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快讯
·中日签署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
·新闻人物:日本自民党新总裁福田康夫
·胡锦涛与日本首相福田康夫会谈
·中日双方同意发表中日关系第四个政治文件
·胡锦涛出席福田康夫首相举行的非正式晚宴
·2007年12月福田访华:瞩目日中关系的飞跃
图说首相
手腕高超的“首相公子”
福田康夫与内阁成员合影
福田康夫:以日美关系为主
赞成与中发展长期良性关系
纵深报道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纵深报道
中日两国借福田首相访华“温故创新”规划未来
中广网    05月04日 09:55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中广网北京5月4日消息 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挥毫写下“温故创新”四个汉字,为他岁末为期四天访华“迎春之旅”画下圆满句号。

 

12月27日,日本首相福田康夫乘专机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新华社记者饶爱民摄)

  访问期间,福田康夫受到了中方高规格的接待。国家主席胡锦涛、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分别与他举行了会见和会谈,双方就构筑和发展中日两国战略互惠关系达成广泛共识,并规划了两国关系未来发展。

  中日两国领导人一致表达了加强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政治意愿,胡锦涛主席强调,发展长期稳定、睦邻友好的中日关系,实现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大目标,既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和期待,也是两国领导人和政治家的共同责任和使命。胡锦涛希望双方抓住机遇,增进理解和互信,妥善处理两国间的重大敏感问题,努力构筑和发展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共同开创中日睦邻友好与互利合作的新局面。

  中日双方还就保持领导人互访,开展能源、环保、金融等重点领域合作,扩大人文交流,东海问题,加强防务交流和政治安全对话等进行了商讨。温家宝总理介绍了双方达成的三个重要共识:通过明年的重要高层往来,进一步推进中日关系;不断丰富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内涵;把人文交流合作放在突出位置,扩大青少年往来。

  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事关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对此福田表示,日方主张认真反省那段令人痛苦的历史,只有认真地看待过去,并且勇敢而明智地反省该反省之处,才能避免今后重蹈覆辙。关于台湾问题,他明确表示,日方不搞“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不支持“台独”,不支持台湾“加入”联合国,不支持“入联公投”。这一立场得到中方的赞赏。

  访华期间,福田在不同场合也多次强调日中两国应该建立“创造性伙伴关系”。北京大学国际安全研究项目主任朱锋指出,“创造性伙伴关系”是一种基调,是对双边关系未来发展的一个框架设定,表明日本愿意与中国重回某种伙伴关系的建设层面,而伙伴关系的建设需要创造性。

  “对待历史问题、经贸和安全等层面的竞争以及战略互惠关系都需要创造性的思维、创造性的对待、创造性的解决。”朱锋说。

  除高层会晤,福田的行程还涵盖了经济、文化、体育等多个领域。打棒球、北大演讲、走访企业、参观孔庙……为期四天的访问始终让人感受着融融暖意,“中日友好”也成为福田此行的关键词。

  “福田首相此次访华有主要三个积极点:合作、感情、文化。”朱锋说。中日双方此次就能源、环保、金融等重点领域合作达成共识,并发表了关于推动环境能源领域合作的联合公报。他表示,日方充分认识到,与中国广泛开展互利合作对于双方都有积极意义。

  访问孔子故里曲阜、强调文化认同感是福田此访的又一个亮点。朱锋说,中国和日本的关系历史悠久,在文化上有过很多友好交往和成功合作的先例,两国国民文化认同点比较多,这对中日关系的长远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

  福田出发前曾表示,希望与中国领导人进行坦诚的交流和心与心的对话,并建立起个人信赖关系。中国前驻日本大阪大使级总领事王泰平说,福田在年底繁忙情况下访问中国,表明他的一种期待心情和态度。相信通过这次与胡锦涛主席会见、共进晚餐,对巩固和发展中日两国关系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即将过去的200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明年恰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署30周年,也是双方商定的“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在北京一所小学参观时,福田在一个学生的书法作品“中日友好”旁意味深长地添上了“世代”二字,开启了明年4000名中日青年交流的畅通之门。福田多次提到“梅花樱花总相伴”,更是表达了对未来两国友谊生生不息的愿望。

  寒冬中的访问洋溢着春的气息。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双边关系的发展曾经经历过曲折,在中日双方共同努力下,经历了“破冰之旅”和“融冰之旅”,两国关系表现出了良好改善的发展态势。

  经过这次取得圆满成功的“迎春之旅”,福田康夫在展望未来中日关系发展时表示,希望2008年能成为“日中关系迅速发展载入史册的一年”,也是“日中关系飞跃的元年”。

来源:新华网    责编:王磊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电话:63909788 63909799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备01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