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昆山
美丽夜色(二)
美丽夜色(一)
玉峰大桥雄姿
完善政府决策 当前位置>>完善政府决策
昆山:环境影响战略控制进入宏观决策
   在昆山“十一五”规划中,环境的影响和对环境影响进行有效地控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渗入到昆山的宏观决策中。 市长张国华在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一五”期间,环境、资源、人才是制约昆山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面临着艰巨的任务。

    市环保局局长孙国良用“明察秋毫”这四个字,形容市委、市政府对昆山项目引入、产业布局、城市功能定位、人口与资源等方面的环境影响给予的高度关注。对环境影响实施战略性控制,体现在昆山新一轮发展思路和“十一五”规划的宏观决策中。 从“金山银山,有污染不进昆山”,到“有了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每一次理念的升华,引出的是昆山决策者和建设者自觉的环保行动,带给昆山的是一次次经济与社会事业的腾飞。 将科学的发展理念转化为物质力量,环境影响评价是个承载平台。昆山在招商引资中已经尝到了环境影响评价对引进项目进行筛选的甜头。记者了解到:项目环境影响预审和评价,成为2005年低层次投资项目进入昆山的一道“门槛”。仅在开发区环保办,预审劝退的项目就有十多个,计划投资额上亿元,其中不乏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外资项目。 昆山对每一个引进的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已经成为一个“筛选程序”,一项有效机制。从自觉的环保理念到用制度进行无声的调控,环境影响控制对昆山的科学发展,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保障作用。

    众所周知,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发展,依靠人口、资源和环境。人口的增长,需要必需的资源供给和社会公共服务,而不同层次的劳动力或人才又是企业和经济发展的保障。实现这一目标,又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密不可分。 在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宏观决策中,强化对工业招商、产业布局、服务业扩大、城市功能定位的环境影响控制,渗透在昆山的新一年度的规划和“十一五”规划中。2006年度政府10项实事工程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二期工程和饮用水质提升工程、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农村环境、推进新农村建设等内容,充满政府的“人本”理念和借助环境影响控制谋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智慧。昆山在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实行“三集中”策略,则是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一个创举,对环境承载力的提升和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影响深远。 在发展中保护环境、通过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成为昆山决策者头脑中时时紧绷的一根“弦”,成为昆山宏观决策的一个“坐标系”。

    昆山对环境影响进行战略性控制,还体现在从项目环评转入规划环评,从发展的源头上提升决策对科学发展的拉动力。规划环评和对规划的环境影响进行控制,是实施环境影响战略性控制的必由之路。昆山实施规划优先和环保优先发展战略,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将927平方公里土地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并制订水环境、工业布局、道路交通、农村环境建设等一系列专业规划。 从宏观出发,从决策入手,根据昆山的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制定出适合昆山可持续和谐发展的各项政策,是昆山“十一五”规划的亮点,制度是环境影响发挥战略性控制作用的保障。 为突破资源制约,昆山早在2003年下半年就在全省率先提出“招商选资”、“精细招商”的理念。

    2005年8月,市发改委等四部门制订出台《昆山市可持续发展招商引资、产业调整指导意见》,提出按“统一规划,梯度转移,产业升级,排污减量”的原则,对高能耗低产出、科技含量低、占地面积大、污染排放大的项目,进行梯度转移。 市委书记曹新平在市委十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上明确提出了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的实施路径:在招商选资时,主要看四条,一看科技含量,二看投资强度,三看产出效益,四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长期以来,国内生产总值一直被视为评价地方各级官员政绩的一个标准。昆山越来越意识到这种高增长的环境代价。2005年,昆山市委、市政府对乡镇政绩考核实施 “新政”:新的考核体系缩减了经济增长的指标,更加注重经济增长质量和社会发展水平,强化了富民、构建和谐社会、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事业投入等方面的考核。其中,生态环境建设首次被列为一个考核大项,引导各级干部强化效益意识和质量意识,把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引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注:《昆山日报》2006年2月5日消息)

来源:昆山日报    责编:赵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