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核峰会看点
美国新的核战略将给国际核安全带来重要影响
[打印本页] [字号 大 中 小] [关闭] 【进入中广社区】
美国国防部6日公布了《核态势报告》,宣布美国将削减核武器、停止发展新核武,并降低核武器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作用,但并未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这份报告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反响,舆论认为,这份报告显示美国核战略发生重大改变。那么,美国的核战略到底发生了哪些改变?美国为何作出这样的调整?它又将给国际核安全带来怎样的影响?国际在线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所长袁鹏。
记者:美国6号公布了《核态势报告》,这份报告显示,奥巴马政府的核战略与以前的美国政府有很多改变。不少媒体把这些改变称为是“史无前例”的,那么您能不能给我们总结一下,美国核战略的改变都体现在哪些方面?
专家:这份报告本来应该是去年12月份就出笼,奥巴马精心打磨,赶在华盛顿核安全峰会前夕发表,充分显示这份报告对他来说是很重要的。所以我觉得第一个不同,就是对这份报告的重视程度超过以往的历届总统。第二,在使用核(武器)的问题上也做了一些重大的调整。布什政府曾经发出“先发制人”打击的口号,奥巴马(却)明确做了区分,参加NPT(《核不扩散条约》)的国家,美国绝不对它使用核武器。这个承诺是一个政治上的承诺,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变化。第三,(美国)也承诺不再进行核试验和相关的新的研发。布什时期曾经在核弹头的小型化、实战化和武器化方面投入很多,这次奥巴马提出美国要做一个表率,我觉得也是提出了一些新的气象。所以总体来讲,它这次的核战略在美国整个核战略演变过程中确实是一个带有重大风向标式的变化,总体上是配合奥巴马无核世界的理念,和他整个新的核安全的思想。
记者:那么,奥巴马政府为何要对美国的核战略作出这样的调整?它的这种调整是一种策略性的调整,还是具有长远意义的战略调整?
专家:一方面我觉得它带有很强的奥巴马个人的理念,上台之后,他基本上把无核武器世界的这样一个理念变成他的核政策在推动。但是是不是得到美国军方的认同,现在看来还没有完全获得一致。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他的这套东西能不能变成美国的持之以恒的战略,这点是值得观望的。其次,我想他也有他的权宜之计。因为核武器的有效性在于别的国家没有而自己有,一旦多个国家都有,特别是一些小国弱国也在发展的时候,核威慑的功能就在相对降低。所以在这种背景之下,与其搞核军备竞赛,不如来个新的“先发制人”,就是无核武器世界,或者是淡化核武器的功能,使得在新时期美国能尽可能发挥它常规武器的优势。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他也带有策略性和权宜之计的成分。最后我想它还有一个政治上的意义,他打出这样一种新的核战略的姿态,体现出奥巴马政府和布什政府的区别,也体现出美国在核安全领域占据一个道义的制高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觉得很难用策略还是实质简单地回答这个问题。
记者:您觉得,美国核战略的转变除了您刚才提到的几点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的目的?
专家: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我想一方面是为美俄核裁军做个理论上的铺垫,使得大国之间的核军控处在一个既定的轨道里面。与此同时我觉得有个潜在的影响,就是对核大国但不是核超级大国的国家形成了新的压力,就是把他们人为地纳入无核世界的漩涡里面。好处就是大家一起向一个共同的目标无核世界迈进,但坏处就在于无核世界的目标过于远大。很多国家在常规武器方面跟美俄差距很大,核武器的效力对这些国家更加重要,为了一个远大的目标来牺牲眼前的实实在在的战略安全上的利益,这确实是两难。同时,也对朝鲜、伊朗这些没有被它纳入非打击对象的国家构成了新的挑战和压力,就是它们的地位显得更加突出了,这是不是意味着今后带来新的国际社会的不稳定,这也值得关注。
记者:美国政府新的核战略将给国际核安全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专家:首先我想,由于这个(战略)和无核世界理念、核安全峰会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全球核裁军运动或者浪潮,把有条件参与这个运动的国家全部纳入其中,按照美国的指挥棒去进行核裁军、核军控,和各种各样的谈判,进而使美国占据新一轮核秩序的制高点。在这样一个运动里面,有隐形的国际社会的各种利益集团的重组。第二,这个可能会对潜在的拥核国家或者准备发展核武器的国家造成新的压力,造成新一轮国际安全紧张的态势。最后我想,总体来讲,它会对核安全的思维产生一些变化。因为奥巴马想把它作为个人的政治遗产,如果他真是这么做下去的话,可能对全世界核安全的思维产生积极的影响。当然最后还是取决于在贯彻落实过程之中,他如何去说服国内民众,同时如何在实践中真正地贯彻,而不是停留在字面上和口头上。(国际在线报道 记者 王倩)
出访行程更多>>
- 4月12日至13日
出席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核安全峰会4月14日至17日
出席“金砖四国”领导人第二次正式会晤,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4月17日至18日
对委内瑞拉进行国事访问4月18日
对智利进行工作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