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快讯
·胡锦涛参观横滨山手中华学校 称五个福娃都喜欢
·国家主席胡锦涛与天皇话别 会见日本议员联盟的主要成员
·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见神奈川县知事和横滨市市长
·胡锦涛主席和夫人分别和明仁天皇和皇后握手话别
·胡锦涛参观川崎环保城 称环保节能是中日合作新亮点
·胡锦涛会见日本支持北京奥运会议员联盟主要成员
·胡锦涛在早稻田大学发表演讲
图说日本
会见记者并作答
欢迎宴会并发表讲话
欢迎宴会并发表讲话
向欢迎人群挥手
纵深报道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纵深报道
胡锦涛访日第1站大有来头 与孙中山婚礼有渊源
中广网    05月06日 15:57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中广网北京5月6日消息 胡锦涛访日第一站大有来头,与两个不寻常的婚礼有特殊渊源。作为胡锦涛主席此次访日的第一站,松本楼餐厅大有来头。它最为著名的典故是,其现在的经营者是孙中山故友梅屋庄吉的后代,至今保存着大量孙中山在日本居住期间使用过的物品与文献资料。1914年,孙中山和宋庆龄的婚礼就是在梅屋庄吉夫妇家中举行的。

  小坂哲瑯向记者透露了另一个重要的细节:福田康夫的父亲、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当年就是在这里,与福田康夫的母亲三枝举行婚礼的。他猜测,就像胡锦涛主席将前往福田康夫的母校早稻田大学演讲一样,访日的“第一餐”放在松本楼,可能也有双重的政治涵义,不但可以体现出孙中山与日本友人之间深厚革命友谊在今天的启发意义,也拉近了胡锦涛与福田康夫两位国家领导人的私人关系。

  除了这些历史上的渊源,松本楼所在的日比谷公园附近,正是外务省、国会议事堂等重要的政治机构的集结地。

  “常会有政界名流来这里用餐,包括武大伟、王毅在内的中国几任驻日大使也都来过松本楼,一些东京的年轻人也很愿意在这里举行婚礼。”

  胡锦涛将先参观孙中山纪念品

  正是因为松本楼和孙中山的渊源,胡锦涛主席在松本楼用餐前,会先参观小坂家收藏的孙中山纪念品。小坂哲瑯带记者来到松本楼的二楼——“花水木”。这里已经不再对外营业,6日当天还会被改造成一个展厅。届时,与孙中山有关的展品将从小坂哲瑯家运到这里一一摆放好,他的小女儿小坂文乃(也就是梅屋庄吉的曾孙女)将会充当“展馆讲解员”的角色,为胡锦涛主席讲述每一件展品的渊源。

  小坂哲瑯说,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4月18日曾到松本楼来踏访过。当时,这些展品按照5月6日将展示给胡锦涛主席观看的位置,预先摆放好让杨洁篪部长进行了参观。从照片上看,展品中既包括孙中山“天下为公”的题字,也有孙中山在梅屋庄吉特别喜爱的绸短褂内衫上留下的墨宝“贤母”二字。

  新菜式符合胡锦涛喜欢的口味

  参观完之后,福田康夫将邀请胡锦涛主席到三楼用餐。三楼的餐厅名叫“布洛涅的森林”,是一间法式餐厅。

  三楼餐厅的菜单上,记者看到,最高级的法式大餐为15750日元(约合人民币1040元),用餐者将依次品尝到开胃菜、汤、鱼、法式冰激淋、肉、色拉、奶酪和甜点、咖啡。正当记者猜测胡锦涛主席会选择哪个套餐时,小坂哲瑯笑着摆摆手,他说:“为了招待好胡锦涛主席,我们的厨师准备新创几种菜单上没有的法国菜。具体的菜式现在不方便透露,新菜式不但经过日本外务省的审核,我们也已经提前与中国大使馆进行过沟通,了解到了胡锦涛主席喜欢的口味。”

  小坂哲瑯说,这顿饭将由日本政府买单,“政府没有给我们一个具体的预算标准。总之,松本楼将以最好的葡萄酒,配上最好的法国菜,招待中国国家主席。”

  届时松本楼附近将采取安保措施

  小坂哲瑯一边介绍,一边领着记者参观。“布洛涅的森林”是一个约有150平方米的宽敞房间,朝南和朝西的两面墙全是落地窗,日比谷公园的美丽春色尽收眼底。餐厅里的吧台、桌椅和墙上的油画都是华丽的西式风格,但因为采用了清淡的主色调:桌布、椅子、餐具和窗帘都是统一的淡绿色,再配上天花板上12组日本风格的灯,让整个房间在华丽中不失清新典雅。

  “到时候这边都将重新布局,现在的这些餐桌将被拼接在一起,成为一个长条形的餐桌。中方的客人坐在靠窗那一边,日方的人坐在离门比较近的这一边。这是礼节,让客人坐里面。”

  尽管窗外风景十分漂亮,但是小坂哲瑯告诉记者,为了确保安全,到时候窗帘会全部放下来,遮住落地窗。为了弥补看不到风景的遗憾,小坂哲瑯打算6日晚上用白色的芍药花布置晚宴现场,“会以日式插花的形式出现。我们本来想用樱花,可惜樱花的花期已经过了。白色的芍药应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小坂哲瑯表示,届时松本楼附近将采取安保措施,一楼和三楼餐厅6日都将停业,“有的客人已经预约了6日中午的宴席,我们不会取消这样的预约。不过,胡锦涛主席6日晚到松本楼之前,我们会进行清场”。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编:李歆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电话:63909788 63909799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备01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