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最新报道
福建南安:低碳经济打造城市“绿色新名片”
[打印本页] [字号 大 中 小] [关闭] 【进入中广社区】
新华网福州7月29日电 福建南安市地处东南沿海,不仅工业发达而且四处青山绿水,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经济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是南安对自己城市长远发展作出的郑重承诺。
近年来,南安市一直在不断探索发展低碳经济,积极抓好节能减排和资源能源的集约节约利用,通过开发新能源、创新核心技术、推进循环经济等有效举措,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2009年,南安市实现生产总值398.6亿元,比增12.7%,万元GDP能耗0.716吨标煤,同比下降3.2%,万元GDP电耗1103.8千瓦时,同比下降2.7%。低碳经济已然成为南安的一张“绿色新名片”。
新能源:光电产业强势掘起
做大做强光电信息产业,是南安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打造绿色GDP的主要措施之一。光电产业在推进节能减排中有 “高效、节能、低耗”的独特优势。2007年,南安市委、市政府着眼未来新能源发展趋势,立足三晶硅公司太阳能级高纯硅材料优势,结合发展光电产业的基础条件、区位、材料、交通等优势,大手笔、高起点规划建设泉州(南安)光电信息产业基地,旨在抢占国内外太阳能产业发展机遇,做大做强太阳能产业,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强大的新能源产业支撑。
目前,该基地被科技部授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称号,被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授予“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产业化示范基地”称号,被省科技厅、信息产业厅分别授予“福建省光电创业园”、“福建省光电产业园”称号。基地已入驻企业47家,计划总投资约28亿元,并已有三晶阳光等9家企业投产。25万瓦太阳能光伏实验基地生产线可生产出125毫米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片,光电转化率高达16.8%。
新技术:节能减排妙招频出
创新技术致力节能减排,是南安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追求绿色发展的又一有力举措。近年来,南安市在实施节能降耗、治污减排上一直在不断探索,通过上科技、促创新、推示范、抓防控、重扶持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走出了一条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
除了鼓励创新技术之外,南安还严格淘汰落后技术和产品,有效减轻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并组织实施3个国家级节能项目和10个重点节能示范工程,在石材陶瓷、纺织鞋服、塑料化工等行业推行电机系统节能技术改造,推广实行节能服务机制,全方位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去年全年节电6520万千瓦时,全市65家陶瓷企业95条生产线全部实行节能改造,年节约标准煤6万吨。
新模式:循环经济绿色转型
努力探索循环经济模式,是南安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绿色转型的另一重要举措。近年来,南安市坚持把循环经济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全过程中,积极优化和改造传统产业,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特别是碳排放,逐步实现了生态产业体系由单一型向复合型的转变,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素有“中国建材之乡”美誉的南安,拥有福建石材2/3的市场份额,拥有石材企业1500多家,目前已形成全国最大的石材产业集群。
为解决石材产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环保问题,南安在优化、提升石材产业过程中,积极实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发展战略,努力探索碎石、石粉综合利用衍生石材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截止目前,南安市已有石粉、碎石综合利用企业135家,年产值15亿元,年可利用石粉180多万吨、碎石150多万吨,石粉综合利用率达70%,碎石综合利用率已超过90%,成为全国最大的石材循环经济绿色产业基地。
在大力发展循环工业的同时,南安市还将循环发展的新模式推广到了农业上,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积极推广沼气利用技术和生态能源模式,发展海水养殖、海产品加工和休闲观光渔业等,农业生态能源建设取得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