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石仲泉:邓小平点燃改革开放道路“三把火”
石仲泉:邓小平点燃改革开放道路“三把火”
中广网    2008年10月09日 20:06
[打印本页] [推荐给朋友] [字号 ] [关闭]
    中广网北京10月9日消息 2008年9月26日上午10时,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会长石仲泉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邓小平与改革开放30年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石仲泉说,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点燃了“三把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石仲泉说,第一把火是发动和领导真理标准大讨论。这个大讨论是全党和全国范围的一次空前的马克思教育运动,吹响了解放思想的号角,也开启了改革开放汹涌澎湃大潮的闸门,它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它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既为拨乱反正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也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第二把火是支持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肯定了包产到户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邓小平说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的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的承包制。邓小平介绍这个进程的时候就说,农村改革的成功增加了我们的信心,我们把农村改革的经验运用到城市,进行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借鉴了农村改革的经验,无论是企业改革还是物价改革,也无论是财税改革还是金融改革都比较顺利。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带动下,科技、教育、文化等体制的改革以及政治体制改革都陆续的展开。这是又一场革命,邓小平把它称之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如果将农村改革比喻为改变中国命运的第一把火炬的话,那么它引发的全面改革就是燃遍中国的熊熊火焰。

  第三把火是倡导兴办经济特区,推动形成全国对外开放格局。邓小平说“中国的经济开放政策,这是我提出来的。”我们国家的对外开放在邓小平的指导和关怀下,即建立四个特区以后,又先后的将海南全岛开辟为经济特区,上海浦东开辟为开发区,同时将沿海的十四个大中城市和长江、珠江、闽南三角地区也作为开放地带,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以后,新一轮的开放浪潮以迅猛之势又东向西、又南向北推进。到了90年代后期,就形成了一个对外开放全方位的新格局。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对外开放不仅“引进来”还“走出去”。中国的发展更加融入了整个世界,这样就初步形成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同样离不开中国的这么一个局面。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责编:晓凡      
策划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揭牌成立
建设中的“亚洲第一站”——北京南站
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开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