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昆山
昆曲
美丽夜色(一)
美丽夜色(二)
发挥区位优势 当前位置>>发挥区位优势
走特色道路 昆山城市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
   昨天下午,我市召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动员大会,市委书记曹新平明确提出具有昆山特色的发展路径:坚持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统筹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向城市靠拢、农业向产业化发展、农民向居民转变,加快建设昆山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时,他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昆山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画面:在空间形态上,城镇要更像城镇、农村要更像农村;在社会形态上,中等收入群体要提升水平,低收入群体要缩小差距;在产业形态上,农业发展既是为了农业自身,更是为了产业整体。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国华对我市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当前农业、农村工作作了部署。苏州市政协副主席、昆山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宣炳龙,市领导孙优强、余增荣、沈卫群、张雪纯、朱凤泉、毛纯漪、周雪荣、任雪元等出席会议。市委副书记孙优强主持会议。

    “十五”期间是我市发展史上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也是农村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三农”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的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为我市在全省率先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水平作出了积极贡献。曹新平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必须清醒地看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最薄弱的环节在农业,最大的难点在农民持续增收。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市“两个率先”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并不是对工业化、城市化的否定,而是在工业化、城市化取得巨大成就之后,对“三农”工作的“补课”。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新农村建设作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抓手,通过全市共同努力和扎实有效的工作,推动农村面貌有一个大的进步、农村发展有一个根本性变化,全市现代化水平有一个全面、整体的提升。 曹新平指出,昆山作为全省“两个率先”的排头兵,各方面的工作都要走在全省前列,新农村建设也要按照率先的要求,确立更高目标,明确赶超目标,镇村要努力学习华西村的成功经验,在全国百强镇中争先进位。

    曹新平说,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昆山新农村建设要重点围绕“一、二、三、四、五”展开。“一”就是要牢牢抓住发展经济这一主线,“二”就是要突出富口袋和富脑袋这两个重点,“三”就是要不断深化“三有工程”,“四”就是要强化“四大建设”,即加快推进镇村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法治昆山合格村镇”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五”就是要不断巩固和完善农村“五道保障”。曹新平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的工作,全市各级各部门要齐心协力,相互配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把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抓紧、抓细、抓实,抓出成效。张国华在回顾总结近年来昆山农村工作取得的成效后要求,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认识到这是确保“两个率先”目标实现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张国华指出,要突出重点,落实措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围绕产业化提升农业的要求,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按照城市化要求,加快城乡统筹规划,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加强农村基础工作,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夯实农村发展基础。张国华还就统筹安排好当前农村的重大疫病防控、农作物田间管理、加快实施农村绿化等七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昨天的会议上,市委、市政府还表彰了一批农村经济发展、改革、社会保障、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单位和农村工作先进集体、“双带”能人及创业标兵。市委农办、规划局、玉山镇、张浦镇、巴城镇、大唐村等作交流发言。(注:《昆山日报》2008年6月29日消息)

来源:昆山日报    责编:赵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