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  新浦东掠影  |  浦东概况
浦东掠影
夜幕下的陆家嘴
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
上海海洋大学临港新校区
最新消息 当前位置>>最新消息
与国际接轨 上海今后预报空气质量拟增CO和O3
    中广网北京10月14日消息 以后上海市民将在空气质量预报中看到一氧化碳等更多详细指标——环保部日前开始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技术规定》征求意见。其中拟增加一氧化碳、臭氧两项因子作为空气质量监测的必报项目,与国际“接轨”,并提前24小时预报空气质量,各地还可根据具体情况扩展至36小时或48小时。

  记者从上海环保部门了解到,上海市的空气质量日报和24小时预报目前已经公开发布。环保部门每天都会公布当天全市空气质量的等级,并对第二天的空气质量进行预测。市民可以登录市环保局网站“上海环境”、市环境监测中心网站或上海环境热线进行查询。

  根据征求意见稿,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的污染物参数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的日均浓度值,以及臭氧的8小时浓度均值,并将不同级别的空气质量划分为:优等、良好、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污染。目前,上海监测空气质量的指标为前三项。环保部网站上公布的该标准“编制说明”解释,增加一氧化碳和臭氧两项因子作为必报项目,是为了与国际上普遍的日报预报内容相一致。

  [解析两项指标]

  -增加臭氧因子(O3)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乐群介绍说,国际上一直将臭氧作为光化学烟雾污染的主要指示剂。由于多年来重视对二氧化硫排放的控制,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上海等大城市,大气污染已经从传统的煤烟型转为光化学烟雾污染型。所谓光化学烟雾,是指各种生产设备,特别是汽车排出废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在干热、阳光照射的特定条件下,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光化学反应,而生成新的二次污染物。当臭氧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如刺激和破坏人体呼吸道黏膜和组织,刺激眼睛等。在此次标准的征求意见稿中,考虑到臭氧是光化学的氧化剂,其昼间浓度与夜间浓度存在极大差异,便将臭氧的日报预报浓度定义为昼间8小时浓度均值,即9:00至17:00的8个小时浓度均值。据了解,目前上海有4个臭氧日报\(试行\)监测点,包括东南沿海的南汇滨海测点,代表上海中心城区的浦东、浦西地区各一个测点,以及位于西南郊区的淀山湖测点。

  -增加一氧化碳因子(CO)

  新增的空气质量另一个指标一氧化碳,是煤、石油等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的产物。一些自然灾害如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矿坑爆炸和地震等灾害事件,也能造成局部地区一氧化碳的浓度增高。吸烟也被认为是一氧化碳污染来源之一。长时间接触低浓度的一氧化碳对人体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乃至对后代均有一定影响。如果征求意见获通过,这一指标对市民来说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来源:新闻晨报    责编:秦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