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今天的直播到此结束,请继续关注中广网有关神七的其他精彩报道。谢谢!

    [中广网]主持人 郭卫民:时间关系我们提问到这里,明天开始是我们的国庆节长假了,在这里祝大家国庆节快乐!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  [20:59]

    [中广网]袁家军:对于神七飞船来说,特别是这次和出舱活动密切相关的气闸舱的设计,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因为这个气闸舱应该说兼顾了四项功能:一个是作为储物用的储物舱,因为我们航天员在飞行过程中,在组装和穿着时是用来储物的。同时我们还要做很多的试验。第三个方面它又是一个气闸舱;同时又作为一个轨道舱,把这么多功能组合在一起,而且我们是第一次研制、第一次飞行就获得了成功,对我们来说应该也是感觉到非常满意。当然,我在这里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更要感谢我们全国各行各业对我们航天科技集团在火箭设计和飞船设计方面给予的支持和帮助,因为这是我们大力协作的结果,谢谢。  [20:58]

    [中广网]袁家军:我们的火箭系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花了三年多的努力,我们感觉到作为一个载人火箭来说,它的可靠性、安全性非常重要,但是它的舒适性对于保证后续的任务也是非常关键,这个结果我们通过飞行得到了证实。  [20:56]

    [中广网]袁家军:对于神五、和神六大家知道经历两次载人飞行,从火箭角度看,这次飞行队航天员的舒适性的改进应该在这次飞行中得到了证实,因为知道我们在120秒飞行时,三名航天员分别向我们招了招手,我们意识到这是我们在飞行初期过程中,我们对固体和液体在振动方面进行的很大改进取得的成果。  [20:56]

    [中广网]记者:我想问一下袁总,区别与神五、神六能不能分别讲述一个火箭和飞船在这次神七任务中给您印象深刻的细节,及其背后有什么样的技术支撑?  [20:55]

    [中广网]王兆耀: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提高对气象卫星、环境监测卫星、遥感卫星的效率和效能,这次试验非常成功,谢谢。  [20:54]

    [中广网]王兆耀:上半年我们国家发射了一颗数据中继卫星很成功,经过半年多的在轨测试、调试,各项性能指标都达到要求,发射这颗星主要是为了提高我们的测控覆盖率,这次大家可能在看转播神七任务时,中间突然中断了画面,就是因为地面覆盖站少造成的。  [20:51]

    [中广网]顾逸东:至于它是不是有军事方面的意义,我可以举几个例子:在90年代初期时,俄罗斯的“和平号”和印度合作的空间站也搞了伴飞卫星,也对“和平号”空间站进行检查和试验,美国的航天飞机航天员用手释放过卫星,也曾经用过“搭载桶”来释放过科学实验的小卫星。去年日本的月球探测卫星释放量个伴随卫星,一个作为通讯的中继,另外一个作为机械的测量,这也是伴随卫星的例子。我看不出去它们有什么军事目的,我们也是同样。  [20:51]

    [中广网]顾逸东:大家知道我们下一阶段要开展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这也是一项关键技术,同时我们小卫星会为对交会、对接提供一些经验,打下一些基础。这包括我们地面系统对两个飞行器轨道的控制,进行指挥、组织、包括轨道预报这样一些基础性的工作,这交会对接是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的。  [20:49]

    [中广网]顾逸东:神舟七号整个任务完成得非常圆满,作为载人航天应用方面一项新的技术试验——伴飞卫星试验,到现在为止还是进展得非常成功的。这次开展这个伴飞卫星的试验一方面是进行这样一种微小卫星的技术试验来开拓以后应用新的途径,伴随小卫星,比如说空间站、空间实验室延伸大的飞行器功能,反过来又可以对于大的飞行器,比如说由我们的空间实验室或者空间站进行服务,比如说通过观测它的外表,检查可能的损伤来进行相关的服务。所以我们相信在今后载人航天工程中,它是非常有用这样一个工具。  [20:47]

    [中广网]香港文汇报记者:有一个问题,顾院士,请您介绍神七任务释放伴飞小卫星目的和意义是什么,是不是有一些潜在的军事意图,是不是简单介绍中继卫星“天链一号”?  [20:44]

    [中广网]主持人 郭卫民:继续提问。  [20:44]

    [中广网]王兆耀:专家们论证认为在载人航天工程前期这个技术基理的情况下,和国家有关航天专项工程这个成果基础上,实时起动载人登月有关的关键技术的攻关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相信只要在我们科学的道路上不断攀登,中国人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能够实现登上月球的宏伟设想,但是何时实施这项工程,因为这是一个很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还将组织专家进一步充分论证,为国家的决策提供支持。谢谢。  [20:43]

    [中广网]王兆耀:我们实现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目标之后,我们将走进星际空间更遥远的地方。综合分析国际载人航天的发展的大的趋势,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载人“登月”是世界高科技中极具挑战的领域,又是一个战略性高科技领域,我们认为我们国家有必要在这一领域有所作为。  [20:41]

    [中广网]王兆耀:根据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战略,我们突破出舱活动之后,也就是完成神七任务后,我国将要突破载人航天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这样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初步计划是在2011年左右发射一个空间目标飞行器,是我刚才所说的简易空间实验室,之后发射无人载人飞船,进行对接试验,初步计划在2020年左右,建成载人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20:41]

    [中广网]中国日报记者:请您介绍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未来的规划,按照目前的进度,我们何时可以进行“登月”的计划?  [20:40]

    [中广网]主持人 郭卫民:现在开始提问,提问的时候报一下您所在的新闻机构。  [20:39]

    [中广网]王兆耀:下面,我和袁副总经理、顾院士一起回答大家的有关问题。谢谢。  [20:38]
   
    [中广网]王兆耀:在神舟七号飞船发射、航天员出舱活动到返回的全过程中,全国人民、国际友人以及国内外新闻界对此次飞行给予了热情关注,中外媒体对这次飞行进行了全方位的充分报道。在此,我谨代表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和全体参试人员,对各方面的热情关心与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20:38]
 
    [中广网]王兆耀: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载人航天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离祖国和人民的期盼还有很大的距离,神七任务本身还有不少经验教训需要总结。载人航天工程后续任务还很艰巨,任重而道远,我们一定不懈努力,继续攀登。  [20:38]

    [中广网]王兆耀:这一成就的取得,归功于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全体参试人员的奋力拼搏、刻苦攻关;归功于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全世界人民、海外华侨及港澳台同胞的大力支持。  [20:37]

    [中广网]王兆耀:飞行任务组织指挥科学严密,飞行控制中心和陆海基测控系统精确实施了测量、天地通信和控制,着陆场系统快捷高效地组织了航天员搜救和飞船回收。可以说,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地实现了“准确入轨、正常运行,出舱活动圆满、安全健康返回”的任务目标。  [20:37]

    [中广网]王兆耀:在整个飞行任务过程中,神舟七号飞船、长征2F运载火箭、我国制造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和从俄罗斯引进的“海鹰”舱外航天服,以及“天链一号”中继卫星和船载终端,性能优良,工作正常,为航天员的多天在轨飞行,特别是出舱活动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20:37]

    [中广网]王兆耀:飞船在轨期间,还成功进行了“天链一号”卫星数据中继试验。任务实施过程中,俄方专家对“海鹰”舱外航天服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中俄两国在此次飞行任务中的成功合作,为双方下一步开展更深入的合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0:36]

    [中广网]王兆耀:此次任务中,长征2F运载火箭将神舟七号飞船准确送入太空预定轨道;航天员飞行乘组出色完成了各项预定的操作项目。其中,航天员翟志刚着“飞天”舱外航天服、刘伯明着“海鹰”舱外航天服,互相配合,成功完成了空间出舱活动。航天员翟志刚在舱外取回了科学试验材料并进行了太空行走。出舱活动结束后,释放了伴飞卫星,并将围绕轨道舱进行伴飞试验。  [20:36]

    [中广网]王兆耀:神舟七号飞船自今年9月25日21时10分成功发射以来,共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绕地球飞行45圈后,于9月28日17时37分安全着陆,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健康出舱。目前,3名航天员已经抵达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今晚在当地休息,明天上午将返回北京。目前,3名航天员身体状况良好。  [20:35]

    [中广网]王兆耀: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今天我们三位非常高兴和大家见面。现在我向大家通报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的消息和此次飞行任务的有关情况。  [20:35]

    [中广网]主持人 郭卫民: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袁家军先生,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顾逸东先生。现在我们请王兆耀先生做介绍。  [20:34]

    [中广网]主持人 郭卫民:女士们、先生们,晚上好!两个多小时前,神舟七号飞船和三位航天员顺利返回了地面,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取得了圆满的成功。现在我们很高兴再次请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王兆耀先生出席发布会,介绍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实施最新的一些情况,并回答记者们的提问。  [20:34]

    [中广网]预告:中广网20时30分将直播国新办就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实施情况举行的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