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感谢马晓霖。
    2011-05-13 00:07

  • [马晓霖] 对,灾难出现在任何国家会引发很多的并发症,包括谣言流行,包括秩序失控等等,但是灾难也见证人心,也见证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这种程度。比方说这一次日本的核泄漏,这么前所未有的史上的大恐慌,但是并没有在日本国民中造成符合人民想象的那种慌乱,而是日本国民表现出的这种超级冷静理性,那种有序,这跟他们良好教育和国家的这种危机管理,跟政府以及权威机构的公信力包括媒体的冷静的解读,而不是玩命的煽情、制造恐慌和制造悲情有很大的关系,从这方面来讲我们从汶川地震走到今天,经过三年又见证了日本这种核电站这种泄漏,我们应该从我们自身学习,同时我们也要抬起我们的眼睛看世界向更发达的国家学习很多优秀的东西。
    2011-05-13 00:05

  • [主持人] 我今天特别去翻了一下三年前我们的一些报道,我想看一看在当时灾难刚刚发生的时候,大家会用什么样的角度重新回忆一下他们的报道,我突然发现身边有很多东西是我们灾难当中成长起来以及我们要吸取经验和教训的,比如我这里看到有一篇在都江堰的一个报道,他说在当地一方面是有两样东西一直在赛跑的,一个叫做谣言一个叫做救援的速度,一方面会有很多人传谣言说里头已经完全的震塌了,全汶川就剩下两个幸存者了,然后说接下来因为堰塞湖的原因,接下来我们都江堰已经快被水淹平了等等,于是大家开始非常的恐慌。但是另一方面电台开始不断传播各种各样的信息,究竟发生什么样的事情,目前灾情究竟是什么样,这是第一个很大的对比就是赛跑。同时在赛跑的会发现秩序和混乱也是在赛跑的,一方面当局非常混乱,也有一些比如说类似抢超市等等这样的现象。另一方面你也会看到爱心和秩序同时存在,比如马上公布了24小时的献血点,当时所有的出租车司机都是免费义务的不需要钱,只要你是前往灾区的。所以有的时候我们看到在灾难发生的时候,有很多的东西是并行的,不是说灾难发生我们看到的完全都是爱心、救灾这样美好的一面,看到它黑暗的一面也许有的时候在黑暗当中所迸发出来的光亮会更利于我们之后照亮我们的道路。
    2011-05-13 00:03

  • [马晓霖] 减灾日给我们的信号是,我们不能让那么多的灾难白白的发生,不能让那么多的生命白白的流逝了,我们应该从灾难中汲取教训,不仅是说抗震救灾的一些教训,而且是机制上的设计,包括我们对人生态度整体的一种新的一种挖掘。
    2011-05-13 00:03

  • [主持人] 其实我们也注意到5月12日已经成为我们国家防灾减灾日,应该说经历了三年的变化,有些时候我们确实会说,灾难我们没有办法说让它不发生,因为它毕竟是一个自然的现象,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能够减小这种灾难的损失,同时我们也会让我们自己的这种精神和自己的这种准备,能够达到一个可以应对灾难的情况。
    2011-05-13 00:01

  • [马晓霖] 对,在“5·12”三周年的时候,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生命的伟大,还有求生的这种精神,应该值得我们永久的提倡,在“5·12”当中死难的人和他们留下来这些获得再生的人,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遇到任何挫折、任何困难不要气馁不要低头,明天太阳一定是新的。
    2011-05-13 00:00

  • [主持人] 各位听众朋友,您现在正在收听的是中国之声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特别节目《祝福明天》。其实在今夜我们邀请到的三位在整个地震当中走过来的朋友们,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我觉得当我们去聆听他们采访片断的时候,在聆听他们故事的时候我想可能除了感动之外,我们也会有一种感慨,这种感慨已经不再是灾难带给我们苦难的这样一种感慨,而更多的会是对于生命的一种赞叹,对于生命的顽强的这种生命力的一种敬服,我想今天晚上我们的特约观察员马晓霖老师也是一直在有这样一感慨的表示。
    2011-05-12 23:59

  • [马晓霖] 我想最重要有一个乐观豁达的精神,其次还是要有一个移情的一种方式或者移情的对象,前面无论是从那位姓马的前辈,到小郑还有刚才这位很大篇幅报道的母广元老人,都是这样,他们都是在环境发生变化之后,生活的巨大打碎重来之后,他们以独特的方式重新开始了自己的生命的征程,当然我觉得母广元先生,我想多说几句,他比前面两位似乎活的更欢快,更精彩,本身因为他是71岁的老人,老人说经过71岁的岁月他淡看了生死,他已经见过太多的,人会变得很平淡,很释然。第二我觉得就是因为他是一个羌族老人,这种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民族性格,这种会使得他先天是很乐观,包括他生活的环境,都是这种山水之间,这种东西是来自于血脉中是中国各个少数民族共同有的优秀的特质,就是乐观、豁达、丰富多彩。第三因为羌族有自己独特的宗教文化,有它独特的宗教习俗,包括对生与死,人与肉,他们有自己非常独特的理解,在他们眼里,生死可能是不同于一般人的这种理解,他们把死当做一种新生,把生也可能当做到另外一个世界里面的感觉,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母广元先生的这个经历,他讲的故事使我们有了更多的更应该更欣赏的角度看待少数民族文化。
    2011-05-12 23:57

  • [主持人] 好的,非常感谢冯会玲来给我们讲述的这位的故事,其实她讲的不光是母广元老人,但是我觉得今天我们通过三位的故事,我们的特约观察员马晓霖老师您有没有发现一个共同点,在他们生活当中,能走到今天都有一个精神的力量,比如说有人是靠着写日记,有人靠摄影,有人靠羌族文化的歌舞等等,一定要有什么样的支撑才能够让大家走过这么一段惨痛的心灵的道路?
    2011-05-12 23:56

  • [记者] 说实在的,我真的觉得三年的时间,在这样的一段重大的灾难面前,时间还非常的短,真正能够从这样的阴云当中走出来,我觉得还需要很长一段的时间,因为从一些细节我可以看出来,比如像我在北川老县城采访到一个20多岁的姑娘的时候,她当时拿着一束黄色的菊花站在那,旁边有很多人从她旁边经过,都丝毫不会影响到她的情绪,她就定定看着北川老县城一个邮政局单位的门口,一直在看,我试探着去问她,我说我能看出来您是来祭奠亲人,不知道您愿不愿意说是哪一位,她说是舅舅,一说起舅舅,我说应该是感情很深是吧,她就立刻会说,从小跟着舅舅长大,感觉舅舅就像爸爸一样,她会记得,一走进北川这样的老县城,就会想起来舅舅小时候对她多亲,甚至送她上学,甚至在地震前一天晚上她还在跟舅舅一起吃火锅,这样的情景每次走进北川老县城她都会想起来。之后我也没有再多问什么,但是这个小女孩在说这些话的时候,那个眼泪就是真的霹雳啪啦的掉下来,她就使劲拿手去擦,她想努力展现出一幅笑模样,因为我是一个陌生人,我没有跟她说几句话,可是你能够感觉到她的那种伤痛,脆弱的就像纸一样,你一碰它就会发出一点声响,一碰东西就会发出碎的会发出声音来。包括我在采访一位北川的学生的妈妈,他还是有一个双胞胎的儿子,他的小儿子是在地震当中去世了,他给我拿出他小儿子的照片,那个照片是一张大头照,那个妈妈你知道她是放在哪里吗?她放在自己包里面的一个,平时一定会经常拿出来的一个小钱包里面的最内层,拿出来,这个包平时是放在他卧室的抽屉里,我想这样的细节会让她觉得儿子每天都陪伴在他的身边,会让她觉得,她好像没有离儿子很远,说起这个儿子的时候,她也是眼泪就是那种,还没有开口说几句话,这个眼泪就是霹雳啪啦往下掉,现在她的家里还留着两个从她的北川老县城的废墟的家中搬出来的家具,一个是电视柜一个是她的茶几,走进她新搬的新家的时候,明显的感觉到这两件家具与这个新家完全的格格不入,因为太陈旧了,我说为什么还留着这样的家具,她说因为我的儿子用过,即便是我将来搬家,我还是会永远带着这两件家具,因为我儿子很熟悉它,我能感觉到那上面有我儿子的气息,她甚至在衣柜里面还保留她儿子的衣服,她说你看这件衣服198块钱,这是我儿子最最喜欢的,太可惜的,他走的时候不是穿着他最喜欢的这件衣服,从这样的一些细节当中,你能够明显的感觉到是不可能走出来的这种阴影的,她说平时走在超市旁边就会想起来说,她儿子特别特别的节俭,每次走到超市门口她就问说,儿子你有没有什么想吃的妈妈给你买,儿子特别懂事,生怕妈妈花钱什么的,就说我不要,咱们可以直接回家,所以她现在走过超市,就会想起儿子的这句话,她说儿子特别懂事像小女孩一样,走路老是把手搭在她的肩膀上,她说你说做妈妈的该有多幸福,幸福吧。从这样一些细节当中我是觉得这个阴影要走出来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这个妈妈的一句话最能代表此时此刻很多灾区的人民的一些经历,她说有的时候某一个瞬间我会忘记,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不会忘记。
    2011-05-12 23:53

  • [主持人] 除了说到母广元老人之外我也特别想问一下冯会玲,除了他们一家人像我们今天《央广夜新闻》当中都是关注一个人一个人,或者一家人一家人的生活,最后也想请您跟我们说一下,从你到成都逐渐走入到灾区,慢慢的这些感受,你觉得从整体而言,觉得汶川地震三周年过去之后,当地的百姓他们从阴影当中走出来了吗?或者您再去采访的时候问到三年前发生的时候,他们是会很悲痛,很淡然,还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不愿意提,究竟他们现在回头看当地老百姓是什么心情呢?
    2011-05-12 23:50

  • [记者] 是这样的,他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你就能从我刚开始跟主持人聊到的那样,一说起自己的服装,说起自己身上的装饰,就是那种滔滔不绝,说真的,我真的觉得老人家的口才包括对羌族文化的热爱,他说起来完全是滔滔不绝,而且老人71岁了,依然是声如洪钟,他说起自己身上穿的衣服包括自己过的羌族人的生活,那种自豪是油然而生的,包括向我介绍他们羌族人特别惬意的生活。
    2011-05-12 23:49

  • [主持人] 的确说到羌族文化在老人心目当中的位置以及羌族人现在的生活,我相信母广元老人是最有发言权的了。
    2011-05-12 23:49

  • [记者] 没错,确实是这样的,现在最让人特别高兴的是,你现在走在北川县城的时候能够看到,比如说像母老师,他现在所在的十里羌寨,包括其他各种各样的羌寨都已经开始做他们力所能及做的事情,用母广元老人的话讲,全国各地有这么多人都来援建我们,都来帮助我们,希望我们能够从悲痛当中,能够解脱出来,我们自己首先要能够从这个当中解脱出来,能够做一点事情,而我们的宝贵财富就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这种羌族文化,我们可以一方面把羌族文化这样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同时可以自立自强,我们通过让外地的游客来见证来感受我们的羌族文化,我们也可以自力更生,现在比如说像母广元老人所在的十里羌寨就是由5户人家组成的旅游文化公司,他们用最最传统的羌族文化招待远方来的客人,文化业传承下去了,他们的这种经济收入也好了,所以现在你看到十里羌寨都非常漂亮,吊脚楼,他们的服装,他们的羌绣,他们没有完全沉浸在那样的悲痛当中,他们知道要走下去最重要还是要靠自己,也让人非常的感动。
    2011-05-12 23:47

  • [主持人] 现在我们在今天的《央广夜新闻》特别节目中,我们连线的是中国之声记者冯会玲,他为我们讲述一位叫母广元羌族老人的故事,这位老人71岁,在三年5·12汶川地震当中曾经经历过两位孙子的离去以及女婿的自杀这种悲痛,但是依靠羌族文化给予他的精神力量和文化力量,依然乐观的活到今天,并且生活的越来越好。说到了羌族文化的力量特别想问冯会玲,您觉得如果说我们假设没有这个羌文化,没有它的这些歌曲、舞蹈,也许就没有这么快的时间能够支撑着他从地震的悲痛当中走出来,而且也许不光是母广元老人一个人,或许会带动很多父老乡亲们,跟随他一样,即使在灾难当中也能够唱着歌跳着舞重新走出?
    2011-05-12 23:45

  • [记者] 对,确实是这样,因为老人唱的是一首当地的祝酒歌,意思是请远道而来的客人举起祝福的酒杯,一起来高歌饮酒。刚才老人家也说到他为什么这样做,在采访的过程当中,老人家也一再提到,我们知道羌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包括他的这些语言,包括他的这些文化,都是通过口口相传一直传承到现在,所以他一直强调的是说,既然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那自然他会经历过特别多的这种磨难,包括这种最开始的这种抢夺,这种领域啊,包括自然界的各种各样的考验,既然羌族能够走到今天,就是因为羌族人很乐观、很豁达,能够接受住这种考验,用他的话说“5·12”这样的8级地震算什么,我们还是可以再一次的能够通过这样的考验,能够跨过这道坎儿,所以他才会选择还是要唱羌歌,他还特别强调说,羌族锅庄汉语的意思就是唱起来,跳起来,我们能够深深的感受到老人家是非常懂得羌族的文化内涵和深邃的,所以他就明白,不是我们口头上说高兴了才需要跳锅庄,才要唱起来跳起来,无论碰到什么样的事情,什么样的考验,羌族人都一直要乐观的去跳锅庄唱羌歌。
    2011-05-12 23:43

  • [主持人] 母广元老人唱的羌歌,也许传达的更多是他们的一种乐观、豁达和激励的一种精神。
    2011-05-12 23:42

  • [母广元] 这是十月初一,外头人不理解,你们这些人的感情,你们家也没得了,你们家人也死了,你们还在唱还在跳,他就这么讲,我说那你去哭啊,为啥,我们全国人们都在关心我们,我们总不会老是沉浸在灾难当中,让人家总是援救你,你自己不振作精神,那人家来援建你,我们要跟人家配合,首先我们在精神上要互相激励。
    2011-05-12 23:41

  • [记者] 这是9月是吗。
    2011-05-12 23:40

  • [母广元] 他们不理解,外面的人好象不理解,4月份书记帮我接下了,说我们组织了大灾过后的第一次活动,规模很大,我们把当地的姑娘、小伙和老百姓组织起来,唱酒歌,表演我们羌族的节目,展示我们羌族大灾之后,顶天立地的这种精神状态,为我们灾后重建摇旗呐喊。
    2011-05-12 23:39

  • [记者] 对,没错,他是在地震之后的四个月就带着他身边的羌族的一些邻居,因为当时是很多的省的单位来援建北川,所以他带着这样的村里的羌寨里的一些乡亲们,给这样援建的单位去唱羌歌,确实让人觉得非常非常不可思议,尤其是在那么短的时间之内,但是他这样做也是有他的道理的,他的意思就是这样,即使在这样的时候而且越是在这样的时候,羌族人越是要高歌,我们听一听他当时的话:
    2011-05-12 23:38

  • [主持人] 们能够体会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沉痛的心情,尤其是70岁的老人了,我们所了解到的这位母广元老人,他在震后似乎是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表达他对亲人的一些纪念。
    2011-05-12 23:38

  • [母广元] 我的孙儿一个要考大学的大孙子,正在屋里面复习功课,6月8日要考大学,高考,如果他在绵阳学校里,他不会(死),10月底他们班里进行了一次考试,考试他考了一个A优,但是有一科偏科,数学,他就回来,就攻数,用微机、电脑还有资料,回到北川,哪晓得5月6号回到北川,5月12号中午就遇难了,还有一个小孙子,也是在北川老县城里面读书,下半年到绵阳上初中,小学毕业了,5·12以前在学校把试都考了,费都交了。 
    2011-05-12 23:36

  • [记者] 如果我们说这样的一件事情的话,我们应该回忆一下地震对老人家生活的改变,当时老人家是住在远离北川县城的一个地方叫小寨子沟,但是他的家其实是在北川老县城的,包括他的一些所有的财产都是放在北川老县城,地震的时候他是在小寨子沟,所以他直到第二天才知道家里面的亲人去世了,尤其是他的两个孙子,而这两个孙子一个是19岁一个是3岁,都是从小跟着他长大的,隔代人的那种感情,我想每一个人都可以体会到是非常非常浓的,他第二天才知道这样的消息,所以在采访当中的时候我也很尊重老人的意见,他说他也愿意去讲一讲,我们先听一听母广元老人讲起他两个孙子离去时候的一些心情吧。
    2011-05-12 23:35

  • [主持人] 不知道您跟这位老人进行交流的时候,他在跟您说到羌族文化、歌曲包括服装、舞蹈等等这些文化传承的时候,尤其遇到了地震这样的一个特殊的情况下,他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保存它,传承它,以及这种文化给予他生活当中什么样的力量?
    2011-05-12 23:34

  • [记者] 这么多年一直强调羌族文化的传承,所以老人家一直坚持穿着当地的羌族的服装,我在到达他家旁边的时候,他正在四楼的吊脚楼在做一些事情,打电话让他走下来,当他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真的很惊讶,因为老人家个子也蛮高的,将近一米八左右,他戴着一顶黄色的毡帽,最特别是我注意到他的左耳朵上有一个特别大的银饰的耳环,外面还有一个像马甲一样的衣服,脚上穿的是一件主要的颜色是红色,而且那个鞋子从形状上来看感觉真的像一朵云彩一样,我对他这个服装非常好奇,我说您的这个银饰的耳环是什么意思呢?他说,这代表羌族的男子已经有自己心爱的姑娘了,包括结婚之后的男子也都是可以这样来戴耳环,我说看出你这个耳环好像是梅花,他特别自豪的说,对呀,冬天里一点都不怕寒冷的梅花。对他鞋子也非常感兴趣,我说这个鞋子是亲手缝制的那种吗?他说对呀,我是家老太婆缝制的,我说你们这个鞋子叫什么呢?他说叫做云韵鞋,意思说我们羌族是云朵上的民族,就非常骄傲的那种。包括他的衣服,我注意到他的衣领已经有一些比如说洗的很多次,穿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那种感觉,已经有点毛边了,还能够看出他特别喜爱自己的衣服,他说我身上这些花什么的都是我的老太婆给我绣的,而他的老伴今年也是71岁,能够感觉到这个老人他对羌族文化的那种热爱。
    2011-05-12 23:32

  • [主持人] 您刚才说的这位大爷就是接下来为您介绍的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母广元,一位71岁的羌族老人。其实3年前那场地震,我们之前讲述这两个故事的时候,前面两个故事说的都是年轻人如何重组家庭如何重新的开始。但是我觉得可能对于老年人来讲,接下来要接受的打击也许是更加沉重的,三年前那场地震我们知道母大爷的四位亲人都是遇难了,包括他的女婿,他的女婿其实我们在新闻报道当中曾经涉及过,就是北川震后自杀的第一位官员,原北川农办主任董玉飞,所以这位女婿我觉得可能是当时没有走出这个地震的阴影,作为一位老人家来讲,他怎么样走出这个地震的阴影,我觉得也许能给我们很多遭遇到灾难的朋友更多的启示。我想先问到冯会玲,你看到这位71岁的羌族老人的时候,尤其他在当地又这么有名,传承了羌族文化,在他整体的表现上、气质上和当地其他老人有什么不同吗?
    2011-05-12 23:25

  • [记者] 没错,我当时去采访的时候能够看到,他现在是在羌寨工作生活,我在距离他家还有差不多20分钟路的地方,来打听他的家在哪里的时候,旁边人说,噢,那谁不认识啊,唱羌歌的吗,应该可以看出他的名气是非常大了,家喻户晓,他现在把羌族文化传承做的非常好,包括迎接一些外地的客人,这已经是名声在外了。
    2011-05-12 23:24

  • [主持人] 他的名字应该在北川大家都非常熟悉,家喻户晓了吧?
    2011-05-12 23:24

  • [记者] 因为这位老人他已经做了九年的北川羌族文化的传承,比如说教当地一些羌族的百姓唱羌歌,跳一些羌族的舞蹈,包括用以羌族非常传统的仪式来迎接四处的游客,包括一起传承这个羌绣,以及羌民族文化的一些独特的文化的元素,都是由他做最主要的传承者,所以能够做这样一个新北川的开城仪式的主持人,应该说他既是德高望重又是非常具有羌族民族文化特色的这样一位老人。
    2011-05-12 23:23

  • [主持人] 今天你要来给我们介绍的是北川新县城开城仪式的一位主持人,但是他跟我们平常电台的主持人不太相同,他是一位老人也是一位羌族的老人,为什么要选择他来做这个主持人呢?
    2011-05-12 23:22

  • [主持人] 欢迎大家继续收听《央广夜新闻》,今天我们在《央广夜新闻》当中实际上是一期特别节目叫做《祝福明天》,因为今天这个日子是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的纪念日。相信这三年当中一方面我们全国的听众朋友们都在关注着地震的发展,另外一方面很多灾区群众也在以各自的方式来重新开始他们的生活。之前我们给大家讲述了两位朋友分别通过日记和摄影也就是通过文字和影像资料的方式记录下了这三年来的一个变化,接下来第三位我们要请出的地震亲历的主人公又是以什么样的方式重新开始他生活的勇气?如今过的如何?我们接下来请进中国之声的记者冯会玲给大家来说说第三个故事,一位羌族的老人,还有他们全家如何重新生活的故事,冯会玲晚上好。
    2011-05-12 23:21

  • [马晓霖] 对,小郑还有前面的马前辈,我觉得他们俩做了两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就是通过文字或者是影象来记录灾难时刻以及灾难以后小镇的重生,实际上我觉得他从灾害学,人类影像学或者从未来的对历史研究来讲,都给社会积累了宝贵的财富,我觉得这一点正是他们精神重建的一个重大的见证。
    2011-05-12 23:20

  • [主持人] 其实每个人好像都在期待一种怒放的生命的感觉,不过在经历过这种灾难之后能够站起来并且寻找到了人生新的方向,有了自己新的一个追求的目标,这确实是需要正如刚才马老师所说的,钢铁般的意志。
    2011-05-12 23:20

  • [主持人] 好的,谢谢张楠!
    2011-05-12 23:19

  • [主持人] 听到了郭静讲到的这个故事,我真的是特别想看一看小郑拍的这些照片,如果有机会看到拿到他的这本画册的话我想应该每个画面都会让我们记住这样一个从地震当中走出来的人,从地震当中走出来的重生的生命,还有包括他所经历的那些事情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感动,非常感谢郭静给我们讲述这样一个故事。
    2011-05-12 23:19

  • [郑植耀] 对,一直拍。刚开始的时候觉得你拍北川的灾后重建,灾后重建你结束了你还拍啥,就没啥拍的了,但是这么大灾难的一个过程,不是几年灾后重建结束了就啥事都结束了,所以后面还有很多可拍的题材,因为现在搬到新县城来了,基本上是又开始一个新的生活,跟前面地震发生到现在又不是一个过程,地震活出来了就是第二次重生,到现在开始就是新的生活。
    2011-05-12 23:18

  • [记者] 你想一直拍下去吗?
    2011-05-12 23:18

  • [记者] 我当时曾经问过他,因为他现在非常喜欢摄影,他也已经是中国摄影家协会的会员,我说你是不是以后还打算拍下去。他就说我要拍下去,另外还有一个就是,他爱人现在因为在家里带孩子,他们现在准备在家门口开一个童装店,我也问他为什么想要开童装店,他就说现在北川因为新生的宝宝很多,因为不少家庭都是再生育宝宝,妈妈的年龄从20岁到40多岁都有,孩子多,对童装需求就多,所以小两口准备在家门口开这么一个童装店,这是他家庭的一个计划了。关于他摄影方面的未来的规划我也曾经问过他,他想以后不是说要得什么奖,今后怎么样,最大的愿望就是退休的时候,今后如果能够出一本画册就好了,我说为什么要出画册呢?他说出画册自己想没事实时候翻一翻,给喜欢摄影的朋友看看,尤其给后人看一看,让他知道我们曾经生活当中的曾经最惨痛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包括我们是怎么样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我当时也有这么一段录音也放给大家听一下:
    2011-05-12 23:16

  • [主持人] 重新组建的家庭会有之前很多相互之间的磨合,会有一种不适应的感觉,现在无论是从整个城市的建设,还是从家庭社会秩序的建设都已经可以说是完成了最初的这样一个建设的过程,小郑有没有接下来的打算呢?
    2011-05-12 23:14

  • [郑植耀] 当时外地人是有一种冲动,毕竟时间长了就会淡化,生活习惯都不同。
    2011-05-12 23:14

  • [记者] 你们觉得是什么样的原因?
    2011-05-12 23:13

  • [郑植耀] 嗯,很多还是从本地的找,能够找外面的少。
    2011-05-12 23:13

  • [记者] 很恍惚的感觉。
    2011-05-12 23:13

  • [郑植耀] 跟她在一起有的时候觉得是跟以前的在一起的感觉。有的时候可能遇到什么事,每个人在有些方面不一样,讲话不一样的时候有点不适应,说话还是当以前的那种,有的时候感觉不是一个人。
    2011-05-12 23:12

  • [主持人] 在你采访录音里面还有关于重组家庭的,现在跟大家一起听听:
    2011-05-12 23:12

  • [记者] 自觉不自觉会想到以前的爱人,这些可能是很多重组家庭在开始的时候必然会面临的一些问题。当然很好的是他们后来两个人都慢慢走出阴影,现在小郑愿意谈起的就是他的丈母娘怎么精心的照顾他,对他怎么怎么好,家庭的温情重新回到他们的生活当中,而且现在一家三口加上小王的妈妈四个人在一起生活的非常幸福。
    2011-05-12 23:11

  • [主持人] 当时讲到观点和想法的时候可能都会一种没有得到应该有的回应的一种感觉。
    2011-05-12 23:10

  • [记者] 对,关键他是有心人,他知道拍什么,他也会非常敏锐的发现他生活当中的这些变化,当然这三年他身边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我觉得这里也不能不提到他家庭的变化。他现在的爱人是他的初中同学,两个人是在2008年底同学聚会当中再次重逢的,小郑是北川中学的学生,大家都知道北川中学在地震当中也是损失很大,当然他是以前的学生,他这个班上的同学,他告诉我们,有4个遇难了,所以他们在这样一次经过大的劫难一次同学聚会大家也是心情非常复杂,也非常感慨,在这个聚会上他见到了现在的爱人小王,小王在地震当中的经历也是让人很感叹,她的父亲在地震当中遇难,小王本来准备和她的男朋友,她男朋友也是小郑他们的初中的同班同学,本来准备在2008年10月结婚,结果男朋友也在地震当中丧生了,所以当时两个人遇到的时候,小王的这种心里的创痛也是可想而知的,我想可能是共同的这种大家彼此之间能够互相的理解,让他们很快的就能够心心相印走到一起,加上周围同学有意撮合两个人这样他们就走到一起了。当然最开始的时候也有一些不适应,小郑讲到,因为小郑和他地震当中丧生的爱人他们感情非常深,他们结婚三年地震发生的时候孩子刚刚出生59天,所以他感觉非常深,当他跟小王接触的时候,他就觉得有的时候跟她讲话以为跟以前的爱人在说话,等到回答的时候才意识到原来他们不是一个人。
    2011-05-12 23:08

  • [主持人] 应该说通过当时采访的录音,我们能够听得出来小郑已经是一个很专业的纪实的摄影师了。
    2011-05-12 23:07

  • [郑植耀] 对,记录它从农田变成了一个县城。
    2011-05-12 23:07

  • [记者] 经常去拍新县城?
    2011-05-12 23:07

  • [郑植耀] 可能就是抗震救灾的,因为那些照片以后看起来比较有纪念意义的那种,对历史的一种记录。
    2011-05-12 23:06

  • [记者] 你最喜欢照片是哪张?
    2011-05-12 23:06

  • [郑植耀] 这是永昌镇,就是胡总书记起的名字,就是新县城镇的名字,当时他们挂牌的那一天。
    2011-05-12 23:05

  • [记者] 这都是你专门到现场去拍的吗?
    2011-05-12 23:05

  • [郑植耀] 在羌族里面,羌语就是集市,就是卖东西的地方。北川中学开学,去年9月1日。
    2011-05-12 23:04

  • [记者] 巴拉恰是什么意思。
    2011-05-12 23:04

  • [郑植耀] 巴拉恰。
    2011-05-12 23:04

  • [记者] 北川。
    2011-05-12 23:03

  • [郑植耀] 这是一个开城仪式,步行街。
    2011-05-12 23:03

  • [记者] 就是搬家是吧,就是从板房里面搬出来。
    2011-05-12 23:02

  • [郑植耀] 当时北川老百姓全部安置在这个板房区了。
    2011-05-12 23:02

  • [记者] 对,我看到过他的这样一幅照片,应该说是两幅照片,他把它放在一起对比,就是北川县城,在比如说2009年2月份的时候,这样一幅照片还是一片平地,恢复重建啊,县城的重建刚刚开始,还在把地放平的时候。到了2009年12月份,也就是隔了10个月以后新的楼房就出来了,非常有意思了他现在自己的新家就在拍的那片楼房里面,我跟他一起到他家去的时候我就问他,你当时拍的时候想到自己今后会住进这里吗?他就笑,他记录下了很多,有一段我们当时采访他的一段录音我们翻看他的相册,放给大家听一听:
    2011-05-12 23:00

  • [主持人] 小郑说他迷上了纪实摄影,说到这个纪实摄影,可能在他身边,第一件也是最可以记录的就是他家乡这样一种重建过程。
    2011-05-12 23:00

  • [郑植耀] 因为拍纪实的记录性多一点,过一段时间拿出来看的时候还有味道一些。
    2011-05-12 23:00

  • [记者] 为什么?
    2011-05-12 22:59

  • [郑植耀] 纪实。
    2011-05-12 22:59

  • [记者] 你比较喜欢拍什么呢?
    2011-05-12 22:59

  • [郑植耀] 地震前那会儿就胡乱拍,就拿个卡片机、家用机胡乱拍,后来地震以后,就开始买单凡开始在学习。
    2011-05-12 22:58

  • [主持人] 一起来听听
    2011-05-12 22:58

  • [记者] 确实是经历了一种突如其来的遭遇,他真正其实走出来是需要一个很艰难的过程,我刚才讲到最艰难的时候,他可能在2008年8月底9月初的那个时间,最艰难到什么程度,他不愿意多讲,当时我也不忍心让他多讲,他只讲了一个,到了晚上就会想起家人,原话的意思就是说,觉得一个人过觉得不适应,你想他一下子七口人变得就剩他一个人了,所以当时我听他也讲到,单位同事对他的一个帮助,当时他可能是一个人住,他们的政委了解到这样一种情况专门搬过来跟他一起住,两个人每天就聊天。后来我就问,那政委都跟你聊些什么,他就说除了地震什么都可以聊,北川人和北川人现在包括到今天彼此见面都不会提“地震”这两个字,不会提和地震有关的东西,因为那是他们最触痛心灵的一种记忆。真正走出来不提肯定不是唯一的一个方法,最终让他走出来的,我觉得真的是要靠摄影,他之前比较喜欢拍照片,但是以前可能是,用他自己原来的话说,用卡片机随便拍着玩玩,地震结束那段时间比较孤独,比较苦闷的时候,正好碰到了一个绵阳市摄影家协会的一个老师,对方跟他讲地震前你参加我们的论坛有两张照片入围了,你其实现在可以申请成为我们的会员,这一下子就给他很大的信心,而且那个老师就说,你看你现在,你们北川正在重建,有很多东西可拍,你是不是拍一些给我们看一下,这一下点醒了他,他当时身上其实只有一万多块钱,他就花了七千多块钱买了一部单反相机就开始拍,最初的那些照片可能是无意识的,并不是有意要去拍什么,后来慢慢他喜欢上了纪实摄影,他专门给我提到,采访当中几次提到为什么喜欢纪实摄影,他说纪实摄影就是拍下你的生活,举起相机的那一刻就是一种有责任的记录,他认为背起相机就是责任的表现,所以他开始记录他身边的生活。我当时有一段采访录音,就是我们一起看那个照片,我们一起翻看他照片的过程,从这个时间过程可以看出北川人包括小郑他们的生活,我们一起来听一下可以吗?
    2011-05-12 22:55

  • [主持人] 刚才提到了小郑之前的一种经历,这是三年前很多人永远都不愿意回忆的一段经历,我们也是欣喜的看到了他用摄影的这种方式,如果说刚才我们那位马老师是用文字方式记录的话,小郑用图象,用影象来记录他自己家乡的一种变化,那么我想你也是看到了很多他拍的照片是不是?
    2011-05-12 22:54

  • [主持人] 刚才听郭静故事讲有一个非常大的担心,我们知道震后有很多人在地震刚刚过去一个星期两个星期一个月的时间表现是极坚强,因为他可能不太想回望,于是他用这种救灾,拼命让自己很忙很累,去转移注意力,可是在一个月之后或时间慢慢变长之后,怎么样从自己极度劳累的身心当中解脱出来,恢复到一个正常的生活当中,我想郭静给我们讲述的小郑的生活,能给很多人启示,我们请郭静继续。
    2011-05-12 22:53

  • [马晓霖] 听了郑植耀的经历,感觉到要是我的话根本就活不下去了,因为一个亲人就是一个世界,实际上他最亲近的六个亲人一时间全部消失了,他原来生活的所构建的世界全垮掉了,他只是其中的一家,上有两家的老人,还有妻子还有自己的孩子,实际上在平常人看来,任何一个亲人失去,都是一个致命的伤害,何况六个亲人,我觉得像小郑他能在这种悲痛下,能存活下来,还能坚强的站起来,而且重新开始生活,通过以摄影为工具,来找回过去,我觉得这是一般没有铁的意志,没有非常豁达的这种乐观精神是做不到的,因为这个故事跟前面的我那个马楚青老前辈完全不一样,马老记录的东西是灾难结束,是周边的生活,一天天变化起来,一天天就像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从来没有见过的生活像积木板一样搭起来,见证了如果没有地震可能恐怕20年都看不到新的生活,跟这个小郑所处的这种环境,我觉得心绪完全不一样,所以刚才听这个的时候就觉得心里挺酸楚的,我也挺得这个小郑感觉非常佩服。
    2011-05-12 22:51

  • [主持人] 刚才在听我们记者郭静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特别想问马老师一个问题,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可以说是至亲的人全都已经因为灾害离开了他,在之后他选择用自己独特的方式重新的再去关注自己,可以说最伤心的一块地方,我不知道马老师有什么样的一种感觉?我刚才看您的表情也是很酸楚。
    2011-05-12 22:50

  • [记者] 现在他还又换了第二个相机,比第一个相机更好,他真正迷恋上了摄影。郑植耀的三年来的经历也是震区很多人可能差不多走过的一段历程,“5·12”那一天他当时正在家里午休,地震来的时候一下子他们住的四层楼的人武部的宿舍就全部垮塌,他告诉我最后那个四层楼的废墟还没有一层楼那么高,我也看到了那个废墟那张照片,现在那片废墟我们到了北川老县城都已经看不到了,因为去年这个地方又发生了泥石流,新的泥石流又把老县城他们那片废墟又掩埋在了下面,所以他的父母,当时在家里的父母还有爱人,还有当时刚出生59天的儿子遗体到现在也没有找到,就在那片废墟当中,他被压在瓦砾堆里埋了三个多小时,下肢都失去了直觉,他也曾经一度想过要放弃,他跟救援他的人说,如果今天晚上不能把我救出去你就把我弄死在里面吧,他都已经绝望了,他已经放弃了,但是救他的人没有放弃,硬是想办法在他被埋压三个多小时以后被拽了出来。他从废墟当中走出来以后,他的裤子当时还有鞋全部都被撕烂在废墟里,他出来光着脚,他的同事开始在救援,他光着脚没有办法上瓦砾堆,因为那上面又是石块、钢筋水泥这些,他就尽自己的力量,坐了一会儿缓过劲以后他就光着脚参与伤员的转运,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当时我还问他这么一个问题,我说你从废墟出来以后,你有没有想过你的爸爸妈妈,儿子,妻子都还在废墟里,想没想过去找他们,他就说想过。其实当时被埋在废墟里面的时候,他就有一种想法:可能没救了,因为被压的太死了,出来以后看到这个情况他也觉得希望不大,但是他还是去找了,但是实在不行,一直到七天以后,不得不消毒,所有人都要撤出那个地方,彻底的放弃。后来我还问他,他从家里一点东西都没有带出来,我就问他你现在想起家人,有什么东西可以让你想起,后来我说有没有他们的照片,他说幸亏他的爷爷奶奶家不是在北川,所以他原来就把这些照片放在了爷爷奶奶家,爷爷奶奶家没有地震,所以可以有以前的一些爸爸妈妈的照片,曾经有一个报社的人,后来报社的记者了解他的遭遇以后,主动到北川找到他,然后把自己以前拍的他家里的一些照片留给了他,这样他才有了这样一些照片,能够让他以后能够回忆起他的,能够想起他这些家人。说到这些大家就能感受到他曾经经历过那么痛苦的过程,他就告诉我其实刚刚地震结束,经历地震以后,抗震救灾的那段时间其实他们是非常非常的忙碌,不分白天黑夜,他说那个时候夏天很热嘛,六、七月份,住在帐篷里面,中午大概就十几分钟的休息时间,他都能沾枕头就睡着,每天晚上大概得一、两点钟睡,第二天天不亮就醒,有许多工作要做,那个时候来不及想家人,最痛苦的时候是2008年的8月底,也就是那个夏天要过去的时候,因为抗震救灾基本上结束了。
    2011-05-12 22:44

  • [主持人] 刚才您也提到了,说郑植耀是一个很内向的小伙子,但是其实他选择了摄影,我记得曾经有一个人说过,如果一个人喜欢摄影的话,那他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尽管经历了之前这样的一种磨难,但是他依然是用他自己的可以说我们常人无法想象的一种意志熬过了那样一段最艰难的日子,并且进入到了新的重组的家庭里面,而且买了很高级的单反相机。
    2011-05-12 22:43

  • [记者] 我们大家都知道“5·12”地震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让很多家庭支离破碎,采访之前我曾经设想过,我们会不会碰到很多这样的人,他们怎么样能够面对失去那么多家庭这样新的生活,所以在北川县人武部我见到郑植耀的时候,说实话我刚开始都不知道应该怎么样去跟他对话,我不知道那样一段经历,三年前这样一天曾经带给他的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折磨,但是我发现我跟他整个交谈的过程当中,尤其我后来专门到他家里,看到他现在的家庭,见到他现在的爱人,包括刚出生4个多月的孩子,我就觉得他让我特别的佩服,而且我们今天在下午节目当中也曾经介绍过,他也是迷上了摄影,所以看他的照片,看他三年来拍的那些作品,就是让我觉得,因为开始他们人武部的同志还告诉我说小郑很内向,不太愿意说话,但是我采访完以后我跟他们领导说我觉得他是内心特别丰富的人,我觉得可能也正是这样一个特殊的经历,这样一种可能特别惨痛的经历,让他的很多生活变得更加丰富起来,心里也变得更加的敏感,然后也感受的更多。所以我觉得很高兴这次在采访中能够认识他。
    2011-05-12 22:41

  • [主持人] 应该说这样一个故事可能是在很多人的生命里面是不太可能会经历到的,在瞬间失去了几乎是全部的亲人,在整个故事的采访的过程里我想问问郭静有怎样一种感受?
    2011-05-12 22:40

  • [主持人] 现在是北京时间22点32分,当然今天一定要把月份加上,日子加上,5月12日。中国之声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特别节目《祝福明天》现在正在为您直播,在今天晚上我们节目中为您请到了三位乐观的四川人。他们都经历了“5·12”汶川地震的,可以说是生命当中的一次洗礼。现在我们为您讲述的是第二个故事,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是退伍干部郑植耀,他是30岁,在北川县人武部工作,“5·12”地震当中丧失了六位亲人,他的父母、爱人的父母和爱人和刚刚出生59天的儿子。他和妻子都是独生子女,两家七口人只剩下他一个人幸存,经历了重组家庭也经历了重组家庭初建时的不适应和对亲人的思念,经过三年,现在他更感谢新的家人给他的温暖的家庭。关于这样一个故事我们要请进的是采访到郑植耀的中国之声记者郭静。
    2011-05-12 22:39

  • [记者] 再见!
    2011-05-12 22:29

  • [主持人] 应该说我们作为记者也是从这个故事里面,从采访经历里面感受到了这样一种力量,非常感谢周彦接受我们的连线。非常感谢!
    2011-05-12 22:29

  • [记者] 震后三年,应该说我们作为新闻工作者是记录三年的变化,包括像马老师这样受灾群众三年的点滴故事,但同时我们也是经历了三年重建完整的过程,我们也是看着灾区一点一点从废墟残垣断壁变成现在今天这个崭新的模样,我们对这样一种冲击和感受应该说也是非常深的,像你说的马老师记日记,他刚才也说,自己在中间也有坚持不下去时候,他说那个时候看见自己的小孙子就告诉自己一定要记下去,因为孩子虽然是在板房出生的,但是从他记事开始,他就已经接受的是这样一个全新的环境,良好的条件,他说要让孩子长大之后翻着日记知道自己曾经也经历过那样一个值得去记住的日子,有了过去那种灾难的教训才会怀着更加感恩和更加充满内心坚强的力量,继续往下走。所以我想这也是从马老师这样一个个体,我们可以感觉到很多的这种受灾群众把这样一个经历,虽然是灾难,虽然是痛苦,已经转化为今后面向新生活的一种全新的力量,也是一种强大的面对困难的勇气。
    2011-05-12 22:27

  • [主持人] 你看到了马老师从当时到现在这样一个三年时间的变化,刚才当你说到了两岁的马老师的小孙子,拿着糖给大家来吃的时候,我突然间有一个感觉就是实际上这个孩子他不会有地震带给大家的那种创伤在他的心里面,他看到的,他最初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他所感受到的就是很美好,很富有希望的一间新的房子,有和蔼可亲的爷爷、奶奶,还有那么多关心他们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等等,我突然觉得马老师这样一种生活,尽管他经历了很大的波折,但实际上他更多会给他的后人讲述的是未来的美好,讲述的是对于未来美好的一种向往。作为一个记者,不知道周彦在整个采访过程当中,对于马老师的故事有什么样自己切身的感受?
    2011-05-12 22:26

  • [记者] 是的,其实马老师所在的受灾的地方也是属于汶川重灾区,就是都江堰市,当时都江堰的重建分为农房重建和城区住房重建,而马老师属于城区城镇居民的重建,由于涉及到拆迁还有一系列统一规划,城镇的进展要相对来说比农村稍微缓慢一点,但是要涉及到包括像城市当中的医院、学校、菜市场以及公共设施等等一系列的配套规划,都要进入到这个小区的设计当中,所以说其实马老师住的房子他相当满意,我也到他家里去过,他住的这个小区叫做“新堰丽景”,堰是都江堰的堰,听这个名字是非常美丽的小区,和我们城市里居住的配套设施完善的小区是没有区别的,它都是这种小高层,最高也就是六层,但是通风、环境、照明都非常的好,而且就在小区不远处就会有配套的农贸市场、学校、医院、图书馆、活动中心这些公共设施,都是和小区来进行配套的,所以说马老师现在我们在做节目之前又去回访他的时候,正好是赶上他的小孙子在家里面跟马楚青和老伴在一块,小孙子对自己爷爷的新房子非常的好奇,而且非常开心,一来的时候虽然只有两岁,就主动拿花生糖给我们吃,应该可以感受到这样一种属于家的温馨和快乐吧。马老师他刚才说的摇号对于他来说印象深刻,我想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是城区摇号的监督员,为了保证我们的受灾群众在摇号过程中是公平、公开、公正的,每个过程都是向我们的受灾群众完全公开的,所以在这个分配过程当中大家应该说还是比较满意的。
    2011-05-12 22:21

  • [主持人] 应该说三年前的这样一个日子,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伤痛的记忆,作为距离灾区最近的我们的同行,周彦是一个记者,您也应该是亲历了整个地震的过程,而且到了灾区进行采访,当你看到了这三年的这种变化之后,是不是也有很多很深切的感触?就好像是老人每一天记一篇日记一样,实际上这篇日记可能有的时候字多,有的时候字少,但是每一天记录的都是真实的一种心情,而我们去解读或者说去翻开这20万字日记的时候,真的会发现生命是从最开始的一种曲折然后走到了今天,重新的获得了希望,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力量就是对于生的渴望,对于美好的向往,刚才我们也是听到了马老师介绍了房子的事,摇号,我特别想问一下周彦,整个摇号的过程是怎么来操作的?马老师他们现在摇到的房子怎么样?是一个多大的房子?他们在新的房子里面,他们的生活我想你肯定是关注到了?
    2011-05-12 22:19

  • [记者] 其实知道马楚青来记三年的日记,每天都坚持记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因为我们在整个三年灾后重建的过程当中见过很多的受灾群众,有很多人用自己记日记的方式记录自己三年来的生活,但是很多人可能只停留在抗震救灾那样一段非常急促、紧迫和感人的那样一个时期,可能越往后面走,随着自己的生活步入正轨,比如像马老师提到的他们家可能分到了房子,然后开始正常的新生活之后,可能就慢慢把这个事情搁置下来了,但是马老师是我们在一次采访当中很偶然得知他说他三年都在坚持记日记,虽然说不是每一天都会记,但是一个月至少有20篇以上的日记,可能刚才听众朋友们通过声音觉得马老师声音很洪亮,底气也很足。其实马老师你见到他不会和他把和这样一个中气很足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因为他很瘦弱,很瘦小,但是就在这样一个瘦弱的身躯里面有这样一种坚韧顽强的力量,把三年来的点点滴滴都记录在日记本里,我相信这也是受灾群众的一个代表,其实很多人都是通过三年的灾后重建自己不仅进入到了新的生活,而且对未来也更加充满信心,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继续自己今后充满希望的生活。
    2011-05-12 22:17

  • [主持人] 听到马老师的故事的时候我特别想问你一个问题就是,当时你怎么知道马老师的?可不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
    2011-05-12 22:17

  • [主持人] 其实我当时听到马老师所说的这些事情包括他刚才说要继续记录日记之前要先停一停,要开始新的生活,毕竟自己有了小孙子,我真的能感受到其中浓浓的生活的味道。在马老师的这个故事当中,还有另外一位可以说是见证者也是我们的同行,那就是成都台的记者周燕,我们现在接进周彦的电话。
    2011-05-12 22:13

  • [马楚青] 谢谢。
    2011-05-12 22:12

  • [主持人] 我们也期待能够继续的看到您的日记,希望您日记所记述的生活能够越来越好,感谢马老师。
    2011-05-12 22:11

  • [马楚青] 我是这样想的,地震三年其实是相当辛苦,而且犹豫过,但是我始终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把日记完整的记录下来,所以我这个日记已经写完了,所以我想我已经达到写日记的目的了,今后还写不写?我想先休息一段时间,带带孙子,照顾地震中受伤的老伴,享受一下天伦之乐,要写还是要写,以后写就不是地震日记的范畴了,应该是生活日记了,把重大的事情,比如说今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这些大事记下来。
    2011-05-12 22:10

  • [主持人] 在这三年的时间当中,您是陆陆续续写了二十万字的日记,现在我也知道您的日记被四川省地质博物馆珍藏了,其实三年当中我相信您的日记记述的也不光是您了,是很多四川灾区群众的生活,现在您刚才说了,小孙子已经很幸运的出生了,现在很健康,大儿子还有您老两口都进入了新的房子当中了,似乎你们的生活已经离地震越来越远了,以后您还会记日记,记上以后的生活吗?
    2011-05-12 22:09

  • [马楚青] 我讲一下,去年2010年8月1号,分到我们老两口的房子,现在我住在一个安置房小区,这个房子非常好,比我原来的房子还好,而且环境优美,楼层也很低,三楼,住的很满意,很舒畅。
    2011-05-12 22:08

  • [主持人] 刚才您也说到了,这三年当中特别高兴的事情是小孙子出生了,另外家里也住进了新房子,想问一下现在您住的是什么样的房子?跟地震前相比的话您觉得现在的房子怎么样?
    2011-05-12 22:08

  • [马楚青] 是地震时怀孕的,三个月的时候就在他母亲的肚子里面经历了一场惊魂,是2008年11月份生的,我们全家都叫他幸运儿,叫做地震孩子,地震娃娃。
    2011-05-12 22:07

  • [主持人] 也是在震后出生的吗?
    2011-05-12 22:07

  • [马楚青] 对。
    2011-05-12 22:06

  • [主持人] 有一个小孙子是吗?
    2011-05-12 22:06

  • [马楚青] 还是比较有感慨的,因为摇号分房,我第一次摇号分房,见证了摇号的全过程,第一次摇号就幸运的分到了我的房子,分到我家的房子,当然这是儿子的房子,分到房子之后我们全家都非常感动,因为终于有一个家了,特别是有一个小孙孙能够住一个安稳的家。
    2011-05-12 22:05

  • [主持人] 摇号分房?
    2011-05-12 22:05

  • [马楚青] 是的,另外还有两件比较高兴的事情,第二件就是摇号分房。
    2011-05-12 22:04

  • [主持人] 我们也知道在过去的三年时间当中,您家里除了在地震之后重建之外还有很多的喜事是吗?在日记当中有没有记录一些让您觉得特别高兴的事情给我们分享一下?
    2011-05-12 22:03

  • [马楚青] 平时跟他地处的比较远,都江堰到新津还是有几百公里的路程,一般我跟他联系也不多,最多是过年过节问候一下,我们这个情意是在我们读初中、高中六年当中结下的,比亲兄弟还亲的情谊。
    2011-05-12 22:02

  • [主持人] 地震第四天老同学就接了您全家5个人,去他们家,还给您捐款。想问一下你这个老同学他们家的家庭条件怎么样,您平常跟他是不是来往的特别多,双方互相照顾特别多呢?
    2011-05-12 22:01

  • [马楚青] 记得,感觉最深的就是有三件事,地震也后,在都江堰流落街头,生活无助的情况下过了几天,第四天我的老同学全家邀请我,接我回老家避难,这是印象最深的,他们到了以后,他们捐助购买了很多生活用品,有洗澡的,还安排场馆让我们住,家里面一共去了五个人,包括我一个怀孕三个月大儿媳,而且给我捐了几千块钱的款,我非常感动,这是我终身难忘的事。
    2011-05-12 21:56

  • [主持人] 

    说到这三年的经历,把时间重新调回到三年前的5月12日当天,那一天您还记得,当时你在遭遇地震当中所经历到的让您感触最深的一些事情吗?

    2011-05-12 21:55

  • [马楚青] 今天啊,今天的日记我写的很感动,因为今天是地震纪念三周年,纪念了三年来的磨难,让我们觉得现在过上幸福的生活了,回忆三年来的经历感慨万千啊。
    2011-05-12 21:54

  • [主持人] 马老师从汶川地震发生一直到现在三年的时间过去了,你都一直在写日记,我想问一下今天您的日记当中写了什么样的内容呢?
    2011-05-12 21:53

  • [主持人] 第一句就是好。
    2011-05-12 21:53

  • [主持人] 听您的声真给力。
    2011-05-12 21:53

  • [马楚青] 您好!
    2011-05-12 21:52

  • [主持人] 我们今天的第一位亲历者是一位退休教师,他叫马楚青。地震三年来他写了20万字的日记,最初记录自己的生活,后来开始记录援建的进展和周围人的生活,我想这个时候马老师应该是成为了一位不折不扣的记录者,而且就是记录身边发生的事情的这样一位记录者,现在就把马老师请进我们的直播间。马老师您好!
    2011-05-12 21:52

  • [主持人] 正如刘奇葆书记这篇文章第一句就说了,三年来从海地、智利到日本大地震不断的突袭世界,看看那些断壁残垣、骨肉相离的惨景,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的一幕浮现在眼前确实让人觉得悲壮与豪迈,苦闷与坚韧,感慨之情油然而生。我们在汶川大地震的时候更多是旁观者、祝福者或者参与他们的帮助者,但相信我们所有人来关注的是亲历者,因此在今天我们的《央广夜新闻》特别节目祝福明天当中更多请到这些亲历者们说说这三年当中他们的故事。
    2011-05-12 21:49

  • [主持人] 应该说这样的力量并不是说仅仅停留在字面上的,我们确实已经拥有了这样的一种实力,从这种可以说是毁灭性的灾难当中能够快速的重生,能够在短短的时间里面实现我们一次新的重新的起飞。
    2011-05-12 21:48

  • [马晓霖] 因为只有中国这样的文化传统,只有我们中国这种多年积累的高效率的行政方式才能使汶川以那么快的速度,那么高的质量,以那么好的效果完成了重建,它不单单是重建,而是一次历史的跨越。我看有关报道说,基础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加快了二十年,使汶川从震前的半落后的相对落后的一个状态一下进入了现代化的小康、类似小康的这种社会发展的阶段。我觉得这是一个只有在今天中国强大繁荣,而且是共产党领导下我们才有这样的条件和这样的能力实现这样一个中国式的奇迹。
    2011-05-12 21:43

  • [主持人] 为什么说是中国模式?
    2011-05-12 21:43

  • [马晓霖] 三年来应该说,我一直在关注灾区,从地震那一刻起我自己所在的博联社,我自己舍弃了去灾区现场采访见证的这种机会,在后方通过网站来报道灾区的抗震救灾,后来又发起中国第一次实名博客的募捐,最后在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名下建立博客基金,为汶川的灾区重建了一所小学。我想再往后面,一年、两年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会在不同媒体碰到这个话题,实际上我最关注的就是汶川,除了家园的重建,更多是他们心灵的重建,甚至比方说家庭的重建。当然现在通过各种各样的媒体报道来看,尤其是像刚才听完刘奇葆的这篇充满感情、站的很高的这篇文章,我觉得重建的速度、质量和重建的意义超过了我们的预期,使得我不得不站在另一个中国模式的角度来重审汶川重建。
    2011-05-12 21:39

  • [主持人] 其实相信刘奇葆走过的这三年是和咱们的四川人民和灾区群众一起走过的这三年,同时也是我们全国人民在关注灾区重建的这三年,我们今天《央广夜新闻》的互动话题想首先问一下今天特约观察员马晓霖:三年来您有没有在一直关注到灾区?关注到它重建的哪个部分?
    2011-05-12 21:38

  • [主持人] 听众朋友们,我们正在进行的是中国之声纪念汶川地震三周年特别直播,在属于《央广夜新闻》的时段当中为您带来的特别的节目,刚才我们也是非常,用我的话讲非常振奋的听过了刘奇葆书记的一篇文章,实际上当我们听到这个文章当中所涉及到的每一个段落、每一个词句的时候都会让我们在回忆那段过往的时候浑身充满了一种力量。
    2011-05-12 21:36

  • [主持人] 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为“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撰写的文章《炼尽黄沙自是金》:

      三年寒暑更替,三年秋去春来,我们走进了震后第三个“5·12”。

      三年来,从海地、智利到日本,大地震不断突袭世界,看着那些残垣断壁、骨肉分离的惨景,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的一幕幕不禁浮现在眼前。回首四川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苦难与坚韧,悲壮与豪迈,感慨之情油然而生。

      崛起危难的三年之约

      三年前,特大地震撕裂巴蜀大地。在山河破碎的1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痛失家园的上千万群众何以为家,何以为业?“三年基本恢复、五年发展振兴、十年全面小康”,“沧海桑田,再还人间一个锦绣巴蜀”,这是我们对灾区人民和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一诺千金,决战决胜的一场场硬仗在灾区打响。安置群众百日攻坚,仅3个多月就解决了530万户、1200万人的过渡住所问题,以最快的速度让受灾群众恢复了家庭生活;灾后重建千日奋战,克服重重困难,“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如期实现;发展振兴万米长跑,统筹推进发展产业、扩大就业、扶贫帮困和地质灾害防治,灾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因为有约,坚定坚强的力量在灾区汇集。灾区群众从废墟上站立起来,一砖一瓦建设家园。党员干部奋战在困难最多、危险最大的地方,用冲锋在前、舍生忘死的行动诠释着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在艰苦异常的极重灾区,18个省市的援建工作者不分昼夜、不知疲倦地奋战在一线,有的战友甚至永远长眠在这里。多少鞠躬尽瘁的情怀,多少夙兴夜寐的艰辛,多少披荆斩棘的坚毅,就这样创造了人间奇迹!

      三年之约,既是一份承诺,更是一份责任。今天,我们可以欣慰地向祖国和人民报告:灾后恢复重建基本完成,灾区经济社会迅速恢复,正在科学发展道路上阔步向前。

      脱胎换骨的涅槃重生

      重建的确创造了奇迹,在昔日山河破碎的地震灾区,现在已难以看到灾害的痕迹,处处是新面貌、新景象。这个“新”,不是原样复制的“新”,而是脱胎换骨的变化,是浴火之后的涅槃重生。

      曾经遭受重创的38个城镇,变成了魅力各具的风情城镇。异地重建的北川新县城,在胡锦涛总书记亲自命名的永昌镇拔地而起,文化广场上的《新生》雕塑传递着坚韧和希望。震中映秀镇已建成抗震减灾建筑博物馆,安德鲁、贝聿铭、周福元、何镜堂、吴良镛等国内外建筑大师在这里留下了精彩之作。茶马古道上的汶川水磨镇如诗似梦,被誉为“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成为今年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的开幕地,中外嘉宾无不为之赞叹,为之震撼。

      灾后新建的川西林盘、川北民居,与青山绿水和谐共邻。北川吉娜羌寨、茂县牟托村、绵竹年画村,凸显浓郁的地域风貌和民族特色。村庄新布局,村落新规划,民居新设计,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风貌与功能的完美统一,展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崭新景象,走出了一条现代化的乡村发展之路。

      科学重建,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实现了跨越发展。各类建筑不仅更加精彩,功能也更加完善。震后新建的3000多所学校、1300多座医院,设计科学、设施完善、设备现代,抗震标准一般都在8级以上。都江堰到映秀的高速公路震后一年建成通车,震后开工建设的成灌高铁已投入运营,成都到兰州、成都到贵阳、成都到昆明、成都到西安铁路和川藏铁路加快建设,“蜀道难”的历史正在改变。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油气化工等产业在震后迅速崛起,搬迁重建的新东汽蓬勃发展,进入世界一流行列。灾区重建不仅实现了“原地起立”,而且实现了“发展起跳”。一位台湾同胞说,四川救灾和重建,是“打断胳膊颠倒勇”。当地的群众讲,如今的灾区“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百姓”。

      凤凰涅槃,是更高质量的重生,是壮美生命的新旅。矗立在灾区的不仅是有形的建筑,更有无比的信心和力量。重生的天府依然美丽,震后的四川更加安全,正迎来更新更大的发展!

      焕然一新的幸福生活

      救灾,生命重于一切;重建,民生高于一切。失所者已安居,老幼者已有养,孤残者已得助,求学者已获教。这最令人欣慰!

      生活,在重建中重燃希望。“地震宝宝”从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将迎来三周岁生日。2860多名“再生育婴儿”平安降生,新的生命给失去孩子的家庭带来新的希望。地震造成的1400多名孤儿、孤老、孤残人员,生活也有了妥善安排,他们衣食无忧,快乐生活。一些在地震中破碎的家庭重组在一起,妻子有了丈夫,孩子有了妈妈,千百个重组的新家庭开始了新生活。

      生活,在重建中选择坚强。“芭蕾女孩”李月,在轮椅上实现自己的舞蹈梦想。青川“标语人家”石光武,用独臂挑起新的生活。被地震夺去双腿和左臂的黄莉,创办了“心启程”心理援助电话热线,用真情鼓舞他人的信念和勇气。还有灾区许许多多普通人,他们的坚定、坚强、坚韧,让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人民的伟大和生活的意义。

      生活,在重建中更加美好。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下,灾区群众有了新的就业机会,找到了新的生活出路。走进淳朴好客的桃坪羌寨,与篝火相映的是羌族儿女的灿烂笑容。走进游人如织的绵竹九龙镇,和桃李齐放的是乡村旅游的红火场景。走进茶尖吐翠的邛崃南宝山,随炊烟升起的是异地安置群众的幸福生活。三年重建,灾区群众不仅住上了好房子,正逐步过上好日子。

      穿越灾难,在创造中生活常青,未来生活也充满了希望,这正是我们所看到的人民群众最基本的追求。这种乐观、自信和豁达,让人们更加热爱生活、尊重生命,更加珍惜现在、憧憬未来。

      根深叶茂的精神家园

      多难兴邦,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一次次从灾难中崛起,伟大的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绵延不绝。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相伴相生的,是四川人精神的成长和品格的再造,我们不仅重建了一个物质家园,更是重建了一个意义深远的精神家园。

      在重建家园中,我们感受到了无疆大爱,得到了八方援助,同时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也熠熠闪光。“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青川受灾群众自建住房上的两条标语,喊出了灾区人民不等不靠、用勤劳双手重建家园的自信与豪情,是灾区以至整个四川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

      特大地震无法阻滞文化传承的脚步。我们有选择地保留了部分饱含悲情的地震遗址展示后人,努力将都江堰二王庙修葺如初,碉楼、羌寨等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妥善保护,文化产业带和藏羌文化走廊加快建设,内容丰富的各类文化活动,昭示着精神与文化重建的最新成果,也充分体现了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感恩奋进是一种特殊的精神力量。今日巴蜀大地,处处涌动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人民子弟兵、感恩全国人民的浓浓深情。灾区群众把感恩之情镶嵌在重建住房、学校、医院、道路的名字中,谱写在《因为有你》的歌曲里,镌刻在所有四川人的心坎上。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灾害、山东大旱,四川人民感同身受、千里驰援。感恩奋进,知恩报恩,已深深融进四川人的血脉之中。

      灾后重建的伟大胜利,是一段信念铸成的历史,是民族精神的标识。四川灾区,已经成为了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基地和展示中国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勃勃生机的窗口。

      三年间,四川从悲壮走向豪迈,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坚强的党,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有一个伟大的民族,还有一群坚韧不拔的四川人民!

      在震后三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谨以此寄托对逝者的无限追思,送上对生者的美好祝福。

    2011-05-12 21:24

  • [主持人] 今天,在震后三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再次撰文《炼尽黄沙自是金》,寄托对逝者的无限追思,送上对生者的美好祝福。
    2011-05-12 21:22

  • [主持人] 2009年,刘奇葆曾撰文《走过灾难的这一年》,那时,他感慨:灾后重建是原地起立,更是发展起跳,在白纸上画最美的蓝图,在废墟上建最美的家园。我们正努力实现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使得地震灾区居家有住房,上学有校舍,治病有医院,城镇有功能,水电有配套,连接有道路。
    2011-05-12 21:21

  • [主持人] 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感慨: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压不弯四川人民的脊梁;一场声势浩大的对口支援,迸发出灾后重建的“中国能量”,推动四川地震灾区跨越发展,从悲壮走向豪迈。这三年,对于年近花甲的刘奇葆来说:重任仍在肩,壮士不卸甲。
    2011-05-12 21:20

  • [主持人] 在这里,他们可以聊天、下棋、打牌、打球,还可以学插花、陶艺、字画,三年来他们渐渐走出阴影,也习惯了福利中心的生活。像这样,在汶川地震后得到照顾和援助、找到生活新希望的人非常多,他们说这些要感谢那些为他们辛苦奔波的人。
    2011-05-12 21:20

  • [主持人] 77岁的何强贵和63岁的廖方琼是一对在5·12汶川地震中失去子女的老人,三年前的大地震夺去了他们的儿子,还把他们的家夷为平地,从那以后他们夫妻俩就一直住在什邡市社会福利救助中心。
    2011-05-12 21:19

  • [主持人] 现在是北京时间21点02分,是5月12号的最后两个多小时,在经历了一整天的熙熙攘攘和感慨重温,此时,不管是身在四川地震灾区的人,还是牵挂四川灾区的人,夜色中的灯光会让我们感觉到更多的温暖。即将过去的这一天,依旧匆忙和充实。日出、日落的一千多个日子,从“活下去”到“更好活着”,从生活无着落的担心到锅庄广场歌舞尽欢,灾区处处是新建的住房、升腾的炊烟、阵阵的歌声和会心的微笑。我们关注他们的生活,我们关注他们的心理重建,他们用乐观告诉世人他们坚强,过去的生活都有痕迹,过往的心事都会成为记忆。今夜,我们一起再来叙一叙他们现在的生活,一起想一想他们未来的生活。中国之声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特别节目《祝福明天》今夜邀请了三位乐观的四川人,讲述震后三年,他们从灰白到有色彩的生活。
    2011-05-12 21:02

  • [主持人] 这里我们还要感谢四川邮政公司为这次直播节目特别制作了主题明信片,感谢中国电信四川分公司以及华为公司、中兴公司对本次节目的通讯支持,感谢听众朋友的参与。您还记得开头我们提到的那个北川羌族女孩马莙宜吗?这个5?12地震当天出生的北川孩子,今天整好3岁,让我们在这里也祝她生日快乐!让我们在小莙宜稚嫩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节目吧,让我们在歌声中一起祝愿地震灾区的朋友生活幸福,祝福四川更加美丽,祝福祖国明天更好!
    2011-05-12 17:10

  • [主持人] 今天节目最后,我们要送出今天最后一份特别的礼物了,这半个小时的获奖听众就是就是甘肃九泉这位手机155尾号9043的听众朋友,他说好在经受过大难的父老乡亲从悲苦中站起来了,我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我会在每年这个日子为灾区的同胞祈福,你们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加油!

    您获得的,是四川省旅游局提供的四川省境内免费二人“感恩游”。欢迎您,也欢迎更多的朋友亲身到四川走一走,领略一下美丽的四川,更亲身感受一下震区3年的变化。

    2011-05-12 17:09

  • [主持人] 好的,谢谢马老师!也祝愿您未来的生活有更多的精彩!马老师的经历,让我想到这样一段话,我们每个人既可以成为历史的记录者,也是它的创造者。3年,汶川地震灾区的点滴变化,不正是无数个像马老师这样对生活满怀希望、坚强、乐观、自信、智慧的人创造的吗?一本日记,看上去似乎是日常琐碎生活的累积,但凝聚起来,正让我们感到人性的质朴和温暖。
    2011-05-12 17:09

  • [主持人] 今天在我们的节目最后我们还想为大家请进一位普通的记录者,欢迎您马老师,和大家打个招呼。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叫马楚青是都江堰一名普通的退休教师,从地震发生第二天起,他坚持每天写日记,三年下来一共写了12本日记是吗?

     

      马楚青:是的。

     

      主持人:一共是20多万字,今天有没有带来一本日记让我们看一下?

     

      马楚青:我这个日记。

     

      主持人:我在这里替马老师先念其中一部分内容。2008年5月14日,正当受苦受难的人们处于极度绝望之中时,亲人解放军赶到了,医护人员见到了,消防官兵来了,救命的干粮和水也到了。同年11月23日,下午儿子马军来电报喜,2点42分王丽群为他生了一个乖儿子。时间过了一年,2009年5月12日,上午10点我和老伴来到景区公园大门口见到人流如织,车流如梭,很多人在这一天,地震一周年到景区来看一下,想看一下震后重新修建过的都江堰景区,另外今天还有两件大事值得记载,第一都印高速公路全线贯通,第二我国迎来了首个国家防灾减灾日。

     

      主持人:我知道马老师今天我之前听他们说,您有可能带来日记,后来听说这个日记被四川的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博物馆收藏的是吗?

     

      马楚青:是的,昨天捐献的。

     

      主持人:昨天捐献了,我不知道是不是在地震之前您就有记日记的习惯?

     

      马楚青:地震之前因为工作比较忙,还有我认为那段没有什么重大的事情,生活比较平淡,所以我就没有写日记。

     

      主持人:以前觉得没什么可记是吗?

     

      马楚青:对。

     

      主持人:我看到您第一篇日记是5月12号,它里面特别著名说它是5月13号补记的,为什么到5月13号这一天,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当时肯定非常的忙乱,非常特别的一个情绪的情况下,为什么会萌发记地震日记的想法?

     

      马楚青:地震,汶川“5·12”特大地震是让人终生难忘的一段历史。我什么时间想起是当天的晚上,暴风雨袭击都江堰,我们又受到另外一种,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当时想这是一段重要的历史,应该把它记下来,记下来初衷有两个,第一想把这段历史完全的记录下来,今后地震多年也好,可以翻一翻,回忆回忆,这是一个。第二个就是我们想把这个历史记下来以后,流传给子孙,让他们今后翻一翻看一看,特别是小孙子,是地震出生的小孙孙。

     

      主持人:特别想以后给他看一下。

     

      马楚青:长大懂事以后可以看一看这段历史。

     

      主持人:看他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期蕴育然后诞生的。

     

      马楚青:是的,怎样在地震中孕育,地震中诞生的。

     

      主持人:我注意到您最初记这个日记的时候,大多是记家庭的一些经历后来慢慢开始记录周围的人,记录周围的变化,记录对你的帮助,记录在板房里的一些生活,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些变化?

     

      马楚青:开始比较简单,后来想记一下地震发生以后强震大家是怎样从地震中走出来的。

     

      主持人:很朴素的想法。

     

      马楚青:这以后我儿子和我老伴看过我几篇日记感到很感动,我的儿子就跟我提了一个建议,应该把你的视野放宽一点,应该看到整个都江堰,看到整个灾区的变化,把它记下来,这样今后看的就更有感觉。

     

      主持人:比如翻看您的日记,您自己比较有感触的是哪几段?

     

      马楚青:有感触的是第一段,就是第一天记的日记,这是终生难忘的。

     

      主持人:这是一个起点也是一个转折点。

     

      马楚青:第二点就是困难的时候,受到了老同学多次的邀请,亲自接我们到那儿去避难,那段时间的温馨生活,全家人都是终生难忘的。

     

      主持人:记住了好些人对你的帮助。

     

      马楚青:对。第三段就是摇号分房,分到房子,这是非常感动的。

     

      主持人:就在昨天您的日记被成都“5·12”抗震救灾纪念馆珍藏了,您打算继续记下去吗?

     

      马楚青:对于地震的珍藏我是想过的,捐给国家,更有寓意,另外今后记不记我想休息一段时间,的确这三年太辛苦了,休息一段时间一个是照顾照顾老伴因为老伴在地震中受伤了,得了很多病。第二个是带上孙孙,享受天伦之乐,以后日记就叫做生活日记了。

     

      主持人:生活日记,不再是地震日记了。

     

      主持人:好的,谢谢马老师也祝愿未来你的生活有更多的精彩。

     

      马老师:感谢你们。

    2011-05-12 17:08

  • [主持人] 今天,在我们节目最后,我们还想为大家请进一位普通的记录者,欢迎您,马老师!马老师叫马楚青,是都江堰一名普通的退休教师。从地震发生第二天起,他坚持每天写日记,三年下来,十二本日记总共二十多万字,记录下灾区三年来的全新蜕变。
    2011-05-12 17:05

  • [片花] 亲历毁灭到见证重生,中央台军事记者梁永春用他手中的话筒记录着灾区重建,重生的每个真实季节。

     

      梁永春:三年来我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这里,我看到映秀镇黄家村的连富燕(音)是怎样在2008年冬天的寒风中一砖一瓦盖起新房,我目睹了北川县人武部的郑植耀是怎样从失去所有亲人的痛苦中重新站起来,成为灾后重建的领头人,是的,他们都是普通人,但地震灾区涅槃重生的历史正是由他们一笔一划书写的。

     

      成都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孙静,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透过电波将消息传递给慌乱中的成都人,用声音温暖安抚受伤的心灵:孙静:这三年来很多人问我带来什么了,我成熟了,那一刻我看见人间最美的东西,最感动的东西,但是谁也不可能不愿意用突如其来的事情来看到这些,但是既然那个时候看到了,就永远都记在心里了,这三年,用这种美好的东西鼓励自己在成长。

     

      汶川地震第二天中央台记者王亮第一个赶到灾区采访,三年来他始终牵挂着受灾群众,期盼他们幸福生活。

     

      王亮:三年的时间里面我曾经五次重返四川地震灾区采访,这期间最让人牵挂的还是灾区的人们,罗曼罗兰曾经说过,生活当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即使过去了1100多个日日夜夜,中央台记者朗峰蔚依然无法忘记那个鲜活的生命在他眼前渐渐消逝。朗峰蔚:去年的今天我接到了一个电话,他来自和我当时共同救援的一位医生,聊着聊着他哭了,还是忘不掉那个没有救活的生命,生命是有价值的珍贵,不仅对自己,对别人也是。

     

      资深媒体人曹景行先生在2008年再去采访时写下珍贵的震灾日志,字里行间充满对灾后加强守护家园的汶川人崇高的敬意。曹景行:如果有机会再去的话我希望是到他们重建起来农家乐的地方,比如他们的年画村,新画出来的画是怎么样的,我想看到他们的新生。

    2011-05-12 17:06

  • [主持人] 在我们谈到有关汶川特大的地震的记忆时,我们不能不提到媒体人对这场灾难的纪录。这3年,我们既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的亲历者,也是这场艰难挑战的参与者;是灾难的记录者,也是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的见证者。这3年,每一次到震区的采访,对震区的关注,又何尝不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呢?
    2011-05-12 17:04

  • [记者] 陈芬芳在支教日记中写道:“生命中无法忘却的东西往往是别人眼中十分平凡的点点滴滴,在营盘小学支教的每一天却都能永久的铭刻在心底。山区的孩子特别纯真!他们的眼神看起来特别清澈!而正是这些感动,成了支撑我最大的动力,我的学生就是我的一切。”
    援建任务结束后,徐世卿和陈芬芳返回了浙江。不久前,在“512”三周年之际,徐世卿作为3位浙江援建者代表之一又重返了夫妻俩同甘共苦过的那片土地。徐世卿说,看着灾区的变化,心里充满了喜悦:“我看到当地组织实施的一些中央起建的项目也已经完成了,加上我们浙江以前对他们援建的项目,整个青川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浙江对他们援建的产业项目已经发挥造血功能了我就祝愿他们,祝愿营盘人民今后的生活更加美好。”
    2011-05-12 17:04

  • [记者] 2009年3月陈芬芳于来到营盘乡小学担任三年级的语文教师及班主任。学校在山上,吃住在山下,陈芬芳每天必须6次爬上爬下。考虑到学生的基础比较差,有的甚至连自己的姓名都还不会写,每天下午放学后,她都坚持留下来给学生补课,有时还要拉徐世卿一起过去帮忙。靠着强烈的爱心与责任心,一学期下来,班上学生的成绩大幅度提高。夫妻俩的一举一动,让当地老百姓非常感激:“当地老百姓和孩子对我们特别的尊重,到他们家去,就像贵宾一样招待我们,家里有什么好吃的花生、核桃都拿出来给我们吃。学生家长也一样,第一个学期支教结束后,他们都拉着我的手不让我走。”
    2011-05-12 17:04

  • [记者] 营盘乡位于四川省青川县东北角,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是四川省唯一不通公路的乡镇,所有重建材料都要依靠轮渡运输。“交通不便、通讯不畅、余震不断、经常停水停电”,重建的难度远比徐世卿想象中要大很多:“到我们那里都是要经过轮渡的运输,我们指挥部四个指挥长曾经有一次差点在白龙湖全军覆没,这一点我印象很深刻。建材组织困难,当时是正处在建设的高峰期,各地都在建,建材供应很紧张。包括沙子,砖头都要我们起早摸黑去排队排在那里等。”
    援建过程中,徐世卿与陈芬芳经常互通电话传递思念,渐渐的,陈芬芳也对营盘乡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前往营盘支教的想法也冒了出来:“他每次打电话发短信什么都跟我说,关于这边的情况,这边的孩子也挺不容易的,正好浙江有个支教活动,所以我就主动报名过来。”
    2011-05-12 17:03

  • [记者] 徐世卿和陈芬芳,一个在临海市委办工作,一个在临海汛桥中学任教,2008年,热恋中的两人正在准备结婚,突如其然的“5.12”特大地震深深牵动了他们的心。8月底,市里要选派干部入川援建,徐世卿在第一时间提出申请:“当初心情是比较复杂的,但是她还是比较支持,但就跟我讲了一句话,就是先把结婚证领了。”
    2008年9月2日,这对伴侣匆匆领完结婚证后一个小时,徐世卿就随援建队伍启程奔赴灾区:“正好那一天是结婚登记日,他连家里面都没回,就直接上车去灾区,这种感觉……反正心里感觉挺难受的。一下子空荡荡的感觉。就剩下我一个人。这个眼泪不知道怎么出来的。”
    2011-05-12 17:02

  • [主持人] 四川省青川县营盘乡是浙江省临海市对口援建的乡镇,两年多的时间,一对来自临海的80后夫妻先后奔赴灾区,一个建设、一个支教,他们将彼此之间的爱情和对灾区人民的爱心深深融在了一起。来听中央台记者张国亮、浙江台记者袁奇翔的报道吧:
    2011-05-12 17:01

  • [记者] 三年期间是北京为了支援我们,把我们的产品卖到北京去;三年以后,应该是我们的产品应该是北京的市民能够真正喜欢上。
    2011-05-12 17:01

  • [记者] 尽管震后援建的时间定为三年,但同医疗、教育一样,北京和什邡两地商贸合作并没有就此终止。目前什邡农产品在北京年销售额已达1亿元,据什邡市商务局局长李勇介绍,未来三年,什邡农产品将继续免除入场费、上架费,进入北京物美、家乐福等超市销售。而他更希望,什邡产品能够依靠自己的品质,在北京站稳脚跟:对口援建不是马上就完了嘛,完了以后那我们怎么办,北京商务委率先签署了一个协议,北京继续对我们农副土特产品进京给予后援建。
    2011-05-12 17:01

  • [记者] 在什邡外国语学校,记者看到,门前的标牌已经更名为北师大附属什邡外国语学校,在教室中,课桌上摆放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教材,这也是什邡市唯一使用北师版教材的学校。通过三年援建,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是崭新、坚固、安全的校园,还有北京先进的教育理念。在智力援建项目中前往北京参加培训的教师王洁,开始关注学生的心理:去北京学习以后,每一个学校它都有心理教室,现在我们在这一块儿也特别注重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更关心学生的心理。
    2011-05-12 17:00

  • [记者] 离开人民医院,记者前往什邡外国语学校。当车平稳地行驶在北京援建的道路上时,大家不会想到,这里使用的沥青是和北京长安街一样的沥青,更不会想到,在平坦的路面下,埋藏着价值20亿元的宝藏。北京援建指挥部副总指挥金焱解释说,这些宝藏,就是已经铺设好的各类市政管线:所有的市政管线,水、电、气、热、通信,就是现在市政管线需要的,我们全把它埋进去了,我们没有搞更多的标志性的大楼大厦,把20多亿扔在地下是看不到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什邡未来五年、十年,二十年的发展。
    2011-05-12 17:00

  • [记者] 目前,通过援建,什邡人民医院在硬件上已经达到国内领先。在医疗技术上,通过和北京安贞医院、同仁医院、儿童医院这些三级甲等医院建立合作,共享医疗技术资源,提高医疗水平。什邡人民医院院长陈荣久:我们是依托类似安贞、朝阳他们的科,来辅导我们的科。最终的目的还是为老百姓提供便捷的服务,避免现在老百姓看个病,上成都去了。基本上现在所有的检查,在我们什邡市人民医院都能做。
    2011-05-12 16:59

  • [记者] 上周六,80多岁的奶奶刚刚在北京援建的四川什邡人民医院进行心脏支架手术。记者到来时,来自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大夫——聂斌,正在检查邓奶奶的术后情况。邓奶奶的女儿说,以前,真的不敢把这样的手术放在一个县级医院来做。
    女儿:说老实话,我母亲这个病放以前,绝对不敢在这儿做。我们很清楚,我们是什邡本地人,知道这个是北京援建,设施全部是最新的,而且有外来的医疗支持,全部是他们的技术、他们的人员,全程跟进,亲眼所见,我们现在很放心在这儿做了。
    2011-05-12 16:59

  • [主持人] 我是成都人民广播电台的主持人金浩。3年来,其实我们很多人一直都在关注地震灾区的点滴变化。我们看到,一所所新修的学校、医院拔地而起,一座座村民新居纵横林立,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幅震后大地上的锦绣新蓝图……什邡是汶川地震的极重灾区,在北京的对口援建下,这里已经被建设成为一座靓丽的新城。来听中央台记者马喆从什邡发来的报道:
    2011-05-12 16:58

  • [主持人] 北京时间16点07分,欢迎大家继续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和成都人民广播电台FM99.8、FM105.6并击直播的汶川特大地震三年特别直播温暖记忆。我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主持人郭静。
    2011-05-12 16:58

  • [主持人] 黑龙江河港手机198尾号008的朋友说,今天是汶川地震三周年纪念日,回首往日我们穿越灾难,崛起危难,展望未来,浴火重生的汶川,一定会创造人间奇迹,祝福您,汶川,祖国。在我们的新浪微博上,一位网友署名叫“翠翠”她说,阳光总在风雨后,汶川加强,全国人民都在关注你们祝福你们,祝福你们的明天更美好。这半个小时我们获奖听众也已经产生了,就是刚才那位上海的手机138尾号是0109的朋友,您获得的是四川省旅游局提供的特别礼物,四川省境内免费二人感恩游,也欢迎您到四川,比如说到都江堰这个美丽的城市,这个上海援建的城市来看看这里的三年变化。一段广告之后继续温暖记忆的特别直播。
       
    2011-05-12 16:58

  • [主持人] 非常感谢周院长,我想这么一个案例,这么一个项目其实也是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新的课题,非常感谢您,我们也是希望以后都江堰在你们的设计当中能够越来越美,也生活的越来越宜居,谢谢您,再见!现在您听到的是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特别直播温暖记忆,我们很多听众发来短信,我们来看一下我们的短信平台,上海手机138尾号是0109的朋友说,三年前我上大四,消息突如其来牵动人心,捐款默哀我们心手相连,三年过去了,四川的父老乡亲们现在你们好吗?我从今天早上10点开始一直收听中国之声的节目,不管是重生还是回忆,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祝福灾区,祝福四川。
       
    2011-05-12 16:57

  • [周俭] 第三个考验就是要跟自然环境结合,就是当地的地脉,刚才也说到了水、树、灵坛,我们怎么样充分的利用和保留好,这是从三个方面来想的。
    2011-05-12 16:57

  • [主持人] 第三个考虑是什么?
    2011-05-12 16:57

  • [周俭] 对。人脉就包括生活习惯了,当然都江堰的生活方式和上海完全不一样,所以我们也是从这个角度来想,我们不能够为都江堰移植一个上海的模式,上海的生活方式过去,而是要切实考虑到都江堰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和当地的文化。
    2011-05-12 16:56

  • [主持人] 包括老百姓的生活习惯相结合。
    2011-05-12 16:56

  • [周俭] 第二个方面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必须要和,不是自己享受的多样性,而是说和当地人脉,和当地。
    2011-05-12 16:55

  • [主持人] 这是第一个方面。
    2011-05-12 16:55

  • [周俭] 对的,从城市发展结构来讲,这个地方已经成为城市四个主三辅里面的一个副中心,位于北片区的,从这个角度去考虑的,从这个角度考虑,我们怎么打造成这么一个副中心,使它成为今后城市北区发展的一个动力源呢?我们想这样来想到,目标是这个目标,至于怎么做呢?我们从总体的规划里面来讲,刚才张玲记者也提到的,怎么样按照一个小的城市来建设,新城镇不是一个简单的居住的功能区,一个简单的居住功能区不能够起到一个发展引擎的作用,它只是依附在其他的发展引擎上面生长出来的东西,我们这里要制造一个新的引擎,所以作为一个小城镇,新城镇来讲,我们看到很多城市的中心,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多样性,它一个单一的功能是不行,需要一种多样性,这个多样性是怎么来做呢?我们是从三个方面来考虑,第一个方面就是功能的复合型,它要营造一个生机勃勃的活力,市中心是城市活力当中活力最强,最繁华的地方,大家都愿意去的地方,这样一个地方不仅仅要去居住,还有就业和消费要结合在一个空间里面。
    2011-05-12 16:54

  • [主持人] 你想说的意思是这个地方可能今后成为城市的副中心区对吗?
    2011-05-12 16:54

  • [周俭] 当时设计的这个案例,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当时我们在考虑壹截取这个项目,它是一个规模比较大,和一般的小区规模大一点,大概有现在一般的安居房,都江堰其他安居房小区的两到三个这么大的规模,照理说按照这样的规模一共是28万平方米的住宅,2961户这么一个规模,按照一般的说法,它最多也就是3-4个小区就把它做完了,但是我们认为灾后重建包括上海的援建它不是一个仅仅是输血的功能,它应该为都江堰营造一个自我造血的机制,也就是说我们跟指挥部,跟都江堰政府合作,大家一起商量怎么样把我们灾后重建输血的措施变成一种真正的都江堰能够自我循环,自我生产的造血机器,从这个角度来想的。具体到壹街区我们分析了一下整个城市的一个发展的未来,因为总体规划,灾后重建总体规划也是同济大学做的,所以我们情况比较了解,而且又看到壹街区选址的位置,我们认为它今后应该是成为城市北区,都江堰有很多区域,它的扇形发展之后中央是一个靠近鱼嘴,渔产地。
    2011-05-12 16:53

  • [主持人] 周院长,你好!这次到都江堰,我听到一个说法,大家说灾后重建让都江堰的发展进程跨越了10年。提到灾后重建,很多人可能想到的就是重新修一些房子,但从壹街区这个案例来看,灾后重建绝不是这么简单,你们更注重的是通过重建,全面提升城市功能。能不能结合壹街区这个案例,说说你们当时的想法?
    2011-05-12 16:53

  • [主持人] 听到张琳绘声绘色的描述,我们也对壹街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究竟谁是项目的设计者?当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设计考虑?我们马上连线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周俭,他,正是壹街区的主设计者。
    2011-05-12 16:53

  • [记者] 

    对,这里住的都是都江堰在“5·12”地震中那些房屋受损不能入住的受灾群众,他们都是通过摇号分配到这里的房子。按照壹街区的一个总体的设计,它是可以满足城区8000户约2.5万人的灾后安置的需求,目前可以说是已经有2500多人已经入住到这样一个花园般的小城区里面了。

    2011-05-12 16:52

  • [主持人] 设施如此完善的地方,能够容纳多少人居住?他们都是都江堰的受灾群众吗?
    2011-05-12 16:51

  • [记者] 好的,说到壹街区给人最初的印象就是配套完善而且漂亮的如景区花园一样的小城区,说它配套完善是因为这里不仅有15个居住小区,还配建了都江堰、妇幼保健院、小学、幼儿园、菜市场、超市以及数码通讯店等,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壹街区的中心广场,在广场旁边还设置有工人文化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妇女儿童中心,我身后大片的水景旁边是体育公园,左手方向是图书馆和文化馆,可以说设施非常完善,而且说到壹街区的漂亮是因为你在这里不仅能够看到川西的坡屋顶,上海弄堂这种老建筑的拱门这样的一个川西风格加海派元素的特色的建筑,而且像灰紫、暗红、黄色各种颜色也是非常和谐多样,还有特别利用原来一些厂房,车间创意设计的一些设施也是非常具有它独特的特色,而这些建筑与建筑小区与小区之间是由22条综合交错的大街小巷自然的分割开,这也是它的特色,因为这些街巷是互相连通的,像上海弄堂式的街巷,让咱们小区的居民去图书馆学校这些地方几分钟步行就可以走到。刚才还有细节特别让我感动,刚才我是到了一个这个里面的一个紫竹院小区,我发现这里通往每个楼栋单元和设在小区中心的休闲广场的道路都是这样一个缓坡设计,就是没有这种城市小区常见的台阶,也就能够让这些因为地震造成肢体残疾的居民在这里也是能够无障碍的出入,所以说这种人性化的设计也是让壹街区更加与我们平常见的住宅小区特别不一样。
    2011-05-12 16:51

  • [主持人] 没来过都江堰的人对“壹街区”可能不是很了解,你能不能给我们大家描绘下你眼前的“壹街区”是个什么样子,它和普通的住宅小区有什么不一样?
    2011-05-12 16:50

  • [主持人] 今天我们所在的都江堰,对口支援的省份是上海。现在,成都台记者张琳正在都江堰最大的安居项目——壹街区采访,我们马上连线她:
    2011-05-12 16:50

  • [主持人] 震后37天,国务院就制定了对口支援方案,按照“一省帮一个重灾县”的原则,山东—北川,广东—汶川,北京—什邡,上海—都江堰……来自东部和中部地区的19个省市与四川18个重灾县以及陕西、甘肃重灾地区结成了对子。“把北川当作山东的一个县来建”、“都江堰就是上海的第20个区”,“对口援建是检验东部各省综合实力和政治觉悟的窗口”——原来相距遥远的两地,从此手足相连。
    2011-05-12 16:49

  • [主持人] 现在你到震区来看,会发现,曾经山河破碎、满目疮痍的灾区,如今面貌一新,焕发着勃勃生机:平坦的马路、敞亮的学校、整洁的园区、真诚的笑脸……而这些都是援建大军三年来用无私奉献树起的一座座丰碑。
    2011-05-12 16:49

  • [主持人] 其实有时灾难不仅仅是灾难,它也是一笔特殊的精神财富。它在折磨我们的同时,也教给我们平时难以学到的一些东西。正是在面对灾难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个个普通人挺身而出,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它穿越废墟,让受难者坚强,让悲观者前行!
    2011-05-12 16:48

  • [记者] 设备、技术,甚至流程,送到灾区,或者就地教学,这份“援建”涉及灾后康复的庞大人群,还有逐步恢复的漫长时间。张安仁是整个成都军区总医院对地震灾区伤员接触最多的人,这位当了一辈子大夫的老专家,却说这三年,才是他从医观念转变的三年。

     

    张安仁:我们想收获什么?其实回过头来看,收获的是地震伤员给了我们强大的自强不息的力量,医务工作也要做得更好。

    2011-05-12 16:47

  • [记者] 帮带甚至细化到对医院流程的细节改进,仅仅现在,同时在成都军区总医院进修的灾区基层医生就有四十多个。来自绵阳江油的妇产科大夫未欢来进修还不满两个月,她所在的医院正不停迎接震后重组家庭和再生育宝宝的降生。
    未欢:今天是白班,挺忙的反正。科里的大夫都对我们特别好,把我们当自己人,没有因为来自基层医院就歧视你,很快就融入了。
    震区的医院都亟需康复科的建设,孙守君来进修的任务就是把康复的理念带回广汉市所在的医院。孙守君:对一个病人,从他到门诊,包括来住院,考虑的问题比较多了,面也比较广了。
    2011-05-12 16:47

  • [记者] 成都军区总医院是512强震中距离震中最近的大型军队医院,在这里就诊的伤员近万人,像马志杰这样,不停得到大夫们回访的危重病人不在少数。一面是医院直接救治,一面是把触角伸得更远,医院医疗部主任李勇用他们的“术语”把这叫做“帮带”。

      李勇:我们先后和灾区的帮带医院建立了援建、培训机制。目前灾区已经有70余家作为我们医院的辅导医院,重点主要是在灾区,我们给它培养人才、输送技术,提高救治水平。

    2011-05-12 16:46

  • [记者] 说话的人,是成都军区总医院康复科主任张安仁,电话那头,是在地震中高位截瘫截肢的小伙子马志杰。没有任何寒暄,张主任说,三年,已经足够让医生和地震伤员们成为自己人。
    张安仁:现在就像是家里亲人这种说话,隔一段时间没听到声音,就打电话问问,他也打电话发短信给我。主动交流交流。现在已经是弟兄。
    见到张主任,马志杰也赶紧对着话筒表达和医院的感情。马志杰:他就像我的长辈,康复科那些其他的医生护士,就是兄弟姐妹,那种感情已经融到一块儿了。
    2011-05-12 16:45

  • [主持人] 震后3年,人们说这是援建的里程碑。但事实上3年对很多援建工作来说,只是刚刚开始。震后灾区,伤员治疗恢复是长期工作,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用自己的方式续写着“援建”二字。中央台记者王娴前两天探访了成都军区总医院,来听她的报道。
    2011-05-12 16:44

  • [记者] 据了解,有关部门正在考虑,把另一批建设项目也交给军队完成。成都军区空军某工程总队总队长曹定国少将表示,虽然灾区三年重建规划已经结束,但是对人民军队来说,援建任务没有终点。
    今后只要灾区人民需要,我们随时听从他们的招唤,不计条件,不计报酬,不怕吃苦,保质保量,圆满完成,交一个合格满意的答卷!
    2011-05-12 16:44

  • [记者] 从援建学校、医院到居民小区,任务一项接一项落在了这支部队身上。为了在震后3年内保质保量完成好援建任务,只有夜以继日。成都军区空军某工程总队士官刘师已经两年没有回过广东老家了。
    刘师:7点半左右就要上班,中午不休息,晚饭吃过之后直接上到12点,有时到2点,说不准。
    记者:一天得干多少小时?
    刘师:平均下来最起码要13个小时。我们很想帮他们早点把房子修完,让他们住上新家。我们把房子修得结实一点,好一点,让他们住进去心里踏实!
    2011-05-12 16:44

  • [记者] 龙门山的老百姓算了一笔账,在军队援建的这些工程项目中,群众都是最大的受益者。
    郭闯:空军这次给我们修这批房子,成本突破了2100元,老百姓得到了大大的实惠。
    记者:就是说,实际上老百姓需要出的钱比成本还要低?
    郭闯:低得多嘛!低了600块左右嘛!所以说老百姓得到了实惠,心中非常感激,就向我说:一定要向空军请功!有一百多户居民自发地要求我组织一下,为他们写感谢信。两个小时,一百多户全部按了手印。
    2011-05-12 16:43

  • [记者] 社区党支部书记郭闯说,军队援建的居民楼,是免检工程:当初我们都成立了质量监督小组,对空军的施工进行监督,到每个工地进行查看。看到空军的同志们在那里昼夜施工,加班加点。基础怎么起来的?一栋栋房子是怎么起来的?钢材用得怎么样?没多久这个监督小组就自然解散了。老百姓有句话:一百个放心。就这个!
    2011-05-12 16:42

  • [记者] 3年前地震刚发生的时候,就是这支部队第一个开进到这里,为老百姓打开了生命通道。在接到灾后援建任务后,他们二进龙门山,先后帮助群众新建起学校、医院和镇政府的临时办公区。这次承建的居民小区位于山坡边、河滩上,工程负责人王炯说,他们最注重的是工程质量:为了防止滑坡,我们投入300多万搞了边坡治理,全是钢筋混凝土打起来的。我们自己增加投资,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我们的设计强度是抗8级地震。
    2011-05-12 16:41

  • [记者] 在四川地震重灾区彭州市龙门山镇的白水河社区,由空军某工程总队援建的山水家园生态小区这两天正式交工,1千多户在地震中失去住房的群众拿到了新房钥匙。社区居民黄平良:在彭州市范围内,我们的这些房子无论从外表上还是质量上,都堪称第一流!老百姓对这件事相当满意!
    2011-05-12 16:41

  • [主持人] 许多灾区百姓一定不会忘记瓦砾堆下、绝望中看到的第一张救援战士的脸,不会忘记战地医生细心的包扎,也不会忘记那年夏天欢送救援部队时的依依惜别之情。3年来,许多当初的救援部队依然在用实际行动帮助着灾区人民,来听听中央台记者梁永春的报道。
    2011-05-12 16:40

  • [主持人] 你看当初的志愿者,对震区百姓的援助依然在继续。提到汶川地震,人民子弟兵无疑是给我们许多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人。当时,15万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民警、消防民警和特警,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指挥下,克服重重险阻,向灾区挺进。徒步急行军,摩托化开进,空中投送……这不是一场战争,但却是一场如同战争一般气壮山河的生命突击。
    2011-05-12 16:39

  • [记者] 上海奶奶沈翠英说,基地的猕猴桃明年就可以上市,产量可达每年1000吨,价值在1000万以上;李小韩说,现在最记挂的是自己辅导的北川中学学生马上要参加高考;唐山人宋志勇的“宋志勇农民合作社”,几年来已经为志愿者服务提供资金一百多万元。三年,他们都没有停止。
    2011-05-12 16:38

  • [宋志勇] 起初的时候,还一直喊我是宋叔叔,但后来呢就管我叫宋爸爸,甚至有很多的时候,他们象跟父母一样跟我撒娇呀,调皮呀,有一个孩子,当他父母接他回家的时候,他跑回来不想走了,母亲又带他走,他又跑回来搂着我跟我说了一句话,说叔叔你做了这么多好事,我们一定记住你.
    2011-05-12 16:38

  • [记者] 汶川地震三周年,许多人再次出现在灾区,为纪念,志愿者宋志勇的忙碌也是为了这个,他想给自己的四川孩子们准备礼物,人数众多,耗时不少。2008年6月,结束汶川抢险救援的宋志勇带着240多名灾区的孩子回到了他的家乡玉田县免费学习生活。
    2011-05-12 16:37

  • [李小韩] 我就和他们(灾区的人)道歉,觉得自己回来晚了,但是他们就鼓掌,说只要回来了我们就觉得鼓舞,我就很感动。
    2011-05-12 16:37

  • [记者] 毕业以后,李小韩回到北京,和朋友一起创业,他总说自己的精力有限,只做了很少的事,让他忘不了的,是四川人对志愿者几乎倾心的感激。
    2011-05-12 16:36

  • [李小韩] 

    很多事儿没有做好,比如说我想把这个钱搞多点儿,给当地更大的帮助,我还把我的“助学”方法好好大规模搞下去,通过远程的一对一或多对一教育,但是发现其实没有那么多精力。

    2011-05-12 16:36

  • [记者] 自己获益最大,他总是坚持这么说,在四川的近一个月,20岁的李小韩在都江堰、在什邡,帮助国际救援者提供翻译、找人、挖掘、给孩子们上课、过六一,他把自己在四川的每一天用个人博客记录下来,被国内媒体报道,被美国一家华人报纸连载,在灾区成为“名人”的这个小伙子短时间内获得了大量委托捐款,他为8000美元的资金设计了发放方案,为孩子们在北京寻找助学者,提供远程辅导,把这件事尽力延续,但做的过程中难免遗憾。
    2011-05-12 16:35

  • [李小韩] 影响或许分两种,一种是拿个刀子,这辈子永远有个刀痕;另一种影响是在你心里种个种子。做志愿者这件事情对我的影响应该就是两种都有,给我种了很多种子,当时没有感觉,其实这个感觉经常跳出来。
    2011-05-12 16:34

  • [记者] 李小韩是汶川地震时从海外回国救援的志愿者,但李小韩不是真名,他说这是当时志愿者同伴对他的称呼,让他最喜欢。不用真名,也是三年之后他再次接受采访的条件。
    2011-05-12 16:34

  • [记者] 人们在街巷谈论着上海奶奶的善举时,大部分人或许还不知道她的相貌,而沈老师说自己的善举也是受到其他志愿者的感染,地震发生之后,在灾区的志愿者有多少人,并没有精确的统计,官方志愿者平台的报名和派遣人数早已超过百万。
    2011-05-12 16:33

  • [沈翠英] “我从08年成立公司到现在,我是不拿公司一分工资的,也没有报销过一个电话费。每年都在亏,到现在第三年了,第一年亏得很厉害,第二年已经亏到它的五分之一了,今年第三年,我相信应该持平或者应该有赢利了,我有信心做好它的。”
    2011-05-12 16:33

  • [主持人] 四川人至今记得一个“上海奶奶”,上海退休教师沈翠英捐出一套140余平方米的住房,拍卖所得450万元全部捐给了都江堰柳街小学。“我出生以来,第一次看到这么个灾情,地震发生的一切都在身边发生一样,我们从小长大也受了国家的帮助,政府的帮助是不少的,所以我一直记在心里,我就想,我身边拿得出最值钱的东西就是这套房,所以我把最值钱的东西拿出来了。” 上海奶奶卖掉了房子,接下来的行动更有点扎根四川的意味,真后三个月,沈翠英就和几个爱心人士一同创立了公司,从都江堰收购猕猴桃,在上海销售。她的爱心猕猴桃几经波折,直到今年才盼来销路的转机。

     

     
     
    2011-05-12 16:31

  • [记者] 汶川地震的志愿者或许最难让人辨认,在突发的环境下,很多人没有制服,没有统一行动,以各自的方式。
    2011-05-12 16:31

  • [主持人] 我同意。这些志愿者无论年龄大小,无论哪个民族,无论来自何方,所有的志愿者都坚守一份信念和热情,这就是:用点点滴滴的行动,为灾区同胞搭建起值得依靠的肩膀。来听听中央台记者王娴、杜震、成都台记者王恒、河北台、唐山台记者关于志愿者的记忆吧。
    2011-05-12 16:31

  • [主持人] 除了四川本地人的守望相助外,我记得当时大概有10万志愿者乘火车、搭飞机、赶汽车,从四面八方赶来。在救灾现场,在板房学校,在医疗点,地震灾区的各个角落都活跃着这支无私奉献爱心的力量。很多人都说,中国志愿者队伍的活跃、成熟,正是从汶川地震开始的。
    2011-05-12 16:30

  • [冯光智] “如果说是在5·12以前让我选择,我可能不会选择出租车行业,但在5·12以后,出租车做了很多公益活动。现在让我选择,我愿意留在这个行业。就是因为现在出租车驾驶员的精神面貌,大家可以为了公益放弃很多东西,包括去年我们组建了出租车的志愿者队,不到一年时间我们招募了300多名驾驶员、出租车行业(人员)包括乘客,献血一共献了12万毫升。”
    2011-05-12 16:30

  • [记者] 那场令人感动的救援已经深入成都“的哥”内心。今天你到成都,如果在中心城区乘坐出租车你会发现,所有的出租车上都贴有一大一小两颗相依的红心——“红标·成都”的Logo,成为了成都一道流动的爱心平台。冯光智和他的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从5·12开始,走上了一条更长的公益路,也感染了更多的有心人:
    2011-05-12 16:29

  • [记者] 其实,就在赵国成他们赶赴震区救援的同时,许多没有赶赴灾区的成都的哥,也在尽自己的力量参与救援。“的哥”冯光智是成都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的队长,地震当天晚上,他把自己的手机号码通过电台公布出去,呼吁市民通过他这条“献血热线”,献血救人。
    2011-05-12 16:29

  • [赵国成] “我当时去的时候在高速路上哭过一次,流了眼泪,因为看到我旁边身后有很多的出租车师傅这么快速、很统一而且是自发地到达都江堰。哇,因为出租车都是打着应急灯、有顶灯,真的是一个生命的彩带,全是顶灯,看不到边,很壮观很壮观,这是我第一次流泪的时候。到了蒲阳镇,我看到当地老百姓的情景,下大雨他们没有雨伞,没有任何可以遮雨的地方,他们说了两句话我很感动,他们说“成都的哥来了,他们来救我们来了”,当时我又流了一次泪。
    2011-05-12 16:28

  • [记者] 赵国成是成都蓉城出租车公司的驾驶员,3年前的5月13号凌晨,他就在成灌高速那统统闪着应急灯、浩浩荡荡的生命救援队里。时光如梭,说起三年前的这一幕,赵国成仍然记忆犹新:
    2011-05-12 16:28

  • [主持人] 我要告诉你,继那次以后,成都“的哥”们又有了新的义举。成都台记者孙数在5·12三周年之前,特地回访了当年参与救援的部分成都的哥,我们来听听他们的3年变化吧。
    2011-05-12 16:28

  • [主持人] 我想起来了,当时还有网友说,成都“的哥”、“的姐”是“中国最棒的出租车司机”。当时他们不仅驰援都江堰,还支援彭州乃至更远的震区;不仅抢救伤员,后来还参与运送物资。不知道3年时间过去了,当年参与救援的这些成都“的哥”、“的姐”们在今天有什么话想说,不知道3年了,当年的经历对他们有什么影响。
    2011-05-12 16:27

  • [听众] 喂,你好孙静!我们是在羊西线的成灌高速,全部是出租车、私家车,一路闪起应急灯往都江堰在去,平时对出租车还有些偏见,在这一刻看到了成都的哥的真诚,还有成都人的真诚。
    2011-05-12 16:27

  • [孙静] 刚才有我们的出租汽车师傅发来报道说现在成灌高速是免费为大家开放的,有私家车、更多的是成都的出租汽车,大家都凝聚到这里来了。
    2011-05-12 16:26

  • [主持人] 是,他们当时迅速赶到都江堰第一人民医院,将众多因地震受伤的伤者接送到成都各大医院接受治疗。那天,在成灌高速路上,一辆辆奔流不息的出租车,形成了一道感人的风景。我手头还有当时我们成都交通广播的直播节目录音,我们可以通过它回想起当时的那一幕。
    2011-05-12 16:25

  • [主持人] 我有印象。当时地震发生以后,5月13号凌晨,成都上千名“的哥”、“的姐”得知都江堰有大量伤员需要转运,马上加入到转运伤员的运输队伍中。
    2011-05-12 16:24

  • [主持人] 说到传递,我想到一个群体,郭静,你还记得成都“的哥”在5·12地震中的表现吗?
    2011-05-12 16:23

  • [主持人] 没错,志愿者把活下去的信心传递给了黄莉,黄莉又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了更多的人,爱,就这样传递了下去。
    2011-05-12 16:23

  • [主持人] 我是成都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主持人金浩。刚才我们认识了一个叫黄莉的朋友,分享了她的故事。从当初的被救者,到现在救助别人的人,这样的转变不仅为黄莉带来了新的生活,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一种力量的传递。
    2011-05-12 16:22

  • [主持人] 欢迎大家继续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和成都人民广播电台FM99.8、FM105.6并机直播的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特别直播《温暖记忆》。我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主持人郭静。
    2011-05-12 16:21

  • [主持人] 另外在我们中国之声和成都电台咨询998新浪微博上也看到很多网友都在关注我们正在直播的节目,一位署名叫张若林的朋友说三年前的今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夺走了无数生命,给我们留下永恒的灰色记忆,三年前汶川也不断在变化,给力汶川,我们永远陪伴在你身边。另外今天我们在直播进行当中,我们的直播现场都江堰景区南桥广场游客中心的正门口现在也正在免费发放由四川省邮政公司专门为这次节目定制的“5·12”地震三周年特别直播主题明信片,都江堰市邮政局邮递员现在正在现场为大家加盖邮戳,我们从二楼的直播的现场平台上往下,现场的人非常多,在这里也是提醒大家,按次序排队我们来加盖邮戳吧。今天在我们节目进行当中也是每半个小时会随机抽取一名听众送给他一份特别的礼物,这就是四川省旅游局提供的四川省境内免费二人感恩游,刚刚这半个小时的获奖听众已经产生了,这就是我们这位在新浪微博上留言的朋友,他的网名叫做“当年情已成风”。
    2011-05-12 16:21

  • [主持人] 网友“乱世家人”说,好漂亮的女孩,希望你今后生活开心快乐。
    2011-05-12 16:20

  • [主持人] 太棒了,非常感谢黄莉,因为时间关系咱们今天只能聊到这儿,不过我们有你的电话,以后咱们可以保持联系。在这里我们也非常感谢黄莉今天来到我们直播间和大家一起分享她的故事。现在有很多听众发来短信或者在我们微博上留言了,我们看一下。刚才在我们节目当中,总理让路,女孩宋馨懿向全国听众唱歌的场景让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记者刚刚在微博上发了小馨懿的一张照片,结果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看这位网友叫“当年情已成风”,他留言说可爱的小女孩希望你都永远能够笑的这么纯真可爱。
    2011-05-12 16:19

  • [黄莉] 我们现在主要做居家的小东西,比如放在桌子上的桌旗,还有电脑包,还有卡带之类的,我们也可以根据你的喜好,或者是你的要求来定做,都可以的。
    2011-05-12 16:19

  • [主持人] 我待会儿下了节目到你那就买一个。告诉大家现在羌绣有些什么样的形式?
    2011-05-12 16:18

  • [主持人] 我们再把黄莉的电话再给听众朋友说一下,13882219660。
    2011-05-12 16:17

  • [黄莉] 好的,其实羌绣有别于蜀绣或者是其他绣,主要在于它的色彩鲜艳,色彩鲜艳代表什么?就是一种对生命的热爱,所以当初为什么选择羌绣,就是因为羌绣很具有代表性的羊角花,开在海拔3000米的高山上,这么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就是不断的在提醒我们,不管我们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坚强的活下去。
    2011-05-12 16:17

  • [主持人] 为我们羌绣作品做个广告吧,告诉大家它的特别之处在哪?
    2011-05-12 16:17

  • [黄莉] 我的热线电话随时都可以打通,我的热线电话13882219660
    2011-05-12 16:16

  • [主持人] 怎么联系你?
    2011-05-12 16:16

  • [黄莉] 我觉得我们现在最困难的就是产品的销路,最初的时候因为有很多爱心人士关注我们,我们的产品还销售的不错。现在我们也同样遇到这样的问题,所以特别希望今天有听见我们节目的朋友,比如说你在你下次想给你朋友购买礼物的时候,或者想给你的员工发什么福利之类的时候,能不能首先想到我们心启程,想到我们绣的产品。
    2011-05-12 16:15

  • [主持人] 我知道你开办了一个心启程残疾人爱心服务站,帮助一些残疾朋友学习羌绣,听说你还想开网店,来拓宽这些羌绣的销售渠道,现在你有没有遇到什么具体困难,在这儿说说吧,说不准我们听众朋友能够帮你呢。
    2011-05-12 16:15

  • [主持人] 今天先生是不是陪你一块儿来的?

     

    黄莉:对。

    主持人:给大家介绍一下黄莉今天穿着一件体恤。领口是不是羌绣?是你自己绣的吗?

    黄莉:这个不是。

    主持人:我听说你有非常好的羌绣的手艺?

    黄莉:我不行,是我的那些残疾人朋友。

    主持人:残疾朋友,你觉得他们比你更棒是吗?

    黄莉:他们很棒很棒。

    2011-05-12 16:14

  • [黄莉] 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家人的关心,比如说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我最绝望的时候我告诉我的医生们不要救我放弃我的时候,是我的老公在旁边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他说黄莉无论你变成什么样子,他说我都不会嫌弃你,其实也就是这句话鼓励我活下来。
    2011-05-12 16:13

  • [主持人] 有的时候记忆可能会在我们心里,如果总是沉浸在过去的这个回忆当中可能就很难打开自己的心,面对新的生活。怎么能够从过去的那些深刻的记忆当中走出来呢?需要我们其他人做些什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2011-05-12 16:13

  • [黄莉] 怎么说,我觉得我们很多朋友都经历过地震,虽然说有一些朋友走出来了,但有一些朋友还没有走出来,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我也反复考虑过这样的问题,比如说拿我自己来说,我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也经历过很多认识和不认识人对我的帮助和鼓励,但我觉得我之所以能走出来这么快的去开始我的新的生活,这和我亲人对我的关心,还有我身边朋友对我的鼓励是分不开的,还有一小部分来源于我自己,我觉得我自己愿意走出来,所以我觉得相对来说有一小部分朋友,也许他们也和我们一样经历了很多人对他们的帮助,那为什么走不出来可能和自己还是有一些关系,就是说有些孩子不愿意回到现实里面,还在回避这个现实。
    2011-05-12 16:13

  • [主持人] 在这样一场大灾难面前,黄莉不仅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去努力的面对自己的生活,用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的人,比如说你给一些朋友做心里的辅导,比如说你给一些残疾朋友让他们到你这去学习羌绣,学习一门技艺,让作品能够找到销路,靠自己的力量生存下来。能做到这一点挺不容易,特别佩服你。想问你的是地震已经过去三年了,你觉得,平时你也给大家做一些心理辅导,接触这方面的朋友,你觉得现在在心理重建上最需要关注的是什么问题?

    黄莉在直播间做节目,她的老公趴在旁边听收音机(图片来源:中国之声微博)

    2011-05-12 16:11

  • [黄莉] 对
    2011-05-12 16:11

  • [主持人] 刚才听我们的记者讲述前面焦波和廖岑他们一些孤儿们的故事的时候,我看到你忍不住在流眼泪,肯定是触及了很多往事,触及了很多一些感慨的事情。
    2011-05-12 16:11

  • [黄莉] 大家好我叫黄莉

    “5·12”汶川特大地震让黄莉失去了双腿和左臂。住院期间,她将自己的疗伤历程写成博客日志,鼓励地震伤员;她身残志坚,带领20多名残疾朋友学绣十字绣和羌绣,作品销往全国;她开通“心声热线”,用生命感动生命……她就是在“5·12”特大地震中被掩埋96个小时、被网友称为“截肢妈妈”的黄莉。(图片来源:中国之声微博)

     
    2011-05-12 16:09

  • [主持人] 现在黄莉已经坐在了我们身旁,黄莉,和大家打个招呼吧。
    2011-05-12 16:05

  • [片花] 她曾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事业蒸蒸日上,但“5?12”汶川特大地震却让她失去了双腿和左臂。住院期间,她将自己的疗伤历程写成博客日志,鼓励地震伤员;她身残志坚,带领20多名残疾朋友学绣十字绣和羌绣,作品销往全国;她开通“心声热线”,用生命感动生命……她就是在“5?12”特大地震中被掩埋96个小时、被网友称为“截肢妈妈”的黄莉。
    2011-05-12 16:04

  • [主持人] 其实说起三年前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很多人不仅仅是亲人受了灾,自己的生活也因这场地震而彻底改变。现在,我们就邀请一位普通人走进直播间,分享属于她的三年故事。我们先通过一个短片来认识一下她吧:
    2011-05-12 16:04

  • [主持人] 我发现经历那场地震,很多幸存者开始选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记录自己新的生活,比如写日记,拍照片,拍DV。经历那样一场磨难,我们更热爱今天的生活,而生活也的确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记住。通过方寸之间的影像,孩子们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观察世界的窗口,心中的伤痛可能正是这样悄悄地平复。
    2011-05-12 16:04

  • [记者] 有人问焦波,拍《俺爹俺娘》拍了30年,拍这些孩子你要拍多少年?焦波回答:我要拍到他们上大学、找工作,拍到他们结婚。今天的影展叫《晨光里的孩子》,那个时候的影展就叫《八九点钟的太阳》。
    2011-05-12 16:03

  • [记者] 焦波一直记得刘明富相机里的那张照片:一对兄妹站在只剩下门框的家中,怅然若失地望着震后的废墟。3年了,刘明富从不跟别人说起遇难的3位亲人,只是每到过年过节,刘明富一直坚持要到亲人遇难的那座山下去祭奠。
    2011-05-12 16:03

  • [记者] 相机的力量远远超过了焦波的想象。15岁的刘明富在地震中永远地失去了爸爸妈妈和姐姐,从此他变得沉默寡言,跟不熟悉的人说话,很少多过5个字。可拿起相机后,他开始在镜头后面一个人静静地笑,蹒跚学步的小孩在水龙头下冲脚的样子,做作业的小女孩抬起头说碰到难题的瞬间都被他抓拍下来。
    2011-05-12 16:03

  • [记者] 让焦波能够接近孩子们的,还是他端了几十年的相机,方寸之间的影像让他的六个孤儿徒弟暂时忘却了悲伤,通过镜头找寻快乐。说起自己满意的照片,廖岑仿佛又回到了镜头前,讲着讲着就忍不住想乐。
    2011-05-12 16:02

  • [记者] 灾区还有很多孩子和廖岑一样,一场地震让他们成了孤儿。著名摄影家焦波站在废墟上看到这些孩子时他一心只想,能用怎样的钥匙,打开孩子们悲伤满满的心门。
    2011-05-12 16:02

  • [记者] 这个叫廖岑的孩子13岁,3年前的地震,他在废墟下压了一个小时后被爷爷拉了出来,可是午睡的爸爸没有再醒过来,在医院上班的妈妈也永远地留在了垮塌的废墟中。总是一副笑模样的廖岑还是很调皮,很爱笑,只是很长一段时间,屋里不亮灯他不敢进,白天上厕所也要紧紧地拽着爷爷的胳膊。姑妈说,廖岑是用欢乐锁住了悲伤。
    2011-05-12 16:02

  • [主持人] 地震,也让很多孩子瞬间成为了孤儿。3年过去了,那些在地震中失去双亲的孩子们现在生活得怎么样?来听中央台记者冯会玲发来的报道:
    2011-05-12 16:01

  • [主持人] 经历地震,人们更需要爱,也更懂得爱。这里我们也要祝福所有的震区家庭圆满幸福!祝愿孤独的人不再孤独,祝愿更多支离破碎的家庭能够重新变得完整。
    2011-05-12 16:00

  • [记者] 你想一直拍下去吗?
    郑植耀:对,一直拍!开始有些影友就觉得你拍北川的灾后重建,重建结束了你还拍啥?但是这么大一个灾难的过程不是几年灾后重建就啥事都结束了的,所以后面还有很多可拍的题材。现在搬到新县城来了,你面临的又是一个新的生活,地震活出来它就是第二次重生,到现在就是开始新的生活。
    2011-05-12 16:00

  • [记者] 在郑植耀办公室的电脑里,我们看到了这3年他拍的照片。照片记录下了3年新北川县城诞生的历程,也记录下了3年来郑植耀和北川人的生活。他希望能在自己退休的时候出一本画册,没事的时候翻一翻,也告诉后人,最惨痛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他们又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2011-05-12 15:59

  • [郑植耀] 这是去年年底的时候,永兴板房区。
    2011-05-12 15:59

  • [记者] 郑植耀和妻子小王现在正在筹划开一个小店卖童装,店面已经找好了,就在小区门口,政府提供了5万元的无息贷款。之所以选择开童装店,郑植耀说,北川现在再生育宝宝多,妈妈的年龄从20多岁到40多岁,童装应该有需求。地震前,郑植耀就爱用卡片机随手拍些照片,地震后,在最苦闷、孤独的那个时期,他花7000块钱买了个单反相机,开始认认真真学习摄影。他拍的主题,就是他的家,新北川。
    2011-05-12 15:58

  • [郑植耀] 很多还是和本地的重组家庭多点,找外面的很少。
    记者:你们觉得是什么原因呢?
    郑植耀:当时外面的人都是一种激情啊,一种冲动,毕竟时间长了会淡化一些东西,包括生活习惯不同啊,这种。
    2011-05-12 15:58

  • [记者] 2009年11月底,郑植耀和小王结了婚。前两天采访见到他们时,俩人的儿子已经4个多月大了,上个星期五,一家人刚刚搬入新县城里的新家。新家99平米,尽管屋子里还是刚搬家的凌乱,但没来得及摆到位的新婚照片,童车,孩子的尿布,以及空气里弥漫的一股奶香,都透出一种生活的气息和家庭的温馨。说到震区一个个重组家庭的悲欢离合,郑植耀还是更看好像他这样本地人与本地人的结合。
    2011-05-12 15:58

  • [郑植耀] 跟她在一起有时候还有跟以前的在一起的那种感觉,有些时候可能遇到啥事的时候两个人在某些方面不一样,思考啥子呀,讲话,不一样,有些时候还有些不适应。和她说话,当作是和以前的(妻子)说话,然后她一回话才知道不是一个人。
    记者:有那种很恍惚的感觉?
    郑植耀:嗯,然后赶快调整过来。
    2011-05-12 15:57

  • [记者] 正是在那段最苦闷、孤独的日子里,在一次同学聚会上,郑植耀碰到了初中同学小王。小王曾经的男朋友和郑植耀也是同班同学,俩人本打算2008年10月结婚,结果男朋友在5·12地震中遇难。在那场地震中,小王还失去了父亲。同学有意撮合郑植耀和小王走到一起,同样的伤痛让两颗受伤的心渐渐靠近。不过最初,俩人还是经历了一段不适应。
    2011-05-12 15:57

  • [郑植耀] 就是08年底那会儿,没前面那么忙,也就没那么累。像闲下来的时候,自己休息的时间多了,感觉一个人过就不是那么习惯。
    2011-05-12 15:56

  • [记者] 郑植耀是被压在废墟下、失去知觉3个小时后才被救援的同事给拽出来的,裤子和鞋都被扯碎在废墟里了,他光着脚参与了随后的救援。和许多从地震中走出来的人一样,过了抗震救灾最初的那段不分白天黑夜的忙碌日子之后,随着生活渐渐走上正轨,郑植耀开始经历3年来最痛苦的一段时期。
    2011-05-12 15:56

  • [郑植耀] “一共房子4层楼,4层楼全部塌了,整个废墟加起来也没一层楼那么高,包括遗体全部都弄不出来,都找不到……”
    2011-05-12 15:55

  • [记者] 30岁的郑植耀在北川县人武部工作,5·12地震让他在27岁那年顷刻间失去了6位亲人:他的父母,爱人的父母,爱人,和刚刚出生59天的儿子。因为被埋压得太深,父母、妻子和儿子的遗体直到今天还埋压在那片废墟中。
    2011-05-12 15:54

  • [主持人] 地震中,不少人痛失伴侣,再婚,成为许多人震后面临的现实问题。这次在震区采访,我就结识了这样一个重组家庭,接下来,我就带您走近他们,通过一本相册,看看3年留给他们的记忆。
    2011-05-12 15:54

  • [主持人] 3年时间,各地灾后恢复重建的目标任务已经基本完成,灾区面貌焕然一新,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要说,心灵重建肯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上一个小时,我们和大家分享了地震中或熟悉、或陌生的朋友3年来的记忆,接下来,我们还想带大家认识几位,让我们更深地走近他们的心灵。
    2011-05-12 15:53

  • [主持人] 今天,我们的直播点就设在都江堰市的南桥广场。在这里,我们不仅能遥想都江堰三年前遭受的那场重创,更能亲眼看到今天重新崛起的美丽的都江堰新城。
    2011-05-12 15:53

  • [主持人] 我是成都人民广播电台的主持人金浩。今天,我们在5月12号这个特别的日子,再次将目光投向四川,投向地震灾区的广袤大地。
    2011-05-12 15:53

  • [主持人] 各位听众,您现在收听到的是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和成都人民广播电台FM99.8、FM105.6并机直播的“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特别直播——温暖记忆”。我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主持人郭静。
    2011-05-12 15:52

  • [主持人] 在我们今天特别节目的两个半小时时间里,我们将每半个小时随机抽取一名听众送给他一份特别的礼物,这就是四川省旅游局提供的四川省境内免费二人感恩游,这半个小时的获奖听众已经产生了,就是刚才这位黑龙江哈尔滨手机151尾号是8406的朋友,这里也欢迎大家继续通过短信平台和新浪微博与我们互动,您可以发送短信到中央台短信平台10669500168表达自己的祈祷和祝福,短信不收取任何资费,您也可以登录新浪微博搜索中国之声或者是成都电台资讯998和我们互动交流。另外四川省邮政公司也为这次直播节目特别制作了主题明信片我们现在正在都江堰南桥广场的直播现场向市民游客免费派发带有“5·12”纪念邮戳的明信片。
    2011-05-12 15:51

  • [主持人] 黑龙江哈尔滨手机151尾号406的朋友说,如果可以真的希望没有“5·12”,汶川只是一个象征,象征着中华民族坚强的点点滴滴,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平安繁荣昌盛。
    2011-05-12 15:50

  • [主持人] 各位听众,您现在收听到的是汶川特大地震三年周年特别直播《温暖记忆》,在我们的短信平台上很多朋友都在诉说他们今天的一些心愿,包括他们今天的一些感慨,来自四川成都手机135尾号是6251的朋友他说,想起那次灾难,既心痛更感动,感谢中国,感谢人们的大爱,因为你们无私的援助四川更加美丽,在这个特别的日子诚挚的对你们说一声谢谢。
    2011-05-12 15:50

  • [邓波] “这个三年我有时候就默然想起以前的儿子,现在有了女儿,当我看见女儿的时候,我有一种很莫名的欣慰,因为我感觉得到这个女儿的到来,不光是我又有了子女,还带给我别的很多东西,至少是精神层面的,一种鼓励,一种希望。”
    2011-05-12 15:48

  • [记者] 2009年初,邓波的爱人怀孕了,年底,他们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直到今年春节,邓波才将办公室电脑的桌面换成女儿的照片。他说,随着女儿的长大,也许能慢慢走出丧子之痛的阴影,但儿子还是在他心底。女儿带给他的,是全新的生活,更是全新的希望。
    2011-05-12 15:47

  • [记者] 和许多在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母一样,邓波和爱人在刻骨铭心的丧子悲痛中忍受着煎熬,任何一件和孩子有关的事情、任何一个让他们想起6岁儿子的词语,都会让他们痛不欲生。他们把家里所有和儿子有关的东西都收了起来,只留下一张儿子的照片放在邓波办公室的电脑里。
    2011-05-12 15:47

  • [邓波] “地震过后我的整个家庭父母受的灾也特别厉害,当时作为主心骨吧,家里的主心骨,要操心,要安排家庭的事情也很多、很棘手,但是就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能说好像就特别特殊一点。”
    2011-05-12 15:45

  • [记者] 邓波当时是都江堰太平街派出所的民警,地震发生后,不断有人到所里来求助,他一直冲在救助群众的行列中。直到爱人到所里来告诉他“娃娃没了”,这个34岁的汉子才一下子楞住,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可就在这个晚上,他还肩负着一项任务,要守住所里的枪支。他把孩子还软软的冰冷身体抱在怀中,和妻子就这样在派出所守了一夜。
    2011-05-12 15:45

  • [记者] 邓波和很多四川人一样大嗓门,说话语速很快,说到高兴处,还会站起来手舞足蹈、哈哈大笑,直爽的性格让人很容易产生信任感和亲近感。可也正是这个爽朗的汉子,3年前在那场灾难中痛失6岁的爱子。地震发生时,孩子正在幼儿园里睡午觉,孩子睡下铺,地震中,床垮了,正好压在孩子胸口……当孩子妈妈张娟找到孩子时,孩子小小的身体被平放在幼儿园外的草坪上,身上盖着一块布……
    2011-05-12 15:44

  • [主持人]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近一位再生育宝宝家庭,关注他们的变化。
    2011-05-12 15:44

  • [主持人] “再生育宝宝”,简简单单5个字,其实包含着非常复杂的情感。据统计,四川有生育意愿的丧子计生家庭总共有6000多个。丧子的巨大伤痛,从死到生的矛盾,走出绝望的全部希望,等等等等。我们很难想象这些父母3年来经历的心灵折磨,但是我们能够知道的是,截至2011年3月底,四川省地震灾区已有3761名妇女怀孕,2864个婴儿健康出生。一个个曾经充满悲伤的家庭,随着新生命的诞生,迎来新的希望。
    2011-05-12 15:43

  • [] 地震中还有很多家庭失去了子女,据四川省计生部门调查,地震中有子女死亡或伤残的独生子女家庭接近8000 个,其中死亡约3700 个,伤残约3800 个。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家庭希望的寄托。于是震后第78 天,国家就安排了上亿元专项经费,在灾区启动“再生育全程服务行动项目”,为有生育意愿的丧子计生家庭发放“再生育免费服务卡”,建立再生育技术服务档案,针对每对夫妇提供个性化全程免费服务。
    2011-05-12 15:43

  • [龚桂林] 这段时间她也感觉压力大了,跟我在一起压力挺大的,有机会自己还是先学习,一步步来。
    2011-05-12 15:43

  • [记者] 龚桂林参加的公益组织叫做“站起来”,他一面学习治疗,一面推广对震区的救助,服务的点也延伸到了成都以外的都江堰、汶川、北川。越来越忙,越来越需要补充知识,小伙子说起来不时挠头。但在康复中心,大家都知道他有个漂亮的护士女友就在省人民医院,感情就建立在震后的康复治疗中,龚桂林有些羞涩地笑了,感情和事业,他的表达都加上了省略号。
    2011-05-12 15:42

  • [龚桂林] 先工作着,一步步来,然后去读书,很多专业知识也不是很懂,还想多了解一些多学习一些。这方面也需要专业的证书。打算先读个专科,考个证书,有兴趣再读本科,一步步来。
    2011-05-12 15:40

  • [记者] 地震发生时,龚桂林是绵竹的高三学生,震后康复,他没能参加高考,大多数同学已经读大学或者就业,龚桂林的规划也按部就班。
    2011-05-12 15:40

  • [记者] 谈话间喜欢扶一下眼镜,龚桂林的个头有一米八,黑T恤、篮球鞋,不仔细看,很难发现他的腿部假肢。跟着龚桂林走路,这个大男孩的步速不慢,丢下假肢,丢掉双拐的过程对他来说也并不简单,在川港康复中心苦苦练习一年,他的愿望,也不过是“出去走走”、“和平常人一样”。
    2011-05-12 15:40

  • [记者] 龚桂林在学着做的,是震后伤员们经常要接触的康复理疗,他所在的川港康复中心,由香港特区政府援建,和四川省人民医院合作,是目前中国内地最大的康复中心。这个上午,香港的专家们来给安装假肢的孩子们会诊,是他最看重的学习机会。简单的问答,龚桂林必须耐心记录这些小患者的每一个信息.
    2011-05-12 15:39

  • [记者] 龚桂林是谁?龚桂林是川港康复中心的名人,在这里完成震后身体康复,又在这里工作。周末的上午,治疗室里里外外忙了两个多小时,龚桂林终于腾出空来说几句话:先看一下,再做一下。自己亲身体验过,再学再做,现在多少会了一点。(怎么样?学这个难吗?)还可以,主要是自己感兴趣吧。
    2011-05-12 15:39

  • [主持人] 这里我要为您介绍一个叫龚桂林的小伙子,地震发生时他高中还没毕业,但从此失去了曾经奔跑如飞的双腿。他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转折?震区的这个普通男孩,又怎么描画自己与众不同的人生?来听中央台记者王娴发自成都川港康复中心的报道。
    2011-05-12 15:37

  • [主持人] 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其实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那场灾难,让四川全省有7000多人成了残疾。原先的生活轨迹出现转折,他们能够面对新的生活吗?
    2011-05-12 15:37

  • [记者] 地震,让薛枭失去右手,如今他可以熟练用左手写字、学习、玩电脑、甚至骑自行车;曾经,地震让他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可乐男孩”,如今,他只是一个倔强的大学生——薛枭。
    2011-05-12 15:36

  • [记者] 虽然上海的就业机会更多,但为了将这种关心化成回报,薛枭一直很想毕业之后自己创业,开一间餐馆是他事业起步的近期目标。
    薛枭开酒店吧,先开餐厅。肯定会自己先研究一两道属于自己餐馆特色的菜。
    记:为什呀?
    薛枭我也不知道,可能想满足自己的吃吧。因为自己很喜欢交朋友吧,他们来餐馆吃饭,也可以挣更多的钱嘛。笑声……
    2011-05-12 15:35

  • [记者] 如今薛枭已经年满20,言谈举止间已然能够看出一些成年人的味道。但同时,压在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
    薛枭:看得更远比以前,想得更多,压力也比以前大了。太多的关心,自己觉得要对得起这种关心吧,要化成回报。
    2011-05-12 15:35

  • [记者] 09年,薛枭被保送到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刚进大学时,很多同学知道自己要和“可乐男孩”同班时,都有些惊讶,毕竟那么多媒体都报道过他,觉得他是个“名人”。可是日子一长,每天碰面,一起上课,大家觉得他“就是一个普通人”,而且是个“乐天派”。采访过程中,薛枭一直笑声不断。
    薛枭:出去吃饭都是我带他们,我说“走啦走啦,出去吃饭!”大家一起嘛!竞技的实况足球大家都是一起在踢,他们用手柄,我用键盘。3个人玩这个游戏,我排第二。
    2011-05-12 15:34

  • [记者] 截肢手术后的康复训练是漫长的,不服输的薛枭还不断给自己加码,篮球成了他康复训练的一部分。
    薛枭:篮球啊,乒乓球啊,就是很多球类运动。
    记者:打得怎么样?跟过去比?
    薛枭:肯定都没过去好,打得自己觉得还可以吧。有时候会赢他们的。最近打得比较频繁,每天晚上。
    2011-05-12 15:33

  • [记者] 适应一只手的生活其实远不像薛枭表述的那么简单,手术后的第一次语文考试,薛枭由于写字慢,并没有答完试卷。
    薛枭:09年,第一次参加语文考试,我就写写写,我作文刚写了两句话,老师说,还有十分钟,抓紧点。然后第二次考试过了一个月,我提前半个小时把语文卷子做完了,就交上去了。
    2011-05-12 15:33

  • [记者] 08年的那次住院给薛枭留下的不仅是胖了四五十斤,还有就是永远空着的右袖管。起初,生活上的困难让他有些不适应,但很快,他就能够完全自理了。
    薛枭有时候把牙膏放在桌子上,有时候咬住牙刷,用左手挤上去。
    记者:你大概花了多久习惯这样的生活?
    薛枭吃饭一周吧,其他的都还好。
    2011-05-12 15:32

  • [记者] 当记者见到薛枭时,他穿着普通的T恤、短裤在宾馆静静等候。一眼打量过去,发现他比08年胖了许多。记者问他胖了多少,他笑着憨憨地回答:胖了四五十斤吧。
    记者:你大概胖了多少?
    薛枭:胖了四五十斤吧。
    记者:为什么会胖这么多?
    薛枭:因为当时在医院,压力小,又吃得多,也没有运动。
    2011-05-12 15:31

  • [主持人] 这个男孩的名字叫薛枭,被救时,他已在预制板下被压了80个小时。薛枭不知道当时电视正在直播,他说的第一句话“叔叔,我想喝可乐,要冰的”,当时通过镜头,传遍了被悲伤笼罩的整个中国。后来薛枭右手臂进行了截肢,他开始用左手练习写字。如今,20岁的薛枭已经是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大二的学生了,他现在生活得好吗?在上海那个大都市,这个当初爱打篮球的小伙子还像以前那样爱喝可乐吗?前两天,在北京,中央台记者唐子文、周尧见到了去参加512纪念活动的薛枭,让我们通过记者的报道,来了解薛枭的近况。
    2011-05-12 15:28

  • [救援者] 好好,冰冻的,冰冻的可乐啊!
    2011-05-12 15:28

  • [可乐男孩] 要冰冻的!
    2011-05-12 15:27

  • [救援者] 好好,马上给你!
    2011-05-12 15:27

  • [可乐男孩] 叔叔,给我可乐!
    2011-05-12 15:27

  • [主持人] 其实经过那场灾难,很多人都让我们牵挂。你还记得“可乐男孩”吗?我们来听一段三年前的录音,重温一个生命获救的那一刻:
    2011-05-12 15:26

  • [宋馨懿] 想给大家唱首歌吧。我唱的是《捏面人》(编者注:捏面人儿歌省略)
    2011-05-12 15:24

  • [主持人] 我听说你平时还会念儿歌什么的,说说你最喜欢的儿歌。
    2011-05-12 15:23

  • [主持人] 口气还挺伶俐的。
    2011-05-12 15:22

  • [宋馨懿] 想跟大家说,阿姨好,大家好,我叫宋欣仪,今年6岁了,我是成都人,金苹果幼稚园的小朋友。
    2011-05-12 15:22

  • [主持人] 想跟我们大家说点什么呢?
    2011-05-12 15:22

  • [宋馨懿] 

    你好阿姨。

    图片来源:中国之声微博

    2011-05-12 15:21

  • [主持人] 你好欣仪。
    2011-05-12 15:21

  • [记者] 现在欣仪就坐在我的面前,刚刚梳了两个特别漂亮的小辫子,今天穿着粉色的连衣裙,很漂亮。我想大家可能都很惦记欣仪现在生活的怎么样,她平时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当然日常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在幼儿园里渡过的,现在欣仪已经读到大班了,9月份就会到附近一所小学上一年级,在班里我观察欣仪个头还算比较高的,现在有将近1米2了,而且欣仪安装了假肢之后,现在日常的行走没有什么问题,老师说她平时还喜欢唱歌、跳舞,所有的活动都可以跟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参加,她的老师项老师特别跟我讲到一个细节,说有的时候欣宜因为没有佩戴假肢或者是其他的问题,但是她是一个非常坚强乐观的孩子,即便这样她还是想坐在轮椅上跟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做手的动作。刚才郭静也讲到当时救出欣仪的是辽宁消防总队的官兵,现在叔叔们也一直跟她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经常来看她的人非常非常的多,爱心人士也经常给她送东西,包括一些捐款,她现在就读的金苹果幼儿园也为她免除了全部的费用,老师也告诉我说,她将来教育和生活的支出也会由捐款来保证。前天八有一个细节我来看欣仪的时候正好碰到她们班的一个改选,欣仪就以最高票当选了她们班的班长,现在胸前挂着班长的小牌子,现在我们的小班长也跟大家说说话吧。
    2011-05-12 15:20

  • [记者] 你好,王娴!能告诉我们小馨懿正在干什么吗?
    2011-05-12 15:18

  • [主持人] 汶川地震发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不顾余震危险第一时间亲临灾区、指挥救灾,“总理让路”,更是感动了无数人。这个叫宋馨懿的小女孩儿也就这样被我们认识,被我们牵挂。孩子在地震中成了孤儿,父母用身体铸成护栏,保住了她的生命。小姑娘的右腿因为长期受到压迫,不得不进行了截肢。3年过去了,已经6岁的小馨懿生活得怎么样?现在我们的前方记者王娴,就在小馨懿在的成都的一家幼儿园里,我们来连线王娴:
    2011-05-12 15:18

  • [主持人] 说到总理和灾区的孩子,我这里还有一张图片,就是这张:这是5月14号温家宝总理抵达地震重灾区北川县察看灾情。在距北川县县城仅两公里的曲山镇,几名战士还有医生,抬着一个小女孩从县城方向跑过来,温总理和随行人员赶紧让路。温总理说,时间就是生命,要尽全力救人。
    2011-05-12 15:17

  • [记者] 看着郎铮欢快跑远的背影,我在心底里祝福这个孩子,未来的成长一路洒满阳光……
    2011-05-12 15:17

  • [记者] 谢谢郎铮……
    2011-05-12 15:16

  • [郎铮] 谢谢阿姨!
    2011-05-12 15:16

  • [记者] 那马上要上学了,希望郎铮以后能真正学习好,当警察了?
    2011-05-12 15:15

  • [郎铮] 嗯。
    2011-05-12 15:15

  • [记者] 就是那种能帮助人的那种人是吗?
    2011-05-12 15:14

  • [郎铮] 解放军叔叔,警察叔叔。
    2011-05-12 15:14

  • [记者] 我知道郎铮敬过两次礼,你觉着碰到什么人你才会敬礼呢?
    2011-05-12 15:14

  • [郎铮] 想当警察,因为爸爸就是警察呗。而且我也喜欢蓝色,那个警察的衣服就是蓝色的。
    2011-05-12 15:13

  • [记者] 郎铮想长大了干什么呢?有什么想法没有呢?
    2011-05-12 15:13

  • [记者] 很少再有人和郎铮提起当年的那个敬礼,但是这个6岁的孩子依然把现在仍当警察的爸爸和曾经把他从废墟里救出来的解放军叔叔,看做最值得敬礼和自己最想成为的人:
    2011-05-12 15:12

  • [刘春] 班上我基本上很少提到地震,必竟我觉着孩子要给他更多阳光的东西,不应该老回忆过去。因为我们班上还有一个地震孤儿,我有时候都觉着提爸爸妈妈对那个孩子都太残忍了,因为他是爷爷奶奶带着的,所以每次提爸爸妈妈我一定要提爷爷奶奶。
    2011-05-12 15:12

  • [记者] 刘春的爱人是北川中学的老师,也在5·12地震中丧生。谈起平时对郎铮这些经历过地震伤痛的孩子的心理关照。
    2011-05-12 15:12

  • [刘春] 他才来的时候,害怕吹风、下雨和那种特别阴暗的天气,害怕这种天气根本就是跟这个地震有关系。我们遇到这种天气的时候,他妈妈也会给我打电话,说是不是把他接回家。我说你放心,不用,我在这呢,不应该让他老有这个感觉,我还直接把他带到这种天气下,我说我们直接去走一转,我们边走边聊,他慢慢地也好了,现在也基本上没有这种感觉了。
    2011-05-12 15:11

  • [记者] 今天的郎铮无忧无虑,和同龄的孩子没什么不同。但班主任刘春老师告诉我,其实三年前那场地震,还是曾经给这个3岁的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过印记:
    2011-05-12 15:10

  • [郎铮] 因为红色是我们国家国旗的颜色。
    2011-05-12 15:10

  • [记者] 为什么会喜欢红色呢?
    2011-05-12 15:09

  • [郎铮] 红色。
    2011-05-12 15:09

  • [记者] 那花你一般会用什么色呢?
    2011-05-12 15:09

  • [郎铮] 花!
    2011-05-12 15:08

  • [记者] 那你在画蜜蜂的那幅画里面还有没有别的什么呢?
    2011-05-12 15:07

  • [郎铮] 它的尾巴一个涂黑色,一个涂黄色,一个涂黑色。
    2011-05-12 15:07

  • [记者] 蜜蜂会涂什么颜色呢?
    2011-05-12 15:07

  • [郎铮] 嗯,喜欢画蜜蜂!
    2011-05-12 15:06

  • [记者] 喜欢画什么呢?
    2011-05-12 15:06

  • [郎铮] 最喜欢画画
    2011-05-12 15:05

  • [记者] 你最喜欢学什么呢?
    2011-05-12 15:05

  • [记者] 在绵阳东辰国际学校,我见到了6岁的小郎铮。小家伙身高已经有1米3了,听他妈妈说,3年里孩子长了将近30厘米。
    在一群快乐疯跑的孩子中,身穿条纹T恤的郎铮跑在最前面,阳光照得他有些瘦长的小脸红扑扑的。
    郎铮妈妈告诉我,地震后经过接骨和接神经两次手术,郎铮受伤的左手已经在2008年11月底全部恢复了功能。再过3个多月,郎铮就要上小学了,小家伙特别喜欢和人说起他的画儿:
    2011-05-12 15:04

  • [主持人] 当时曾有报道说,郎铮左手手臂骨折,左手小手指和无名指部分截肢,这个消息曾让很多人感到惋惜、心痛。3年过去了,当年3岁的小朗铮今年已经6岁了,这3年,这个可爱的小男孩过得怎么样呢?现在,就让我们跟随成都台记者张琳一起去走近他。
    2011-05-12 15:02

  • [主持人] 我还记得当时我们曾这样感慨这个3岁孩子的敬礼:它是受灾群众对解放军、武警官兵最由衷的敬礼,而郎铮更是千万个受难的灾区孩子的缩影。面对大灾大难,他们坚强得令人吃惊,令人心痛,更令人佩服,他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希望!
    2011-05-12 15:02

  • [主持人] 这是发生在2008年5月13号早晨的事情,为我们拍摄下这幅照片的,是当时绵阳晚报的摄影记者杨卫华。这个敬礼的孩子当时3岁,后来我们知道,他的名字叫郎铮。
    2011-05-12 15:02

  • [主持人] 汶川地震发生后,通过广播、网络、电视、报纸……,我们听到一段段珍贵的现场声音,看到一个个震撼人心的抢险救灾的画面,认识了一个个让我们牵挂的人。直到今天,我还记得这样一张照片,它曾让我泪流满面,你看,就是这张照片:远处的废墟还冒着浓烟,这个孩子可能刚刚被救出来,他躺在这个用木板做成的临时担架上,举起右手,向身边抬着他的解放军叔叔敬礼!
    2011-05-12 15:01

  • [主持人] 在今天特别节目的两个半小时时间里,我们将每小时随机抽取一名听众送给他一份特别的礼物,这就是四川省旅游局提供的四川省境内免费二人感恩游。上半时段的获奖听众已经产生了,就是手机号是18641282200的听众朋友。他也是今天我们刚才第一个念出他的短信的朋友,在这里也欢迎大家继续通过短信平台和新浪微博与我们互动。
    2011-05-12 14:59

  • [主持人] 刚才我们是用地震带当时破裂持续的80秒时间感受了那一刻,也是用80秒的时间浓缩了三年来我们所经历的一切,我们用这种方式向在汶川特大地震当中罹难的同胞表达我们深深的哀思告慰逝者。安徽合肥手机138尾号2434的朋友也发来短信,他说我们都无法预料生活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但是我们却可以选择面对它,勇敢的面对它,三年前的汶川是一种景象,牵动着多少人的心,三年后的汶川又是另一种景象,仅仅三年时间,我想这和国家,和灾区人民,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相信团结就是力量,把悲痛化为力量,让我们微笑的面对生活,生活也会以微笑回馈于你,汶川加油,你可以变得更好!
    2011-05-12 14:56

  • [主持人] 来看一下大此刻大家的留言,鞍山手机号158尾号5277的朋友说,风雨来袭时我们心仅仅连在一起,重建家园时我们的手仅仅挽在一起,走过严冬走过春天,让我们心手相连共同努力,共同奋斗,阳光总在风雨后,都江堰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2011-05-12 14:55

  • [主持人] 欢迎大家继续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和成都人民广播电台FM99.8、FM105.6并机直播的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特别直播《温暖记忆》。在我们节目进行当中,欢迎听众朋友发送短信到中央台短信平台10669500168,表达自己的祈祷和祝福,短信不收取任何资费。同时,也欢迎您登陆新浪微博,搜索“中国之声”或“成都电台资讯998”,和我们互动交流。
    2011-05-12 14:54

  • [主持人] 各位听众,现在是北京时间2011年5月12日14点27分,距离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三周年的时刻越来越近了。当时地震发生的具体时间是14:28:04秒,长达300多公里的地表破裂带破裂的时间是80秒。现在,在地震发生3周年到来的时刻,让我们用80秒的时间,感受那一刻;用80秒的时间,浓缩3年我们经历的一切,向在汶川特大地震中罹难的同胞表达深深的哀思,告慰逝者!
    2011-05-12 14:53

  • [记者] 另外,在我来映秀之前,实际上已经做过一些采访,之前我拜访过映秀镇开店的一个藏族同胞,,他在映秀镇的映馆小区当中开了一个藏族民间工艺品,刚才我也特意去他的小店看了一下,今天游客特别多,所以他店里买东西的人也是特别多,我没有打扰他。采访当中他就告诉我,他说那一次地震后和后来的泥石流应该说把他们整个山涧里面的村庄全部都掩埋了,当时大家只顾着逃命,所有的这些家产,这些生产生活的工具全部被掩埋,所剩无几,最后也是通过来自四面八方的援建和帮助才有了自己的新家,就在我在上午介绍到的这些小洋楼,于是他在一楼也做了一个小店铺,然后做起生意,他说随着日子的好转,相信他的生意也会越来越红火。
    2011-05-12 14:53

  • [记者] 另外我们也看到了今天祭奠活动也是非常多的,今天来自羌族的少数民族兄弟们,他们今天穿着有着羌族特色的服装服饰。另外我现在一边做连线一边在朝着一个方向走去,这个地方非常的引人注目,这是一棵有着几十年历史的梧桐树,为什么我会向大家介绍这棵梧桐树呢?因为在这次“5?12”汶川特大地震当中应该说映秀是夷为平地,被废墟掩埋,而唯独只有这一棵梧桐树屹立不倒,它象征着生命的生生不息,也代表着对于明天生活的坚持和执着,我看到在树上挂着红色的缎带,后来我就问到,正在这里悠闲散步的一位刘大妈,我问她为什么树上会挂着红缎带,她告诉我是羌族的习俗,红色的缎带实际上是羌族人的一种哈达,就是我们知道哈达,哈达有白色也有红色的,有表达祝福,主要是表达吉祥、丰收对生命的尊重(编者注:红色的被称为羌红)所以看到这棵树的时候真的让我们联想起很多,而更多遗留在心中的是那些温暖的记忆。
    2011-05-12 14:52

  • [记者] 不仅在漩口中学,整个映秀镇今天下午活动都还是比较多的,刚才主持人也说,漩口中学的遗址应该是整个映秀镇当中一个标志性的地点,即将要在这里举行的就是映秀镇来送对口援建的广东省的活动,同时也是祭奠和告别的活动。另外我们还想说的就是,也是我此前来映秀之前了解到的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活动叫做笑脸墙的建设活动,其实这个活动的策划者并不是映秀镇,而是来自四面八方的一些摄影爱好者,他们告诉映秀镇的人来说,平时在生活当中我们可能忘却了自己那一段非常沉痛的记忆,可能今天的幸福生活让我们对这种痛苦淡淡的远去,但是我们的的确确要坚强的面对今天的生活,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大家绽放出来的这种笑脸,于是这些摄影爱好者就会走街窜巷,在每一个人的生产过程当中捕捉他们微笑的那一瞬间,然后集合512张这样的笑脸照片,会把它布置在一个三米多宽的墙上。这就是象征着新生活有家的感觉的这样一面笑脸墙。
    2011-05-12 14:52

  • [主持人] 你好,郭燕!今天在漩口中学旧址,人们有什么悼念活动吗?
    2011-05-12 14:51

  • [主持人] 在映秀,也有一个地震纪念馆,这就是漩口中学。地震中,漩口中学有43名学生、8名教师、2名职工和2名家属遇难,27名学生、2名老师重伤。那么此刻,在漩口中学旧址,人们又是怎样纪念这一刻,我们来连线中央台记者郭燕。
    2011-05-12 14:44

  • [主持人] 许多人都非常想知道今天的映秀是什么样子。今天上午通过我们的特别节目,我想很多听众一定都了解了,仅仅3年,在映秀曾经的这片废墟上已经屹立起一座美丽的新城,老百姓们正为新生活忙碌着,这里又是一片祥和的气氛。映秀的奇迹,可以说是整个汶川地震灾区重建的缩影。但是今天,在这个特别的时刻,人们还是会想起3年前那个地动山摇的瞬间,想起瞬间离去的亲人。
    2011-05-12 14:43

  • [主持人] 5·12地震的震中,在汶川映秀镇。那里是成都前往九寨沟、卧龙大熊猫栖息地的必经之地,213国道从镇旁经过,那里曾经山水相映,景色秀美。3年前那场突然袭来的地震,将这座小镇夷为平地。
    2011-05-12 14:42

  • [主持人] 好的,谢谢陈骁波。能够感受到,3年前那场巨大的灾难在灾区群众心头的印记不可磨灭,但大家显然经过3年的恢复重建,对明天有了更多的信心和憧憬。
    2011-05-12 14:42

  • [记者] 记者:我觉得他们记忆最深的应该是属于2009年的1月11日,因为在那一天向峨乡村民是分到了新房,在地震发生后仅仅半年多的时间,向峨乡齐盘(音)村274套统规统建的连排别墅就在那天竣工并交付使用,这也是四川省地震之后最快完成重建的安置住房,所以说这对于有的地震惨痛经历向峨乡村民来说,他们震后的新生活就是从那一天重新开始的,而现在的向峨乡是经过三年灾后重建后,可以说非常漂亮。16个农民集中安置区和新城镇是沿着都江堰市区到向峨的普江路点缀期间,小桥流水、花草农家、风景如画,公共配套设施也非常完善,而且有了新家之后,向峨乡也考虑到农民的增产增收,向峨乡通过土地流转,专门规划做猕猴桃、茶叶、食用竹和药材四个农业产业化万亩工程,经过现在三年的发展,这里每一家农户至少比地震前是年均增收了1万元,可以说现在的巷儿乡生活是一天比一天好了。
    2011-05-12 14:40

  • [主持人] 3年时间过去了,不知道向峨乡的村民们记忆中最深的是什么?他们现在生活得怎么样,骁波你有了解吗?
    2011-05-12 14:40

  • [记者] 我现在是在被都江堰市民称为最安全的学校向峨小学,这是我国唯一的现代木结构抗震学校,是9度抗震设防,学校所采用的木料全部是由加拿大捐赠,具有结构坚固,质量轻盈,防火、防腐、防潮、防蛀等特点,所以孩子们在这里读书、上课是非常安全的,今天虽然是“5·12”地震三周年,但是作为都江堰受灾最为严重的地方之一,向峨乡今天没有任何形式的集体性的纪念活动,跟平日的生活没有什么两样。村民们现在正在正常的劳作,孩子们还在正常的上课,朗朗的读书生我想听众朋友通过嗯我的电话也可以听到他们的声音。
    2011-05-12 14:39

  • [主持人] 你好,陈骁波!给我们介绍一下你现在所在的现场的情况吧。
    2011-05-12 14:39

  • [主持人] 在3年前的那场灾难中,都江堰向峨乡受灾严重,全乡95%以上房屋垮塌,通讯、电力、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严重损毁。3年过去了,当地人的生活还好吗?今天,他们正以怎样的方式祭奠逝去的同胞?现在,我们就来连线正在向峨乡采访的成都台记者陈骁波:
    2011-05-12 14:35

  • [主持人] 那天在北川老县城,我曾经注意过那些祭奠亲人的北川人,我发现祭奠完亲人,大多数祭奠者都会这样做:他们站起来,转身,大踏步走出老县城,似乎走出了地震的阴影,走向新县城,开始走向新的生活……
    2011-05-12 14:35

  • [主持人] 这种生机和活力,如今在北川新县城能够找到。3年时间,一座整齐有序的新城市已经初具规模,人们陆续搬进新家,有的店面正在装修,不久,整条商业街就会全面启用,北川人正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新生活,告慰逝去的亲人。
    2011-05-12 14:34

  • [主持人] 谢谢冯会玲的报道。那天走在老北川县城,看着那些残垣断壁,我真的是感到一种心灵的震撼。看着那些超市、餐馆的招牌,透过某家破碎的窗户清清楚楚看到的那盏白色的吊灯,还有大街上“学生出入、车辆慢行”的指示牌,都让你似乎能触摸到这座县城往日的活力和生机。
    2011-05-12 14:34

  • [记者] 北川老县城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凝固在2008年5月12号2点28分的瞬间,今天走在北川老县城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它就象一幅长卷的黑白老照片,这里没有色彩,时间在这里也停顿,可是思念却绵绵无期,还在一直延续,不是一年也不是三年而是永远。
    2011-05-12 14:32

  • [记者] 来老县城祭奠的北川人一路都会默默无语,碰到彼此熟悉的老朋友也并不会多说什么,只是默契的点点头或者是拍拍彼此的肩膀然后转身就会离开。应该说来这里的北川人每一个人都藏着一肚子的往事,而每一段往事都和5月12日有关,采访的好几个人都说,走进北川老县城是一件特别矛盾的事情,想来因为曾经的家在这里,亲人在这里,可是又不想来,因为家倒了,亲人再也唤不醒,也找不回来了。
    2011-05-12 14:32

  • [记者] 两年前,我在老县城碰到一个20多岁的女孩子,她手里拿着一束特别大的菊花,站在原来老县城的邮政局的门口一动也不动,后来我知道她是来祭奠她遇难的舅舅,她说从小就跟舅舅一起长大的,感觉就像是爸爸一样,每一次爬上老县城的路,她会想起跟舅舅一起的情景,她会想到地震前一天晚上她还跟舅舅在一起吃火锅的场面,女孩子跟我说的时候眼泪就霹雳啪啦的往下掉,我到现在还记得她说的那句话,她说如果可以特别希望世界上没有5月12号这一天。
    2011-05-12 14:30

  • [记者] 对于来祭奠的亲人来说,我想要走过这条半个小时都走不完的路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一位姓李的阿姨采访中告诉我,她有一对双胞胎的儿子,叫小双的小儿子被埋在了北川中学下面,每一年她只来四次,春节、清明、“5·12”之前,十一,每一次她都给儿子带他最喜欢吃的鸭翅膀,她说儿子最喜欢吃带辣味的那种,每次她都要告诉小儿子,妈妈对不起他,不该只是顾着做生意,常常忘了在中午好好的给他做一顿可口的饭。
    2011-05-12 14:30

  • [记者] 我在这里能够看到几乎完全被巨石掩埋的老北川中学,也有人走过可以投篮的篮球架,还有那面依然鲜艳的五星红旗,可是孩子们却再也回不来了。我眼前所看到的,用残垣断壁、满目疮痍这样的词似乎都没有办法准确的描述,在路的两侧能够看到像公安局、信用联社包括电信公司等等这样一些大楼前,已经树立他们的牌子,这些牌子会让人立刻想象到他们在三年前还在办公室里头忙碌的样子,有人现在是因为没有照片,只能拿白花来代替,这是亲人们记得他们的样子,知道他们正在这里。
    2011-05-12 14:29

  • [记者] 记者:今天的公祭活动是在老县城的集体公募前举行的,现在我们看到墓碑前摆满了菊花,就连旁边绿色的小树上也都系上一朵朵小白花,老县城是对外开放,所以现在我能够看到很多的游客也都赶来祭奠。老县城除了方便祭奠新修了水泥路,为了保持建筑原貌,其余建筑物都完整的保留了地震发生后的情形,所以远远能够看到扭曲的钢筋水泥,像纸一样被撕碎的楼房,还有深深嵌进地下的整个楼层。有人在一栋完全倒塌的建筑物上写下了一行字“不要打扰它,让它安心”。
    2011-05-12 14:28

  • [主持人] 北川老县城和新县城相距不过20公里,但北川人平时并不怎么回老县城,3年了,只有到春节、清明和5?12祭日,人们才会聚在这里,为遇难亲人焚香烧纸,因为这个地方太容易触景生情。现在,中央台记者冯会玲就在北川老县城,让我们来连线她,看看今天的老北川。
    2011-05-12 14:24

  • [主持人] 前两天,我特地去了一趟北川老县城,那里为我们定格了2008年5月12号14:28那个灾难瞬间。现在灾区各地都在重建当中,各个地方的变化真的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只有走到这里,才会让人产生时间已经停止脚步的错觉。
    2011-05-12 14:23

  • [主持人] 北川老县城在2008年的那场地震中被夷为平地,全县约2万人遇难或失踪,几乎占到大地震遇难与失踪总人数的四分之一。震后,温家宝总理视察北川老县城时指示:要再造一个新北川,同时将老城作为地震遗址保留。今年2月1号,新北川在永昌镇举行了隆重的新县城开城仪式,这标志着中国首个震后异地重建县城重获新生。4月3号,国家斥资4.2亿元保护起来的老县城遗址,被建成为“北川地震纪念馆”,供人们祭奠凭吊。
    2011-05-12 14:23

  • [主持人] 距离14:28分这个时间越近,关于那场灾难的悲痛记忆就越不可阻挡地涌上心头。其实这几天,在震区我们看到,人们已经开始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逝去亲人的缅怀。最近几天,北川老百姓纷纷回到老县城,他们通过放鞭炮,献鲜花,烧纸钱等方式,祭奠长眠于老县城废墟下的亲人。
    2011-05-12 14:22

  • [主持人] 四川省邮政公司也为这次直播节目特别制作了主题明信片,我们将在直播现场,向市民游客免费派发盖有“5?12”纪念邮戳的明信片。让我们一起用这种方式记住这一天。
    2011-05-12 14:22

  • [主持人] 同时您也可以登陆新浪微博,搜索“中国之声”或“成都电台资讯998”,和我们互动交流。每个时段将有一名听众获得我们送出的一份特别礼物,这就是参加由四川省旅游局提供的四川境内免费二人“感恩游”,请您亲身到四川走一走,领略一下四川美丽的风光,更亲身感受一下震区3年的变化。
    2011-05-12 14:21

  • [主持人] 我是成都人民广播电台的主持人金浩。在我们节目进行当中,您可以发送短信到中央台短信平台10669500168,表达自己的祈祷和祝福,短信不收取任何资费。
    2011-05-12 14:21

  • [主持人] 如果您仔细听,我想您一定能听到我身边哗哗的水声,没错,岷江水正从我们直播台的左侧奔流而下,激流穿过南桥,滚滚流向下游的成都平原……今天的直播我们就将从这里,开始我们的“温暖记忆”。我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主持人郭静。
    2011-05-12 14:21

  • [主持人] 今天,我们的直播点就设在都江堰的南桥广场。我们的左前方,就是著名的南桥,它是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景区的主要景观,架设在都江堰内江之上。5·12地震中,南桥严重受损,不过现在经过重建复原,它不仅完全恢复了往日的原貌,而且抗震设计烈度达到了8度设防。
    2011-05-12 14:20

  • [主持人] 3年,这是一段浓缩的时间,被地震夺去的东西正慢慢回到人们的生活中。汶川,也早已不只是川西崇山峻岭间一个小小的县城,也不仅仅指川、陕、甘那片3年前震颤不已的土地。它成为一种象征,一种印证中华民族精神信念的象征;一把钥匙,一把解读社会主义中国的钥匙。因为它,13亿人有了一段共同的民族记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梳理这段记忆,看从毁灭走向新生、从悲壮走向豪迈,我们共同走过怎样一段路程。
    2011-05-12 14:19

  • [主持人] 从那一天算起到今天,已经整整3年,我们经历了猝然而至的地动山摇,经历了举国动员的生死营救,也经历了汶川重生,巴蜀崛起,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一幅幅定格在我们的记忆中。
    2011-05-12 14:17

  • [主持人] 2008年5月12号这一天,我想对许多人来说,都是刻骨铭心的,即便你不在震区。如果说记忆也是有颜色的,我想那一天肯定是灰色的。短短80秒,山崩地裂,生离死别,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
    2011-05-12 14:16

  • [主持人] 这个叫马莙宜的小女孩无疑是幸运的,她是当天在北川县城里出生并幸存的惟一婴儿。尽管地震让孩子颅内出血、肺部感染,医院也下发了病危通知书,但最终孩子还是在好心人的辗转救护下,活了过来。
    2011-05-12 14:16

  • [主持人] 2008年5月12号上午9:50,在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一个女婴顺利降生,但是孩子的父母绝没有想到,在孩子出生4个多小时后,灾难就突然袭来,喜悦和巨痛在14点28分这个时间点被断然地撕裂开。
    2011-05-12 14:14

  • [主持人] 最后,我们将在全国同胞对于四川灾区的深情祝福和寄语中,结束今天上午的直播。下午14点,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特别直播浓情推出――《温暖回忆》,敬请关注!
    2011-05-12 11:56

  • [主持人] 感谢中国电信四川分公司、中兴华为公司为本次直播提供的通讯支持!
    2011-05-12 11:55

  • [主持人] 我们相信,从悲壮走向豪迈的汶川地震灾区,走过5月,将迎接更加光辉的未来。
    2011-05-12 11:55

  • [主持人] 今天,我们跟随着记者的脚步,见证了灾后重建的伟大奇迹;见证了山河重整的壮美新生。
    2011-05-12 11:52

  • [主持人] 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四川人民广播电台、成都人民广播电台、甘肃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奉献的“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特别直播——涅槃重生即将结束了。
    2011-05-12 11:52

  • [黄小平] 我现在住在东汽馨苑,比板房安逸多了。再过五年,我就可以考高级技师了,那时候我希望总理能再来我家坐坐。我还有点心里话想跟总理说。温总理辛苦操劳,我希望总理身体健康。
    2011-05-12 11:51

  • [主持人] 你下一步将如何为自己规划?
    2011-05-12 11:50

  • [黄小平] 的确有不少困难。但是我想到连地震都经历了,还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呢?
    2011-05-12 11:50

  • [主持人] 黄师傅,在考技师的过程中,你一定遇到了不少困难吧?
    2011-05-12 11:49

  • [黄小平] 我是前一天晚上知道温总理要来东汽的,心里很激动,因为我和总理有个约定,我要告诉总理,我考上技师了。8号上午总理来到我们厂区,我等到总理讲完话赶紧走上前去,我说,总理,我考上技师了。我们厂领导就介绍说,这个就是当年住在板房的,总理一听,连忙说,很好,很好。
    2011-05-12 11:49

  • [记者] 主持人你好,我现在是在东汽的号车间,黄小平师傅现在就站在我旁边。这里首先有一个好消息告诉大家,黄小平师傅已经考上技师了!就在4天前,也就是5月8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汶川地震三周年之际第十次踏访四川灾区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黄小平幸运的在东汽再次看到了温家宝总理,并向总理汇报了自己的成绩。现在我们请黄小平师傅为我们讲述一下当天的情形。
    2011-05-12 11:48

  • [主持人] 2008年9月1日,温家宝总理来到东汽爱心家园南滨板房区慰问受灾职工,走进黄小平家居住的板房,与他和家人围坐在一起闲话家常,嘘寒问暖,关心他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临别前总理对黄小平说:希望下次来,你已经考取工人技师。黄小平愉快地答应了。三年过去了,黄小平是否兑现了自己与总理的约定?我们现在连线正在东汽采访的四川台记者李东平。
    2011-05-12 11:47

  • [记者] 大夫说着他的病情不免忧心,马志杰还是一副乐呵呵的表情,他知道,在他的身上,已经实现了突破和意外,原以为自己要终身依靠导尿管生活,现在拔掉了管子,他觉得能这样生活,已经知足。地震三周年,医院要搞文艺演出,他说要登台表演的歌还没选好,说着就对着话筒唱了几句问我们怎么样。
    2011-05-12 11:46

  • [记者] 疼痛分1到10级,通常也要3、4级,数天花板,背后的痛苦也许只有他自己明白。医生说,这样的疼痛极有可能终身伴随他。和马志杰见一面并不容易,和他最熟悉的康复科的大夫才能帮忙联系上,为了跑业务,他坐在轮椅上也要满处跑。
    2011-05-12 11:45

  • [记者] 马志杰说,地震前,他用五年时间从普通服务员做到了公司团队小领班,觉得一切顺利光明;地震后,他用两年时间经历了五次以上大小手术,身体的折磨从未离开。
    2011-05-12 11:45

  • [记者] 四川彭州的小伙马志杰是成都军区总医院的名人,5·12地震时受了重伤,整整在医院住了两年,一副好嗓子,领着病友们唱歌,出院了又张罗着自己创业。30岁的马志杰租的房子是成都三环路附近的不错小区,最近的业务是装修建材买卖。
    2011-05-12 11:44

  • [记者] 去马志杰家的路上,同行的大夫叮嘱我们去了要先道喜,马志杰三个月前结婚了。坐在沙发上的马志杰,腰部以下截瘫,右腿高位截肢,同去看望他的成都军区总医院康复科主任张安仁进门还是要先看看伤情。
    2011-05-12 11:44

  • [主持人] “残疾人”这个角色的突然到来,吹灭了生活的很多光亮,但是同时,又在他们的身上,揭开了生活的崭新一角。四川彭州的小伙子马志杰是我们的记者王娴在采访中偶然遇到的,下面我们来听他的故事。
    2011-05-12 11:43

  • [主持人] 按照汶川地震之后的统计数字,三年前的强震共造成三十七万多人受伤,这个数字背后是每一个劫后重生的普通人生活的艰辛。很多人在这三年中不断接受手术、安装假肢,以期生活的回归。
    2011-05-12 11:43

  • [记者] 如今,蒋雨航已经成为一名消防班长,开始带领和培养新的消防队员,他还想上军校,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救援技能。汶川大地震三年来,我们看到了一座座新城在废墟上的拔地而起,同样也看到了灾区群众挺起的坚强脊梁,而这些,正是人类生生不息、繁衍兴旺的动力和源泉。
    2011-05-12 11:43

  • [蒋雨航] 虽然经历和别人不一样,但是得到的东西肯定也和别人不一样。主要是现在做的这个工作比较有意义,别人把我救出来,然后我再去救别人,希望能这样传递下去。我就抱着救人的心情来当兵的,然后又圆了自己的梦,所以是很开心的一件事情。
    2011-05-12 11:42

  • [记者] 两年来,蒋雨航和队友已经出警2000多次,抢救、疏散被困人员500多人。从一名被救者到一名拯救者,从初入火场的不知所措到面对险情的冷静应对,在与死神一次次的擦肩而过中,蒋雨航完成着自我人生的蜕变升华,实现着重生后回报社会的朴素心愿。
    2011-05-12 11:42

  • [蒋雨航] 刚到门口就看到火往外窜。一点经验都没有,很空白。而且看到那个火,也感到挺害怕的,不知所措,但还是鼓起勇气跟在班长后面一起去学习一下。
    2011-05-12 11:42

  • [记者] 2009年5月2日,蒋雨航完成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出警——火场救人。在这场火灾中担任疏散任务的蒋雨航,与队友一起救出了数十名受困群众。
    2011-05-12 11:41

  • [周庆阳] 从他刚过来当兵,到现在成为一个合格的消防员,确实他经历了很多,也付出了很多。比如说跑步他跑不及格,最后跑到前几名,真得是付出了很多辛苦,别人跑一圈,他跑两圈。
    2011-05-12 11:41

  • [记者] 那时的蒋雨航身体单薄瘦弱,体重只有105斤,各项体能测试在同一批新兵中处于落后位置。艰苦严格的训练,让蒋雨航拥有了强健的体魄和熟练的技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消防特警。看着蒋雨航一天天成熟强壮,让周庆阳中队长备感欣慰。
    2011-05-12 11:41

  • [周庆阳] 其实蒋雨航被我们从现场救出来的时候,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能和我们在一起去拯救别人,也没考虑过他会来我们上海消防当消防兵。从地震到在一起,能分到一个中队,我亲手培养他,其实真的是一种缘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一种缘分。
    2011-05-12 11:40

  • [记者] 2008年12月,蒋雨航穿上军装并如愿成为上海消防特警一员,而带他的,正是从地震废墟中将他救出的上海市消防总队特勤支队彭浦中队副中队长周庆阳。周庆阳说,这也许就是缘分。
    2011-05-12 11:40

  • [蒋雨航] 当时我就在想,如果我能出去,我肯定会帮助别人,因为我知道被困在黑暗当中那种很无助的感觉。然后又看到上海消防的官兵已经来救我了,看到他们的身影,也和我的想法很吻合,所以我就决定,当一名消防兵。
    2011-05-12 11:40

  • [记者] 124个小时,在漫长的黑暗中等待援救,身边无水无粮,有的只是两具遇难同事的遗体。这对蒋雨航来说,无疑是有生以来最痛苦的经历和最残酷的煎熬。然而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蒋雨航开始重新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涵义。
    2011-05-12 11:39

  • [蒋雨航] 现在再回头看以前那段事情的话,对我自身来说我感觉只要好好地活下去。其实很多东西都没有生命重要。但是,活下去的话,也要对自己身边的每个人和每件事要做到认认真真。真诚地待人,认真地做事。
    2011-05-12 11:39

  • [记者] 2008年5月17日17点12分,汶川大地震震中映秀镇,被埋压在废墟下长达124个多小时的青年蒋雨航,终于被周庆阳等上海消防特警成功救出,重获新生。三年过去了,刚刚23岁的蒋雨航还是略显稚嫩腼腆,但眼神中却多了一份沉着和淡定。
    2011-05-12 11:38

  • [主持人] 可以说512大地震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蒋雨航就是其中一个。我们曾经在电视画面中看到过这样一个镜头:在地震重灾区映秀镇的废墟中,20岁的青年蒋雨航在埋长达124小时后,被上海消防官兵成功营救,创造了一个“生命奇迹”。2008年12月12日,蒋雨航成为了上海消防特勤支队彭浦中队一名武警战士;这位特殊的新兵站在新兵队列的第一位,胸牌上写着001号。来听中央台记者周强的采访。
    2011-05-12 11:38

  • [记者] 和灾区许多再生育家庭一样,经济和孩子的教育,是这对夫妇最大的压力。灾后重建,使安县河清镇基础设施跨越了20年,设施先进的幼儿园、中小学,每个镇上的孩子都可以就读,幼儿园每年费用只需1千多元。不久前,56岁的雍兴发与人合伙搞养殖养起了猪,每天,乐呵呵的老爸爸忙完活计,就赶回家做饭、带孩子。他相信,有好的政策,只要努力,自己就有能力把孩子培养成人、让生活越过越好!
    2011-05-12 11:37

  • [记者] 5·12地震中,汪正蓉失去唯一的女儿和外孙女,在镇计生站“再生育服务”的全程帮助下,成功受孕,去年四月顺利产下健康女婴。中年得女,雍兴发为女儿起名雍虹。
    2011-05-12 11:36

  • [记者] 推开汪正蓉家的大门,室内的凉爽与室外的炎热形成鲜明对比,一台空调正在吹送着冷风。席梦思床上,一个婴儿安然酣睡。去年天热,家里开了两台电扇,孩子还是热出一身红疙瘩,今年,雍兴发下决心,花2千多元安了空调,他说,即使自己不吃午饭,也要给孩子装上一个。
    2011-05-12 11:35

  • [主持人] 是啊,这些新生命,可以激活一个家庭对于未来的希望。据了解,截至2011年3月底,在国家实施的四川地震灾区“再生育全程服务行动项目”的帮助下,四川灾区已经有2800多名出生再生育宝宝降生。其中,安县河清镇49岁的再生育妈妈汪正蓉,平安产下健康的女儿,更是被认为“创造了一个生育奇迹”。来听四川台记者王映的采访录音。
    2011-05-12 11:35

  • [主持人] 是啊,你的印象没错,就拿映秀的渔子溪村来说吧,震后到现在为止,这一个村已经迎接了29个再生育宝宝的降生。看着一排排崭新的藏羌风格的楼房、看着那些在太阳下晾晒的尿布,看着幸福的妈妈们推着婴儿车带着宝宝散步。看到这些,你心中会有一份说不出的温暖。
    2011-05-12 11:35

  • [主持人] 今天我来到映秀,走在大街小巷,我感觉这个小镇上一两岁的小宝宝特别多。
    2011-05-12 11:34

  • [主持人] 我是四川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吕丹。
    2011-05-12 11:34

  • [主持人] 听众朋友,大家好!您现在正在收听的是:“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特别直播——涅槃重生。我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主持人智鹏。
    2011-05-12 11:34

  • [中国广播网] 第四单元——精神重建
    2011-05-12 11:33

  • [记者] 另外,经过灾后恢复重建,现在去九寨沟非常的方便,从成都出发的话,每天有超过10个航班飞往黄龙机场。现在自驾游去九寨沟同样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九寨沟、黄龙、大熊猫栖息地、青城山—都江堰、羌族村寨、汶川地震遗址六大旅游资源串珠成链,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产业集群,可以欣赏到沿途更多的风景。如果是乘坐班车的话,从成都到九寨沟每天固定的班次发车,车费大概在130元左右。主持人。
    2011-05-12 11:29

  • [记者] 可以很高兴地告诉大家,如今3年过去了,九寨沟景区得到全面提升的同时,又恢复了游人如织的情景。现在来到九寨沟,可以看到处处都充满着绿意,走在丛林间幽深宁静的小路上,也别有一番韵味。
    2011-05-12 11:28

  • [周伦斌] 地震的发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像九寨沟、黄龙这样的世界精品旅游景区,我们鼓励景区管理部门完善旅游要素,提升旅游品质,加大景区特点、特色的打造,像九寨沟,游客去了,除了去景区里面旅游观光以外,还可以在沿线参与、体验藏羌旅游风情,也就是说乡村旅游、特色农家乐都成为景区的补充和完善。
    2011-05-12 11:28

  • [记者] 嗯,就像主持人刚刚说到的,九寨沟景区没有受到破坏,但是受地震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在一段时间里,以前游人如织的著名风景区九寨沟、黄龙,几乎没有游客。面对前所未有的艰难时刻,九寨景区自足服务升级,用更多的新鲜元素来吸引游客。我们请四川省旅游局市场处处长周伦斌给大家介绍一下:
    2011-05-12 11:28

  • [主持人] 有很多听众可能都有和你一样的疑问。地震后的九寨沟是否依然美丽?想来九寨的朋友们该走什么样的线路最好?我们来听四川台记者李慧娟是怎么说的。
    2011-05-12 11:28

  • [主持人] 这么美丽的人间仙境,真是非九寨沟莫属啊,一直就想有机会去一趟。听说汶川大地震给四川各大景区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但不幸中的万幸是,九寨沟景区所有景点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没有遭到任何破坏,旅游设施也是完好无损。是这样吗?
    2011-05-12 11:27

  • [主持人] 春时嫩芽点绿,山花烂漫;夏来苍翠欲滴,莺飞燕舞;秋至红叶铺山,五彩斑斓;冬来雪裹山峦,诗情画意。
    2011-05-12 11:27

  • [记者] 公路边,一座座精致的楼房是村民们的新家,宽阔的操场、隐于绿树鲜花丛中的教学楼,勾勒出全新的学校。经过三年灾后重建的新兴镇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新兴向荣”,让我们看到了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进行科学灾后重建所带来的新生。
    2011-05-12 11:27

  • [新兴镇党委书记曹良柱] 灾后重建不是把老百姓的房子修建好了就完了,包括文化、精神家园都跟上了,应该说是农村和城镇缩小了差距,城镇的基础设施已经配套到了农村,使农民享受到城市一样的生活。通过三年的重建,我们镇完成了20年的发展的目标。
    2011-05-12 11:26

  • [记者] 看着眼前这条古香古色的街道,李会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和李全一样,地震发生后,面对当时满目疮痍的海窝子,没有哪一个新兴镇的老百姓会想到海窝子会有今天这样的变化。而这一切得益于彭州创造性的提出了“与当地产业和经济要素结合的发展性、空间布局和建筑形态的多样性、周边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的相融性、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的共享性”的农房重建“四性原则。”
    2011-05-12 11:26

  • [李会] 地震前我们是做砖厂的,一天到晚起非常累,现在生活质量好了,我们现在开了个酒店,搞旅游。我们这里什么都有,有山、有水,有车位、有客房、有酒店,来就可以玩。
    2011-05-12 11:25

  • [记者] 走在海窝子街上,木制的青瓦角楼,青石板铺就的道路,弯弯小河上弯弯的小石桥,让人留恋忘返。当地居民李会正在忙着打理她的乡村酒店。
    2011-05-12 11:25

  • [主持人] 是啊。最重要的是要结合自身的特点,为群众找出一条能够走向富裕的路子。在成都彭州新兴镇,原来脏乱破旧的场镇现在已经被极具川西民居风格的古镇“海窝子”替代,煤矿、小火电厂也已经变成了大片大片的“竹海”和养殖基地,公园、广场、停车场、行政办公楼……在这个现代化城镇几乎找不到农村的影子,难怪人家说,这里是成都的后花园。下面我们来听成都台记者陈骁波的采访。
    2011-05-12 11:25

  • [主持人] 重建、尤其是新农村的重建,其实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不仅要涵盖住房重建、基础设施重建、公共服务设施重建,更重要的是要实现生产设施的重建。
    2011-05-12 11:24

  • [记者] 现在,赵林家每天要酿300多斤白酒,忙里忙外地非常辛苦。当然,这也是因为他刚刚喜事临门。在三年前,地震让赵林失去了一个女儿,但是在两个月前,赵林的妻子刚刚产下了一对双胞胎女婴。夫妻俩每天乐得不可开交。赵林的妻子说,他们所失去的,现在正得到加倍的补偿。再苦再累,也值得,也开心。主持人。
    2011-05-12 11:21

  • [赵林] 计划是年产200多吨。比现在的规模大多少?至少10倍,销售没有问题。我们这个酒如果成了规模的话,也是当地的一个产业发展,也能带动很多农民到这里来打工,挣钱。同时,这个酒,也销往全国各地,把这个产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强。
    2011-05-12 11:20

  • [记者] 你想像一下,如果成规模的话,做一个酒厂(包装酒),它那个规模又能达到多少?
    2011-05-12 11:20

  • [赵林] 包谷酒,主要是醇香,喝了要有劲些,喝得再多,头不疼。不上头。
    2011-05-12 11:19

  • [记者] 现在赵林就在我的身边,赵大哥,你给我们介绍一下,包谷酒,它有什么特色?
    2011-05-12 11:19

  • [记者] 好的,我现在正在赵林的家里,他家的后院就是包谷酒作坊。酒坊里,几口酿酒大锅正沸腾着,远远就能闻到,一股醇香沁人心脾。自从胡锦涛总书记品尝过赵林家自酿的包谷酒以后,可以说,现在这种农村的土酒知名度大增。刚刚赵林给我说,来自北京、山西、河北、陕西、内蒙古等地的收购商还经常给他打电话,表示要大批量地购买他们的包谷酒。而且还希望他们做成带包装的酒,卖一个好价钱。路总是要一步一步地走,生意也要一笔一笔地做。赵林说,很多热心的网友给他们的酒坊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天府旺酒”。
    2011-05-12 11:19

  • [主持人] 是吗?四川台记者徐晓辉正在那里采访,我们来连线他。
    2011-05-12 11:18

  • [主持人] 三年过去了,据说赵林的酒坊已经扩大到1000多平方米,年产值近百万元,还注册了商标,原来的酒作坊现在成了当地有名的特色产业。老赵说,他还很想再跟总书记聊一聊生活的新变化呢。
    2011-05-12 11:18

  • [主持人] 在绵阳市平武县牛飞村,有这样一个叫做“灶淋酒家”的作坊可是不简单,男主人赵林有一手做酒的好手艺。地震夺走了他的女儿,儿子受了重伤,近160平米的酒作坊也化成了废墟。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2008年冬天,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了他刚刚建好的新家,还亲口品尝了他酿的苞谷酒。
    2011-05-12 11:17

  • [主持人] 羌族人爱喝酒、也会酿酒,这是众所周知的,尤其是刚刚酿制的苞谷酒,口味纯正、醇香宜人,就算是不会喝酒的人,都会想尝上两口。
    2011-05-12 11:17

  • [主持人] 主持人提问--
    2011-05-12 11:16

  • [采访对象] 采访对象
    2011-05-12 11:15

  • [记者] 贾立梁
    2011-05-12 11:14

  • [主持人] 下面我们连线中央台记者贾立梁了解一下那里现在的情况。
    2011-05-12 11:14

  • [主持人] 现在,这个曾令国人牵挂、危机四伏的堰塞湖已化作一湾“人”字形的静水,没有了当初令人望而生畏的恐惧。而它现在的情况一定让你非常吃惊,两岸成片成片的玫瑰竞相绽放,芳香扑鼻,两万亩漂亮的保加利亚玫瑰,将让唐家山未来以“中国最大的玫瑰园”的身份再度吸引世界目光。
    2011-05-12 11:14

  • [主持人] 2008年,因“5·12”地震被人们熟知的还有北川唐家山堰塞湖。由于山体滑坡,唐家山的半个山头堆成悬湖大坝,危及下游绵阳、遂宁百万群众的生命安全。
    2011-05-12 11:13

  • [记者] 正是通过新老东汽人的坚强奋斗,东汽从重建伊始的百废待兴,到如今的浴火重生,从2008年在遭遇空前灾难情况下,完成创纪录的108亿元产值,到2010年的大幅度增长到200亿元,东汽并没有被灾难击垮。记者在东汽新基地注意到一个细节,海鸥造型的路灯很是别致,放眼望去,就像一只只海鸥托起东汽翱翔在蓝天白云间。我们相信,随着东汽近百分之三十的产品涉足海外市场,东汽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2011-05-12 11:13

  • [李煜] 确实损失非常严重,到底还能不能站起来,我还要不要呆在这里。我当时想的是,就算你不想来东汽,你不能在它最困难的时候离开它。
    2011-05-12 11:12

  • [记者] 随着东汽走入震后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正如40多年前一样,许多年轻人满怀激情和梦想来到这里,渴望建设新东汽。地震后,东汽曾给刚刚签约的数百名大学生发去电子邮件说明受灾情况,表明即便他们放弃也不追究毁约责任。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所有签约大学生一个不少地来了。东汽宣传部工作人员李煜告诉我,让他留下来的原因除了一份责任,更是对东汽的信心。
    2011-05-12 11:12

  • [东汽党委书记何显富] 地震的发生,使东汽面临灭顶之灾。是生存还是死亡?温总理震后不到24小时,就给大家一个明确的信号:东汽只要有人在,新的东汽就一定会建设得更好。尽管是短短的一句话,但就像一剂强心针一样,注入到东汽人心中。躺下去是灾民,站起来才是巨人。应该讲,我们已经翻过了地震这一页。站在新起点,迈向新征程,我们手中的法宝是不断弘扬东汽精神,不断地赋予东汽精神新的内涵。
    2011-05-12 11:12

  • [记者] 听众朋友,我现在就在东汽位于德阳八角井镇的新基地。放眼望去,一排排整齐矗立的厂房,鳞次栉比,甚至遮住了远处的群山,但就在08年8月1号新基地动工前,这里还只是一片寂静的农田。回首近三年来东汽走过的艰苦卓绝的重建之路,荣光和豪情属于每一个东汽人。
    2011-05-12 11:11

  • [主持人] 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东汽人不认输、不放弃,震后不到一个月,汉旺基地就在余震中恢复生产。可以说,东汽的重建,是以超乎常规的速度推进着,取得了令人难以想象的辉煌成果。下面我们就跟随四川台记者陈超去新东汽看一看。
    2011-05-12 11:11

  • [主持人] 工业重建,是灾区重建的头等大事。在地震中,四川、甘肃、陕西省受灾工业企业达1万7千多家,直接经济损失上千亿元。就像始建于1965年的东方汽轮机厂,汶川大地震中,东汽损失惨重。40多年建设起来的工厂顷刻间被摧毁,厂房、家属区成片坍塌,1400多人被废墟埋压,险些全部毁灭。
    2011-05-12 11:11

  • [主持人] 曾经有人把产业比喻为“发展的骨架”,是一座城市、一个区域发展的支撑。快速重建后,如何巩固这一地区的发展和保障人民生活水平,这是一个考验执政者智慧的严峻问题。
    2011-05-12 11:10

  • [主持人] 这还远远不够。既要让受灾群众“安居”,更要让受灾群众“乐业”,这样才能真正让灾区群众过上新生活。要不就会像青川经济和商务局局长徐富荣说的那样,现在震区基础设施的水平是提前了20-50年,但这都是在输血。如果没有后续的产业跟进,老百姓就像是住着别墅吃红薯。我们需要的是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支柱产业,只有有了造血功能,才能让震区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1-05-12 11:10

  • [主持人] 很多人也许会问,漂亮的小区拔地而起,公共配套向城里看齐,受灾群众大多数都已经搬进了新居……这是不是意味着,灾后重建工作已经基本结束了?
    2011-05-12 11:09

  • [主持人] 我们期待您的关注、期待您的参与。
    2011-05-12 11:09

  • [主持人] 另外我们也邀请汶川映秀的朋友们来到直播现场,留下您的心愿和祝福,四川省邮政公司专门为我们的特别直播定制了主题明信片,现场免费赠送,并有邮递人员加盖邮戳,为您保留下一份珍贵的记忆。
    2011-05-12 11:09

  • [主持人] 今天我们专门设立了精彩的短信大奖,奖品是由四川省旅游局提供的《感恩四川游》,免费游四川的机会,每个小时我们会送出四次,听众朋友们一定不要错过。
    2011-05-12 11:08

  • [主持人] 欢迎听众朋友和广大网友、以及直播现场的朋友参与互动,您对于四川震区恢复重建有什么样的感受、意见和建议,您对四川灾区同胞有什么祝福,欢迎发送短信至10669500168(每条短信资费5毛钱,不含通信费)或登录中国之声新浪微博留言,您的祝福和心愿留言将在直播节目中实时播出!
    2011-05-12 11:08

  • [主持人] 我是四川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吕丹,我们今天的直播间,就设在映秀镇的漩口中学遗址对面。
    2011-05-12 11:07

  • [主持人] 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主持人智鹏。
    2011-05-12 11:07

  • [中国广播网] 第三单元——产业重建
    2011-05-12 11:05

  • [主持人] “把群众安顿好,把民生保障好,把灾区建设好”,如果灾区老百姓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了,如果灾区老百姓满意了,这将是灾区涅槃重生的最有力证明。感谢郝斌。
    2011-05-12 10:58

  • [记者] 主持人你好,我现在是在北川新县城公交车站。在地震前,北川历史上从来没有开通过公交车,而随着北川新县城的建成,为了让生活在新家园的北川人生活更方便,新县城开通了3条公交线路。从公交站牌上我看到,这些线路途经医院、学校、商场、客运中心站、居民小区等人口集中区域,每隔十分钟,滚动发班。现在有辆公交大巴正在出站,我看到上面坐满了乘客。
    2011-05-12 10:57

  • [主持人] 四川台记者郝斌现在正在北川,让他来回答你的问题吧。
    2011-05-12 10:56

  • [主持人] 这么多群众已经搬进了北川新县城,新县城的配套设施怎么样呢?医院,学校和生活设施是不是都已经建成了?我听说,北川还通了公共汽车,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了?
    2011-05-12 10:55

  • [主持人] 我们都知道,北川新县城从建设项目启动到奇迹般崛起,一共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这么快的速度,在中国县城建设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尤其是山东援建北川的过1万多套安居房、安置房,仅仅花了3个月就封顶了,现在已经有七千多人搬进了新居。
    2011-05-12 10:54

  • [主持人] 萝卜寨重新站起来了,寨子里的村民们,生活幸福指数是比以前更高了。
    2011-05-12 10:53

  • [记者] 我现在就在海拔2000米的萝卜寨,一走进寨里就可以看到以土黄色为基调的住房排列的错落有致,这些农房依然保留着浓郁的羌族特色。有了能抗地震的新房再加上越来越多的游客,寨子里不少人家都开起了农家乐。
    2011-05-12 10:52

  • [主持人] 美丽的羌族姑娘、热烈的锅庄舞,这“云朵上的羌寨”真是令人神往。四川记者王珍现在正在萝卜寨采访,我们来连线她。
    2011-05-12 10:51

  • [主持人] 说起重建的房屋,汶川萝卜寨那一座座耸立云天的羌族碉楼可是最有特色的。汶川大地震曾经将萝卜寨夷为平地,整座寨子只剩下空荡荡的门框和倒在地上摔成碎块的黄泥墙。如今,在废墟之上,背靠群山,一座座崭新的碉楼再度拔地而起,层层叠叠,但是和过去不同的是,黃泥里面裹着钢筋铁骨,可以抵抗8级地震。
    2011-05-12 10:51

  • [主持人] 恩,住在结结实实的房子里,经历过地震劫难的老百姓,才能踏踏实实地过日子。对于重建,有些人心中可能有个问号,这么紧张的工期,要保证房子的质量,那将是多大的挑战啊?我们可以告诉听众朋友们,绝对可以放心,像在映秀的汶川一中,本来可以修建八九层楼房的钢筋,在这里“大材小用”,只用来修建3层的楼房。所有这些努力,就是为了让这些重建的建筑,成为能够经受住考验的百年工程,让老百姓们可以住着安心。
    2011-05-12 10:51

  • [主持人] 一名普通网友对灾后重建评价说,“现在,走进四川灾区,最漂亮的是农房,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
    2011-05-12 10:50

  • [记者] 2009年4月25日,龙溪隧道抢修工程顺利完成。地震中受损严重的庙子坪大桥和龙溪隧道的顺利修复,成为公路通车的关键。当年5月12日都映高速全线通车。据记者计算,从都江堰到映秀,全程用时18分钟。而如果走老路,则需要1个小时。经常在两地间往返的司机们说,这为他们节省了大量时间
    2011-05-12 10:49

  • [记者] 车辆继续前行,进入震后损毁最严重的龙溪隧道。地震发生后,龙溪隧道串珠式坍塌、路面隆起,隧道口整体抬高1米多,这让许多世界一流施工队把它看做是“不可触摸”的极险工程。
    2011-05-12 10:49

  • [冯学钢] 我们在桥下面有加防震措施。这个挡块原来是桥两边有,现在是每一片里面都有。这个桥原来抗震设计是7度,现在我们全部按照8度设防。
    2011-05-12 10:48

  • [记者] 这228天,冯学钢和他的兄弟们用80多个千斤顶同步顶升,完成了8000吨桥梁整体复位的奇迹。同时,在修复的过程中,施工方还充分考虑到抗震因素。
    2011-05-12 10:47

  • [冯学钢] 庙子坪大桥长1440米,旁边挂了一个牌512地震垮塌处。这个桥不光是纵向的位移,还有横向的。所以要把这个桥拆掉重盖不可能,只能修复。整个这条路我们只用了228天。
    2011-05-12 10:47

  • [记者] 记者乘车从成都出发,一路向北到震中汶川,都汶公路是唯一的通道。都汶公路全长82公里,包括都映高速和映汶二级公路。都汶公路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学钢沿途为记者讲述震后抢修的一个个难题。庙子坪大桥,是都汶公路抢修工程最大难点。地震发生后,10号到11号桥墩间的10片50米长的桥梁全部掉入水库中,桥墩上也出现了2处裂缝。全长1436米的大桥是废还是修,成为了当时专家讨论的热点。
    2011-05-12 10:47

  • [主持人] 不过,3年后的今天,重走都汶线,真是让我有了一种时空错换的感觉。而且一路走来,还看到了都汶路的另一边,有一条宽阔的公路正在向前延伸。据说这就是明年将全线贯通的都汶高速。可以说,这一条条修复打通的道路大动脉,将给四川震区经济发展带来更强劲的脉动。下面我们来听中央台记者周尧的采访录音。
    2011-05-12 10:46

  • [记者] 我们已经到达了这次地震最震中的部分,也就是汶川县映秀镇。从冲锋舟上登陆之后,我们又徒步前行了两个多小时。这两个多小时确实特别艰难,一路上只要稍有不慎,我们就有可能掉到岷江里。岷江河流特别湍急。在前往映秀镇的途中,我们的右侧是贡嘎山,左侧就是岷江。山体滑坡已经把公路全部覆盖和掩埋了,桥梁也已整体坍塌。我们从夹缝中,从峡谷里爬过来,浑身都是泥。有的战士陷在泥潭里,泥已经到了他的腰,我们一起把他拉上来,如果再陷下去,他的生命可能就保不住了。这一路确实非常艰难。
    2011-05-12 10:45

  • [主持人] 在我的记忆中,有两个与映秀相关的新闻关键词尤其难忘——那就是“挺进孤岛”和“决战都汶生命线”。213国道都江堰至汶川段,当时处于地震烈度最大的区域,严重受损。第一批徒步勘察的专家曾经说,全长90多公里的道路上,看不到1公里完好的路段。崩塌、滑坡、堰塞湖、泥石流……所有类型的地质灾害一起撕碎了都汶路。我们先来听一段“512”地震后中央台记者王亮当时跟随救援部队挺进映秀时连线的录音。
    2011-05-12 10:45

  • [主持人] 我是四川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吕丹,我们今天的直播间设在了汶川映秀镇。
    2011-05-12 10:45

  • [主持人] 听众朋友,大家好!您现在正在收听的是:“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特别直播——涅槃重生。我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主持人智鹏。
    2011-05-12 10:44

  • [中国广播网] 第二单元——民生重建
    2011-05-12 10:44

  • [主持人] 刚才我们已经介绍了在本次直播节目当中,我们为广大听众朋友准备了一份感恩四川游的旅游奖品。首节我们恭喜一下155手机尾号9079来自山东临沂,以及137手机尾号1853来自北京的这两位朋友,他们获得了由四川旅游局提供的感恩四川游免费游四川的机会。在今天全天的直播节目当中我们将会送出18份大奖,没有获得奖品的听众朋友不要着急,你们仍然有机会。
    2011-05-12 10:40

  • [主持人] 另一位网友说,太多的画面依旧在我们眼前浮现,让我们学会了坚强,学会感恩,让我们知道生命有多么珍贵,同时让我们知道了我们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为逝者献上一束鲜花。
    2011-05-12 10:38

  • [主持人] 在短信平台上,来自全国的听众朋友发送来手机短信,可能有一些就是现场的观众朋友。来自河南许昌的手机尾号是3661的朋友说,因为爱,所以坚强,因为爱,所以感动,这个自强不息的民族,让万物生灵敬仰,它成就了汶川的奇迹,也成就了人民的肩膀。一位来自辽宁大连的手机尾号9033的朋友说,金川震撼,青川失色,北川垂泪,汶川呜咽,四川痛哭,九州悲泣,华山肃立,黄山动容,衡山低首,泰山静穆,百山凝咽,万风哀莫。在中国之声官方微博上有很多网友发来了他们的感慨,一位网友说,不知不觉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已经过去了,伴随的是映秀的巨变,脱胎换骨的巨变,一座座新城市拔地而起,每次看到电视画面里的新房子真的很激动,很漂亮,整齐划一。这跟我们的感觉一样。
    2011-05-12 10:38

  • [记者] 我现在是在“5·12”大地震陕西灾区最大的重建点之一——略阳县徐家坪镇上坪村,村里建起了31套带阁楼、晒台的安置房,都是清一色白墙红瓦、整齐划一的农家小院,已经成为山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村干部告诉我,迁入新居的受灾农民,头脑灵活有钱的上项目,身体强健有技术的去打工,在家留守的则算计着如何让地里生金,大家都在谋划着致富路。
    2011-05-12 10:37

  • [主持人] 好在三年过去,汉中人民的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我们连线正在那里采访的中央台记者刘涛。
    2011-05-12 10:36

  • [主持人] 汶川地震的受灾省一共有三个,除了四川和甘肃外,还有陕西。大家可能知道,陕西汉中是著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小江南"的美誉。由于汶川地震是浅源地震、影响巨大,距离四川汶川大约300公里的汉中受到了严重影响,宝成铁路一度中断,经济损失达108亿元。
    2011-05-12 10:36

  • [记者] 可以说,灾后重建,使陇南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遍及九县区150多个乡镇,使陇南长期落后的状况得到了彻底的改观,而且建设标准和质量都高于地震以前水平。“陇上江南”的巨大变化让这里的群众再次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2011-05-12 10:36

  • [记者] 在甘肃地震灾区一直有这样一种说法,那就是甘肃的重灾区在陇南市,陇南市的重灾区在文县,而文县的重灾区在碧口镇。三年前那场地震重创碧口镇,几乎百分之百的房屋倒塌或被损毁而无法居住。在对口援建省市深圳的帮助下,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就全部完成房屋重建。现在镇上昔日陈旧破烂的楼房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崭新的住宅新区。
    2011-05-12 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