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国企改革的关键在政企分开
最新公布的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显示,2012年中国500强企业的营业收入总额高达45万亿元左右,比上年增长两成多。其中,国有企业占据前三十位,无论从上榜数量、营业收入、资产总额、或净利润总额来看,都占据绝对优势。 安邦咨询高级研究员贺军:很多大型国有企业开始像一个真正的市场主体,开始跨越国内外资本市场,在全球化更深的形势下走出去,到海外去拓展业务。从资产上讲,以中央国企为例,从02年到11年,资产翻了好几番,从7万亿到28万亿。如果算上地方和部委的国企,总的资产有100万亿,翻了10倍。 国企的快速成长,夯实了国家的物质基础,增强了国家调控经济的能力。但同时必须看到,国企的壮大与它们在石化金融等领域的垄断地位分不开。处在垄断地位,不但让国企央企缺乏创新驱动力,也让经济的全面调整和转型受到影响。 贺军:机制体制问题属于行政性的垄断,规定这些东西只有国有企业来做,民营企业不可以做,如原油的进口配额没有对民企放开。这就是一种行政垄断,在市场准入方面天然的把民企排除开了。
国资委批评部分央企风险管理流于形式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说,尽管不少中央企业已经启动风险管理工作,但某种程度上将其作为响应国资委的号召,重视程度和工作主动性远远不够。
234公司分食六千亿重大合同 28家央企独揽2/3
从目前情况看,央企无疑成为大额订单主力军。234家上市公司中,包括路桥建设,有28家央企上榜。
第二轮页岩气招标首向全社会开放 民营可"分羹"
业内专家认为,除了放低竞标门槛,国土资源部还将招标区块面积缩小,以便民营企业有实力参与勘探开发。
《求是》文章:关于垄断行业改革的几个问题
我国垄断行业的改革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通过不断推进改革,电力、电信、民航、石油等传统垄断行业已经转变为具有一定竞争性的行业。
覃勇:深化国企改革的关键在能否真正实现"政企分开"
大型国企在一些领域的快速发展让我们喜忧参半,喜的是国有资产规模产业影响力有了很大提升,忧的是在垄断领域不断做大做强,成为民间投资的障碍。
第一期:中国经济的奇迹...
第二期:加快“转方式” ...
第三期:打破民间投资“...
第四期:扩大内需的长效...
第五期:房地产业关系着...
第六期:在经济全球化的...
第七期:发挥区域比较优...
第八期:中美经贸关系:...
第九期:利率市场化改革...
第十期: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十一期:稳增长的政策...
第十二期:完善失业保险...
第十三期:建设农业现代...
第十四期:做大社会保障...
第十五期:扶持小微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