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直击
威海30年风云录 当前位置>>威海30年风云录
侨乡集团的跨越式发展浓缩一部改革开放史
   

2006年11月,海上旅游项目合作签字仪式

侨乡城市广场二期工程效果图

  第一章 战胜贫穷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只有那些能够敏锐观察社会变化的特质,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时代的需要做出正确战略判断的人,才能准确把握发展良机,赢得历史的青睐。改革开放伊始,北竹岛人审时度势,没有设备就动员“三胞”眷属搬出缝纫机,没有资金就动员“三胞”眷属集资入股,借力创办一系列村办工业企业,迅速走出贫穷洼地。李文琛这样诠释北竹岛的探索之路:“一个村庄、一个地区的发展都有它内在的、先天的优势和劣势,能否得到发展,就看你能否找到优势和利用优势,并且要抓住机遇,否则再好的优势也等于零。”

  三十年,一个说长亦短的时间单元,让回忆遥远而真切。

  步入侨乡集团发展历程展厅,一幅幅照片犹如一个个历史故事,串联起侨乡集团三十年的跋涉足迹:农(渔)民耕田捕鱼,收获对温饱的满足;工人脚踏缝纫机,缝制对富裕的渴盼;决策者聚首研讨,畅想产业变革的蓝图……一部侨乡集团的改革开放史在这里浓缩。

  改革开放前,同中国其它农村一样,依山傍海的北竹岛人日子过得紧巴巴,全村资产不足百万元,人均年收入不足百元,历届村委都为村民的生计犯愁。

  1975年,李文琛走马上任北竹岛村党支部书记。“怎样才能使乡亲们彻底摆脱贫穷,尽快地富起来呢?”数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在他脑海里萦绕。

  但囿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条条框框的束缚,北竹岛村仍处于经济增长乏力的状态。

  当时光的指针指向1978年,希望开始从废墟中破土,一代伟人邓小平为即将产生惊天巨变的改革开放播撒星火。

  在那激情岁月,时代突然在李文琛心中敲响了大鼓。他从朦胧的“早春”信息中感受到坚冰的融化。

  1980年,李文琛去参加山东省召开的一次侨务会议。这次会议明确提出:各地要充分利用侨乡优势,振兴侨乡经济。

  思维敏锐的李文琛顿时心中一亮: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来了!

  北竹岛全村568户1600人,“三胞”眷属占90%,海外侨胞、台湾同胞和港澳同胞1600余人(现为8700人),分布于世界26个国家和地区(现为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三胞”纷纷给家乡亲人寄钱寄物,何不借助这些钱和物来干一些事情呢?

  回到村里后,李文琛立即召开支部会议,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路子是对的,可现在咱村的情况,难啊!”不少支部委员不无担忧地说。

  的确,由于长期极左思潮干扰,许多“三胞”眷属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尽管后来落实了侨务政策,但部分人思想上的疙瘩仍没有完全解开。

  “来真的,干实的,不信真情唤不回春风来!”李文琛斩钉截铁的话语打消了一些人心头的顾虑。

  针对村里“软、散、贫”三大病症,北竹岛提出经济发展的三大战略方针——靠落实好侨务政策来消怨,靠发挥支部的核心作用来治散,靠发展集体经济来脱贫。

  随着三大方针的扎实贯彻施行,北竹岛人心凝聚,进一步变革的火候到了。

  1980年,李文琛果断动员12户“三胞”眷属搬出家中的12台缝纫机,利用3间破旧的民房为厂房,创办起服装厂。企业当年投产,当年见效。

  这一大胆决策,成为北竹岛富有历史意义的出发,他们很快用“缝纫机”敲开了市场大门,赢得了发展先机。

  1981年1月26日,服装厂正式挂牌定名为“威海华侨服装厂”,这是威海首家侨属企业。

  自1981年至1984年初,北竹岛又抓住时机,先后两次动员“三胞”眷属入股集资70余万元,购进先进的日本进口缝纫机,扩大规模,提高产能。

  与此同时,北竹岛一鼓作气,按照“鸡下蛋、蛋生鸡”的发展策略,利用华侨服装厂“下出的蛋”,投资兴建了一批投资少、投产快、技术要求低的企业,侨建涂料厂、综合加工厂、配件厂、纸箱厂、铸造厂等,一时间纷纷“降生”。

  随后,北竹岛又在全市开创农民进市区开办综合经营商店的先例,在商业领域寻觅致富宝藏。

  穷则思变是改变现状的巨大动力。那时的北竹岛,人们心中涌动着求富渴望,对贫穷现状的坚决告别和对现代化的强烈追求,成为全村人从未动摇过的价值取向。

  到1983年,北竹岛全村总收入达700万元,人均年收入达1050元,成为全省的富裕村。

来源:威海新闻网    责编:夏恩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