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图片聚集
江门经济奏响复苏交响乐
[打印本页] [字号 大 中 小] [关闭] 【进入中广社区】
编者按
进入2010年以来,我市工业经济呈现“强势回升”的复苏态势。据市统计局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市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7.19%;出口增长23.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0%,增幅比去年同期高11.6个百分点。从一季度的经济数据来看,体现了扩内需政策力度的加大和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推进带来的效果,“经济复苏”成为“江门制造”的主旋律。
为配合好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本报特推出“2010·复苏交响乐”系列报道,通过报道江门工业复苏进程,全方位展现“江门制造”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取得的初步成就以及在扩内需、促出口方面取得的喜人成果,展示侨乡各级和企业家战胜困难的积极进取精神。
4月下旬公布的我市第一季度主要经济数据显示:全市经济延续平稳回升态势,开局良好,主要指标同比增幅呈现“高开”态势。江门经济正逐步从国际金融危机阴影下走过来,进入后危机复苏阶段。
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化危为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季度强势回升……江门经济走过的复苏轨迹,恰如贝多芬的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所表现的英雄性构思——革命斗争和胜利的形象。
被誉为音乐史上最高杰作的贝多芬《英雄交响曲》,创作于1803年,其标题是“为纪念一位伟大的人物而写的英雄交响曲”,全曲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着重英雄人物在为自己革命目标斗争中的豪迈、自信和英勇;第二乐章是沉痛的回忆;第三乐章是对生命活力的表现和赞颂;第四乐章是对经过斗争获取胜利的凯旋的歌颂。
江门经济的复苏之路,正如同《英雄交响曲》的四个乐章一样,在理性与激情中游走、冲突,伴随跌宕起伏、气势磅礴的乐章演绎着一曲复苏交响乐……
第1乐章
自信满满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乐曲赏析:伴随着那两小节强奏主和弦,遭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江门工业在第一乐章奏鸣曲中平稳较快发展。这段奏鸣曲式写成的第一乐章里充满了意志的力量,正如在抵御金融危机中“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一样,江门应对金融危机的历程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4月下旬,市统计局发布了第一季度主要经济数据。数据显示,全市经济延续平稳回升态势,主要指标同比增幅呈现“高开”态势。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市实现GDP320.91亿元,增长11.1%。
11.1%的GDP增速,其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5.1个百分点,延续了经济平稳回升态势;关键指标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其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近12个百分点,与2009年3月起同比增速连成了一条明显上扬的数据线。
今年一季度初步出现的经济回升势头能否延续?据统计,一季度江门经济一系列先行指标增幅超过了相关指标,预示二季度以后相关指标增长将加快,经济回升势头进一步增强。
从电力消耗看,我市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9.59%,增幅超过地区生产总值18.49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7.19%,增幅超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19个百分点。
从运输看,货物周转量增长68.8%……
这意味着江门经济正逐步从国际金融危机阴影下走过来,进入后危机复苏阶段。
这是我市经济发展与国际金融危机遭遇战后的初尝胜果,更是全市致力于科学发展、改善民生、积极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将调结构与保增长紧密结合的重要成果。
欣赏贝多芬《英雄交响曲》,可点击中国江门网。
第2乐章
危机重重
“江门制造”面临空前困境
乐曲赏析:进入第二乐章,小提琴沉重迟缓地奏出极其庄严的乐曲,低沉、悲痛的音乐构筑起凝重而肃穆的气氛,仿佛在回忆金融危机带来的伤痛。
胜利的果实是甜蜜的,那也源于金融危机带来的伤痛是如此之深。
2008年下半年,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迎面袭来。江门作为珠三角经济圈的一员,经济发展遭遇进入新世纪以来最艰难的困境。
作为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地区,江门外贸出口增速大幅回落,月度统计甚至连续出现负增长;
订单减少、工厂停产,部分农民工不得不提前返乡;
企业效益下降,财政收入减少,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繁重……
一时间,“经济不景气”、“寒冬”等词汇,也成了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话题,大到出口制造行业,小到餐饮服务业,人们似乎都切身感受到“寒冬”的威力。
据统计,2008年全市GDP增长10.8%,较2006-2007年年均15%的增幅下降了近4个百分点;外贸出口由2007年的17.4%下降至2008年的11.2%。
到2009年第一季度,江门工业增速处于最低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4%,低于2008年同期12.21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同比减少21.03%;一季度外贸出口、进口和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9.93%、34.44%和24.17%。
据国家统计局江门调查队2009年第一季度江门市企业景气调查数据显示,我市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创近年新低,企业经营环境较为严峻,企业家对宏观市场环境信心明显不足。
到2009年6月末,我市工业经济形势依然严峻,部分企业存在开工不足、出口困难、资金紧缺等现象。据统计,占全市工业半壁江山的大中型企业生产下降,去年上半年大中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50.04%,比2008年同期低18个百分点。2009年上半年全市出口额下降22.4%,比2008年同期回落32.4个百分点。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加工贸易受冲击更为严重,当年上半年出口额下降32.6%,增幅比2008年同期回落43.3个百分点。
到2009年9月末,外贸出口仍未扭转持续大幅下滑态势,出口额下降22.2%。占出口总额接近六成的机电产品出口大幅降低,1-9月降幅达27.4%。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局面仍未根本改观。
第3乐章
频频出招
全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乐曲赏析:进入第三乐章,乐曲通过活泼的快板和跳跃的节奏,赞颂了充满活力的生命脉动,作为与肃穆的第二乐章的对比,正因为生命的活力的可贵,才证明了经济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前瞻性。
疾风知劲草,砥柱立中流。
面对新世纪以来最为严峻的经济形势,我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主轴,扎实推进“三促进一保持”,千方百计保民生,全市经济运行企稳回升。
分析、研判、决策……市委市政府密切关注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缜密思考着应该和可能采取的应对举措,不断作出重要指示和工作部署,一项项举措迅速出台——
2008年11月20日,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应对当前经济形势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的意见》,打出“组合拳”,多方面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2008年12月,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具体出台20条措施扩大内需。
2009年1月9日,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强调,一定要促进结构升级、产业转型,增强产业竞争力,切实把当前的经济困难转化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机遇。
……
同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也在不断丰富、完善——
果断决策,外需不足内需补。抓住时机扩内需,正是去年江门在出口总额下降较大的情况下,经济增速能够“破10”的关键所在。数据表明:投资和消费持续较快增长,是2009年拉动江门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
逆势而上扩投资,投资规模空前扩大。去年我市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2.07亿元,增长25.3%,不但增幅明显高于2008年全年的水平,在投资总量、增速、投资率等方面都创出了近16年的新高,全市省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及电网建设投资额居全省第一。
全力以赴促消费,消费呈高位加速增长态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去年上半年增长16%,下半年增速继续上行至17.4%。今年1月在我市举办的首届“珠中江进出口名优商品展销会”,合同成交金额52.6亿元,现场销售金额1.16亿元,效果喜人。积极落实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和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直接拉动内需3亿元。
……
在经济动力结构的改善对江门经济复苏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的同时,产业结构的适时调整也对江门经济的持续回暖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早在去年初,江门就统筹安排了重点项目142项,总投资1797亿元,其中年度计划投资286亿元。在这一轮项目布局中,江门瞄准重大能源产业、交通基础设施和先进制造业这些“优质项目”,围绕“三促进一保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制造业与服务业相配套,信息化与工业化有效融合,提升全市信息化水平,是实现经济结构“量的优化”和“质的提升”的重要途径。去年以来,我市大力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加快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改造提升机电、纺织、造纸、食品、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2009年,全市信息化综合指数83.14%,比2008年提高5.3个百分点,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此外,我市还编制了《江门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实施方案》,实施“两化”融合示范工程和“1510工程”,积极推进创建10家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示范企业、10个“两化”融合基地和信息技术创新服务平台、10家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和10个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的工作。
第4乐章
结构优化
工业生产扶摇直上
乐曲赏析:第四乐章是英雄交响曲最为辉煌的篇章,共使用了11次波澜壮阔的连续变奏,热情歌颂了伟大的英雄主义的胜利,歌颂了自由和凯旋。这一阶段,江门经济也延续了去年下半年的平稳增长态势,呈现出强势回升势头。
工业增加值,这是一个占据GDP四成以上份额的关键数据。从去年4月起,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连成一条明显上扬的数据线。这些逐渐扩大的数字,让人们看到雨后的阳光,将曾经的担心转为了坚定的信心。
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内需减弱影响,进入2009年1月后,工业生产增速惨遭滑铁卢,从2008年全年16.3%高位迅速下降到2009年一季度2.44%的低谷。从江门工业发展曲线可以清晰看到最困难的时期是2009年1-4月。
2.44%、4.11%、7.55%、12.3%、14%,从工业增加值总量看,从去年一季度至今,我市工业增加值从最低谷逐季回升,呈“V”型反弹态势。
市统计局分析称,国有企业重现生机,成为今年前个3月工业经济的有效增长点。一季度国有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4.76亿元,增长33.34%,带动全市工业增长2.9个百分点。
出口交货值呈现恢复性增长。一季度出口交货值为137.59亿元,增长17.32,相比去年全年-8.1%的增幅,打了个“翻身仗”。
行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随着我市经济结构不断得到优化,曾经一度是主要支柱行业的食品、纺织、服装等行业,行业排名不断下移,目前按完成工业增加值计划排名前三位的工业行业是金属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
新产品投放市场力度明显加大,带动工业经济整体回升。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共实现新产品产品价值46.69亿元,增长23.15%,拉动工业增长1.33个百分点。新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投放市场,保持和扩大了江门工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活跃了产品消费市场。
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主导作用也明显加强。我市共有大中型企业311户,一季度大中型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5.18%,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1.15个百分点,充分显示了我市大中型企业的领头主导作用。
按照《规划纲要》赋于江门市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区的定位,在江门传统产业复苏的进程中,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提前布局的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和循环经济等“低碳”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具雏形。这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江门新一轮大发展的“江门战车”上的“四大加速器”。
在新能源方面,江门今后5年内全市在建的核电、风电、气电等清洁能源合计440万千瓦。
在新光源方面,江门抓住当前世界LED新光源产业加速发展的机遇,未来5年产值将达500亿元。
在新材料方面,新型化工材料培育发展加快,包括应用于国防军工和高科技产业的特种纤维等。
在循环经济方面,目前江门拥有3个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和2个省级循环经济试点。特别是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银洲湖纸业基地的建设,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受益于台山核电站、广东南车轨道交通车辆维修基地、省清洁能源(核电)装备产业园、富华重工等一批大项目的进驻,江门的大型装备制造业也在加快发展。加上交通条件等的不断改善,江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迎来有利时机。
阳光总在风雨后到来。曾经的危机重重,曾经的举步维艰,是一场战斗的洗礼,是一次浴火的重生。自由和凯旋相伴,我们走上了新的征程,还会有挑战,还会有考验,但我们将一往无前!
采写:董平 摄影:杨兆宇 黄忠 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