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jpg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冷洞村变迁记

冷洞村变迁记

中广网 2010-04-14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进入中广社区

    

  在被认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冷洞村,恶劣的生存环境曾一度让部分村民绝望。为了“吃上饱饭”,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不断有人搬迁到外地,开荒种地。但是,大多数顽强的冷洞人没有放弃,他们坚守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炸石造地,开创了一个改天换地的冷洞村,并由此吸引外迁的村民陆续回迁。

  无论是在艰苦的年代,还是在当前的大旱之下,冷洞人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和永不退缩的本色始终没有半点改变,这也就是温家宝总理到访冷洞村时,被感动的原因所在。冷洞人用自己的举动,向我们诠释了贵州精神的真谛。  

1 曾经的“背井离乡”

  山沟里石林处处可见,卧牛石密如羊群,四周是光秃秃的大石山,山连山,山重山,把人压得喘不过气来。整个冷洞村境内,没有一条溪沟,更没有一处地下泉眼,人畜饮水靠接“望天水”,久晴无雨时,村民只得望着日头发愁。在过去,面对这样的恶劣环境,有人认为要改变冷洞村的面貌,除非等到“石头开花,马儿生角”的时候。

  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遭受大旱,生活在冷洞村的人们,生活更为艰难。也就从这时候开始,为了谋生,每年几乎都有村民往外搬迁,冷洞村里逐渐兴起一股搬迁潮。

  村民杨友兵便是这搬迁大军中的一员。

  在杨友兵的记忆中,家里最困难的时候,他和两个姐姐都吃过米糠,因为没有衣服穿,他甚至还用麻袋围着下身遮羞过。“日子苦得很!”参加集体干活,一年忙到头,一人也才得150斤包谷,家人仍为吃饭问题犯愁。

  穷则思变。除夕夜,当别人全家团聚的时候,杨友兵和17个伙伴,悄悄离开了冷洞村。听说册亨县境内的土山多,他们决定去那边开荒,然后再将家人接过去。由于早先已有不少村民搬迁过去,有他们当“向导”,杨友兵和同伴很快就在一座大山上驻扎了下来。

  山下是一条大河,晚上睡在半山腰的草棚里,杨友兵常常从睡梦中惊醒,“怕一不小心掉到山下的大河里去……”

  眼看越来越多的人搬迁出去,当地政府急了。除了派人四处劝说村民回迁外,针对一些想搬迁的村民,政府还派人上门做思想工作。

  1977年3月4日的《贵州日报》报道,当时一位公社领导看到村民背井离乡时很难受,说“我们没有理由去责怪群众,主要责任是我们没有把工作做好”,为此,这位公社领导进村劝阻村民。在其中一户村民家,双方有了推心置腹的一番交谈。

  “光岩头上怎么扎根?”

  “山再多再大再不好,我们应该住哪里热爱哪里。”

  “到处是石头,那有什么出路啊?”

  “在党的领导下,我们今天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只要路线正确,任何人间奇迹都是可以创造出来的。”

  “除非是等科学技术发展了,发明出一种点石成土的药水来,那才会有出路。”

  ……很显然,劝阻工作收效甚微,这样的情况,深深刺痛了当时的公社领导:要让村民们留下来,必须走出一条路来。  

2 “改天换地”冷洞村

  为了改变命运,“宁可苦干,不愿苦熬”的冷洞人,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造地工程。向大山要地,这是冷冻人绝地逢生的第一步。但是,要在成片的磐石上,挖出一块块平整的土地,又谈何容易。为此,冷洞人想到了“炸石”。

  可没有炸药怎么办?

  好在山上有一个百米深洞,村民下洞勘探,发现里面盛产硝泥,于是将硝泥背上来,以此为原料自制炸药,“猛攻千古石,细抠万年土”。作业时,村民们必须钻到几丈深的石缝里,把千年陈土一点一点像“掏耳屎”般弄出来,接着把密集的狼牙巨石炸掉,再将陈土铺在平整过的地面上,每开拓一块土地,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在那个农业学大寨的年代里,冷洞人“改天换地”的勇气和气魄,鼓舞了更多的人投入到这场浩大的工程中,冷洞村也先后涌现出一批先进人物,成为轰动一时的“典型”,这些“典型”通过当时《贵州日报》的报道,广为人知。

  傅汝琴老人是当时远近闻名的“拖拉机手”,18岁时,因为长得高挑,她被推荐到兴义市学习开拖拉机。尽管只有小学3年级的文化程度,但在4个月的时间内,靠着勤学苦练,傅汝琴还是顺利拿到了拖拉机执照,成为当时全公社唯一的拖拉机手。回到冷洞村后,傅汝琴加入专业队,上山打大锤,扛石头,还承担了沙石的运输,干起活来一点不比壮汉差,被视为农业学大寨的巾帼英雄。

  正是有了傅汝琴这样一批冷洞人的艰苦奋斗,村民们的土地日渐扩大,还种上了玉米,他们吃粮难的状况,也一年比一年有所好转。

  1996年,村民朱昌国进入村委会,他率先在村里修建了一个容量为200多立方的水浇池,同时大搞坡改梯,实现地变田1.2亩,次年又变田1.5亩,彻底解决了自家的吃粮问题,告别了吃包谷饭的历史。

  “以前一亩包谷只产几百斤,变田后一亩可产水稻1200斤。”村民们看到“地改田”有奔头,纷纷效仿。短短几年间,全村一半以上的村民吃上了大米饭。

  紧接着,朱昌国又积极向乡政府争取资金扶持,带领村民们兴修小水窖,为村民们解决饮水难的问题。很快,村民们告别了点油灯的时代,用上了电灯。冷洞村的发展,自此开始进入快车道。

  2001年,朱昌国当上村支书后,通村公路建起来了,冷洞村与外界实现“天堑变通途”。随着冷洞村各方面条件的改善,一批早期搬迁出去的村民,陆续回迁。

  村民李兴刚就在这时,带着家人回到阔别多时的冷洞村。

  3 回迁户盖了新房子

  李兴刚直言,当初举家迁到册亨,为了能吃口饱饭。连续一星期到安龙、册亨等地“考察”后,他最终选择册亨一个叫“双江”的深山。

  临走的时候,李兴刚变卖了家里的所有财产:300斤包谷、一头猪和5只鸡。拿着得来的170元,他带着老婆孩子,在深山里盖起了一个草棚。四周荒无人烟,“没邻居,找不到人摆”,还经常有野兽出没,但是遍地的土荒山,对李兴刚全家来说,却有极大地诱惑力,因为这意味着:只要勤劳点,在这开荒种地,就能吃上饱饭了。

  在深山里,李兴刚和妻子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劳作,大片大片的荒山被开发了出来。因为无暇顾及,两个年幼的儿子跟着他们,整天在土地里打滚玩耍。可喜的是,一年下来,地里竟产出了7000斤的玉米,这相当于老家好几年的收成了。李兴刚全家第一次不为缺粮吃而发愁。

  没有了后顾之忧,李兴刚又尝试着下山打些零工,以赚钱补贴家用,妻子却自此在深山里呆了20多年。好几次,妻子忍受不了思乡之苦,让李兴刚带她回冷洞村看看,可回家一趟,要走3小时的山路,然后再转好几趟车,不但花时间,还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因为手中拮据,李兴刚只能劝说妻子作罢。“以后有合适的机会,我们再回家去吧!”

  遗憾的是,大儿子却没有等到这样的机会。在一次随李兴刚到工地上打工时,大儿子驾驶拖拉机意外翻下百米山崖,当场身亡。

  2002年清明节,回冷洞村给父母上坟时,李兴刚发现,阔别多时的家乡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通路了,村民用上电了……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欣喜之余,李兴刚找到村支书朱昌国,表示了回迁的愿望。“欢迎你回来!”在朱昌国的动员下,当年,李兴刚带着家人,连同大儿子的尸骨,一起回到了冷洞村。

  在朱昌国的积极帮助下,李兴刚修上了小浇池,有了两亩多水田,并种上了水稻。第二年中秋节,全家人第一次吃上了自己种的大米。此时的冷洞村,吃饱饭早已不再是一个问题了。

  经过几年的努力,去年,李兴刚争取到危房改造补助款,在村里盖起了一栋新房子,一家人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4 金银花将绚丽如故

  4月10日下午4时许,村民沈其华从家里背起80多瓶水,和儿子一起,往附近的山坡上走去,炙热的阳光下,满山的金银花显得有些“无精打采”。

  沈其华原本在广西的工地上打工,不久前,妻子一个急电将他召回了家。原来,持续的干旱,让家里的几亩金银花濒临死亡绝境。这可是家中的一大经济来源,“一定要抢救”,于是,沈其华赶紧收拾铺盖,连夜赶回家里。

  当初,带领村民们吃上饭,喝上水后,村支书朱昌国开始考虑他们的收入问题,最终,他从金银花种植上找到了突破口。但是,当时,包括沈其华在内的众多村民,对此心存疑虑:这金银花又不能当饭吃,能行吗?当真比种小麦好吗?

  让沈其华没有想到的是,几年间,朱昌国种植的金银花开始产生经济效益,一年竟有两三万元的收成。沈其华心动了,很快就成为金银花种植户,并初尝甜头。

  去年,冷洞村成立了金银花加工厂和专业合作社,把种植户吸纳为股东,让他们享受利益分成,此举极大调动了村民们发展金银花产业的积极性。至今,冷洞村的金银花种植面积已达2224亩,仅此一项,一年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就有10户,全村人均纯收入60%来自这个产业。

  “本打算今年扩大种植面积,没想到遇到了大旱。”如今的沈其华,把全部身心都放在抢救金银花上。可一开始,从水浇池挑水上山,水刚一泼上,瞬间就被干涸的土地蒸发了,金银花枯萎如故,这让沈其华很是沮丧。

  田里的小麦绝收了,山顶上的草木也几乎全部枯死了,金银花,成了全村人的希望所在。“怎么办呢?救了金银花,就是救了我们的命啊!”就在村民们陷入绝望的时候,一个好消息传来,村支书朱昌国利用“滴灌”的方式,让金银花起死回生。村民们奔走相告,这一方法迅速在全村推广开来。在村支书朱昌国的努力下,10个用来“滴灌”的矿泉水瓶也被运送到了冷洞村。

  尽管大旱仍在持续,但随着温家宝总理的到访,来自社会各界的援助,也源源不断进入了冷洞村,贵州日报报业集团和贵阳黔山秀水工贸有限公司等单位先后为冷洞村送去救灾粮和饮用水,来自成都军区的解放军还上山为村民们“滴灌”金银花。

  这一切,让村民们深受鼓励:“有你们的支援和关心,我们完全有信心战胜旱灾,把山上的金银花保住!”他们相信,今年的石头山上,金银花照样花开遍野,浪漫绚丽。

责编:陈钟 来源:贵州都市报

冷洞村变迁记更多>>

冷洞村变迁记

  • 撼天动地贵州魂

      ——兴义市则戎乡冷洞村抗击特大干旱纪实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兴义市则戎乡冷洞村了解旱情,指导抗旱救灾工作。 本报记者 白荧 摄

      大旱,百年一遇,肆虐着贵州大地。

      电视荧屏上中国西南贵州省的那一块深红色的特大干旱等级旱情标记,牵动着中央领导同志的心。

      4月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贵州旱情最严重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亲临一线指导抗旱救灾。

      次日下午,在则戎乡冷洞村,严重旱情令共和国的总理神情凝重,群众在旱灾面前所表现出的不屈精神让共和国的总理十分欣慰:

      大旱面前,群众用矿泉水瓶为在山崖上种植的金银花“滴灌”,保住一抹抹生命的绿色;砸石造田,村里原本怪石嶙峋的石旮旯被农户房前屋后一块块平整的田土取而代之;烈日当头,一个个遍布田间的小水窖让已经“渴”了8个月的群众和土地还能顽强支撑……

      总理动情地说,看的这个地方,我很感动。冷洞村的实践彰显了一种“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精神,这就是贵州精神。这种精神比创造的财富还要宝贵、还要长远。无论是抗旱救灾,还是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都需要这种精神。

      冷洞村,贵州精神的一个样本。

      十万只矿泉水瓶打响保“命”战

      不怕困难小山村冷洞让总理动容

      困难面前不低头,旱灾面前不屈服。

      连日来,记者在冷洞村看到,山顶成片的树木已经枯黄,树枝像被火烧过一样通红,近100立方米的露天大水窖几乎见底,辛苦堆垒出来的水浇地干涸龟裂,一些人家的小麦枯死只能用来喂牲畜……

      昔日青翠山林如今一片焦黄,然而,焦石枯树中、山崖顽石间,却有金银花的点点新绿在顽强支撑。凑近一看,用矿泉水瓶装的水,正顺着瓶底的小眼儿,点点滴滴地渗漏到每一窝金银花根部。

      十万只矿泉水瓶打响的保“命”战,在冷洞乃至黔西南州广为传颂。

      冷洞村地处喀斯特山区,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百年不遇的大旱使得抗旱能力较强的金银花也受不住烈日炙烤,开始枯萎死亡。

      村支书朱昌国急得睡不着觉。他知道,金银花是村里的“摇钱树”、群众的“命根子”。他给记者算了一下账:2002年开始种植的金银花,经过4年的生长期,去年给全村带来了100多万元的收入。如果死掉,8年的心血白费了,即使重新种植,老百姓还要再等4年才有收入。

      3月10日凌晨3点,辗转难眠的朱昌国脑中一闪,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份关于以色列采用“滴灌”发展农业的资料,“那边许多地方都是沙漠呢,我们这里至少还有泥巴嘛,试一试!”

      说干就干,朱昌国立即在自己地里试验起来,没有“滴灌”设备,就用矿泉水瓶试,灌水、凿洞,把两瓶水放在金银花根部。第二天一大早,朱昌国就去地里看,他惊喜地发现,金银花的根是湿润的。才3天时间,金银花枯萎的叶子舒展开了,苗,保住了!朱昌国创造的这个土办法并不复杂——将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倒过来,用细钉子在瓶底戳一个眼,水流大小通过旋转瓶盖来调节,放在金银花树根部进行滴灌。

      金银花能保住了,朱昌国兴奋异常,立即动员村委一班人和党员、村民组组长一起跟着试验。不到一个星期时间,山坡上原本耷拉着叶子的金银花开始有了精神,有的还长出了新芽。朱昌国立即带领村委一班人马不停蹄到每一个村民组为村民现身说法,手把手指导,一时间,金银花基地内,出现了村民们忙碌的身影。

      全村2200多亩金银花至少需要10万个矿泉水瓶,到哪里找?朱昌国发动村委会向社会求援,连他的儿媳也走上街头募捐。数量依旧不够,朱昌国又通过黔西南州电视台寻求矿泉水瓶……短短五天,兴义市社会各界支援的10余万个矿泉水瓶就源源不断地送到冷洞村。

      3月28日,10万个矿泉水瓶全部分配到各家各户。这天夜里,村民们打着手电筒背水上山,黑夜的大山上星光点点。到29日凌晨,金银花树下,全部放上了用于“滴灌”的矿泉水瓶。“第一次‘救’要五瓶,以后两天一瓶就够了。以前全村一天要用60吨水浇灌金银花,现在一天只要10多吨就够了。”

      金银花终于保住了。

      朱昌国说:“保住了金银花就保住了农民的钱袋子,保住了我们的未来。今天我们救金银花,明天金银花就会救我们。”

      4月4日下午,温家宝总理来到冷洞村的山崖上,实地察看滴灌的情况:“这个办法真的好,滴灌面积小,入土深度够,把水用到了最需要的根部,一点也不浪费。这我还是第一次见,这是被大旱逼出来的智慧。”总理称赞道。

      4月7日,在山坡上,朱昌国掰着指头告诉记者,乡亲们上山搞滴灌已经20多天了,金银花大部分都救活了。记者发现,朱国昌的左手,因为抓金银花枝太多,大拇指、食指、中指,已呈紫黑色。

      “如果没有这些水浇地,农民就没有饭吃;如果没有这些金银花,农民就没有收入,而且不进行石漠化改造,不进行土地整治,这个地方就不能长远发展。这些事情是跟我的命联系在一起的。”

      冷洞村人不怕困难顽强抗争的精神和朱昌国朴实无华的话深深感动了总理。温家宝说,一个基层干部把群众的利益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说明他有很强的责任感。冷洞村的实践和村支书的所言所行,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有了信心就有了勇气,就会有克服困难的办法,就会自觉行动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保民生、保生产、保稳定,组织广大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党员干部必须走在前头,以榜样的力量来带动群众,成为群众的主心骨。

      求生存图发展在石旮旯里抠粮要钱

      艰苦奋斗三十年冷洞则戎一脉相承

      则戎,“贵州沙石峪”。

      冷洞,则戎的缩影。

      山连着山,峰连着峰,山高水远石头多,一出大门就爬坡。曾经的则戎,一公顷土地要被岩石分割成几百、几千个小块,人们只能用特制的“人拉犁”、“鸡嘴锄”和“羊耳锄”耕种庄稼,生产生活十分艰难。

      为了生存,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则戎乡的农民们就开始了大山深处的苦战,“猛攻千古石,细抠万年土”,钻到石缝、石旮旯里,把泥土从石缝中一锄锄、一撮撮地掏出来,把一座座石山、一条条石柱炸开砸碎,然后依次从大到小一层层铺平夯实,砌成地基,回填泥土。这样,则戎人终于见到梦寐以求的几千亩平整和保水保肥的土地,并种上了玉米,由此告别了“吃粮全靠救济”的年代,而且开始向国家交纳公余粮。

      沙石峪村,曾是河北远近闻名的穷山沟,素有“土如珍珠水如油,漫山遍野大石头”之称。新中国成立后,沙石峪人在石头缝里取土,青石板上造田,使400亩荒山变成良田,创造了“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的奇迹。

      1977年3月4日,省委机关报《贵州日报》以“贵州沙石峪”为题报道了则戎人民向大山挑战,自力更生改造恶劣生存环境的事迹,从此,“北有沙石峪,南有则戎”闻名省内外,“贵州沙石峪”不仅成了则戎的代名词,而且还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天换地、自强不息”的则戎精神的代名词。

      当年,带领群众艰苦奋斗的好干部王子龙、刁大富,砸石造土的八大英雄,“千锤姑娘”……今天仍然为冷洞村民们久久记忆,津津乐道。

      如今,朱昌国和村主任杨友兵、党员宋明启、张榜国等带领群众砸石造田、脱贫致富又书写着新的传奇。

      在冷洞村村民李兴义的屋前,记者感到很奇怪,一边是一排排裸露的岩石,而另一边则是垒起的水浇地。“这些岩石是朱支书故意让留下来的,就是为了让娃娃们晓得当初砸石造田的艰苦,也给大家提个醒,没有一股子狠劲,不流汗,哪样都干不成。”

      “就是因为难,才要艰苦奋斗。”谈起冷洞的发展,硬朗的朱昌国,深邃的眼睛里流露着说不出来的辛酸。

      “山高水远石旮旯,山药苦荞包谷粑,要想吃碗大米饭,除非做月生娃娃。”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冷洞人均年收入50元左右,人均吃粮不足100公斤,砸石造土只是使冷洞人初步解决了吃饭难的问题。

      但是,单纯种粮,只能填饱肚子,仍然很难摆脱贫困。

      也就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朱昌国就带领村里的壮劳力,砌墙、挖沟、承包一些小工程做,逐渐地积累了一些钱。但无论在附近还是在远处,他的目光始终没有远离过家园,每次回家,看到村民们还在贫困线下挣扎,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在外面闯出了一些名气,1995年,乡里的干部找到朱昌国,希望他协助村里把电拉通。他细想了一下,自己是一个普通村民,老百姓肯定不信任,难度大,就准备婉言谢绝。但乡领导说:“找过群众谈话了,都说相信你。”

      这时的朱昌国,深知肩上有了责任。他四处奔走,买线、架杆、拉线,这时的他,更像是一名村干部。辛劳的付出换来了全村人民的激动和喜悦,1995年腊月二十三,冷洞家家户户挂上了“夜明珠”。

      1996年元月8日,冷洞村“两委”换届,朱昌国成为村委委员、村统计员。

      这时的冷洞村,经济发展水平仍然低下,村“两委”平时的事务也不多,空闲时,朱昌国仍然带领村民外在邻近乡村务工挣钱,有时队伍超过100人,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村民的生活压力。

      1999年,朱昌国左思右想,将冷洞村基本情况、发展规划写成了材料,通过老支书文元方交到乡里。“不种粮食不得了,光种粮食富不了!”朱昌国这句朴实的话语,是冷洞人艰辛探索的总结,也是他想带着全村人去追寻的目标。

      如何既能治理石漠化,又能有良好的经济效益?2002年,冷洞村从金银花产业上找到了突破口。

      金银花为多年生植物,根系发达,能攀援依附,适合在石山区种植。朱昌国看中的,是它的耐干旱、耐贫瘠、耐水淹、耐盐碱和良好的水土保持能力,生态效益好,经济价值高。于是,冷洞村争取的1424亩国家退耕还林指标,全部种上了金银花。“昔日石旮旯,今日米粮川,明日金银山”,朝着新的目标,冷洞村又开始了一场新的攻坚战。

      从“则戎精神”到“贵州精神”,冷洞村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一脉相承。

      朱昌国十年治村实干巧干

      攻坚克难有勇有谋有行动

      土,一把一把地抠,40厘米厚的地堆积了起来。

      石,一块一块地砌,家家都有了小水窖。

      水,一瓶一瓶地滴,金银花嫩芽满山吐新绿。

      朱昌国10年治村,赶走了一个个“拦路虎”。

      这是朱昌国的任职承诺,也是这位普通的村党支部书记带领老百姓谱写的攻坚克难三部曲:

      第一曲,石旮旯变米粮川。冷洞自古不产水稻,祖祖辈辈种的是包谷,吃的是包谷饭。朱昌国担任村支书后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定要让乡亲们吃得上白米饭。”1999年,朱昌国修建了全村第一个水窖,容积220立方米,给群众做示范。第二年春耕,他家的地就变成了水田,种上了水稻。割谷子那天,好多村民纷纷赶来,有看新鲜的,有帮忙的,大伙儿都非常开心。随后几年,村委会充分利用国家的好政策,争取多方资金大修小水窖,掀起了地变田的热潮。10年后,这里家家有两口以上的小水窖,人均0.25亩水浇地。乡亲们再也不用吃包谷饭了。

      第二曲,水泥路修到家门口。朱昌国任村支书之初,冷洞村处境艰难。山里的农民喂头猪换点钱用,得8个人抬出来。“请人抬,你得请人吃饭吧,简单点,5斤肉,8斤酒,还有其他菜,也得不少钱。抬到路边后,猪贩说皮有损伤,每斤还少给5角钱,老百姓太难了。”朱昌国想起往事,心里依然酸楚。他下定决心,修路一刻也不能耽误。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朱昌国带领党员干部组织了6台凿岩机,购买物资,在烂滩组、烘纳组轰轰烈烈地干了起来。那几年,小山村热火朝天,锤声叮当,没有一个闲人。10年来,沐浴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冷洞村修建了通组路6条20多公里。如今,冷洞人的摩托车、农用车在水泥路上欢快地奔驰,冷洞人心里有说不出的欢喜。

      第三曲,石山变成“金银山”。石山区搞农业,一碗泥巴一碗饭,艰难异常。朱昌国意识到,要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必须为乡亲们找到一条致富的路子。这一次,朱昌国看准了金银花。经过8年努力,冷洞村金银花种植面积达到2224亩,注册了“万峰林金银花”商标,成立了种植经营合作社。还没有到盛产期,全村金银花产值已达100多万元。仅金银花一项,农民收入最多的达3万多元,收入上1万元的有10多户,2009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60%来自金银花产业。

      三部致富曲,闯过三道关,闯出一片新天地。

      朱昌国治村,不仅务实,而且有办法。用矿泉水瓶搞滴灌,老场坝村民组怎么也发动不起来,大家都认为这金银花是没得救了。朱昌国两次前往这个村民组,当着大伙儿的面,给60岁的宋昌芝老人算起了账:

      “你家金银花去年卖了多少钱?”

      “1000多元。”

      “你还有别的收入吗?”

      “其他的不提了,都是盐巴钱。”

      “没有金银花,今后你哪里来钱用?你的金银花还没有进入盛花期,效益就这么好,为啥要看着它干死。天干了,地可以推迟种,只要端午下雨,种包谷还是没问题。金银花救不活,你要损失多少钱!”

      朱昌国这一算,宋昌芝服了。第二天,老场坝组村民妇幼老少全部背水上山搞滴灌。

      刚刚修建好小水窖时,里面全是浑浊的泥巴水,根本没法喝。有人还说起了闲话。朱昌国没有退缩,琢磨了好几天,想出了一个从下到上分别用石头、木炭、松针或棕叶、黄土、清洗过的细砂五层过滤的办法,最终让老百姓喝上了干净的水……

      刚开始采金银花的时候,村里有人说摘花是女人的事。朱昌国笑了,二话不说,带头上山,采的鲜花当天就卖了100多块钱。“上山摘花就是摘钱。”大家看明白了。第二年,村里的男人们全部上山摘金银花……

      村里人说,这样的故事能说出“一箩筐”。

      朱昌国说:“什么事情我都要求自己先做,做好了让群众跟着干,这是我的工作方法。当基层干部,就是要做到三点,思路清晰、方法正确、措施有力。”

      心里装的全是老百姓的事,总有帮助大家的好点子、好办法,他在我们眼里可是“智多星”啊,乡亲们这样评价他们的村支书。

      当过木匠、水泥工、包工头,干啥啥内行,1981年就高中毕业的朱昌国是冷洞村的大能人。就在他担任村支书期间,广西一家路桥公司在黔西南做项目的时候看中了朱昌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实干精神,以年薪10万元邀请他前去公司工作,朱昌国的回答是:这里的老百姓需要我,我走了,他们就没办法了。

      有勇、有谋、有行动,还有责任担当。朱昌国用行动兑现着他的履职诺言。

      71岁的李天能老人年轻的时候一度外出逃荒,如今,他家已盖起了楼房,养了5头猪,种植了10多亩金银花,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老人指着当年砸石造田受伤的右手食指感慨地说:“好日子是拼出来的,我们把一个个困难都打趴下了。”

      旱魃难撼乡村新梦想

      永不退缩冷洞在路上

      旱灾还在持续,生活依然继续。

      4月8日,村里一对新人举行婚礼。大伙儿忙完手头的事,都赶着去吃酒。

      特大旱灾面前,冷洞人并不惊慌。积极抗旱、从容抗旱,自信、乐观写在脸上。

      底气从何而来?村民李兴刚说:“前些年,党和政府帮助我们修建的小水窖,在这次抗击旱灾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可大了,现在我们的水窖里还有一些水。”

      村民李兴德说:“即使现在水窖里的水干了,我们也不怕。

      解放军和社会各界给我们送来了爱心水、救命粮。”

      村民赵英会说:“有党和政府的关心,有党支部在、有朱昌国这个主心骨在,我们就不慌,我们一定能够挺过去的。”

      永不退缩,勇往直前。

      村民们的信任信赖和期待,是冷洞村党员干部的不竭动力。

      朱昌国说:“冷洞发展到今天,很多村民觉得知足了。可是我到外地参观学习,再加上这次大旱的教训,我觉得还远远不够。这次温总理亲自到我们村指导抗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舞和鞭策。我们要牢记总理嘱托,工作更加努力,思路更加清楚,铆足劲地带着大伙儿往前奔。”

      “天一下雨,我们就要补种金银花,再把今年计划的1200亩种植任务也完成。我们还要想方设法寻找一个水源点,把水引到村子里来,彻底解决灌溉问题。”

      “把水的问题彻底解决了,我们就要发展观光农业,金银花观光游就不错。我们还要建一个砸石造田纪念馆,让来这里参观的人们都感受到冷洞人的精神。”就在记者采访的这几天,朱昌国还和贵阳市一家金银花深加工企业“亲密接触”,达成了初步合作的意向。

      志小则易足,志强则智达。烈日下,朱昌国被炙晒得黝黑的脸满是坚毅,他想得很远。

      记者离开冷洞村的时候,朱昌国每天都数的数字到了260天。

      260天没下透雨,村民张莉千方百计省水浇灌的枇杷树挂果了,果实虽小,却很甜;

      260天没下透雨,冷洞村委会屋前紫红色的三角梅,鲜艳可人;

      260天没下透雨,10万只矿泉水瓶保住的金银花,片片绿意,漫山遍野。

      冷洞村在改变贫困面貌和抗击特大自然灾害中体现出来的“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奋斗足迹和精神风貌,是大旱中挺立的贵州精神。

      小小冷洞,激浪千层。则戎乡党委书记黄莉说,党员干部就是群众的主心骨,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成为群众的榜样,哪里最需要,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最艰苦,就战斗在哪里;哪里最危险,就冲向哪里。在抗击大旱的关键时期,冷洞村的党员干部给我们作出了榜样。

      黔西南州州长陈鸣明说:“抗击特大旱灾,需要弘扬冷洞精神,我们要充分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齐心协力,科学抗旱,全力以赴打赢抗旱救灾这场硬仗,确保群众有水吃、农民不减收、环境不恶化。”

      黔西南州委书记陈敏说:“从冷洞那里,我们看到了贵州精神已深深融入了人民群众的血液里,这是无比强大的力量。黔西南州地处喀斯特山区,基础差,底子薄,要干成一件事,可能付出比别人多,收获还比别人少。但只要拥有了冷洞那样的精神,任何艰难困苦我们都可以克服。”

      4月6日,在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宗源强调,在我省抗旱救灾的关键时刻,温家宝总理亲临我省视察灾情,看望和慰问受灾地区的干部群众,指导抗旱救灾工作,带来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贵州各族干部群众的亲切关怀,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夺取抗旱救灾全面胜利、做好贵州各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目前全省抗旱救灾的形势仍然相当严峻,需要付出更大更艰苦的努力。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这场旱灾影响的严重性和抗旱救灾工作的重要性,大力弘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不动摇,不松劲,不麻痹,坚决打赢抗旱救灾这场硬仗,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

      其实,何止冷洞。“冷洞式奋斗”是黔西南州人民乃至贵州人民奋发图强、抗击特大干旱的缩影,是黔中大地儿女改变欠发达、欠开发状况,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生动写照。

      从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罗甸大关村到数十年不断苦干的兴义市则戎乡,从向石窝窝里要财富的关岭自治县板贵乡到肥羊满山坡的晴隆县江满村,从何元亮到朱昌国,从抗雪凝到抗大旱,一件件感天动地的事,一个个可亲可敬的人,充分证明了4000万贵州各族人民始终挺立着不屈的脊梁,始终焕发出蓬勃激昂的精神状态,始终在为追求幸福美好生活而奋力拼搏。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撼天动地贵州魂。

新闻聚焦>>

灾情直击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客服热线:010-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010-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备050657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