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定西是中华民族黄河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古“丝绸之路”重镇,也是新欧亚大陆桥必经之地。历史上的定西曾经是一块比较富庶的地方,但到了近代,由于自然、社会等原因,定西成了全国最贫困的地方之一。
三苦精神 当前位置>>三苦精神
人一能之我百之
   定西人民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艰苦奋斗精神,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百折不挠,艰辛探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扶贫开发作为中国整体推进的社会工程,定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三苦精神,“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作为定西人优秀品格和时代精神完美结合的“三苦”精神,贯穿于扶贫开发的每个阶段。当年的劳模大坪村党支部书记冉桂英,当选中共十大代表、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如今的她,过度劳累的双手永远伸不直,背土留下的伤疤,永远难以愈合,她的事迹曾写进小学课本,激励过许多人。回忆当年,她说:“把人苦死了;只要后辈人有好日子过,这一切都值得。”

  省委书记带领各级领导来到定西投身于农田的基本建设;地委书记手持瓦刀深入农户推广节柴灶; 寒冬腊月,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铁姑娘队奋战在风雪交加的梯田工地上,人背肩扛,负土上山,反映着当地的真情实景。

  兴修梯田。定西农业基本条件落后,生态环境脆弱。为让这片土地具备最基本的农业生产条件,定西几代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定西人民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开始大规模地兴修梯田。“小水不出田,大水不出沟”,整山系、整流域成带连片的高标准梯田,有效地防止了水土流失,为定西此后的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种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全市梯田面积达到560多万亩,人均2.1亩,梯田化程度已达到70%以上。

  小流域综合治理。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定西人民创造出了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模式,成为生态恶化地区有效恢复的榜样,受到国务院表彰,并向全国推广。山、水、田、林、路五项并举的综合治理,使水土保持面积不断扩大,利用率不断提高。据统计,仅安定区在10年的综合治理中,就出动劳动力2000多万人次,挖动土石方1亿立方米。如果把这些土石方砌成1米见方的土石墙,可绕地球两圈半。

  种草种树。为改变生态,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定西就开始了种草种树。为有一个山清水秀的家园,一代又一代定西儿女不屈不挠,产生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动人事迹。甘肃省首届“绿化奖章”获得者、今年65岁的安定区白碌乡农民王永瑞,20年如一日,在500多亩荒山沟里植树30多万株,为旱塬播下了一片生命的绿洲。全国劳模临洮县太石镇沙楞村农民石建全,多方筹资800多万元建设虎狼湾生态农业区,在荒山造林1万多亩,栽植各种苗木168万株,被誉为“当代愚公”。

  退耕还林。从2000年起,定西六年来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草300多万亩。采用反坡台整地和乔灌木混交的栽植模式,严把苗木关、栽植关、管护关,做到了坡耕地一次性退耕,荒山荒沟全面灭荒,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2002年8月,全国退耕还林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定西召开,“定西经验”再次引起全国关注。

  “121”雨水集流。雨养农业需年降水量500毫米,而定西只有300毫米左右,且分布极不平衡,人畜饮水常常发生困难。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定西农民探索出了一种有效办法。上世纪90年代中期,定西将原有的“打水窖”发展成为“121”雨水集流工程,就是户均1个集流场、两眼水窖和1处经济园林。国家投资、社会捐款、群众投工,成功地解决了干旱山区人畜饮水困难。老百姓深情地说:给我一口窖,等于给我一个儿子;宁要一口窖,不要三间房。“121”雨水集流工程,获得“联合国国际雨水集流利用技术”金奖,2003年,定西安定区被确定为国际雨水集流利用技术培训基地,先后对32个国家的77名官员和专家进行了培训。定西农村“打水窖”的能手,近年来已被同样干旱的非洲国家和地区请去当专家,开始投身于国际援助的劳务之中。

  西部移民。对生态难以恢复、生产确实无法自救的贫困山区,实施移民工程,10余年间共迁出移民30000多人。这些移民在当地得到了很好的安置,大都实现了“一年搬迁,现年安家,三到五年解决温饱”的目标,开始走上了致富路。

  实施“一体两翼”战略,加快扶贫开发进程。定西把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作为加快稳定解决温饱进程的突破口,按照以整村推进为主体,以产业开发和劳务培训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战略,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使扶贫开发从稳定解决温饱向小康迈进,创造出一条扶贫开发与小康建设相结合的新路子。

  坚持“三个顺应,三个遵循”。 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这是进入新世纪之后,定西市领导班子在总结前人扶贫开发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制定的工作指导原则。按天时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开发,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科教支撑之上,从而将定西自然条件的劣势,转化为发展特色农业和市场经济的优势。这就是科学发展观在定西的具体实践。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定西在扶贫开发进程中的每一项举措,都得到了历届省上各级领导的亲临指导和大力支持。他们把定西的脱贫致富,当做自己任内一项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工作重点真抓实干,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阶段性成果和显著成效。

  定西,在告别20世纪的前夕,也告别了绝对贫困,实现了整体基本解决温饱。

  丰碑如此铸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定西人用发展的眼光审视自己的资源,因势利导,变劣势为优势,依托自身的特色资源,推进产业化进程。农业产业异军突起,马铃薯“块状经济”迅速发展。

  2005年,定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300多万亩,总产值超过14亿元,已成为全国三大马铃薯主产区之一;同时是全国最大的脱毒专用马铃薯种薯繁育生产基地。如今,定西的马铃薯产业使全市农民人均增收400元以上,主产区人均增收超过1000元。

  定西南部特有的气候、土壤和栽培技术优势,使定西自古有“千年药乡”之称,岷县、陇西、渭源、漳县是闻名遐迩的“中国当归之乡”、“中国黄芪之乡”和“中国党参之乡”。定西人充分挖掘中药材资源优势,规范化种植,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把历史悠久的种植业变成了脱贫致富的新兴产业,实现了从卖原料到卖产品的跨越。2005年,定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00多万亩。当归产量占全国的70%,党参产量占全国的40%,量大质优,定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近1/5来自中药材产业。陇西文峰、首阳两大专业市场中药材年吞吐量10万吨,是名副其实的“西北药都”。

  在这个曾经被认为是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花卉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支柱,进入了大都市,走出了国门,不仅装扮着国人的家庭,而且打入了外国市场。临洮县是“中国花卉之乡”和“国家级大丽花繁育基地”。1999年在昆明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上,以大丽花为主的优良花卉,一举夺得49个奖项。高档鲜切花和温棚栽种的高档蝴蝶兰等各类花卉运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地区,备受消费者青睐。

  大力建设珍稀食用菌龙头企业和基地,再由其带动农户种植,由单一的平菇为主,发展到白灵菇、茶树菇、杏鲍菇、鸡腿菇等十多个品种,形成了又一特色产业。

  草畜产业是定西近年来培育的又一区域特色产业,全市天然草原面积945万亩,红豆草、岷山红叶草等人工牧草种植达到240多万亩。农村家庭牧草种植和舍饲养殖成为脱贫致富的又一条新的途径。

  发展劳务经济是定西的一大优势。在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有效组织下,定西大量劳动力走出大山,走向市场,通过劳务输出增加收入。2005年,全市共输转城乡劳动力56万人,劳务收入11亿元。劳务基地达到近千处,初步形成了以新疆、浙江、北京、天津、上海为龙头,东进西出、南北并举、辐射全国的格局。

  近年来,在定西蓬勃兴起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发挥了很大作用,维护了农民的利益,帮助农民增加了收入,办了许多政府想办却不一定能办好的事,受到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拥护和支持。目前,全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经发展到400多个,拥有会员5万户,带动农户20万户,占到了全市总农户的1/3。这种新型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已经成为定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形式。

  渭源县农民张义,在南方打工时捕捉到一条酒店大量收购青豆的信息。他回乡后依托当地质优价廉的蚕豆资源,带头组建蚕豆技术开发协会,对接南方市场,实行订单生产,使传统的“蚕豆变青豆”,价值翻番,增加了农民收入。

  定西的扶贫开发始终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进行的,党的各级组织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在新时期如何建好党的基层组织,省委在总结定西党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双培双带”工程。“双培双带”工程的实施,找到了农村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新途径,使新时期党员和党组织的先进性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历史的巨变为定西整体脱贫致富奔小康开辟了广阔的门路。1997年以前,岷县、漳县尚有6000多户20000多人居住在破烂的茅草房中,之后两年,定西将茅草房改建作为扶贫攻坚的硬仗来打,帮助群众改善居住条件,使群众彻底告别了茅草房,搬进了幸福的乐民新村。此举被人民群众称誉为党和政府的一大“德政”。

  2000年,定西有了第一个小康村,它是陇西县巩昌镇东巷村。

  曾经远近闻名的“讨饭专业村”——岷县寺沟乡老鸦山村,地处深山区,高寒阴湿,“十年十灾”,过去家家都有人出门乞讨,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和畜牧养殖,实现了整体脱贫,很多人家盖了新房,如今的老鸦山村到处是一派新的景象。

  通渭县华家岭乡大牛村党支部书记张克勤,1959年他兄弟仨随母亲讨饭到了华家岭,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有五岁的他,好不容易被一户张姓人家收养,他也就姓张。就这样,他始终以一颗感恩的心对待那里乡亲们,从民兵连长成长为华家岭的带头人,带领乡亲们改造山川,建成了今天的美好家园。如今的他,是甘肃省劳动模范、全国十大农村优秀人才,还受到温家宝总理的亲切接见。

  “三苦”精神激励着定西人民战胜贫困,二十年扶贫开发的过程,定西书写了一个个令人惊叹的神奇,今天又在续写着新的历史。

  定西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正在由基本解决温饱向稳定解决温饱进而向小康目标迈进。

  定西,我的梦——一个中学生的宣言

  人们都说,“金张掖,银武威,敦煌飞天世界名。”“那么定西呢?”我不禁这样问。历史上有位叫左宗棠的老者这样回答我,“定西苦瘠甲天下。”我默然了,“苦瘠”这两个涩涩的字眼竟是生我养我18年故乡的最佳代名词……

  十年九旱早已成为定西最独特的代言。记忆中老家的那条小河,涓涓的流水早已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地表被龟裂得斑驳不堪,如一个个枯死的细胞,毫无生气可言。而那地表的裂纹,却也像定西庄稼汉的手,一双因辛劳多年而裂开的手,播下的是丰收的向往,收割的却是失望的归宿。

  伴随着干旱,贫穷也接踵而至,定西成了中国最贫困的县市之一。而落后似乎也不甘寂寞,尾随而至。由此,干旱,贫穷,落后成了定西的主旋律。

  曾经有一位外地的网友这样问我,“听说定西是沙漠地带,你们上学是否骑骆驼。”我无奈地笑了,给他发了这样一句话,“沙漠里会长出马铃薯吗?”……

  马铃薯是学名,定西人都管它叫洋芋。这种由洋人传过来的芋头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救活了无数个定西人……而现在,洋芋也正以自己“绿色食品”的身份为定西寻来了更多的财富。这种在我们眼中平常不过的口粮即是大城市市民盘中的高档美食。

  前两天上语文课,老师说牡丹既是中国的国花,也是洛阳的市花,那么定西的市花应该是什么。“洋芋花!”大家异口同声道。是啊,洋芋花虽然没有牡丹花的富贵,但它却给定西人民带来了财富,带来了希望,为定西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在定西人的生活中已不能没有洋芋,洋芋已成为定西的一分子……

  今年六月我就要高考了,感慨很多,过生日的时候妈妈问我将来想到哪儿工作,“定西”,我回答得很干脆,妈妈说我没出息,便给我举了很多“好例子”。XX现在在北京工作,XXX明年要去美国留学……

  我呆坐在一旁,不知该说什么……

  我是定西人,定西是我的家。定西有我熟悉的街道,有我熟悉的乡音。在定西,我可以操一口地道的定西方言,更能天天吃上定西的洋芋。更何况定西还不发达,定西需要发展。将来我一定要回到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我要用我的双手去建设定西。因为她是我的家,是她哺育了我。同样,定西也是我的梦,一个绚丽多彩的梦,我一定要把这个梦“复制”在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上。我要让“苦瘠”在定西的未来中消失,要让“富裕、文明、和谐”在定西永生。我要让定西成为甘肃腾飞的巨龙,成为中国腾飞的巨龙!

  啊,定西,我的梦!

来源:综合    责编:夏恩博