充好电加好油再出门。”

一位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神车”宏光mini ev的车主则直接表示“对我家这辆续航120km的‘老头乐’从来没有什么过分要求”,“这种时候真想去外地玩,要么跟亲戚借,或者索性租一辆燃油车,不过有两种更机智的做法,一是哪儿也不去在家补觉,二是事先订个不错的度假酒店,‘孵’在酒店周边,逛吃逛吃。”

车企的无奈回应:“一定尽力协调”、“直接加油吧”

对于“订个酒店逛吃逛吃”的度假计划,一位开迈斯内部工作人员认为“这是个不错的选择”,“目前开迈斯已经将充电站点普及到了一些高档五星级酒店,如果选择这类酒店入住,新能源车主们不仅可以免费停车,还可以享受比较便捷的充电服务。”

但实际情况决定了“酒店逛吃”只是个相对美好的愿景,更多的新能源车主们依然要在节假日的出行高峰中长途奔波。

蔚来汽车客服的回应显示,此类“节假日出行充电难”的求助反馈信息“一到节假日出行高峰期就增加”,该客服表示,“国庆出行期间,我们相应部门的人员都是全力在做这方面的协调,如果用户有充电需求,又实在排不上队,可以联系我们。即便是没有网点的地方,我们也会尽全力协调,不会置我们的车主于不顾。”

小鹏汽车客服给出的建议与前述小鹏P7车主的出行计划有相似之处,“如果用户在出行高峰期跑长途,或者驱车前往中小型城市,可以在官方app内输入长途旅程的起点和终点,查询途中经过的充电站,提前进行长途充电规划,app内的站点信息会实时同步。”

该客服还表示,目前小鹏汽车的充电站也在陆续增设中,如果是相对偏远的城市,可以用便携式充电枪,“但是它输出的功率比较小,而且插座也要符合一定的标准才可以。在充电方面,我们还是建议用户提前规划。”

前述宏光mini ev车主也告诉记者,“买车时候销售客服告诉我可以用便携式充电枪,接家用220V电源就能充电,但是功率小、充电时间慢,销售客服很明确说了这个车不适合开出去旅游,只能上下班代步。”

相较纯电产品,混动和增程式产品显得灵活一些。理想汽车客服直接向车主们建议“长途出行选择加油模式”,前述比亚迪宋plus dm-i车主也告诉记者,此前在购买时4S店销售就表示“充电不方便时也可以切换燃油模式,非常方便”,自己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选择购买。

发展迅猛的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了“充电难”痛点

但无论是详细的出行计划,还是企业的多重努力,依然有不少车主遭遇了不愉快的充电体验。

一位国庆期间在西南地区旅游的比亚迪汉车主就“被非常差的充电体验弄得兴致缺缺”,“一路开了4000多公里,遇上了十几个高速服务区的充电站点,其中只有两个能在我一顿饭时间内补充到大致350公里的实际续航,其他的则是:整个充电站点断电、断网、燃油车占位、充电线不够长。我甚至还碰到了电线里的铜丝裸露在外还冒火花的充电桩,还遇到门卫死活不让我开车进去充电的站点,投诉都没用。”

前述小鹏P7车主也告诉记者,“在充电站点会遇上不可控的情况,比如我已经把车停好、正常充上了电、人也走到了一公里外的餐厅开始吃饭了,但是手机APP突然提示充电故障,这时候就非常尴尬,是回来查看还是继续吃饭?”

有业内分析认为,首先是公共充电桩数量的不够、利用率的不平均,随着新能源车普及率不断提升,部分地区如高速公路休息区充电桩数量严重不足,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出行;其次,充电桩“有人建,没人管”,布局不合理、维护不到位,故障让资源变成闲置和浪费;此外,由于车桩生产企业较多,标准不够统一,充电接口不兼容的情况也不少。

一方面是亟需正视和优化的各类问题,另一方面是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

据央视《经济信息联播》报道,10月1日,国内高速公路充电设施充电量达到142.92万千瓦时,接近平时日充电量的4倍,创历史新高。10月1日到3日,国家电网充换电服务网络总充电量同比增长59%,其中高速公路充电设施充电量同比增长56.52%,城镇充电设施日充电量同比增长75.23%。

国家电网方面表示,充电量创新高的原因主要就是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截至9月底,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678万辆,今年以来新注册187万辆,已经是2020年全年的近1.7倍。

如此大的用电量和用电频率,考验着新能源车充电设施的保障供给能力和应急服务能力,相关部门正在加快建设步伐。9月26日,国新办在加快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全国高速公路充电桩保有量达到了10836个,新配置充电桩服务区95个,配置充电桩服务区达到了2318个。在公路、水陆客运枢纽也在加快推进充电桩的建设,为新能源电动车用户的绿色出行提供便利。

同时,作为充电模式的重要补充,工信部、能源局之前已发布试点计划,发改委产业司9月初调研换电模式,中汽协上月也就《电动乘用车共享换电站建设规范》团体标准征求意见。

另外,换电更是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9月22日,中国石化宣布计划到2025年建成5000座充换电站。

随着固态电池技术、快充技术、换电技术的成熟与广泛应用,缓解“充电难”这一供需不平衡的现象只是时间问题,但是,构建布局合理、高效完善的充电服务网络已成为目前亟待突破的关键点,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在哪建”和“建多少”、如何让公共充电桩、个人充电桩入网互联互通提高使用效率,是全体社会需要共同努力解决的方向。只有切实解决充电难题,才能让新能源车真正走进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