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访问拉美三国
巴西国家概况
[打印本页] [字号 大 中 小] [关闭] 【进入中广社区】
【国名】 巴西联邦共和国(The 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
【面积】 851.49万平方公里(来源:《巴西地理统计局》)。
【人口】 18399万(2007年人口普查)。白种人占53.7%,黑白混血种人占38.5%,黑种人占6.2%,黄种人占0.5%,印第安人占0.4%。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73.8%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首都】 巴西利亚(Brasília),人口245.5万(2007年),年平均气温19℃。
【国家元首】 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2003年1月1日就任,2007年1月1日连任, 任期至2010年12月31日。
【重要节日】 9月7日,独立纪念日,即巴西国庆。
【简况】 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北邻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圭亚那、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西界秘鲁、玻利维亚,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乌拉圭,东濒大西洋。海岸线长约7400公里。领海宽度为12海里,领海外专属经济区188海里。国土的80%位于热带地区,最南端属亚热带气候。北部亚马孙平原属赤道(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27-29℃。中部高原属热带草原气候,分旱、雨两季,年平均气温18-28℃。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16-19℃。
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抵达巴西。16世纪30年代葡派远征队在巴建立殖民地,1549年任命总督。1808年拿破仑入侵葡萄牙,葡王室迁往巴西。1821年葡王室迁回里斯本,王子佩德罗留巴任摄政王。1822年9月7日,佩德罗王子宣布独立,建立巴西帝国。1889年11月15日,丰塞卡将军发动政变,推翻帝制,成立巴西合众国。1964年3月31日,军人政变上台,实行独裁统治,1967年改国名为巴西联邦共和国。1985年1月,反对党在总统间接选举中获胜,结束军人执政。此后,巴政权5次平稳更迭,代议制民主政体基本稳固。民主运动党、自由阵线党、社会民主党组成的中右政党联盟曾长期执政。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中右政党联盟内部逐渐分化,左翼政治力量不断成熟壮大。2002年10月,以劳工党为首的左翼联盟首次赢得大选,其推举的总统候选人卢拉于2003年1月就职,成为巴第40任总统。这是巴历史上首位直选左派总统。2006年10月总统选举中,卢拉战胜社会民主党候选人阿尔克敏,获得连任。
【政治】2003年1月卢拉就职后,通过平衡政党利益扩大了执政基础,注意保持经济政策的延续性,同时加大社会领域投入,致力于解决贫困、就业等问题,取得成效。连任后,卢拉继续巩固执政联盟,并推动政治改革,加大反腐力度,实行“经济加速增长计划”,奉行多元化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宪法】 第一部帝国宪法于1882年产生。1988年10月5日颁布巴西历史上第八部宪法,规定总统由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五年,取消总统直接颁布法令的权力。在公民权力方面,宪法保障人身自由,废除刑罚,取消新闻检查,规定罢工合法,16岁以上公民有选举权等。1994年和1997年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将总统任期缩短为四年,总统和各州、市长均可连选连任。
【议会】 联邦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制定一切联邦法律;确定和平时期武装力量编制及兵力;制定全国和地区性的发展计划;宣布大赦令;授权总统宣布战争或和平;批准总统和副总统出访;批准或撤消总统签署的临时性法令、联邦干预或戒严令;审查总统及政府行政开支;批准总统签署国际条约;决定临时迁都等。
联邦议会由参、众两院组成。两院议长、副议长每两年改选一次,可连选连任。参议长兼任联邦议会主席。参议员81人,每州3人,任期八年,每四年改选1/3或2/3。众议员513人,任期四年,名额按各州人口比例确定,但最多不得超过70名,最少不低于8名。现任参议长加里巴尔迪·阿尔维斯·菲略(Garibaldi Alves Filho,民主运动党),2007年12月当选,任期至2009年2月;众议长阿尔林多·基纳里亚(Arlindo Chinaglia,劳工党),2007年2月当选,任期至2009年2月。
【政府】本届联邦政府于2007年1月1日成立,共设23个部。现内阁成员如下:国防部长内尔松·若宾(Nelson Jobim),外交部长塞尔索·阿莫林(Celso Amorim),财政部长吉多·曼特加(Guido Mantega),发展、工业和贸易部长米格尔·若热(Miguel Jorge),计划、预算和管理部长保罗·贝尔纳多(Paulo Bernardo),卫生部长若泽·戈梅斯·滕波朗(José Gomes Tempor?o),教育部长费尔南多·阿达德(Fernando Haddad),土地开发部长吉列尔梅·卡塞尔(Guilherme Cassel),农牧业和供给部长雷尼奥德·斯特法内斯(Reinhold Stephanes),文化部长若奥·费雷拉(Jo?o Ferreira),科技部长塞尔吉奥·雷森德(Sérgio Rezende),体育部长奥兰多·席尔瓦(Orlando Silva),旅游部长路易斯·巴雷托·菲略(Luiz Barreto Filho),矿能部长爱迪生·洛邦(Edson Lobao), 邮电部长埃利奥·科斯塔(Helio Costa),司法部长塔尔索·任罗(Tarso Genro),环境部长卡洛斯·明克(Carlos Minc),劳动就业部长卡洛斯·卢皮(Carlos Lupi),社会福利部长若泽·巴罗索·皮门特尔(José Barroso Pimentel),交通部长阿尔弗雷多·多纳西门托(Alfredo do Nascimento),全国一体化部长热达尔·维埃拉·利马(Geddel Vieira Lima),城市部长马尔西奥·福特斯(Márcio Fortes),社会发展和消除饥饿部长帕特鲁斯·阿纳尼亚斯(Patrus Ananias)。
【行政区划】 全国共分26个州和1个联邦区。各州名称如下:阿克里,阿拉戈斯,亚马孙,阿马帕,巴伊亚,塞阿拉,圣埃斯皮里图,戈亚斯,马拉尼昂,马托格罗索,南马托格罗索,米纳斯吉拉斯,帕拉,帕拉伊巴,巴拉那,伯南布哥,皮奥伊,北里奥格朗德,南里奥格朗德,里约热内卢,朗多尼亚,罗赖马,圣卡塔琳娜,圣保罗,塞尔希培,托坎廷斯,巴西利亚联邦区。州下设市,全国共有5564个市(2008年6月)。
【司法机构】 根据1988年10月5日颁布的宪法,联邦最高法院、联邦法院、高等司法院、高等劳工法院、高等选举法院、高等军事法院和各州法院行使司法权。联邦最高法院由11名大法官组成,大法官必须是年龄在35岁以上、65岁以下的巴西公民,由总统提名,经参议院批准后任命。联邦最高法院院长吉尔马尔·门德斯(Gilmar Mendes,2008年4月就任,任期两年)。联邦总检察长安东尼奥·费尔南多·索萨(Antonio Fernando Souza, 2005年6月就任,任期两年)。
【政党】截至2008年6月,在巴西高等选举法院登记的合法政党有27个,主要有:
(1)劳工党(Partido dos Trabalhadores——PT):主要执政党。1980年2月成立,主要由城乡劳动者、工会领导人和知识分子组成,是巴西最大左翼政党,现有党员80多万人。该党政治上主张实行改革,保障劳动者的权益;经济上主张公平分配社会财富;对外主张各国相互尊重、加强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主席里卡多·贝尔佐伊尼(Ricardo Berzoini)。
(2)巴西工党(Partido Trabalhista Brasileiro——PTB):执政联盟成员。1945年成立。1964年军人政变后被迫停止活动。1979年重新组建。主席罗伯托·杰弗逊(Roberto Jefferson)。
(3)巴西民主运动党(Partido do Movimento Democrático Brasileiro——PMDB):执政联盟成员。1980年1月成立。其前身为1965年成立的巴西民主运动,在军政府时期长期为唯一合法的反对党。对内主张实行土改和保护民族工业,全面恢复民主制度。对外主张执行独立的外交政策,尊重各国自决权。主席米歇尔·特梅尔(Michel Temer)。
(4)社会主义人民党(Partido Popular Socialista——PPS):执政联盟成员。1992年1月,巴西的共产党宣布解散,以党主席罗伯托·弗莱雷为首的“现代派”决定改名成立社会主义人民党。主席罗伯托·弗莱雷(Roberto Freire)。
(5)巴西共产党(Partido Comunista do Brasil——PC do B):执政联盟成员。1962年从原“巴西的共产党”中分裂出来,将1922年3月25日作为建党日。主要成员是城乡劳动者、青年学生和自由职业者。1985年7月获合法地位。主席若泽·雷纳托·拉贝洛(José Renato Rabelo)。
(6)民主工党(Partido Democrático Trabalhista——PDT): 执政联盟成员。1979年成立,前身为巴西工党的一部分,系社会党国际成员。主张实行多党制,工会独立,实行土改,消除贫富不均和扶助中小企业。对外主张民族独立,人民自决,同各民族和平相处和不结盟。主席卡洛斯·卢皮(Carlos Lupi)。
(7)巴西社会民主党(Partido da Social Democracia Brasileira——PSDB):在野党。1988年6月25日成立,由一批因对民运党不满而退出该党的人组成。主张实行议会制,完善民主制度,鼓励外国投资,改革分配制度,消除贫富差别。主席塞尔吉奥·格拉(Sergio Guerra)。
(8)民主党(Democrata——DEM):原“自由阵线党”,在野党。1985年1月成立。主要由原民主社会党内持不同政见者组织的“自由阵线”派成员组成。1985年曾与民运党组成“民主联盟”联合执政。对内主张建立民主制度,实行社会变革和国营企业私有化,改革分配制度等。对外主张主权自决和平等。主席罗德里戈·马亚(Rodrigo Maia)。
(9)进步党(Partido Progressista——PP):执政联盟成员。原名巴西进步党,2003年4月更名。1995年9月由改革进步党和进步党合并而成。信奉基督教义,推崇自由、进步与社会正义。主张在不损害国家主权和尊严的基础上,逐步推行改革开放。在保障全国各地区、各阶层均衡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社会正义和国家现代化。主席弗朗西斯科·多内莱斯(Francisco Dornelles)。
其他政党还有:基督教社会党(Partido Social Crist?o)、共和党(Partido da República)、社会自由党(Partido Social Liberal)、民族动员党(Partido da Mobilizac?o Nacional)、巴西社会党(Partido Socialista Brasileiro)、巴西共和党(Partido Republicano Brasileiro)、绿党(Partido Verde)等。
【重要人物】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总统,1945年10月27日生于巴西伯南布哥州加拉牛斯市。小学文化程度。车工。1975年和1978年两次当选圣保罗工会主席,曾领导反对军政府独裁的工人运动。1980年2月,与一些工会领袖、学者和知识分子建立劳工党(PT),次年在劳工党“一大”上当选党主席。1983年参与组建工会组织“劳工统一中心”(CUT)。1986年当选全国立宪议会联邦众议员。曾于1989、1994、1998年三次竞选总统落选。2002年第四次参选获胜,2003年1月1日就职,成为巴第40任总统,也是巴历史上首位直选上台的左派总统。2007年1月1日连任,任期至2010年12月31日。2001年5月以劳工党名誉主席访华,2004年5月以巴西总统身份访华,2008年来华出席奥运会开幕式。已婚,夫人玛丽萨·莱蒂西娅·达席尔瓦(Marisa Letícia da Silva),有五个子女。
若泽·阿伦卡尔(José ALENCAR):副总统,1931年10月17日生于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姆里阿埃市。曾获维索阿联邦大学、米纳斯吉拉斯州大学荣誉博士称号。巴著名企业家,创办并经营米纳斯纺织集团(巴西最大纺织企业)、米纳斯北方建筑公司等五家知名企业。1993年涉足政坛,1998年当选联邦参议员。2002年作为劳工党总统候选人卢拉的搭档参加大选获胜,2003年1月1日就任巴西副总统。2007年1月1日连任副总统,任期至2010年底。2006年3月以副总统和中巴高层协调与合作委员会巴方主席身份率团访华。(来源:外交部网站)
出访行程更多>>
- 4月12日至13日
出席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核安全峰会4月14日至17日
出席“金砖四国”领导人第二次正式会晤,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4月17日至18日
对委内瑞拉进行国事访问4月18日
对智利进行工作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